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到现代米饭不顶饱

第176章 勃固王朝服软,李钰入大明

第176章 勃固王朝服软,李钰入大明

“是啊,王上,拉维野心勃勃,这明显是想先从精神层面控制我们,让我们成为他的傀儡,而后再将我们当作他扩张势力的棋子,肆意摆弄。”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神色焦急。

“可如今德瓦稳统帅被擒,我军精锐折损,元气大伤。”

“若是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一旦挥军来攻,以我们现在的兵力和士气,又该如何抵挡?”

一位年轻的将军,提出了一个残酷而现实的难题,让众人瞬间陷入了沉默。

这时,一位身形略显富态的中年大臣微微向前一步,清了清嗓子说道,“王上,诸位大人,容臣斗胆说句不同的话。”

“依臣之见,或许接受那个‘梵天’的条件,也并非完全不可行,甚至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众人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

那大臣仿若未觉众人的反应,不慌不忙,继续侃侃而谈。

“大家不妨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他们如今的目标已然明确,正是那大明。”

“大明之地,物产富饶,财富堆积如山,那精美的丝绸,那温润的瓷器,皆是世间珍宝。”

“咱们若是能跟着毗奢耶那伽罗王朝的军队,一同前往攻打大明,即便不能一举大获全胜,从中分一杯羹总是可以的。”

“咱们勃固王朝如今实力遭受重创,元气大伤,若能借着这次难得的机会,从大明获取些许资源,或许还有望重振国力,恢复往昔的繁荣昌盛。”

“荒唐!”先前那位年迈的大臣气得胡须乱颤。

“且不论这信仰之事,乃是关乎我勃固王朝传承根基的大事,岂能随意更改,轻易屈从于他人?”

“单说跟着他们贸然攻打大明,那大明是何等的强大,岂是好惹的?”

“若是战败,咱们整个王朝岂不是连立足之地都将丧失殆尽,陷入万劫不复的绝境?”

中年大臣却丝毫不为所动,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笑容,不以为然地反驳道,“老大人莫要如此悲观,看待事情不妨多从长远角度思量。”

“那个‘梵天’既然敢公然挑衅大明,堂而皇之地提出这般计划,想必是有所依仗,绝非盲目行事。”

“更何况,毗奢耶那伽罗王朝的军队中拥有那些神秘莫测的神器,至今我们都未能探清其究竟为何物。”

“但此次战场上,我方的战败,那些神器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威力令人胆寒。”

“咱们只需跟在他们后面,见机行事。”

“倘若打了胜仗,咱们自然能从中获取好处,壮大自身。”

“即便战况不利,咱们也能提前抽身而退,不至于全军覆没,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年轻的将军皱着眉头,思考片刻后说道,“话虽如此,但如此一来,咱们勃固王朝便彻底沦为拉维的附庸,往后还有何尊严可言?”

中年大臣微微摇头,轻笑一声,说道,“年轻人,你还年轻,有些事尚未经历,所以看待问题难免过于理想化。”

“你可曾记得,我们之前不也曾是元朝的附属国吗?”

“如今元朝已然覆灭,时过境迁,我们不过是顺应时势罢了。”

“尊严固然重要,但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若一味地固执己见,坚守所谓的尊严,恐怕连生存的机会都将失去。”

“只要能保存实力,将来何愁不能重振我勃固王朝的威望?”

“咱们不妨先假意归附,待实力恢复,羽翼丰满之时,再做长远打算也不迟。。”

年轻的将军正要反驳,可话到嘴边,却一时语塞。

他紧咬下唇,心中暗自思忖,这位大臣所说的并非全无道理。

如今己方军队实力锐减,士气低落,而拉维军队的那些神秘神器又着实令人心生忌惮,倘若真要正面硬抗,以目前的状况来看,胜算实在是微乎其微。

一想到战场上那些神器发挥出的巨大威力,所到之处,己方士兵纷纷倒下,惨状历历在目,将军的眼神中不禁闪过一丝无奈与不甘。

朝堂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纠结与挣扎。

片刻之后,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尽管仍有人心中对此提议存有不满。

但也不得不承认,在当前严峻的局势下,这或许是一个难以抉择却又不得不考虑的选择。

但最终,在那令人胆寒的神器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下,众人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默认了这位大臣的提议。

一时间,朝堂内弥漫着压抑的气息,每个人都清楚,这一决定意味着勃固王朝将面临巨大的转变,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似乎已别无选择。

国王坐在高高的王座上,脸色凝重,目光缓缓扫过群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在权衡了国家的生死存亡、未来命运等诸多利弊之后,他还是无奈地叹了口气。

“既然诸位都觉得此计可行,那本王便同意那个‘梵天’的要求。”

“不过,本王要派人去与‘梵天’谈判,务必要求他把勃固的士兵和德瓦稳统帅放回来。”

“德瓦稳是我朝的栋梁,那些士兵也是我勃固的子民,我们不能弃之不顾。”

此言一出,下方的群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却又透着几分沉重。

大殿内气氛依旧凝重,众人都明白。

从这一刻起,勃固王朝已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而前方等待着他们的,究竟是光明还是黑暗,无人知晓。

