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烧烤王铸暇
62. 第 62 章
于是,征粮税的主客体由原本弱势的长日村和代表官府的强势收粮官两方,变成了复杂且庞大的长日村一方和收粮官一人。
为何另一方会是收粮官一人?因为收粮官这次收粮,与他同行的护卫其实是此次驻军将领罗冽的直属亲兵。
有西州这个常年不交粮税的作为典型在前,又有辰州官员经历过上下清洗在后,现在官府里勉强能用的小官都是辰州本地人,韩知府对他们天然的不信任,哪里会让本就是本地人的衙役们下场收粮?
天高路远,罗冽跟朝廷讨要军饷不成,皇帝便让辰州收上来的粮税拿一半出来给罗冽充做军饷,于是,韩知府和罗冽一合计,就决定将罗冽从西北带过来的亲卫队分派出去收粮。
收粮是借口,收集辰州的地方消息才是目的。
又因为长日村在辰州的地位特殊,跟着收粮官过来收粮的这几位在军中职位最低也是千户,高的甚至有武骑尉的勋号。
他们本就有接触罗家寨的任务,从杨老夫人那里知道罗君池几人是罗家寨的人后,当然不会故意刁难,为之后的继续接触自找麻烦。
收粮官原以为跟着来收粮的是一伙人,没想到自己孤立无援,内心憋屈得很,对村民们说话也越发不客气起来。
这就是韩知府一叶障目的地方。
韩知府初来乍到,便以为剩余的本地官员上下一心,却忽略了人性。先前辰州府府衙上下被各大山寨压得喘不上气,尤其是给官府做事的底层官员和衙役们,几乎都受到了来自上司和山寨的双方挤兑。
他们对之前的上司有怨气,如今旧上司倒了,又有了新的靠山,这些因为官职不够没被牵连的人反而成了辰州新的地头蛇,难道会不借着新靠山的势力,拿跟山寨关系近的百姓们泄愤吗?
要知道,这些做底层小官的,平日没少受仗着山寨耀武扬威的百姓们欺负。如今换了天,更容易对百姓们产生莫名其妙的仇视和优越感,好像换了上司后,他们就不用再受气,更加容不得百姓有一点抱怨。
收粮官便是如此,之前负责溪虎山这一片的收粮官被牵连后捋了官,他作为小吏升官后是第一次来长日村收粮。
他这段时间威风极了,不管是哪个村的人,见了他,都客客气气的。米斗称量,向来是装得冒尖儿了才住手,这长日村的人有什么好抱怨的?
全然忽略了先前虽然是十征一政令,但实际上是十征四,只不过是辰州吃皇谷的人少,皇谷嘛,留着也是喂猪,反正粮税交够了,交得多点就多点吧,民斗不过官,也没人敢计较。
今时不同往日,十征一装一斗冒尖,和十征六装六斗冒尖,能一样吗?这皇谷倒进米斗里,村民甚至把粮袋抖干净了都不够,这不是明摆着抢人嘛!
再加上收粮官趾高气昂的态度,长日村的村民们可不惯着他。
曾经有人或多或少的跟以前的官员打过招呼,请求特殊关照长日村。所以长日村的大多数村民是没经历过太严重的剥削的,而大部分人经历过逃难,皇谷也好、糯米也罢,有什么吃什么,不挑食。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境,长日村的村民们虽然不敢直视收粮官,但当面蛐蛐的声音可不小。村民们的粮税交不够,收粮官火气也上来了,很快,双方之间就发生了口角争执。
这种争执愈演愈大,最后发展到只要收粮官换一家人收粮,马上就有人跟在后面开口骂娘。别说什么有杨老夫人在场,气氛到了,杨老夫人和杨宅的护卫们也不管用。
若不是有罗家寨的人拿着刀在一旁盯着,随时准备干架,跟着的驻军已经要受不了这些污言秽语拔刀立威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除了贺村长家、罗乐家和吕二娘家,村里其他人家没有一户是交足了税的。当村民们得知收粮官只要粮不要钱,不然就坐牢之后,聚集在阶梯井旁边的院坝上哭爹喊娘。
就在这时,陈小泉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抹掉眼泪朝罗乐求助。
罗乐家在村口,且左右没有邻里,尤其在罗乐收鸡之后,除了不得不去郴县买必要的物资,村民们平日里更少出村了,至于和别的村村民们串门?大家翻坡上坎习惯了,走梯田的小路不比绕大路强吗!
