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幽州公主(二)

陆林苑的马场里,陆小阙看着几位大臣远去的身影,叹息了一声,道:“没想到他们还记得。”这些天陆小阙休息过后,仗着强大的灵魂,慢慢回忆起了旧事。


如今开国已经三年,当日随着陆伯荣起义的功臣,很多都与陆小阙有往来。如今陆小阙有了困难,有人递来了消息,甚至有大臣光明正大地求见。今日陆小阙直接出了宫,在宫外的陆林苑里见了几人,相谈甚欢。


小粮和宦官长生就在一旁伺候着。


长生听了陆小阙说的话,他垂首低眉,奉承着说话:“几位大人都是明白人。公主在国朝才是朝廷之福。若公主去了北燕,才是威胁呢。”


陆小阙听了,难免高兴。长生就是有这本事,说个实话也能讨人欢喜。


这时,小粮忧心忡忡地提醒道:“公主,陛下若知道您几次接见重臣,怕是会不高兴。”


长生听了,有些意外地看了小粮一眼。小粮跟了幽州公主很多年,有些话她敢说,长生倒是不敢。他也得幽州公主重用。然而,他是旧朝宦官投了新朝,不得不谨慎。


此时陆小阙瞧了小粮一眼,上前几步,一边牵了马,一边又问:“长生,你觉得呢?”


长生回话的语气里恭敬里略带了些亲近:“公主是主子,您行事自然有考量,臣如何敢揣摩呢?”


长生微有些低垂的眼睑里,掠过一丝犹豫。


幽州公主行事有度,以往也只是给皇帝出主意,并不喧宾夺主。如今活跃到前头,确实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虽然公主不喜皇帝想要她联姻,但按以往的情况,也没到公主串联重臣的地步,更没必要在此揣摩陛下了。


长生脸上依然笑着。幽州公主一向和善,待人亲切,但他并不敢多加评论。


陆小阙并不意外长生的谨慎。或许说,长生就是因为他的谨慎,才得以留在陆小阙身边。不过此时,陆小阙并不需要一个太过谨慎的手下。


于是她停下脚步,摸了摸骏马踏雪的脑袋,随后侧头看向长生:“我允许你揣摩。”


长生顿了一下,有些惊讶。他稍许思量,便看向陆小阙,然后拱手说道:“臣以为,陛下高不高兴,并不影响大局。陛下信重公主,必不会真正动怒。”


陆小阙声音里带了些笑意,她一边抚摸着马匹,一边说:“你倒聪明。”


她的贴身宫女小粮站在一边听着,见长生出头,她满脸不高兴。不过她没有插嘴说话。


陆小阙伸手安慰着踏雪,又淡淡地说道:“父皇会生气,但我了解他,他不会因为生气而猜忌我。不过,那些看不惯我的人就不一定了。”


如今见过外面的天地,陆小阙不会为了未知的明天而害怕。今日在陆林苑召见了几名重臣,这些人一贯和陆小阙亲近。如此一来,既稍微展示己身砝码,也能让敌人蹦跶得高一些。


和亲与否,并不是她最在乎的事情了。她需要做两手准备,但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话语权,给幽州争到更多的东西。


她笑容有些浅淡,却不是有什么不快。她很了解自己的父皇。陆伯荣或许会有一时的不快,但他对女儿的信任也不是假的。他想要陆小阙和亲,无非是国势不强,边境难安,想要女儿为他分担。他相信陆小阙会在乎卫国的安定。


陆小阙叹息着想到,曾经陆伯荣想要娇养女儿一辈子。后来见到了女儿的聪明强大,见惯了惨绝人寰的战场,就觉得只要平安,就什么都不要紧。他是真的害怕战事再起。如今的卫国,才安定下来,经不起折腾。


父皇曾对她非常宠爱。现在呢?他只想着以陆小阙的能力,能让北边安定几年,方便卫国积蓄力量,一举破局。他忘了,长女也会难过。


陆小阙已经年过二十,因连年战事,已误了婚事。陆伯荣赐过几个青年才俊,女儿都带在身边了。他或许觉得大女儿不会在乎婚事,其他的女儿年纪还小,也不担事。他忘了,他怜惜年少的女儿,本身就是对大女儿的伤害。


陆小阙翻身上马,不再说话。此时宦官长生靠得更近,牵起了马的缰绳。


陆小阙拦了,说道:“不必。我想跑一圈。”


长生一愣,随后马上退开,便见幽州公主策马远去。夕阳下,公主的身影映在光里,如画卷一般隽永秀丽。长生微微皱了眉,专注地眯着眼看着。幽州公主……似乎与以往不大一样了。


跑了一圈,踏雪的马蹄慢了下来,然后停下。


长生来到陆小阙身边。


陆小阙翻身下了马,把长鞭抛给了长生。年轻的公主英姿勃发,眉目飞扬。


长生和小粮笑着上前,想要伺候。陆小阙依旧抬手拦了,只交代道:“长生,你记得盯紧我的作坊。以后能不能让人听话,还得看那边能不能让我的拳头够硬。还有小粮,我交代你收集的物资和人事,不要忘了。过些日子,大概能派上大用场。我给你们的人手,放心去使唤。明天继续过来,我还有人要见。”


两人闻声应了。陆小阙停了一下,又特地吩咐:“还有……小粮,李淑妃……李楚玥那边已经令人盯着。若有人来报,你上点心。”


