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假节钺者,意代天子征,可斩节将!
门口四名武士豁然迈步,走入殿中。
两人直接伸手,将朱龙擒住,按跪在地。
另两名武士挥动长戟,交叉压在朱龙脖上!
朱龙变色,慌张惶恐。
武士不由其言,押住便往前拖。
群臣悚然,不敢发一言。
直至朱龙被押到天子面前,众人方才恍然。
“军情如火,退朝之后,太尉便去主持诸事,不必再来辞行了。”天子如是道。
“臣遵旨!”太尉叩首,呼道:“皇恩晃荡,吾死不敢生忤逆之心!皇威如天,吾遁山崖难远君之恩泽!”
这是流程。
三公位尊而权重,但正常来说都是坐镇中枢,不会去直接统兵。
一旦三公统兵,就需要走这个流程,名为‘交戟叉颈’。
意思是三公你地位很高,平时天子尊重你,不对你施以皇权威慑。
如今要统兵了,切不可因位高权重兼统大军而生不臣之心;今天用刀戟交颈,叫你知道天子不是没有威权,而是不对你用——你要知道我的厉害!
太尉的回话也很直白:我得了您的好处,绝对不会生谋反的心思;我知道您能耐大,如果做了错事,哪怕走到天涯海角,都躲不过你的皇权索命刀。
上一句言恩,下一句认威,以此全礼。
随后,天子又向周彻、周汉分别赐下节杖。
从人事安排,到兵员配备,甚至没有经过尚书台轮议。
只一个朝会,就被天子全部敲定下来,只能证明一点——他早已做足了准备,就等着这一天!
朝议散后,卢晃加快步伐,使自己跟上了年轻的周彻。
“不简单啊!”他如是低声道。
“卢公是在说谁?”周彻问。
“殿下试想一想,先推出二皇子和萧郡主联姻,以此为二皇子取得一定的主动权,使他在面对西原时有资格重新上台。”卢晃语速很快,周彻侧耳仔细听着:
“在殿下以匪夷所思的方式拆散联姻,使二皇子被迫退出后,他巧手一动,推太尉下场,用三公做棋,这手段岂能简单?”
“若是他临时起念,便足以说明其人应变之快。”
“倘若他早有预谋……”卢晃更近一步,声音愈低:“那便说明,他在推出和亲之议时,便知殿下会用自污之法!”
周彻沉吟。
许久,他笑道:“此为谋国之策,并无偏袒相争,我无话可说。”
“这才是真正厉害之处!”卢晃叹息:“在争而似未争,不对付人却又在对付人,这般年纪,这样的政治手段……殿下切不可轻敌!”
也只有双方如此亲密的关系,才会让卢晃说这么直白的话。
毕竟,他言语中的那位,并没有站到周彻的对立面。
如果说他这两日之为不利于周彻,但他过去也曾帮过周彻不是?
他是真的在对付周彻,还是一心为国,亦或者只是保全老二,谁又清楚呢?
“多谢卢公告知。”周彻点头,走了几步,他又道:“卢公要替我盯紧。”
“我会竭命尽力!”
卢晃如是说着,从袖中取出一物,交到周彻手里,笑道:“殿下要的东西。”周彻打开看了一眼,大笑:“多谢卢公了!”
与卢晃作别后,周彻没有第一时间回皇子府,而是去了难将军府衙。
张伯玉在此值守,案前书堆积如。
如果不是碰上河的天灾人祸,他或许还是个地道的读书人。
其人沉迷书中,便是彻走来,也未能察觉。
“今日看的书?”
直到彻开口,张伯玉才来,慌忙合下书见礼:“殿下……领兵人,主要精力还是在兵书上。”
“来,我给你看个好。”
彻从袖中取出卢晃赠物,递到张伯玉手上。
他有些疑惑,茫然的将那书册打开,看一眼后,脸色大变,噗通一下就给彻跪下了:
“伯玉何能?竟得殿下如此恩赏,愧不敢此茂才名!”
书册中物,说珍贵也珍贵,因为那是一个茂才的名额。
大夏制度,一州一年一茂才。夏制度,一州一年一茂才。
除此外,中枢还有个名额:公每人可以推举茂才一人。
茂才,是大夏最高学历证明,没有一,含金量在孝廉上。
要说不值钱,他究只是个名头。
你要是给许破奴,他拿去擦屁股都嫌硬。
可对张伯玉这样是读书人、被迫落草,但依旧出一番业的人来说,内心还是有着极深的愫在的。
即便他没有表露出来。
但彻敏锐的发现了。
正如彻所言,他自认为自己并无人的才能,要想做出,超越几位兄,唯有体贴下属、笼络人心,让麾下文武愿意为自己效命。
他争天下的格言,历来只有六字,从未变——得人者,得天下。
可以说,有了这个茂才身份,哪怕抛掉战,张伯玉依旧可以一一个出色读书人的身份,入朝堂,光宗耀祖。
这一个茂才名,更着认可,完全洗去他作为‘贼’的历史。
“一点,不必如此。”
彻将他扶起,才发现对已是泪。
彻微微一愣。
他知道张伯玉一定满意,未曾想竟能到这般地步。
“伯玉祖上是鲁人,虽然贫苦,但历代无不以读书为荣。”
“我时在想,倘若先父泉下有知,见我落草为寇,只怕做都羞。”
“得此物,我有颜见先人了……”
鲁人啊,那就不奇怪了,这相于直接给人发个元加中枢编制了……彻拍了拍他的肩头:“若我不,将来能那位,许卿鲁地故乡一县地为君侯。”
“时间还早,你去谢谢卢公吧……不,往后他算你的了!”
“好!”
张伯玉收好书册,又向彻叩拜。
拭去眼泪,快步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