故而除了贺村长家和陈小泉家,没人发现罗乐家门口的空地上,大咧咧摆着一车车皇谷。
当然,这也是收粮官和驻军们不耐烦的原因之一,他们从大路进来的,又不是交不上粮,磨磨唧唧的做什么!
关于皇谷这件事,罗乐和贺村长探讨过要不要提前跟村民们通个气。
发现罗乐和罗君池关系还不错后,贺村长当然更想要罗乐长长久久的住在长日村,怎么留?当然是让罗乐彻底融入长日村。于是贺村长建议罗乐不要把借粮的事情宣扬出去,低调更容易得人心。
而罗乐去过罗家寨后,深知这个时代单打独斗是没用的。经过几天的冷静,罗乐已经基本接受了自己将成为疯子的事实。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疯掉,所以,留给罗乐的时间不多了,或许一两年,又或许几个月,但在她看来,这点时间并不足以坚持到阿愚和阿柔能够自理……
罗乐刷到过社会新闻,没有庇护的女疯子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沦为……
所以,罗乐必须得抓紧时间,建立一个能够庇护她们姐弟三人一生的……乌托邦。
故而在贺村长让她低调行事时,罗乐直接同意了,因为,她需要给予一份让长日村村民对她感恩戴德的大恩。
与此同时,贺村长将粮税十征六的消息在村里放了出去,甚至提醒他们,粮税不足是没法用钱来补的。只要村民们去县城里买粮来囤,就会发现罗乐家门口的皇谷,之后罗乐该怎么做,就不需要贺村长教了。
然而,令贺村长和罗乐没想到的是,包括张启在内的全体长日村村民们,收到消息后,居然一点囤粮的动静都没有!
他们都不着急,罗乐总不能急吼吼跑出来说,她有粮,能帮大家交粮税吧?
谁能想到,这中间闹了个乌龙。
众所周知,贺家人和陈大义等人都是土生土长的辰州人士,张启等人则是从北边逃荒南下的。
北边,粮税不足是可以用银钱补足的。而辰州有山寨在,所以要么完全不交粮税,要么就是有能力能把粮税交够的。
南州的连虎寨,就是提倡交粮税的那一波。
或许是有连虎寨兜底,贺庆、陈大义等人在田埂边跟别的村子的人交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2xs|n|shop|14284986|14412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时发现,大家对交粮税这件事一点都不焦虑,又从张启那里知道粮税交不够也没关系,花点铜板就能搞定,跟着罗乐赚了不少钱的长日村村民们就自然而然地躺平了。
至于贺村长的提醒?不止长日村的村民,便是周围村落的都觉得贺村长是在危言耸听,哪里有粮税交不满,还不给用钱补税的?再说了,就算真的交不上满粮税,还能要他们的命不成?
所以,他们才会在收粮官说‘只要皇谷不要钱,交不满粮坐大牢’的时候大破防。
哪有这样的,粮要收,牢也要坐?
这比要人命还要要命!
别的不说,这牢,谁去坐?
让老小去,还有命活着出来吗?让青壮去,家怎么办、家里的地怎么办?让媳妇去,孩子老人谁照顾?
在加上出了罗乐的事,谁都不愿意自己去坐牢,然后把妻儿交给兄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进去几年出来后,妻儿都没了,这以后的日子还有什么盼头?
为什么大家对贺村长的群体惩罚不满,却也还是接受了?因为罗乐虽小,但是真的有本事,可他们家不行,没了家里的顶梁柱,妇孺哪有命可活?
