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谁先动手 5
六姑娘看二太太面色不善,哄了二太太两句。
二太太被六姑娘的几句话,说的心花怒放:“慧姐儿的出身就在那儿摆着呢,哪能请来公主做宾者?”
在这点上,二太太倒是有自知之明。
坐在一旁的刘家大姑娘插了一句话:“姑母,六姑娘都说了,请公主来做宾者。您不如让六姑娘请了公主来给慧者儿做宾者,您的脸面上有光,慧姐儿的脸面上更有光。”
刘大姑娘觉得六姑娘的提议很好,一个劲儿地撺掇着二太太,让她同意六姑娘的说辞。
二太太一脸惊诧地看着喋喋不休的刘大姑娘。
这人究竟要无知到什么程度?
他们家慧姐儿的身份,怎么能去请公主做宾者?
这不是明摆着在羞辱公主殿下吗?
再说了,这人听不出来这是谢六说的逗她开心的话吗?
这人,是真傻还是假傻?
六姑娘眼中浮现了淡淡地笑意。
这个刘家大姑娘目前看起来是单纯无知,就是不知道以后是什么样了。
二太太耐着性子回答:“咱们不能请不到公主。”
不是不想,是不能。
陈珺谢氏已经出了一个让皇上特别敬重的太妃娘娘,若是再和皇室走的近,谁知道会有什么话传出来?
她是贪吃,并不代表她傻,更不想因为这点事,就让自己惹上什么麻烦。
刘家大姑娘似乎是听不懂二太太的话,“听说,几位公主都是谦和有礼,平易近人。谢氏又是名门望族,能请来公主做宾者,也没什么事儿吧?”
在她看来,陈珺谢氏已经大不如前。
若是有一个能攀附上公主的机会,那对谢氏来说,只有好处。
而且,姑母不是说,姑父也很上进,奈何一直没什么机会吗。
公主来了,便是什么机会都有了吗。
最关键的是,她能看到公主了!
若是在公主面前露了脸,得公主喜欢,她就能摆脱眼前的困境了!
刘大姑娘眼中满是喜悦,恨不得立刻就替六姑娘应下能把公主请来给慧姐儿当宾者的事情来。
二太太咬着后槽牙,重重解释着:“公主不能来谢府。”
刘家大姑娘不解,“为什么?”
没听说过,这公主不能随便来臣下家中的规矩。
六姑娘横一眼刘大姑娘,眸色深深浅浅:“因为,慧姐儿是谢家二房庶女。她的及笄礼,不能大办。”
六姑娘看似很好心地给刘家大姑娘解释,暗里却实在嘲讽她的无知:
“她的及笄礼,无论是宾者还是开礼,都只能是身边亲近的人。”
她说:
“最好,不能越过长房。”
“而且,世家中也很少有人请皇家的人来府上。”
六姑娘说的很直白。
世家和皇室众人从来都不能走的太近。
骤然将公主请到府上,怕是会引来他人猜忌和不满。
六姑娘的几句话,像是一个耳光,打到了刘家大姑娘的脸上。
虽然没有留下任何伤痕,却疼的她,脸颊不自觉地红了起来:
“我、我不知道。”
她不明白六姑娘说的什么世家和皇室中人不能走的太近。
从六姑娘面色不虞,姑母脸色也不怎么好看中,还是能分辨出来她似乎是说错了什么话,让六姑娘和姑母不高兴了。
刘大姑娘很有颜色地和六姑娘道歉:“对不起。”她说,“我就是觉得,能请公主来给慧姐儿做宾者,能提到慧姐儿的身份,将来对慧姐儿议亲也是有好处。我没想那么多,对不起。是我说错话,惹姑母不高兴了,惹六姑娘不高兴了,对不起……”
刘家大姑娘眼圈发红,娇弱地给六姑娘和姑母行礼道歉。
到底是自己的亲侄女,二太太不忍苛责太多,“你这孩子,不知者不罪。”她拉着她的手,坐在了二太太的身边,“好了,莫要哭了。姑母知你是一片好心,不会生你气的。”
她又看了一眼六姑娘。
六姑娘大度地笑了笑,“没事,现在知道也不晚。”
六姑娘很不喜欢刘家大姑娘这么哭哭啼啼,哭的六姑娘心烦意乱,忍不住地说了句:“幸好,这是在咱们自己家。无论说什么,大家都不会计较。既然来咱们府上做客,那便要知道些咱们谢府或者是旁的世家中的规矩。免得日后出了门,闹了许多笑话,平白给大家添了谈资。”
二太太笑着附和着六姑娘的话:“小六说的对呢,这孩子被大嫂养坏了,都忘了咱们上京城中的世家门阀极为看重规矩。”
二太太心里恼怒自己侄女说话毫无分寸,又觉得六姑娘陈述的几句话中,是在扎她的心窝子。
她娘家能起来,大多数是因为她嫁入了谢府。
家里觉得攀附上了谢氏这么个世家大族,总要学点规矩,免得让人说三道四。
故而,家中请了曾在宫中教养皇子公主的妈妈回去,教小辈们规矩。
但现在看来,这规矩学的不伦不类,还不如不学了。
二太太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小六说的对。这孩子要在我身边呆一段时间,这规矩什么的,是要好好学学了。”
六姑娘将手中的茶杯放在旁边的小桌上,“时间还长着呢,二婶儿可以慢慢教。”
二太太轻点了下头:“你说的是。”
六姑娘砖头,看着一直低头不说话的刘家大姑娘,随意问了句:“大姑娘平日里在家,都喜欢做什么?”
刘家大姑娘不明白六姑娘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老实地回了一句:“我无事时,喜欢做一些女红。”
六姑娘听到刘家大姑娘擅长女红,眼睛一亮,问了句:“大姑娘能帮我看看吗,我这里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她挥了挥手,将玉奴唤了过来:“将前几日我绣了一半儿的帕子拿过来,让刘家大姑娘看看。”
玉奴疑惑地看了一眼六姑娘。
她家姑娘的女红也是十分出色,哪里就需要让刘家姑娘指点了?
玉奴的心中有很多疑问,面上不显,恭敬地应了一声:“是,”便吩咐着小丫头去了内室。
“你快帮我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六姑娘从小丫头端来的绣线笸箩里,拿出了绣了一半儿,带着牡丹的帕子,一脸苦恼地看着刘大姑娘:
“我这都拆了绣,绣了拆的,折腾了好几遍,还是觉得不对劲儿。”
“你帮我我看看,到底是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