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豪绅的生存之道
船夫们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纠结。
他们知道,在这威严的命令面前,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
无奈之下,只得纷纷点头答应,心中却满是忐忑和不安。
在锦衣卫的组织下,他们迅速行动起来。
所有将士们和船夫们一起清空了商船,仅保留了所需的食物和水。
随后,商船缓缓启动,朝着勃固王朝的方向驶去,在海面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波纹。
汤和望着远去的船只,心中默默祈祷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带着梵天的消息归来。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期待,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
随后,他转身看向被关押在一旁的李钰,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他没想到,此次出海巡查,居然得到了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一个可能会改变大明命运的消息。
李钰感受到汤和的目光,吓得赶紧低下头,大气都不敢出。
“李钰,你说的这些关于梵天和他军队的事情,绝对不能再对外人提起。”
“哪怕是一个字,都不许泄露。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汤和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峻,接着说道,“接下来,你就随我们回朝,等待陛下的召见。”
“你所说的若敢有半句假话,欺君之罪,你知道后果会是什么。”
“你虽犯了走私行贿之罪,但如今这局势特殊,若你能戴罪立功,如实向陛下汇报你所知道的一切,为朝廷出一份力,陛下必然会网开一面,从轻发落。”
汤和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依然严肃。
李钰连忙跪地,磕头如捣蒜,“将军放心,小人一定老实听话,绝不敢再有二心。”
“小人所言绝对千真万确,只求陛下能饶小人一命。”
汤和不再理会李钰,微微转过身,目光望向远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若梵天真的来自现代,且对大明怀有敌意,那么大明即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他心中已有了盘算,打算让汤鼎护送李钰一行人即刻启程,向陛下详细禀报此事,从而做好周全的应对准备。
而他自己,则必须争分夺秒,在极短的时间内,让所有水师将士都熟练掌握并能运用现在的那些新式装备。
在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中,这些新式装备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否则,一旦战争的硝烟燃起,面对装备精良、拥有先进技术的敌人,大明水师将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后果不堪设想。
……
湖广。
在湖广之地,周鼎铭、吴睿韬、陈德昭、沈敬儒、杨崇岳这五大家族声名远播,如雷贯耳。
这些家族传承的历史脉络,可追溯至宋元时期,历经岁月的沧桑变迁,一路风雨兼程,顽强地延续到当下的大明王朝。
数百年来,他们凭借着智慧和努力,不仅积累了数量惊的财富。
还发展出了一套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家族幕僚体系,以及精妙绝伦、适者生存的家族生存之道。
自察觉到河南土地国有化这一风声后,他们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局势的深刻理解,立刻意识到乱世或许即将来临。
在与自家幕僚进行了一番深入密谈后,他们各自在心中暗自思忖,朝廷此番竟然默认在河南推行土地国有化这一重大举措,而且直至如今,都未曾加以制止或干预。
这背后,必定隐藏着更为复杂和深远的意图,而这一变化,也极有可能成为改变天下局势的关键转折点。
若河南全境的土地都被国有化,那么顺着这趋势推断,接下来整个大明的土地,岂不是都有被朝廷收归国有的可能?
古往今来,还从未有过哪一个朝廷有如此胆量,胆敢将天下土地尽数收归国有。
这一举措简直石破天惊,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认知和想象,实在是惊世骇俗,让人不得不心生疑虑和恐慌。
出于对自身利益以及对家族未来命运的担忧,他们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决意先下手为强,采取行动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在暗中悄然展开。
他们毫不吝啬地动用家族多年积累下来的大量资源,通过各种渠道大肆传播谣言。
一时间,整个湖广地区充斥着各种耸人听闻、真假难辨的传闻,搅得人心惶惶,百姓们陷入了深深的不安和恐惧之中。
与此同时,他们听从京师高官的计划安排,凭借着家族雄厚无比的财力,在各地展开了疯狂的粮食囤积行动。
他们不择手段地收购粮食,致使市场上的粮食供应急剧锐减。
随着供求关系的失衡,粮价一路疯狂飙升,让普通百姓们苦不堪言。
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民心的浮动不安以及粮食的短缺匮乏,这些都是天下大乱即将来临的明显征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甚至可能会使出比他们更为恶劣、更加不择手段的方式来阻挠土地改革的推进。
为了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周全地保全家族,他们果断而坚毅地做出了一个周密的决定。
不仅将家族上下所有人口以及大量的物资,全部迁移至武昌城内,以寻求那高耸坚固的城墙所带来的庇护。
更是精心安排,让家中长子带着一部分精明强干的幕僚和充足的物资前往京师避祸。
若是乱世真的如预料般来临,天下陷入纷争与混乱,他们便可以凭借着长子在京师积累的人脉和资源,投靠势力强大的反贼,从而在动荡中谋得生存的机会。
反之,若是朝廷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波中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势力,掌控着局势,长子也能够凭借着在京师的根基和关系,安稳地生存下去。
这些谋划和决策,无一不是前辈们在家族传承中,历经无数的风雨和磨难,用智慧和鲜血换来的宝贵生存之道。
周鼎铭坐在自家豪宅的书房中,眉头紧锁,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却丝毫感受不到它的珍贵。
他的目光扫过堆满书籍的书架,最终落在墙上悬挂的一幅巨大的湖广地图上。
“吴睿韬他们几个,今日可曾有消息传来?”他头也不回地问站在身后的幕僚。
幕僚恭敬地回答,“回老爷,暂时还没有他们的消息传来。”
“不过,据可靠消息,最近武昌城外来了些行为举止颇为怪异的人,他们鬼鬼祟祟的,像是在四处打听咱们几家的动向,形迹十分可疑。”
周鼎铭原本还沉浸在思索中,听闻此言,猛地转身,眼神中瞬间闪过一丝锐利的警惕之色,“哦?形迹可疑?难道莫不是朝廷派来的锦衣卫?”