而收粮官已经完全被村民们得罪,这会儿再想用钱贿赂收粮官一行人也不成了。
有了陈小泉这个口子,不少人围了过来,跪在罗乐周围。
“阿乐,先前是庆叔不对,叔跟你道歉,你行行好,看在同村的份上,帮帮叔!”
“阿乐,阿奶给你跪下了,你常叔身体不好,进不得大牢啊!”
“阿乐,婶子错了……”
众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坐在地上哭,有的抱着孩子,有的相互搀扶,看着好不可怜!
贺村长不忍心看他们,叹气道:“早前让你们准备好粮税,不听我的话,非要听别村的……”
贺栓媳妇嚎得更大声了:“呜哇哇,村长,你没说不能用钱啊!”
贺村长:?
敢不敢看着他的眼睛再说一遍,谁没提醒过?!
罗君池得了罗乐的眼神示意,不一会儿带人推着装满了粮食的板车过来了,罗乐则拿出之前在田埂边摆摊的木牌,点名排队。
罗乐没有乘机敲诈他们一笔,而是直接喊人过来排队登记交粮税。
别说一旁的杨老夫人和罗君池,就是看长日村村民不顺眼的收粮官,都忍不住高看罗乐一眼。
更不用提沐浴了这份恩泽的长日村众人,以前看罗乐,那是抱金锭的财神爷,现在再看,哪里是财神爷,分明是独属于他们长日村的救世神女啊!
罗乐早就算好了各家各户会缺多少粮税,收粮官见她胸有成竹想拿乔,没想到,直接傻眼了。
若说罗乐将粮税计算得分毫不差,收粮官还能挑点刺,可她不是。
粮税十征六,罗乐在基础上多给了一成。
这一成,是为村民们之前的无理道歉。
老话说得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罗乐是个生意人,来都来了,不管是谁,刷刷好感总是没错的。
至于这种刷好感的行为会不会被收粮官试做示弱和讨好?
罗乐已有计划,让他不敢这么想。
为何另一方会是收粮官一人?因为收粮官这次收粮,与他同行的护卫其实是此次驻军将领罗冽的直属亲兵。
有西州这个常年不交粮税的作为典型在前,又有辰州官员经历过上下清洗在后,现在官府里勉强能用的小官都是辰州本地人,韩知府对他们天然的不信任,哪里会让本就是本地人的衙役们下场收粮?
天高路远,罗冽跟朝廷讨要军饷不成,皇帝便让辰州收上来的粮税拿一半出来给罗冽充做军饷,于是,韩知府和罗冽一合计,就决定将罗冽从西北带过来的亲卫队分派出去收粮。
收粮是借口,收集辰州的地方消息才是目的。
又因为长日村在辰州的地位特殊,跟着收粮官过来收粮的这几位在军中职位最低也是千户,高的甚至有武骑尉的勋号。
他们本就有接触罗家寨的任务,从杨老夫人那里知道罗君池几人是罗家寨的人后,当然不会故意刁难,为之后的继续接触自找麻烦。
收粮官原以为跟着来收粮的是一伙人,没想到自己孤立无援,内心憋屈得很,对村民们说话也越发不客气起来。
这就是韩知府一叶障目的地方。
韩知府初来乍到,便以为剩余的本地官员上下一心,却忽略了人性。先前辰州府府衙上下被各大山寨压得喘不上气,尤其是给官府做事的底层官员和衙役们,几乎都受到了来自上司和山寨的双方挤兑。
他们对之前的上司有怨气,如今旧上司倒了,又有了新的靠山,这些因为官职不够没被牵连的人反而成了辰州新的地头蛇,难道会不借着新靠山的势力,拿跟山寨关系近的百姓们泄愤吗?
