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夏岛的第一批公民

“好了,事情就这样。本文搜:我的书城 免费阅读给你们时间考虑,明天开始,管理处接受登记。”

说完,王铭洋离开了会议室。

第二天早上,和家里的李美华周燕姿视频通话结束后,王铭洋来到管理处。李泉和阿古丽都在。

“有来登记入籍的人没?”王铭洋比较关心这个,有了入籍夏岛的族民,他夏族“酋长”的头衔才能坐实,不是虚标。

“有啊,有好几个了。阿古丽和特洛卡也登记入籍了,他们是夏族的第一号和第二号居民。”李泉把打印的表格递给王铭洋。

王铭洋听后,笑着赞扬阿古丽几句,并说她和她父亲,以后一定不会后悔今天的选择。

接过表格,王铭洋扫了一眼,发现登记入籍的除了特洛卡父女,还有十二个人。

其中十一个是部落的女人,剩下的那个有点出乎王铭洋的意料,是来自华国的工人,贺强,当初最早来这里的五个工人之一。

“这贺强是怎么回事?他以后舍得离开故土,和这个叫贺丽人的姑娘在这里生活?”王铭洋问李泉。

“我问过了。他说这里的环境好,工资高,下班后还可以随时出海钓鱼。你知道的,这家伙就喜欢这一口。”

“他的老婆是贺丽?这是个华国人的名字啊?”

“她原名叫艾娃,贺强给她改的华国名,夏岛的身份证上写着也是贺丽,民族是夏族。”

“那贺强的呢?也是夏族?”

“没有,那家伙写的是华族,跟国内一样,呵呵。”

“算了,由他了,人总是有故土情结的。”

“对了,这些带老婆老登记的工人,他们提了几个要求。”

“什么要求,合理的话给他们办了呗。这夏岛,现在缺人啊。”

“他们说希望开通从这里到国内的飞机航班,好方便他们回国后来看这里的女人和孩子。

还有,这里部落的医疗条件落后,想让公司帮忙在这里建立一个医院,要不然,他们担心自己的婆娘生孩子时难产,或孩子生病得不到治疗。”

“靠,看来,这段日子,有不少家伙搞出人命了嘛。动作这么快。”

“可不是,我们之前都没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岛上提供了不套套。”

“国内航班的事情就并不用想了,我们岛上的条件不符合国内的要求,只能从朱罗马那边转机。

这样吧,我让朱宏带点钱去朱罗马转转,争取开通一条航线。不过我们这里没有机场,只能飞水上飞机。

这玩意,飞航速度两三百公里,比坐船快很多,而且比较安全,驾驶要求也不高。”

“也只能这样了。以后,我们要出去办事也方便。从这里去凯洛岛,也可以开通一条线。”

“行。不过,凯洛岛那边,你去跟他们的人谈。你要不要去朱罗马学开飞机?”

“我有空再去看看,不难的话就学。难的话,嘿嘿,老王你不是搞高科技的嘛,不如,跟海上漫步号一样,搞个智能驾驶?”

“你自己去找韦方和柳工他们谈,反正这段时间,他们在岛上也比较闲。国内的大将无人飞机,西个机翼的,知道不?我们可以搞这个,西个翅膀,安全。”

“我有空去找老韦和老柳聊聊,先做个小的出来试试看。老规矩,飞行控制系统,你来搞定。”

“欧了。医院的事情,我回去后问问孟华,看看他认识的那些医生和护士,有没有想来这边挣外快的,顺便让他帮忙买点医疗设备。”

“要不,你把老孟连锅端了呗,让他来这边当院长,嘿嘿。”

“到时候再问问他吧。好了,我要去收拾东西了,一会就出发回北沙,美华准备到预产期了。”

下午,在阿古丽和众人依依不舍的送别中,王铭洋带着助理和保镖踏上海上漫步号的舷梯。

跟大家挥手后,王铭洋给海上漫步号下达了前往北沙码头的指令。

回到北沙,王铭洋被母亲数落了几句,说李美华都临近预产期了,他这个做丈夫的还天天往外跑。

看着王铭洋像个孩子一样连连点头自称不对,饭桌旁喝着鸡汤的李美华嘴角微微上翘。

这段时间,家公和家婆从老家带了一百多只鸡过来,放在屋子前面的院子里散养着,每天杀一只给自己进补,对自己的照顾,简首是无微不至,让李美华真切的感到了公婆对自己的关心。

老公温柔体贴,与家公家婆关系和谐,孩子准备出世,家中不愁吃喝,当前的生活,李美华感到十分满意。要说唯一稍微有点遗憾的,就是自己的准备要生产了,父母还不知道这件事。。。

在家里休息一天,联系好香岛的医院,王铭洋带着李美华周燕姿和父母及助理保镖一行人,第二天乘坐海上漫步号抵达香岛。

在钞能力的作用下,李美华顺利的住进了阳和医院的待产病房,这是香岛最好的私立医疗机构之一,很多富豪和明星,都选择在这里生产。

李美华住的病房,是整个套间,如同酒店的高级套

房一样,各种设施齐全,护理人员和医生都是专属配套的。

陪同着把李美华安顿好,并按照她的要求把很多零碎的东西买齐全后,周燕姿就回了北沙,她还有工作要忙。

白天,王铭洋在待产房里陪着李美华,顺便用电脑处理工作或者编写各种程序,晚上,他偶尔会答应利泽泽或者或晶钢他们的邀请,前去参加饭局,聊聊大家之间的生意。

今天,在海上漫步号,王铭洋把香岛和东南亚各国的众多富家子弟邀请过举办了一个宴会。

这场宴会,除了跟大家联络感情,王铭洋还想把海上漫步号给他们做一个完美的展示,为振华船厂拉点业务。

在体验过海上漫步号的豪华质感和智能的高科技后,以利泽泽和或晶钢为首的众多二代三代,纷纷下定决心定制自己心目中的游艇。

次日,振华船厂的黄柏山接到王铭洋发过来的订单数据,兴奋感顿时充满全身,有了这十六艘游艇的订单,厂里的工人又可以忙个大半年了。

把客人的资料全部打印出来,黄柏山开始召开会议,给手底下的设计设和业务员分配任务,让他们前往香岛,按照客户的需求确定游艇设计方案,好尽快投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