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孙权需要培养出下一个帅才

对于孙权部署在合肥的将领,曹操并不畏惧。本文搜:晋江文学城 免费阅读相比之下曹操的部署强大,孙权必须亲自率兵前来抵抗。

“孙权也明白此处人手不足,倒也来得及时。”

曹操不仅亲自率军南下,还带上了行中领军夏侯渊都督诸将,以及虎威将军于禁、威虏将军、荡寇将军张辽、平狄将军张郃。

他们风驰电掣般拿下了舒县,那是周瑜和孙策儿时生活的地方,接着讨伐庐江城和皖城等地,使得孙权根本来不及派兵救援。

孙权即刻派遣数万人乘船屯驻于舒口,并分兵营救庐江。然而,孙权的救兵听闻臧霸的军队驻扎在舒县,根本不敢前进,瞬间逃得无影无踪。臧霸连夜追击,次日行军百余里,对孙权的军队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孙权的军队陷入困窘与焦急之中,许多士兵来不及上船,纷纷跳入水中逃生。

这一仗,孙权不仅未能解救庐江城,庐江城反而被张辽攻破。

孙权的部下陈兰、梅成被斩杀,雷绪率领数万部众逃往荆州,投靠了刘备。

曹操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之前他写信告诉孙权,赤壁大战并非孙权军队有多厉害,而是自己战术性撤退,孙权还不信,这下孙权该相信了吧?

孙权得知曹操率兵来袭,虽知此次曹军规模不及赤壁战前那般浩大,但也清楚这一次必定不好对付。

然而,孙权没想到战况竟如此不容乐观。孙权身边能征善战且具备突击能力的将领有限。自从赤壁大战后,周瑜占领江陵,江东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带。此时,程普担任江夏太守,率领部队驻扎江夏,镇守荆州和江东的咽喉要道;吕蒙因功被任命为偏将军,兼任寻阳令;陆逊则担任着文职。

蒋钦、徐盛、韩当、董袭,还有袁耀等人,个个勇猛血性,但与曹操身边那些久经沙场、悍不畏死的将领相比,缺少一个能统领诸将的主心骨。

“若是周瑜在此就好了!” 孙权此刻对良才大将的渴望愈发强烈。

孙权那位满怀热血的妹妹,即便己经成婚,却依旧未改往日的热烈脾气。

孙小妹身着铠甲,手持武器,来到营帐中,与二哥商议对策:“兵法有云,胜败乃兵家常事!曹操每次亲征,阵势浩大,麾下猛将如云,势如猛虎。在如此情况下,我们江东不过损失了一座庐江城,不必惧怕,过几日我们定能将它夺回!”

孙小妹所言极是,即便输了兵力、丢了地盘,也绝不能输了意志力。

孙小妹深知江东的实力,她明白二哥孙权早在几个月前就己在濡须口布下军事堡垒。如今的形势不过是暂时将军队往后撤退,以退为进,不必过于焦灼。毕竟曹操的水军怎能与江东的水军相媲美?

然而,孙小妹虽懂局势,却不理解孙权心中的担忧。

经历周瑜和程普等诸位将士攻打江陵的教训后,孙权担忧的显然更多。麾下如此众多的将领和人才,如何合理任用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最大效能,并非简单地给个职位,让他们带兵打仗就万事大吉。

孙权需要一位能在合肥战场上凝聚诸位将领的力量,激发他们的潜能,并将他们运用得恰到好处的帅才。

孙小妹一再追问二哥究竟在担忧什么,孙权便说出了自己的期盼。孙小妹拍着胸脯,笑着说道:“二哥,让我来!你把这个重任交给我,看看我能不能办好!”

孙权可不敢轻易答应,他妹妹即便成了亲,选到了如意郎君,可终究还是个年轻女子。而对面的曹操及其手下的悍将,如张辽、于禁、乐进等人,哪一个不是资历深厚、身经百战?孙权这边也只有程普、黄盖、韩当、蒋钦等将领资历稍老一些。

孙小妹却笑着反驳道:“谁说打仗只凭年龄和资历?凭的可是真本事!周瑜比曹操年轻,不也在赤壁一把大火,烧得曹操狼狈逃窜吗?” 孙权依旧不敢相信妹妹有这样的能力。

孙小妹满脸笑意,苦苦央求:“二哥,你就算不完全相信我,也得给我个机会锻炼锻炼呀!”

说到培养人才,孙权确实曾悉心栽培麾下一众将士。无论是亲近熟悉之人,还是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人,孙权都期望他们能迅速成长。

孙权曾指导吕蒙读书,因为吕蒙虽勇猛聪慧,但因年少家贫,读书不多。孙权也用心培养过袁耀,若不是孙权当年有意为袁耀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袁耀又怎会有机会成为孙权的妹夫?

孙小妹还有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一座城池、一个国家,不是一日建成的;像周瑜这样的帅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得先选好苗子呀。”

孙权一首在考察蒋钦、袁耀、徐盛、陈武、董袭,当然,现在还包括他的妹妹,在这些人当中,究竟谁具备成为未来帅才的潜质呢?

究竟哪个人既具备帅才的本事,又能对孙权忠心耿耿,为孙家竭尽全力呢?孙权所处位置特殊,层次更高,他要考虑的远不止打赢眼前这一仗。

此前张纮曾向孙权进言,孙权身为领导者、主公,攻城掠地、冲锋陷阵之事,理应交由麾下偏将军去做,孙权只需坐镇指

挥大局。然而此次,来犯之敌乃是曹操,且曹操亲自领兵,如此情形下,孙权不得不亲自率军抵抗。但长此以往绝非良策,孙权心中早有思量。

蒋钦、董袭、陈武,包括徐盛等人,他们作战勇猛,对孙权也忠心耿耿。可他们出身低微,出身限制了他们的眼界,也影响他们掌控大局时的沉稳与周全。

那袁耀这个年轻人又如何呢?袁耀出身名门,父亲袁术和伯父袁绍皆在西世三公的名门望族中成长,当年还曾率领十八路诸侯抗击董卓,行大义之举。这些年袁耀来到江东,从底层做起,为人低调谦逊、积极上进,既有世家公子的修养,又因历经艰难险阻,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如今,袁耀与孙权有着双重关系,既是孙权夫人的弟弟,也是孙权最疼爱的妹妹的夫君。在这双重关系的加持下,袁耀似乎是个不错的人选。

可袁耀会不会太过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