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要娶平妻?休夫进山做女帝!南乔之南
44.见到自己肉身了
王婶家那三间泥屋,早就想推了重盖,大山以后还要娶媳妇……
她自己也一身的病痛,每年吃药不少花银子。
儿子媳妇送回来的银子,一年存不下一半。
媳妇早几年就有意见了。
为这事吵过不知多少回,不想把银子拿回来。
还算儿子有孝心,一直扛着。
要是她带着菱花大山两娃,在周家包吃住,便花不了什么钱。
一年能存下十八两银,那家里日子要不了两年就红火了!
大山和菱花还能跟着飒娘读书习武……
这等好事,真是去世的老爷太太保佑啊!
王婶心砰砰乱跳,早把罗石泉和李桂霜那对狗男女抛下脑后。
嘴巴比脑子跑得还快,满脸堆笑着说:
“我都听飒娘的,你让我咋的我就咋的。”
完了还补一句:“菱花和大山也能干活,不白吃白住。”
这事就这么敲定了,王婶负责带甜瓜。
菱花和大山跟着南瓜香瓜读书习武。
四个娃一视同仁,得帮着家里干劈柴烧火,做饭洗衣的活。
到了晚上,罗石泉两公母傻眼了。
厢房两间屋,一间住了南瓜和大山,一间住了香瓜和菱花。
正屋里,王婶打着地铺呢。
没他俩睡觉的地儿。
周飒吃饱喝足,瞄了他俩一眼,嗤笑道:
“咋的,还真想赖在我们周家,赶紧地滚吧!”
两人灰溜溜地出了门,回老屋睡觉不提。
渐渐地,罗石泉和李桂霜,白日里周家大院也没有他俩立足的地儿了。
劈柴担水扫地挑粪,有罗汉林。还有南瓜和大山帮忙。
洗衣做饭带娃,有王婶,带着香瓜和菱花,几人轮班换手,李桂霜根本插不上手。
周家大院,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又干干净净。
罗石泉和李桂霜站院子里,浑身不自在,被王婶拿着扫帚赶得两脚直跳,无处立足。
嘿,被挂墙上了呗。
周飒也不找罗石泉要和离书,她脑子里没那根弦。
只听尼可说过,狗血小说里,常有女主与渣男和离的剧情。
和离不就是把人撵出去,不在一块生活了。
哪里想到还要办什么手续,出什么文书啊!
再说她忙着呢!忙着招工面试应聘。
马上春耕,要培育秧苗,她想找个积年的老农来管理她那十亩水田。
培育杂交稻,她只有理论知识,具体实施,还是得找这古代时空的专业人士。
所以只要罗石泉不在眼跟前招人烦,他爱干啥干啥去!
村里人等着看周家热闹,锣鼓登场,大打出手。
没想到,三人就这么黑不提白不提地,把日子过下去了。
罗石泉和李桂霜在周家坐了几日冷板凳,去灰溜溜收拾罗家两亩地了。
大家都看不懂了,难不成日后就这么着,一家两户?