……

彼时,从勃固王朝离开的李钰,已抵达大明海域。

海面之上,阳光倾洒,波光粼粼,海风裹挟着浓郁的咸湿气息,扑面而来。

李钰伫立在船头,望着远方若隐若现的海岸线,心中五味杂陈。

回想起此前与其他船夫的畅聊,那些打探来的关于勃固王朝突然关闭港口缘由的零星消息,仍在他耳畔回荡。

从勃固王朝与阿瓦王朝往来的商人口中,他们听闻,在阿瓦王朝西面,毗奢耶那伽罗王朝在一个被尊称为“梵天”的神秘人物率领下,正以近乎疯狂的态势攻打着阿瓦王朝。

据说,毗奢耶那伽罗王朝的军队拥有令人胆寒的神秘神器。

那神器一旦爆发,惊天动地,一次爆炸便能无情地带走几十人的性命,场面血腥而惨烈。

还有他们那些模样奇特的坐骑,在战场上宛如闪电般风驰电掣,速度之快,竟是寻常战马的数倍。

甚至弓箭射向它们,竟连一丝痕迹都留不下,根本无法造成任何伤害。

士兵们身着不知何种材质打造的盔甲,坚硬无比,刀砍枪刺皆难以破防。

甚至军中还有一种神奇的“千里眼”,凭借此物,他们在战场上对敌军的一举一动都能了如指掌,占尽先机。

那些关于毗奢耶那伽罗王朝的描述,绘声绘色,仿若一个个恐怖的传说,从旁人的口中传出,不断冲击着李钰的认知。

然而,李钰至今仍心存疑虑,只当是众人以讹传讹。

在他看来,世间怎会有如此神奇之物,这般描述,实在太过离谱。

可现实却残酷得不容置疑。

因为这场突如其来、毫无征兆的战争,勃固王朝紧急下达禁令,瞬间停下了所有的贸易活动,严令禁止任何物资流出。

这一禁令,对李钰而言,无疑是一记沉重的闷棍。

他担忧地皱起眉头,眼神中满是焦虑与迷茫。

海贸,本就是他赖以生存的营生,多年来靠着这份营生,撑起了整个家族,也养活了诸多依附他们的百姓。

如今这混乱不堪的局势,彻底笼罩住了他的未来,让他满心都是迷茫与无助。

他在心中不停地盘算,这场来势汹汹的战争究竟会持续多久?勃固王朝的禁令又会维持到何时?

以后还能不能像从前那般,顺利地开展海贸生意,让家族继续繁荣昌盛下去?

李钰望着眼前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海面,心中暗暗叫苦不迭。

倘若不能尽快恢复贸易,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人脉和精心搭建的渠道,极有可能会逐渐荒废。

这损失之大,简直难以估量,一想到此,他的心便阵阵抽痛。

他长叹一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满心期望这场可怕的战争能早日结束,一切都能回归到往昔的平静,港口重新开放,贸易再度繁荣。

好让他能继续在这茫茫大海上,为了整个家族和依附他们的百姓奔波忙碌,续写往日的生机与希望。

就在这时,眼尖的船夫猛地瞪大双眼,神色骤然一紧。

他迅速抬起手臂,手指直直地指向远方,扯着嗓子高声喊道,“东家,快看!远处有一艘大明水师的战船驶来!”

众人听闻,纷纷循声望去,只见那战船犹气势汹汹地朝着他们急速靠近。

战船行驶之处,海面被犁出两道白色的浪花,好似两条长长的尾巴。

一时间,船上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不少船夫们的脸上瞬间失去了血色,写满了不安与惶恐。

他们的脚步不自觉地来回挪动,有的甚至微微颤抖起来,神色慌乱,眼神中满是不知所措。

李钰见此情形,赶忙扯着嗓子高声安抚众人。

“大伙都别慌!你们都清楚,我家族从事这行许多年了,每年至少出海两次,和那些水师早就混了个脸熟。”

“他们此番前来,无非是例行巡查,咱们顶多花些钱财打点一番,便能顺利过关。”

他嘴上说得轻松,可手心也微微沁出了汗珠。

毕竟在这瞬息万变的海上,面对这些手握生杀大权的水师,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借机刁难,故意找茬呢?

随着战船愈发靠近,船身上那面猎猎飘扬的“明”字大旗愈发醒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钰强装镇定,整了整略显凌乱的衣衫,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自若,稳稳地站在船头。

水师战船靠过来后,一群大明将士迅速登上商船,动作干练且警惕,瞬间将商船控制了起来,所有人都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一名将士威风凛凛地扫视着全场,高声喝道,“给我仔仔细细检查这艘船,看看他们是不是张士诚、方国珍的残余势力,又或是倭寇之流!”

李钰心中猛地一紧,可脸上却依旧强挤出一抹僵硬的笑容,对着那名喊话的将士,恳切地说道,“军爷,您可千万别误会啊!”

“我们和那些贼寇叛党可没有半点瓜葛,都是本本分分的良善商人,世世代代都是大明的子民,对朝廷那是忠心耿耿啊。”

“你们可是靖海侯的部下?我与侯爷关系莫逆,前些日子侯爷还与我把酒言欢,相谈甚欢呢。”

说着,不动声色地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周围,趁着旁人不注意,迅速往那将士手里塞了个金锭。

接着,他又转身对其他船夫大声强调,“都把自己的户籍文书拿出来,让军爷们好好查验!可别耽误了军爷们的功夫!”

船夫们手忙脚乱地在包裹里翻找户籍文书,李钰一边安抚着船夫,一边密切关注着将士们的动向。

那将士看了看手中的金锭,目光又落在李钰的脸上,脸上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笑容。

若是在中山侯汤和没来之前,他或许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了这金锭,放他们一马。

可如今汤和来了,不仅带着陛下的旨意,让靖海侯吴祯回京述职,由汤和接掌水师训练,更是有不少锦衣卫跟随,专门整治水师纪律。

权衡再三,他眼神陡然一肃,猛地将金锭塞回李钰手中。

他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无比,“哼,你当我是何等人?岂容你这般行贿!”

喜欢朱元璋到现代请大家收藏:()朱元璋到现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