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是心乱
第179 章 是心乱
杜城的心跳得愈发急促,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胸腔里翻涌,呼之欲出。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沈翊的话像是一把钥匙,轻轻转动了他心底那扇紧闭的门,门后的情感如潮水般涌来,几乎将他淹没。
“沈翊……”杜城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颤抖。
他向前迈了一步,两人的距离骤然拉近,近到他能清晰地看到沈翊眼中那一闪而过的慌乱。
沈翊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手指紧紧攥住衣角,他的目光躲闪着,不敢直视杜城的眼睛,仿佛害怕从那双深邃的眸子里读出什么他无法承受的东西。
他能感觉到,杜城看他的眼神变了。
“杜将军……”沈翊轻唤,这称呼好似带着别样的默契与亲昵。
杜城听到这久违称呼,心猛地一颤,伸出的手僵在半空。
他多渴望能抓住这份突然明晰的情感,又怕唐突吓到眼前人。
此时此刻,杜城的心跳声在耳边轰鸣,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这急促的节奏。
他的呼吸变得沉重,胸口剧烈起伏着,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热的温度。沈翊的声音在他耳边变得模糊不清,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而他所有的感官都集中在眼前这个人身上。
沈翊的睫毛微微颤动,眼底的慌乱像是一层薄雾,遮掩着他内心的波澜。
沈翊的嘴唇轻轻抿着,似乎在极力压抑着什么,却又无法完全掩饰那份不安。
“杜将军这么看着我做甚?”
杜城的目光紧紧锁住沈翊的脸,仿佛要将他的每一个细微表情都刻进心里。
他能感受到沈翊的紧张,也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悸动。
那种情感像是汹涌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他的理智,让他几乎无法自持。
“沈翊……”杜城的手指微微颤抖,想要触碰沈翊,却又怕自己的举动会让他更加退缩。
杜城的眼神变了。
那不再是平日里冷静自持的目光,而是一种炽热而深沉的情感,仿佛要将沈翊整个人都吞噬进去。
沈翊能感受到杜城的目光。
他不敢直视杜城的眼睛,仿佛害怕一旦对上那双眸子,自己所有的防备都会瞬间崩塌。
杜城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沈翊,看着我。”
沈翊的身体微微一僵,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他的心跳得飞快,他知道自己无法再逃避,只能缓缓抬起头,对上杜城的目光。
“杜将军,怎么了。”
杜城的心猛地一颤,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住。
杜城的手悬在半空,指尖微微颤动,仿佛想要触碰沈翊的脸颊,却又在最后一刻停住。
他好像……真的……有点……
动心了。
“杜将军……”沈翊的声音低哑而微弱,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你我曾同朝为官,理应谨守君臣之礼,不可……”
“你误会了。”杜城强压着内心翻涌的情感,声音故作轻松,“我方才失态,只是看见你的发梢有些灰尘,想替你弄下来……一时忘了分寸。”
沈翊微微一怔,下意识抬手摸了摸发梢,原本紧绷的神情稍稍放松了些。
“原来是这样,倒是我想多了。”他扯出一个略显生硬的笑,试图缓解此刻空气中弥漫的尴尬。
杜城见状,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可又莫名有些失落。
“沈翊,你别往心里去,是我莽撞了。”嘴上虽这般解释,可他的目光依旧忍不住在沈翊脸上打转,怎么也移不开。
沈翊轻轻点头,仍旧不敢再与杜城对视:“无碍,杜将军也是无心之举。”
说着,他低头整理起桌上散落的画稿,试图用忙碌来掩饰内心的慌乱。
杜城看着沈翊的动作,心里五味杂陈,两人之间的氛围变得微妙又陌生。
沈翊低头整理画稿,手微微颤抖,脑海里突然浮现出柔嘉公主看向杜城时那含情脉脉的眼神。
他的动作顿了一下,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涌上心头,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这其中还夹杂着一丝醋意。
“杜将军,”沈翊抬起头,鼓起勇气问道,“你与柔嘉公主接触颇多,可觉得公主她……如何?”
杜城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不知沈翊为何突然问起公主。
他定了定神,尽量让语气显得平常:“公主知书达理,心系社稷,是难得的皇室中人。”
沈翊轻轻“嗯”了一声,又低下头,沉默片刻后说:“我看公主对你,似乎格外关注,你可有察觉?”
“公主她蕙质兰心,”杜城喉结滚动,艰难地开口,声音不自觉压低,“我不过一介武夫,出身平凡,能为朝廷效力已属荣幸,怎敢奢望与公主有什么特别的关联,自是配不上的。”
沈翊手指无意识地在画稿边缘摩挲,沉默片刻后,又问:“可我瞧着公主对你,似乎并非只是对臣子的期许。”
沈翊说完,抬眸看向杜城,眼神里藏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探究与紧张。
杜城苦笑一声,向前走了两步,与沈翊的距离又近了些:“我心里清楚自己的位置,公主对我的关注,不过是想让我为朝廷尽忠罢了。”
“原来如此。”
沈翊听着杜城的回答,心中五味杂陈,一种莫名的情绪在心底蔓延。
柔嘉公主一向清高孤傲,能让她另眼相看的人屈指可数。
恐怕这番说辞,不过是公主另有深意的托词 。
沈翊心里这般想着,可他瞧了眼杜城,见对方一脸笃定,又把话咽了回去。
算了,杜城一向在感情上迟钝,再与他争论公主的事,怕是也说不清楚。
现在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平定边疆。
边疆战事吃紧,朝堂上下都为此忧心忡忡,而杜城作为武将,自然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若是再不将战乱平定,朝中上下又不知有多少人要去弹劾他。
那些大臣们只知道坐在朝堂上高谈阔论,动动嘴皮子就要弹劾杜城,却全然不顾杜城为了边疆战事殚精竭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