“老爷,目前还不能确定他们的身份。”
“但依小人看,咱们最近在粮价上的操纵动作实在太大,市场上粮价波动剧烈,难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
“而且,河南那边土地国有化的事情已经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朝廷说不定已经对各地的风吹草动有所警觉,派人来探查也不是没有可能。”
幕僚有条不紊地分析着。
周鼎铭冷哼一声,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弧度,“哼,朝廷?朝廷竟然异想天开,想将天下土地都收归国有。”
“且不说他们朝廷内部根本就不是一条心,光是民间那些靠土地为生的百姓和咱们的反对声,就够他们头疼的,有的他们受了。”
突然,他话锋一转,冷声道,“把那些出去传谣言的都秘密处理干净,不得让任何人察觉到与咱们有所关联。”
“记住,此事关乎家族安危,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幕僚们纷纷点头,脸上露出凝重之色,深知此事的严重性。
“同时,让所有商铺加快收购粮食的动作。”
周鼎铭接着吩咐道,“告诉下面的人,手脚都麻利点,别给我出岔子。”
“是,老爷。”
幕僚们齐声应道。
与此同时,吴睿韬家中,他正与几位心腹幕僚围坐在一起,商议着应对当前局势的策略。
“如今这局势越来越紧张,咱们囤积的粮食数量虽多,可也不能掉以轻心,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得赶紧想想办法,如何把这些粮食卖出去,不能让朝廷抓到把柄,落下个操纵市场的罪名。”
吴睿韬眼神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一位心腹建议道,“老爷,依小人之见,咱们不妨把囤积的粮食偷偷运往周边的州县。”
“那些地方离得远,消息相对闭塞,百姓们缺粮的情况怕是更为严重。”
“咱们把粮食运过去,价格肯定能卖得更高,狠狠赚上一笔。”
吴睿韬微微皱眉,沉思片刻,缓缓摇了摇头。
“不行,你的办法虽然能让咱们大赚一笔,可在当地这么做,终究是太容易走漏风声了。”
“要知道,纸终究包不住火,一旦被朝廷察觉,咱们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此次咱们的主要目的可不是单纯为了赚钱,而是要策应河南,阻止土地国有化这一举措。”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把粮食往沿海地区卖吧,虽然可能赚不了多少,甚至可能保本,只要不赔就行。沿海地区相对偏远,风险会小一些。”
“而且,运输的人手一定要精挑细选,找那些绝对可靠、忠心耿耿的人,千万不能出任何差错。”
“另外,继续加大力度散播谣言,就说朝廷要强行征收粮食,给河南那边送去。”
“要让谣言传得沸沸扬扬,继续让百姓们人心惶惶,制造恐慌情绪。”
“这样一来,朝廷推行土地国有化的阻力就会更大,咱们的目的也就更容易达到了。”
吴睿韬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吩咐道。
而在陈德昭那富丽堂皇的府邸中,灯火辉煌,觥筹交错。
他正热情地宴请几位当地的官员,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酒香四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酒过三巡,陈德昭满脸笑意,眼神中却透着一丝狡黠,对一位官员说道:“大人,您看如今这世道,真是越来越乱了。”
“河南那边的事儿,可让我们这些老老实实的老百姓担心呐。”
“您在朝廷消息灵通,可得多给我们透透气,说说朝廷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好让我们心里有个底儿啊。”
那官员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光芒,端起酒杯,轻抿一口,慢悠悠地说道,“陈老爷,这事儿嘛,朝廷自然有朝廷的考量,不是咱们能轻易揣测的。”
“不过,我可听说你们几家在这粮价上没少下功夫啊,这粮价涨涨跌跌的,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啊。”
那官员似笑非笑地看着陈德昭。
陈德昭心中猛地一紧,可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恰到好处的笑容,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他连忙摆了摆手,故作轻松地说道,“大人说笑了,我们不过都是些做小本生意的普通百姓。”
“这都是市场行情的变化,我们也只能随波逐流,跟着行情走罢了,实在是身不由己啊。”
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丝讨好,眼神却在不经意间闪过一丝紧张。
官员看着陈德昭,脸上挂着似有似无的笑容,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
而是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温和起来,“陈老爷,以后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便是。”
“大家都是在这湖广地面上讨生活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互相照应着点也是应该的。”
陈德昭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连忙起身,恭敬地举起酒杯,说道,“那是自然,大人您德高望重,以后还得仰仗您多多关照呢。”
喜欢朱元璋到现代请大家收藏:()朱元璋到现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