要知道,这些做底层小官的,平日没少受仗着山寨耀武扬威的百姓们欺负。如今换了天,更容易对百姓们产生莫名其妙的仇视和优越感,好像换了上司后,他们就不用再受气,更加容不得百姓有一点抱怨。
收粮官便是如此,之前负责溪虎山这一片的收粮官被牵连后捋了官,他作为小吏升官后是第一次来长日村收粮。
他这段时间威风极了,不管是哪个村的人,见了他,都客客气气的。米斗称量,向来是装得冒尖儿了才住手,这长日村的人有什么好抱怨的?
全然忽略了先前虽然是十征一政令,但实际上是十征四,只不过是辰州吃皇谷的人少,皇谷嘛,留着也是喂猪,反正粮税交够了,交得多点就多点吧,民斗不过官,也没人敢计较。
今时不同往日,十征一装一斗冒尖,和十征六装六斗冒尖,能一样吗?这皇谷倒进米斗里,村民甚至把粮袋抖干净了都不够,这不是明摆着抢人嘛!
再加上收粮官趾高气昂的态度,长日村的村民们可不惯着他。
曾经有人或多或少的跟以前的官员打过招呼,请求特殊关照长日村。所以长日村的大多数村民是没经历过太严重的剥削的,而大部分人经历过逃难,皇谷也好、糯米也罢,有什么吃什么,不挑食。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境,长日村的村民们虽然不敢直视收粮官,但当面蛐蛐的声音可不小。村民们的粮税交不够,收粮官火气也上来了,很快,双方之间就发生了口角争执。
这种争执愈演愈大,最后发展到只要收粮官换一家人收粮,马上就有人跟在后面开口骂娘。别说什么有杨老夫人在场,气氛到了,杨老夫人和杨宅的护卫们也不管用。
若不是有罗家寨的人拿着刀在一旁盯着,随时准备干架,跟着的驻军已经要受不了这些污言秽语拔刀立威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除了贺村长家、罗乐家和吕二娘家,村里其他人家没有一户是交足了税的。当村民们得知收粮官只要粮不要钱,不然就坐牢之后,聚集在阶梯井旁边的院坝上哭爹喊娘。
就在这时,陈小泉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抹掉眼泪朝罗乐求助。
罗乐家在村口,且左右没有邻里,尤其在罗乐收鸡之后,除了不得不去郴县买必要的物资,村民们平日里更少出村了,至于和别的村村民们串门?大家翻坡上坎习惯了,走梯田的小路不比绕大路强吗!
故而除了贺村长家和陈小泉家,没人发现罗乐家门口的空地上,大咧咧摆着一车车皇谷。
当然,这也是收粮官和驻军们不耐烦的原因之一,他们从大路进来的,又不是交不上粮,磨磨唧唧的做什么!
关于皇谷这件事,罗乐和贺村长探讨过要不要提前跟村民们通个气。
发现罗乐和罗君池关系还不错后,贺村长当然更想要罗乐长长久久的住在长日村,怎么留?当然是让罗乐彻底融入长日村。于是贺村长建议罗乐不要把借粮的事情宣扬出去,低调更容易得人心。
而罗乐去过罗家寨后,深知这个时代单打独斗是没用的。经过几天的冷静,罗乐已经基本接受了自己将成为疯子的事实。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疯掉,所以,留给罗乐的时间不多了,或许一两年,又或许几个月,但在她看来,这点时间并不足以坚持到阿愚和阿柔能够自理……
罗乐刷到过社会新闻,没有庇护的女疯子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沦为……
所以,罗乐必须得抓紧时间,建立一个能够庇护她们姐弟三人一生的……乌托邦。
故而在贺村长让她低调行事时,罗乐直接同意了,因为,她需要给予一份让长日村村民对她感恩戴德的大恩。
与此同时,贺村长将粮税十征六的消息在村里放了出去,甚至提醒他们,粮税不足是没法用钱来补的。只要村民们去县城里买粮来囤,就会发现罗乐家门口的皇谷,之后罗乐该怎么做,就不需要贺村长教了。
然而,令贺村长和罗乐没想到的是,包括张启在内的全体长日村村民们,收到消息后,居然一点囤粮的动静都没有!