罗石泉似乎认了,李桂霜可不认。
她哥嫂俩公母也不认。
几人背后叽叽咕咕地也不知道要搞什么阴谋。
话说这边周飒忙得团团转,赵北辰一路骡车换牛车,翻山越岭,五日后终于进了云州府。
在城里打听了一番,先找了个客栈落脚。
第二日一早,他先去了将军府林家。
将军府在云州城东北,离府衙不远,占着一条巷子。
因为林家,这巷子就叫将军里。
赵北辰进了将军里,站在巷口打眼望去。
林府门口安安静静,只有两个门房在打瞌睡。
赵北辰转身去了对面的酒馆,要了两碟小菜,一壶酒,慢慢喝着。
掌柜和小二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这一大早,就上酒馆喝酒的客人,很少见。
“客官面生,可是来寻人?”掌柜带笑问道。
这里可是将军里,前段时间林都督带人进山,端了好几个土匪窝。
可别有漏网的匪徒,前来滋事寻仇才好。
赵北辰摇头。
“路过此地,歇歇脚罢了。”
时辰确实还早,不过再有半炷香功夫,林霄云也就该出门去衙门了。
他太熟悉自己的日常,只要按时蹲点,追踪林家人,不是什么难事。
林霄云身为林家长公子,当年又中了武进士,在这西南边陲,算得上翘楚之才。
老将军瘫痪在床之后,新皇一道旨意,他接替了西南三府都督之职。
算得上青年豪杰,位高权重,称作一方诸侯也不为过。
只是一想到自己春风得意的代价,是父亲常年卧床,他心里便不是滋味。
当年叱咤一方的英雄,如今困顿于床榻之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林霄云这些年一直派人在外面访求神医异士,想帮父亲重新站起来。
可银子不知撒了多少万出去,江湖骗子也不知接待了多少。
老将军的情况,一日比一日糟糕。
到最后,两腿溃烂截了肢,父亲甚至存了死志。
前世父亲死于两年后一场风寒。
他高热不退,偷偷把药倒掉,最后在睡梦中去了。
赵北辰抹了一把脸,闷了一盅酒。
其实也好。
父亲去世了,倒免了之后亲眼看着他被活活烹煮而死的心痛煎熬。
……
林家侧门开了,小厮如意牵着马出来。
不一会儿,林霄云从正门出来,翻身上马,往都督衙门去。
赵北辰怔住了,手里的酒盅微微发抖,酒水洒了一桌。
衣服被洒湿了,凉意侵来,他才陡然惊觉,收回视线,低头擦拭衣衫。
意识到自己借了别人身体重生,和亲眼看见自己的肉身在这世间共存,带来的震撼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直到这一刻,赵北辰才确确实实地相信,自己的确是重活了一世。
林霄云这个身份,如今另有其人。
而他,现在是山中猎户赵北辰,默默无闻,泯灭众人。
无名好啊,无名可以悄悄做很多事情。
赵北辰进了云州府,就打听了一番。
如今是宣帝十一年,女儿林如玫两岁了。
娘子难产而亡,如玫一生下来,就抱到了母亲身边养育。
这个时候,她应该在后院,跟母亲一起用早膳。
用过早膳,弟弟妹妹们过来请安。
若是天气好,母亲会领着儿孙们去花园逛逛。
天气不好,如玫就跟着老嬷嬷和丫鬟们在内庭玩耍。
一年四季,很少出府。
要怎样才能见到女儿和父亲呢?
……
她自己也一身的病痛,每年吃药不少花银子。
儿子媳妇送回来的银子,一年存不下一半。
媳妇早几年就有意见了。
为这事吵过不知多少回,不想把银子拿回来。
还算儿子有孝心,一直扛着。
要是她带着菱花大山两娃,在周家包吃住,便花不了什么钱。
一年能存下十八两银,那家里日子要不了两年就红火了!
大山和菱花还能跟着飒娘读书习武……
这等好事,真是去世的老爷太太保佑啊!
王婶心砰砰乱跳,早把罗石泉和李桂霜那对狗男女抛下脑后。
嘴巴比脑子跑得还快,满脸堆笑着说:
“我都听飒娘的,你让我咋的我就咋的。”
完了还补一句:“菱花和大山也能干活,不白吃白住。”
这事就这么敲定了,王婶负责带甜瓜。
菱花和大山跟着南瓜香瓜读书习武。
四个娃一视同仁,得帮着家里干劈柴烧火,做饭洗衣的活。
到了晚上,罗石泉两公母傻眼了。
厢房两间屋,一间住了南瓜和大山,一间住了香瓜和菱花。
正屋里,王婶打着地铺呢。
没他俩睡觉的地儿。
周飒吃饱喝足,瞄了他俩一眼,嗤笑道:
“咋的,还真想赖在我们周家,赶紧地滚吧!”
两人灰溜溜地出了门,回老屋睡觉不提。
渐渐地,罗石泉和李桂霜,白日里周家大院也没有他俩立足的地儿了。
劈柴担水扫地挑粪,有罗汉林。还有南瓜和大山帮忙。
洗衣做饭带娃,有王婶,带着香瓜和菱花,几人轮班换手,李桂霜根本插不上手。
周家大院,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又干干净净。
罗石泉和李桂霜站院子里,浑身不自在,被王婶拿着扫帚赶得两脚直跳,无处立足。
嘿,被挂墙上了呗。
周飒也不找罗石泉要和离书,她脑子里没那根弦。
只听尼可说过,狗血小说里,常有女主与渣男和离的剧情。
和离不就是把人撵出去,不在一块生活了。
哪里想到还要办什么手续,出什么文书啊!
