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试试 4
宋氏摇摇头,“奴婢不懂。只是少时,家中有人曾经提及过,奴婢便记了下来。”
六姑娘似乎是相信了她的说辞,“宋姨娘的记性可真好。”
宋姨娘腼腆地笑了笑。
安氏不安地问了句:“姑娘,奴婢能去看看太太吗?”
她担心,九姑娘刚去。
六姑娘嫌她晦气,不让她去看王氏。
所以,一大早地就来找六姑娘。
心里想着,若是六姑娘不同意,就去和六姑娘好好求求情。
兴许,姑娘心一软,就答应了。
六姑娘还未说话,五姑娘就斜着看了她一眼:“你去母亲那里做什么?母亲还在病中,你这样的人去了,当心让母亲的病更重!”
五姑娘听到安氏要去太太那里,气的一直翻白眼。
这人的脑子是怎么想的?
自己的女儿刚死,就有心情去伺候别人。
不怕别人说她晦气吗!
也不知道谢九摊上这样的一个姨娘,是好还是坏!
安氏被五姑娘说的眼眶发红,可怜兮兮地辩解着:“奴婢就是觉得,太太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有。奴婢从进门开始,就和太太住在一处。后来是因为有了九姑娘,才搬到了别的院子里去。奴婢想着,有个人和太太说话,兴许太太的病就会好了。”
她也是一片好心,怎么到了五姑娘的口中,就成了这般。
五姑娘翻了个白眼,眼中的嫌弃都快将安氏吞噬,“你去陪母亲说话,你算是个什么东西,就去陪母亲说话?我们这些姑娘,日日都会去侍疾。母亲身边又有丫头照顾,哪一个不比你临时表忠心强?”
五姑娘说的难听,安氏的脸上也是红一阵白一阵,异常难堪。
八姑娘蹙了蹙眉,觉得五姑娘这样说话,十分不妥,“五姐姐,安姨娘和母亲感情深厚。母亲病了,安姨娘也记挂。她惦念母亲,去看看,也合乎情理。五姐姐至于说的这么难听,让姨娘下不来台吗。在怎么说,她也是咱们的庶母,你也要有几分敬重。”
八姑娘的几句话,惹得花厅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躲在了她身上。
看的八姑娘一阵紧张:“我、我说错什么话了吗?”
六姑娘笑了笑:“没有,你说的很对。”六姑娘逗了她两句:“没想到,我们小八也长大了,说话做事也是条理分明了。”
八姑娘腼腆一笑,“我哪里有六姐姐说的这么好,这都是姨娘平日里与我说的话,我都记下了而已。”
宋氏脸色微变,似乎是很不安地看着六姑娘。
五姑娘不屑地冷哼一声,眼中尽数是瞧不起。
其余的几位姨娘,只是装作低头喝茶,并不参与几人的说话。
六姑娘的目光太过平和,让人猜不透她此时心中所想:“姨娘说的对,我们是要敬重几位姨娘。”
出乎宋氏意料之外,六姑娘顺着八姑娘的话往下说:“姨娘若是能去照看母亲,最好不过了。有姨娘陪着母亲,我也能放心许多。”
安氏眉眼带了点浅淡的笑意,“多谢姑娘。”
六姑娘又补充了句句:
“只是,母亲总是昏睡。就算是清醒了,也认不得人。”
“你和母亲说话时,要多一些耐心。”
安氏灰白的脸上,覆上了一层喜气,“是。”
能去太太跟前伺候着,对她而言,是能换个环境,让自己心情变好。
最重要的是,她能因为去伺候太太,而让自己的名声变得好一点。
六姑娘高看她一眼,旁人也就会高看她一眼。
若是之后,她也能如宁氏一般,得了两个公子养,她以后的日子定能顺遂许多。
这么一想,安氏的眼中就多了几分异样的光彩。
宁氏装作很关心地问了句:“太太的病,愈发严重了吗?”
六姑娘点点头:“昏睡的时间越来越多,清醒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而且,清醒之后,也不怎么认识人。”
六姑娘捡着能说的,和几位姨娘说了几句。
宁氏面露急色:“郎中去瞧过了?可说了,太太的病还能治好吗?”
六姑娘:“去看过了。胡郎中说,这次母亲发病比较严重,只能好好养着。”
平平常常的一句话,落入了不同人的耳中,有了不同的理解。
有人忧愁,有人暗自窃喜,有人无关紧要,有人假模假意关心。
不过,六姑娘都不在乎。
只要现在掌家还落在她手里,这些人就不敢造次。
和宁氏说了几句关于两个孩子的闲话,六姑娘忽然问了坐在一旁喝茶的宋氏一个问题,“宋姨娘,你听没听说过,周家。”
六姑娘说的很慢,一字一句,说的特别清楚。
宋氏想要装听不见,都不可能。
“听说这周家,曾经和宋姨娘,有过短暂的交集。”
六姑娘轻飘飘的一句话,让宋氏的手一抖,茶杯中的茶,差点全都洒在了她的衣服上。
不过很快,她就平稳了情绪,随口问了一句:“不知道姑娘说的,是这上京城中的哪位周家公子。”
六姑娘瞧着宋氏慌里慌张地遮掩,心中对于之前的传闻,有了几分别的心思。
六姑娘神色如常,“就是出了一位情种的周家。”
这下,宋氏再也不能装傻了:“您说的是那位出了一门三宰相的周家啊,奴婢是知道些。不知道姑娘,是想要打听什么。”
她刻意避开了六姑娘提起的周家大公子。
六姑娘垂眸,盯着手里汝窑白瓷中的橘色茶汤,说了句:“听说,二婶儿要给明姐儿定下和周家大公子的婚事,托母亲打听打听。”
提到周家大公子要和谢家二房的姑娘定亲,宋氏的心里一阵刺痛。
那位曾在月下和她许下重诺的人,终究也要成为别人的夫君了。
宋姨娘神情哀伤,思绪随着六姑娘的话,飘了很远。
一直到他耳边传来了一声轻咳,才让她的思绪回笼。
骤然对上六姑娘看过来的目光,让宋氏瞬间反应过来。
上面坐着的是谢家长房嫡出的六姑娘,但凡她今日露出一点情绪不对的地方,怕是明日那个的传言就会被坐实。
她可以不考虑自己,也可以不考虑娘家。
但八姑娘,她总要想想。
她压下心中的酸楚,神色如常地和六姑娘说话:“那位周家大公子,性格温和,又谦逊有礼,是个难得的好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