小粮道:“殿下放心!”陆小阙颔首,将马牵给了侍马官。一行人离开陆林苑,回了宫中。


前朝围着和亲一事,争论了好些日子,陆小阙处理完封地的事务,难得清闲了两天。宫城里下起了春日的第一场雨。雨后花瓣飞扬,空气里,潮湿中带着些微冷意。


陆小阙在轻薄的衣裙外面,披了明艳的红色外袍。接着,由宦官和宫女打着伞,一行人往云花宫苑里赏花去了。


陆小阙带着人,穿过月洞,才踏进了花林里,便迎面见到了淑妃。


李淑妃带着众多宫人,张扬地拥过来。她不再年少,但养尊处优的生活,令她容颜依旧。风吹过来,路两边下了一阵花瓣雨,花落了一地,铺了红毯。花景美,人更美。


淑妃穿着宽袍大袖的锦衣,华服曳地,铺张富贵。


淑妃的身边站着一个女子,作妇人打扮,却不是宫装,只一样的珠环翠绕。看这样子,大概是淑妃的亲姐妹入宫了。


陆小阙看了姐妹俩身下略脏的曳地衣角,又抬头看着她们头上雍容华贵的凤钗头饰。心下叹了气,她轻轻地眨了眼睛:“李淑妃安。”


李淑妃停下了脚步,抬眸回应道:“大公主安。”


两人身后的宫人也纷纷行礼问安。


淑妃身边的妇人扬起得意的脸,说道:“听闻公主婚事将定,臣妇先在这里提前为公主贺喜了。”淑妃俏丽的脸上,微皱了眉:“三娘!”


“你!”小粮上前。


陆小阙伸手拦了。她淡淡地问到:“不知这位是?”


淑妃道:“公主莫怪,我妹妹嫁给了徐将军后,一直安居后宅,并不清楚宫里的事。有什么得罪之处,还请公主饶过,回头我仔细教导。”淑妃得宠多年,并不是傻的。她很清楚幽州公主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55290|14815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在皇帝心里的分量。可恨这个妹妹,竟然一入宫就给她带来难题。


陆小阙神色不变,只语气平和地说道:“原来是徐将军的夫人。”她想起淑妃的三妹妹李三娘嫁给了武将徐霜。


她无视了李三娘,只看着淑妃,说道:“徐将军为天下奔波在外,可亲可敬。本宫就看在徐将军的面上,饶过这一次。若再来招惹本宫……”陆小阙话没说满,却轻瞥了一眼李三娘,待见到她面上生怒,才轻笑着离去。


两方离得远了,陆小阙才从身后听到了一句骂语:“没见过这么寒酸可恨的公主!”


陆小阙重练了《幽州诀》,耳聪目明,她将这话听得清清楚楚。她低头看了自己身上的衣裙,窄袖长裙,衣不着地,又想起今日头上只系了一条红色发带。她转身打量着淑妃和李三娘远去的身影。


陆小阙双手拢在了外袍里,目光含着些意味不明:“小粮……我记得淑妃的父亲和哥哥都有爵位?”


小粮反应过来了,连忙道:“李淑妃家一门双侯。她父亲是降臣,因功立了侯。她兄长是因淑妃得宠封侯,后来您大舅舅……陆国舅反对,就不允袭爵。”


陆小阙轻轻抚了衣袖,道:“可惜了。”


李淑妃家的爵位,不一定能保住了。李家掺和进和亲一事后,陆小阙就开始作准备。如今陆小阙手里已经李家犯事的证据。她本想着迟一点再去料理,没想到李三娘一番话,倒让她有意将此事提前了。


李三娘的丈夫为国立功,她不好出手。但教养出李三娘这等人才的家族……她看着远去的人,衣裙拖地,轻声道:“才三年啊。”


开国才三年,又捡起了前朝的习气。父皇再三提起,后宫要简朴,切勿奢华。如今他的宠妃如此打脸,不知父皇作何感想。


陆小阙沉下了心,神色如常地赏了花。


数日之后,宫外传来消息,有官员状告李侯父子强占万顷民田,强抢良家妇女,其余罪状,也都证据确凿。


陆伯荣勃然大怒,将李家下狱。淑妃听到消息,马上坐不住了。陆伯荣毫不留情地训斥。这一刻,淑妃在他眼里,俨然面目全非。他看着淑妃簪星曳月,华服旖旎,以往觉得赏心悦目,今日却只看到了面目丑陋。


陆伯荣想到李家的罪行,又想起李家向自己投降,出卖了前朝军情。他忍不住骂淑妃:“你父兄贪婪无状,无君无父,毫无风骨!家风如此,朕很难不怀疑你的性情!”


淑妃身子泛寒,瘫软在地上。她连忙磕头请罪:“陛下恕罪,臣妾待您从无二心啊!臣妾的父兄虽行事不当,但对陛下忠心耿耿!陛下!”


陆伯荣眸色深沉,并不吃这一套。他从枯骨遍野的前朝走过来,最知道贪官污吏的嘴脸。他只是没想到,枕边人的家族竟也这番贪婪。至于忠心,不过是他能给的太多罢了。


他上前捏着淑妃的下巴,将她的头仰起:“淑妃啊,朕对你们李家……不够荣宠吗?”


“果然……人心都是贪婪的。”


他松开手,看着淑妃发红的脸颊,轻声说道:“你怎么敢?怎么敢为他们求情?”


说完,陆伯荣对身边人说道:“将人拖下去,幽禁宫中不得出!”


他定定地站在殿中,看着淑妃被人拖下去。过了一会儿,他阖上眼,又睁开,这才说道:“唤公主过来。”


“……朕的大公主。”运筹帷幄,釜底抽薪。以明堂正道制敌,这手段,太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