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当家日常爆炒粘豆包

第312章 试试 2

“不必了。”

六姑娘想来不喜欢这些胭脂水粉,

“芳姐儿喜欢,就让人去买。”

不过是一套胭脂水粉,谢府还能买得起。

文氏应了一声:“是。”

恰好,玉奴从内室出来,刚好听到了六姑娘说的话,“这个芳姐儿,又是抢了姑娘的首饰,又是要胭脂水粉的。是不是眼皮子太浅了些!”

她看不惯芳姐儿占便宜的样儿,一脸轻视。

六姑娘毫不在意,“女儿家都喜欢漂漂亮亮,这么打扮,也没什错处。”

“是没什么错处,”玉奴将茶杯递到了六姑娘的面前,“可是她不去找三太太,怎么总喜欢抢您的东西呢。”

玉奴愤愤不平。

“你看三婶儿像是会拿银子给她买花儿戴的人吗?”

三婶儿是个财迷。

手里的银子不是放在了柜上,就是藏得谁也找不到。

要是三婶儿能稍微把攒下来的银子稍微露那么一点,三房的孩子也不至于过的那么苦,三叔也不至于日日去赌坊。

明明不缺银子的谢家三房,硬是把自己的日子,过的如同穷苦人家一般。

让三叔总觉得丢了脸面,日日和三婶儿吵闹。

三房的几个孩子,也因为三婶儿的原因,各个都是拿不出手。

玉奴接过了六姑娘递过来的茶杯,转身放在了旁边的小桌上:“奴婢倒是觉得,三太太出身也不低,这般节俭的也很让人意外。”

这话就差点没说,三太太的出身是个花架子,内里早就空了。

六姑娘低头看账本,并未搭理玉奴的话。

玉奴一脸不解:“难不成,奴婢说对了?”

文氏顿时觉得玉奴好笑,“玉奴姑娘说对了一半。”

玉奴扭头看着文氏,“什么意思?”

文氏笑着和她说话:“三太太的出身是很高,但是,她是从旁支送去嫡支,充作嫡女出嫁。”

听闻,那位三太太在旁支时,日子过的十分清苦。

所以才会养成了这般节俭的性子。

玉奴恍然:“这奴婢倒是没有听说过。”

六姑娘合上手上的账本,“既然现在知道了,那就莫要再说旁的话了。免得被人听去,在三婶儿耳边胡乱说,又该说咱们的不是了。”

玉奴忙应了一声:“是。”

未时末。

三太太没带任何人,避开了谢府众人,悄声去了二太太的房间。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后,三太太一脸喜色地从二太太的房间离开。

两个人在房里说了什么,无人知晓。

三太太前脚离开二太太的院子,后脚就有小丫头去找了文氏:

“文妈妈。”

小丫头压低了声音,在文妈妈的耳边低声说话:

“三太太在二太太的房中,待了约莫一个时辰。”

文妈妈低声问道:“知道说什么了?”

小丫头摇了摇头:“二太太把身边伺候的丫头全都支走了,剩下近身伺候的香叶姐姐,在门口站着。”

她不敢靠的太近。

文妈妈又问道:“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小丫头道:“在三太太离开之后,二房的明姐儿去了的二太太的房中,待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文氏点了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这件事你做的很好。”文氏把一个粉色,绣着喜鹊登枝的荷包,塞在了她的手里:“以后有什么事情,都来和我说。”

“多谢文妈妈。”小丫头笑的牙不见眼,欢喜地和文氏道谢。

文氏又和她说了几句闲话,借口要回去伺候六姑娘,回了六姑娘的房间。

“姑娘。”

文氏朝着六姑娘福了福身子:

“方才二房的小丫头来禀禀,三太太去了二太太的房中。待的时间比较长,说了什么没人知道。”

六姑娘挑眉,淡淡地看了一眼文氏:“什么事情,重要到三婶儿要避开所有人,悄悄去找二婶儿?”

她可不相信,唯恐天下不乱的二婶儿,能给三婶儿出什么好主意。

文氏摇了摇头:“奴婢猜不到。”

六姑娘放下手中看了一半儿的庶务账本,端起方才玉奴刚摆在桌子上的茶。茶香浓厚,茶汤鲜亮,却莫名的让六姑娘失了尝一尝的打算。

她将茶杯放在旁边的桌子上,才和文氏说话:

“之前,母亲病重时,各房的太太们,就有心思想要争一争这谢氏的掌家。”

“后来,母亲病好之后,从我这里将掌家权利拿回去之后,这些人的心思就更野了。”

谁都想来尝一尝这掌家的滋味。

文氏:“您是说,二太太和三太太想要和您争夺掌家的事情。”

文氏一脸惊讶。

在文氏看来,谢氏长房掌家,天经地义。

谢氏二房和三房仰仗长房鼻息,就该有自知之明,安分守己。

可如今六姑娘和他说,二房和三房想要联手,夺长房的掌家权。

这就让文氏想起了多年前,太太进门不久发生的那件事。

若不是后来,姑奶奶及时出现,现在的谢氏长房还能不能存在,都是未知。

如今年又闹出来这么一出,是想要故技重施,还是想要继续当年未完成之事?

玉奴一脸吃惊:“这长房继承谢氏,是谢家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二太太和三太太不会真的在密谋,如何违背祖宗决定,抢夺谢氏吧?”

玉奴觉得饿,二太太和三太太敢这么干,不是疯了,就是被什么脏东西附身了。

“为什么不能?”

六姑娘神色平平,语气平淡:

“二房得老太太喜欢,老太太很早之前就想要把谢氏内宅的掌家事宜交给二婶儿。”

“如今有这样的机会,二婶儿怎么可能会错过?”

“三房惯会投机取巧。”

“三婶儿是想要二婶儿冲锋陷阵,她好在后面捡一点好东西。”

“当然,若是能不费力气,就得到这掌家,是最好不过了。”

文氏赞同地点点头:“姑娘说的很有道理。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

长房太太病重,掌家的又是个年岁不大的丫头片子。

她们端出长辈的架子,逼六姑娘交出掌家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玉奴被六姑娘的几句话,说的心惊胆战,脸上不自觉的蒙上了一层愁云:“不能吧。毕竟姑娘是长房嫡女,七公子是嫡子。不管怎么说,她们都不能这么做。”

六姑娘提醒她一句:“你可别忘了,我的嫡女身份,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