第158章

皇帝正值盛年,还不到信道吃丹的年纪。

太后虽然年迈,但身子尚算康健,且是信佛之人,冯清岁上次去宫里见她,她左手腕缠着一串佛珠。

栖云观道士炼制的延年益寿丹应该不是供给他们的。

这位曾经足智多谋、获得太后恩宠而又身子不好的戴公公,极有可能是幕后之人。

为确认这一点,她派了五花夜里去戴公公的宅邸查探。

五花回禀道:“有高手守着他那宅邸,不好进去。”

冯清岁想起那个身手高明的道士头领,心中已有八分肯定。

要进屋查证,得引开那人才行。

她正琢磨该怎么调虎离山,纪府一个平日在大门和二门间负责跑腿传话的小厮,忽然找上她。

“大夫人,有人给了我五十两银子,让我将府里的消息漏给他。”

顺子嬉皮笑脸道。

“我怕拒了他,他会找别人,就应了下来。”

他是老门房的孙子,爷孙都是纪长卿回京任职,置下府邸后招募的。

冯清岁没想到他平日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关键时刻如此忠诚靠谱。

纪府果然不养闲人。

仔细问过交易情形后,她道:“银子你收着,不过传什么消息由我来定。”

顺子猛点头:“好,我听夫人的。”

冯清岁疑心收买顺子之人是那位戴公公安排的,思忖片刻后,想到了一个主意。

便又去大门口候着纪长卿回府。

连喝了两天降火茶,喝得差点拉肚子的纪长卿进门见着她:“……”

怎么,三花茶不够清肝,要凑个五花七花?

他下意识朝冯清岁双手看去。

却没看到罐子。

冯清岁笑道:“二爷,昨天给你送的玫瑰花茶拿错了,想问你要回去换一罐。”

纪长卿木然道:“些许小事,你遣个丫鬟找我便是,何必亲自跑一趟。”

“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

“……”

纪长卿认命地往自己书房走去。

等到了书房,冯清岁一张口,他立刻觉得就是五花茶也清不了火。

“你要以身做饵,引蛇出洞?”

他拧起眉头。

“不行,太危险了,我不同意。”

冯清岁反问道:“二爷有更好的办法?”

纪长卿:“……”

“暂时没有。”

他已经命人查过,戴公公除太后赏赐给他的宅邸和田产外,没有其他私产。

他的家人都在灾荒年死绝了,他一个人逃荒到京城,进宫做了内侍,也没有兄弟侄子之类的软肋。

加上他平日深居简出,几乎不见外人,跟缩在壳子里的乌龟一样,便是想动他也不好动。

冯清岁摊手:“抓不到他把柄的话,我们谁也奈何不了他。他身边那个高手知道他所有底细,把他擒住,栖云观的案件就迎刃而解了。”

纪长卿知道她言之有理,但还是不希望她冒险。

“我找人假扮你,你不用亲自上路。”

冯清岁轻笑:“你找的那人,可能让游隼听话?”

纪长卿:“……”

“就按我说的做。”冯清岁一锤定音,“明天我就请徐嬷嬷他们吃饭,你记得去白鹤楼‘偶遇’,撵我回府。”

栖云观那场杀戮暴露了纪长卿的实力,她担心戴公公不会轻易上当,打算营造她和纪家人不和的假象,而后“离家出走”,引戴公公派人追杀她。

纪长卿扶额。

“好吧。”

除了配合她,他还能怎么办。

翌日傍晚,冯清岁借口奖赏徐嬷嬷青黎阿御等人灭火有功,请他们去了白鹤楼吃晚饭。

饭间,徐嬷嬷坐在她左侧,五花坐在她右侧,阿御坐在五花右侧,其他人则坐在徐嬷嬷和阿御之间。

青黎等人少有机会上白鹤楼吃饭,堂倌上菜后,个个都被珍馐美味迷了心神,等冯清岁招呼他们开动,便只顾夹菜吃饭。

徐嬷嬷净了手,要给冯清岁剥虾。

冯清岁笑着拒绝:“嬷嬷,我自己来就好,你不用照顾我。”

五花附和:“嬷嬷,夫人有我服侍呢,你是功臣,吃好喝好才是正事。”

徐嬷嬷只好作罢。

冯清岁低头拿筷时,却发现碗里多了一只剥好的虾。

正纳闷五花什么时候给她剥的——这丫头明明正在啃鸭头,又一只虾被送到她碗里。

扭头一看,却是阿御。

阿御眉眼弯弯道:“夫人,你尝尝这虾甜不甜。”

冯清岁:“……”

“你也给我好好吃饭。”

阿御顺从点头:“好。”

领了剧本过来撵人的纪长卿“路过”冯清岁等人所在的雅间时,恰好看到这一幕,脸色装都不用装,就沉了下去。

他走进雅间,扫了一眼众人,将目光定在冯清岁脸上。

冯清岁一脸讶异:“二爷来了,不如同饮一杯……”

纪长卿打断她的话:“母亲寻人找你,找了半天也没找着,却原来你在这犒赏三军,真是好雅兴。”

冯清岁登时一脸彷徨:“母亲寻我何事?”

“无事便不能寻你?”纪长卿冷笑,“为人妇便该在府里侍奉婆母,如何能在外头苟且厮混,叫旁人看见,我们纪家人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阿御霍然站起:“纪大人自己缘何不在家侍奉母亲?把孝心都包给了我们东家不成?”

“我们东家请伙计吃顿饭你也要贬斥,平日在府里还不知受了你们多少委屈,你们这种人家,给我们东家提鞋都不配!”

纪长卿斜睨了他一眼:“我们纪家的家事,轮不到你一个异族人插嘴。”

阿御握住筷子,便要掷过来。

五花一手拍下。

冯清岁忙道:“二爷,你别气了,我这就随你回府。”

又看向众人道:“大家慢用,我先回府,改日再和大家好好喝一杯。”

徐嬷嬷一脸担心。

“夫人,要不我和您一起回府吧。”

冯清岁宽慰道:“甭担心,母亲和二爷都是开明之人,不会拿我怎样的。”

是吗?徐嬷嬷瞥了一眼纪长卿,这人一张脸跟棺材板似的,能是开明之人?

纪长卿撵着冯清岁上了驴车,自己翻身上马,一路“押送”冯清岁回府。

到了府里,绷着的脸才缓了下来。

“辛苦二爷了。”冯清岁轻笑,“二爷演得可真好。”

纪长卿凉凉道:“你那些伙计,可是恨不得冲上来揍我一顿。”

冯清岁莞尔一笑:“待事情过去,我会和他们言明,定不让他们误会二爷。”

纪长卿冷哼了一声:“谁在意他们误不误会。”

说罢转身回院。

翌日,某人收到了纪长卿和冯氏叔嫂不和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