再说她忙着呢!忙着招工面试应聘。
马上春耕,要培育秧苗,她想找个积年的老农来管理她那十亩水田。
培育杂交稻,她只有理论知识,具体实施,还是得找这古代时空的专业人士。
所以只要罗石泉不在眼跟前招人烦,他爱干啥干啥去!
村里人等着看周家热闹,锣鼓登场,大打出手。
没想到,三人就这么黑不提白不提地,把日子过下去了。
罗石泉和李桂霜在周家坐了几日冷板凳,去灰溜溜收拾罗家两亩地了。
大家都看不懂了,难不成日后就这么着,一家两户?
罗石泉似乎认了,李桂霜可不认。
她哥嫂俩公母也不认。
几人背后叽叽咕咕地也不知道要搞什么阴谋。
话说这边周飒忙得团团转,赵北辰一路骡车换牛车,翻山越岭,五日后终于进了云州府。
在城里打听了一番,先找了个客栈落脚。
第二日一早,他先去了将军府林家。
将军府在云州城东北,离府衙不远,占着一条巷子。
因为林家,这巷子就叫将军里。
赵北辰进了将军里,站在巷口打眼望去。
林府门口安安静静,只有两个门房在打瞌睡。
赵北辰转身去了对面的酒馆,要了两碟小菜,一壶酒,慢慢喝着。
掌柜和小二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这一大早,就上酒馆喝酒的客人,很少见。
“客官面生,可是来寻人?”掌柜带笑问道。
这里可是将军里,前段时间林都督带人进山,端了好几个土匪窝。
可别有漏网的匪徒,前来滋事寻仇才好。
赵北辰摇头。
“路过此地,歇歇脚罢了。”
时辰确实还早,不过再有半炷香功夫,林霄云也就该出门去衙门了。
他太熟悉自己的日常,只要按时蹲点,追踪林家人,不是什么难事。
林霄云身为林家长公子,当年又中了武进士,在这西南边陲,算得上翘楚之才。
老将军瘫痪在床之后,新皇一道旨意,他接替了西南三府都督之职。
算得上青年豪杰,位高权重,称作一方诸侯也不为过。
只是一想到自己春风得意的代价,是父亲常年卧床,他心里便不是滋味。
当年叱咤一方的英雄,如今困顿于床榻之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林霄云这些年一直派人在外面访求神医异士,想帮父亲重新站起来。
可银子不知撒了多少万出去,江湖骗子也不知接待了多少。
老将军的情况,一日比一日糟糕。
到最后,两腿溃烂截了肢,父亲甚至存了死志。
前世父亲死于两年后一场风寒。
他高热不退,偷偷把药倒掉,最后在睡梦中去了。
赵北辰抹了一把脸,闷了一盅酒。
其实也好。
父亲去世了,倒免了之后亲眼看着他被活活烹煮而死的心痛煎熬。
……
林家侧门开了,小厮如意牵着马出来。
不一会儿,林霄云从正门出来,翻身上马,往都督衙门去。
赵北辰怔住了,手里的酒盅微微发抖,酒水洒了一桌。
衣服被洒湿了,凉意侵来,他才陡然惊觉,收回视线,低头擦拭衣衫。
意识到自己借了别人身体重生,和亲眼看见自己的肉身在这世间共存,带来的震撼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直到这一刻,赵北辰才确确实实地相信,自己的确是重活了一世。
林霄云这个身份,如今另有其人。
而他,现在是山中猎户赵北辰,默默无闻,泯灭众人。
无名好啊,无名可以悄悄做很多事情。
赵北辰进了云州府,就打听了一番。
如今是宣帝十一年,女儿林如玫两岁了。
娘子难产而亡,如玫一生下来,就抱到了母亲身边养育。
这个时候,她应该在后院,跟母亲一起用早膳。
用过早膳,弟弟妹妹们过来请安。
若是天气好,母亲会领着儿孙们去花园逛逛。
天气不好,如玫就跟着老嬷嬷和丫鬟们在内庭玩耍。
一年四季,很少出府。
要怎样才能见到女儿和父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