他们都不着急,罗乐总不能急吼吼跑出来说,她有粮,能帮大家交粮税吧?
谁能想到,这中间闹了个乌龙。
众所周知,贺家人和陈大义等人都是土生土长的辰州人士,张启等人则是从北边逃荒南下的。
北边,粮税不足是可以用银钱补足的。而辰州有山寨在,所以要么完全不交粮税,要么就是有能力能把粮税交够的。
南州的连虎寨,就是提倡交粮税的那一波。
或许是有连虎寨兜底,贺庆、陈大义等人在田埂边跟别的村子的人交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2xs|n|shop|14284986|14412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时发现,大家对交粮税这件事一点都不焦虑,又从张启那里知道粮税交不够也没关系,花点铜板就能搞定,跟着罗乐赚了不少钱的长日村村民们就自然而然地躺平了。
至于贺村长的提醒?不止长日村的村民,便是周围村落的都觉得贺村长是在危言耸听,哪里有粮税交不满,还不给用钱补税的?再说了,就算真的交不上满粮税,还能要他们的命不成?
所以,他们才会在收粮官说‘只要皇谷不要钱,交不满粮坐大牢’的时候大破防。
哪有这样的,粮要收,牢也要坐?
这比要人命还要要命!
别的不说,这牢,谁去坐?
让老小去,还有命活着出来吗?让青壮去,家怎么办、家里的地怎么办?让媳妇去,孩子老人谁照顾?
在加上出了罗乐的事,谁都不愿意自己去坐牢,然后把妻儿交给兄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进去几年出来后,妻儿都没了,这以后的日子还有什么盼头?
为什么大家对贺村长的群体惩罚不满,却也还是接受了?因为罗乐虽小,但是真的有本事,可他们家不行,没了家里的顶梁柱,妇孺哪有命可活?
而收粮官已经完全被村民们得罪,这会儿再想用钱贿赂收粮官一行人也不成了。
有了陈小泉这个口子,不少人围了过来,跪在罗乐周围。
“阿乐,先前是庆叔不对,叔跟你道歉,你行行好,看在同村的份上,帮帮叔!”
“阿乐,阿奶给你跪下了,你常叔身体不好,进不得大牢啊!”
“阿乐,婶子错了……”
众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坐在地上哭,有的抱着孩子,有的相互搀扶,看着好不可怜!
贺村长不忍心看他们,叹气道:“早前让你们准备好粮税,不听我的话,非要听别村的……”
贺栓媳妇嚎得更大声了:“呜哇哇,村长,你没说不能用钱啊!”
贺村长:?
敢不敢看着他的眼睛再说一遍,谁没提醒过?!
罗君池得了罗乐的眼神示意,不一会儿带人推着装满了粮食的板车过来了,罗乐则拿出之前在田埂边摆摊的木牌,点名排队。
罗乐没有乘机敲诈他们一笔,而是直接喊人过来排队登记交粮税。
别说一旁的杨老夫人和罗君池,就是看长日村村民不顺眼的收粮官,都忍不住高看罗乐一眼。
更不用提沐浴了这份恩泽的长日村众人,以前看罗乐,那是抱金锭的财神爷,现在再看,哪里是财神爷,分明是独属于他们长日村的救世神女啊!
罗乐早就算好了各家各户会缺多少粮税,收粮官见她胸有成竹想拿乔,没想到,直接傻眼了。
若说罗乐将粮税计算得分毫不差,收粮官还能挑点刺,可她不是。
粮税十征六,罗乐在基础上多给了一成。
这一成,是为村民们之前的无理道歉。
老话说得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罗乐是个生意人,来都来了,不管是谁,刷刷好感总是没错的。
至于这种刷好感的行为会不会被收粮官试做示弱和讨好?
罗乐已有计划,让他不敢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