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他要等的消息实在太多了。
第318章他要等的消息实在太多了。
洱海胡同极窄,这一片因着丰台大营的官兵,是以住着的百姓较少,也因为官兵日常出入,百姓心中对官兵有种天然的敬畏以及畏惧之心。
此时入口处,萧姨娘努力的将身体往黑暗之中蜷缩起来,但随着脚步的不断逼近,一身旁带刀的官差,也赫然出现在洱海胡同之中。
萧姨娘正想着如何作答,她面上堆着笑:“差爷,孩子不听话,往外跑了出来。”
“我这便归家。”
官差的眼神在萧姨娘和二丫的身上来回的打量着,他在看到二丫瑟缩着身子,拉扯着萧姨娘的衣角之时,冷酷的点头:“你早些回去,快宵禁了,别在外游荡。”
“好。”萧姨娘应声说道。
转头萧姨娘带了二丫,深一脚浅一脚的朝着不远处行去。
行至胡同深处的时候,萧姨娘的鼻子微不可察的抽动了一下,她常年熟香,对各种味道极其敏感,今夜的京都刮起来的南风,血腥味顺着南风传来,让她一颗心也跟着揪紧了几分。
她不知道想了什么,又见正街之上,巡逻的官差脚步声越来越多,似乎发生了什么事一般。
她害怕此时将二丫带回諴亲王府之中引起官差的关注,不能帮孩子,总不能给孩子添乱。
又记挂着今夜的那么多女子,是的,从她教授安陵容熟香起,她就想要天下女子都能随心而活。
她狠了狠心,带着二丫,在一户人家的门前,用了一个大簸箕,将二丫罩在了下头。
二丫小小的身子,刚好被那用来装货的簸箕盖在下头,只是一只手还紧紧的抓住萧姨娘的衣角,萧姨娘见到了二丫眼里头的慌张,蹲下身子隔着那簸箕的篾条,耐心的安抚着:“二丫,我去看看你娘。”
“你在这乖乖的,一会你娘定会来寻你。”
“记住,不能乱走,也不能出声。”
“一定要记住。”
二丫眼中的慌张更甚,萧姨娘拔下了腰间的香囊,极力的安慰着:“二丫,你拿着这个香囊。”
“待会我便回来接你,你乖乖听话。”
“二丫,别害怕,我们的二丫最棒了。”
二丫最棒了,萧姨娘眼眶突然泛红,她坚定的转身,一路沿着血腥味不断的朝前而去。
在安陵容的小时候,她也经常对安陵容说-容容,你最棒了。
她此时,如所有的母亲一般,能够舍弃一切维护孩子。
萧姨娘的身影在胡同口消失,夜风刮过。
独留胡同中央一个簸箕在静静的等待着。
---
敦亲王府内,灯火通明。
敦亲王和弘喧的灵柩被九门提督的人,往里头搬动着。
而安陵容扶着恭定随后下了马车,刚掀开马车帘子,便看到安子轩在一旁等着,安子轩上前小心翼翼的将安陵容扶下马车,他压低了声音,正准备说是王爷让他在此处等候的。
安陵容冷眼环视了一圈安子轩,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她心里惦记着萧姨娘,但眼下又找不着合适的理由让安子轩前去看看。
正思绪之时,敦亲王福晋的身影出现在了敦亲王府门前,她麻木的扶在敦亲王府的大门处,眼神空洞的看着那两个黑黢黢的灵柩,往内送,恭定先前一步站到敦亲王福晋的身旁,紧紧搀扶住敦亲王福晋的手臂,唤道:“额娘。”
恭定欲言又止,想到安陵容的交代,她紧紧的握住了敦亲王福晋的手,端妃也站在一旁劝慰着敦亲王福晋:“敦亲王福晋,才刚刚醒转,外头风大,别站在这处了。”
“是啊,你还有恭定,可要想开。”恒亲王福晋随后说道。
敦亲王福晋被众人簇拥着,当那灵柩停在了中庭之中,她再也控制不住她的情绪,只见敦亲王福晋猛的挥开了扶着她的恭定,一路跑到了弘喧那灵柩前,趴在那上头,口中低声的喃喃:“儿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围观的人群这一刻都不约而同的掏出了帕子擦拭眼角的眼泪,安陵容在围观的人群之中,也跟着一道擦拭眼角,只不同的是,她借着帕子,在看着皇上的反应。
皇上的目光一直在敦亲王福晋身上停留,似乎是观察,眼中满意之色渐浓。
正在这时,九门提督使悄悄的走到了皇上的身旁,皇上知晓有事要汇报,起身带着九门提督使去了中庭后面的偏殿。
“微臣参见皇上。”九门提督使在敦亲王府中庭一旁偏殿,跪下行礼。
“微臣得了皇上的命令,在城门口处将所押送敦亲王灵柩前来的兵身上武器全部收缴上来,人已经请到了九门提督衙门了。”
“好生招待着。”皇上随后道。
“是,只是还有一事,微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上的目光缓缓扫视过了九门提督的身上,九门提督使猛的将头低下,恭声说道:“来传信的太监,说是恭定公主与諴亲王福晋一同前去城门处迎接敦亲王与弘喧贝子灵柩。”
“微臣在城门口处,只见到恭定公主身后婢女,却未曾得见諴亲王福晋身旁婢女。”
“微臣不敢当场质问諴亲王福晋,斟酌之下,又怕出了纰漏,是以微臣来向皇上禀报。”
九门提督使的头垂得更低了,他于官场混迹多年,明白千里之穴,毁于一旦的道理。
他更怕,若是此事出了什么纰漏,要他全部担责。
官场浮沉,最重要的便是-忠君。
皇上听着这一句话,想起适才确实安陵容入内的时候,未曾见她身旁婢女。
但到底安陵容是諴亲王福晋,他身为大清的君主,有些话是不好去问询的,毕竟-諴亲王福晋还是他的弟妹。
比起这件小事,他此时更关心的是-那两具灵柩之中到底是不是敦亲王父子的遗骸。
只有当场见了,他才能放下他心中的疑虑。
然后-让敦亲王父子风光大葬。
思来想去,他出声朝着一旁的小太监吩咐道:“你去,将端妃唤来。”
“是。”
小太监走得飞快,步子不停。
皇上站在敦亲王府之中,看着偏殿高廊下的灯笼,他目光深邃,他要等的消息实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