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幸得龙川4
第343章幸得龙川4
死寂,死寂,死寂。如同死水一样无法散开的沉溺感。
一起来的斋藤跟室安内部额角都在冒汗了,他们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嘛?”
弘平坐在对面的椅子上,目光平静的看着小野太郎没有开口。
室安内部用一种你是不是昨晚被人酒灌多了的表情看着对方。
虽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弘平几乎是日本文学界魁首似的人物。
“让我向他认输,岂不是整个日本文坛都向他低头?”
弘平和尚和尚看着小野太郎声音洪亮,此刻他再也没有那种普通老者的随和像。
蹙眉捻珠,小野感觉像在寺庙里见过的毗俱胝菩萨。
“正是如此。”
小野太郎开口然后解释。
“我想先问问您为什么突然决定写《细雪》。”
谷崎润一郎奖开头,弘平好像并没有参与的意思,甚至有人说他可能作为评委出席。
但是某一天他突然磨了本《细雪》出来。
“当然是有人装模作样,用了个“川端康成”的名字去参奖。”
恐怕龙川彻也没想到,他写的《舞女》会被人一眼认出是他的作品,以至于弘平不得不投身“新感觉派”写了本《细雪》。
春日赏樱,夏夜捉萤,一个时代芸芸万象,每个人物都浓缩成一个遥远的旧日淡影,仿佛一场静静的细雪,缓缓落入每个人的生命深处。
《细雪》一诞生就轰动日本文坛,以至于现在古典文学风潮愈演愈烈。
“果然。”
小野太郎苦笑,龙川彻的小心思没有瞒过面前的老人,即使《舞女》“故意”写的比《雪国》稚嫩,但是那种独特的风格,斟字酌句的文华美,在某些人眼皮底下还是很显眼。
“您赢了《舞女》然后又要拿《细雪》去跟《雪国》比?”
现在日本文坛跟龙川彻就是一个争先的过程,弘平和尚捻了一颗珠子,然后点头。
“《雪国》专注于虚妄的表达,《细雪》有万事万象。”
每个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都不一样,川端康成的《雪国》是万物徒劳,而弘平的细雪是一袭缓缓降落人间的碎雪。
两人的作品没有高下之分,只有自己对于传统物哀的理解。
“我明白,其实在谷崎润一郎奖的中后期很多人都知道没办法写出与《雪国》相媲美的作品。”
日本的文学界专注于阶级文学太久了,以至于在古典文学上根本没有人能够与龙川彻比较。
只有弘平,用平生阅历写了本《细雪》。
有二战时候对方关西,有大阪京都的琐碎日常。
这是老人写过最轻松的文章,完全没有《蟹工船》作品内的言辞激烈。
“只有您写出了《细雪》,只有《细雪》能够跟《雪国》比。”
小野太郎顿了顿,问了句然后呢?
“什么然后?”
说话的是室安内部,他奇怪的看着小野太郎。
“当然是压倒蛇夫的对于古典文学的权威性,让他不敢像今天一样跑去给外国人做古典文学翻译。”
所有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龙川彻弄出来的,跑国外这一步是又香又臭。
香的是弘平也不得不搞古典文学,臭的是大家发了疯一样要把他拉下马。
“压倒?”
小野太郎看了眼室安内部然后掏出本稿子放在桌子上。
“我还算是了解龙川君的性格。”稿子放在那里,弘平就有些沉默了。
《古都》的字体让人感觉十分熟悉,他在《金阁》上也看到过类似的脉络。
“《细雪》是不是比《雪国》更优秀的作品个人有个人的见解,但是龙川君绝对不是一个输了就会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的人。”
今天早上,龙川彻一拒绝自己小野太郎就知道他要干什么。
《细雪》赢了《舞女》又想赢《雪国》,他要在大家用《细雪》跟《雪国》比较的时候再拿出《古都》。
《雪国》是传统的物哀之美,《古都》就是玄幽之风。
孪生双花痛相离,相聚怎又相别离。
龙川彻用一本小说写出了了京都的美感,小野太郎知道他不会乖乖认输。
“他不会认输就要我认输?”
桌上放的《古都》让弘平额头青筋直跳。
一本《细雪》就让他心力耗费巨大,结果这人不知道哪里又摸了本《古都》。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不然呢?”
小野太郎理所应到的看着对方。
“他今天这个境地还不都是您造成的?”
突然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弘平和尚愣了愣。
对那个年轻人他最近什么都没干,对方陷入到这个境地也能怪到自己身上来?
“当初您拼命反对《雪国》以至于他不得不倒向文部省那边。”
“青年赏,群像赏,我们都知道政府的官员是一帮吃人不吐骨头的主。”
日本现在的文坛很团结,但是偏偏将一个人排除在外。
正常来说群像赏舞弊那种事情作家协会会有人出面调查清楚。
“可是没有,一个都没有。”
小野太郎盯着面前不做声的老人,脸上的表情略显无奈。
“事情是从您当初的独断专行开始的,当然应该由您来结束。”
要弘平和尚公开支持龙川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老人拨了拨念珠开口。
“不让他的文学形式进入日本是我的独断,但是这并没有错,文坛需要凝聚,于国政对台我们需要凝聚。”
弘平当初抗拒的原因就是他对阶级文学已经到了一个执拗的地步。
他有亲人丧生在军国主义的日本,他不能让这个国家重蹈覆辙。
“现在大家也都在写他的文,走他的路,您看日本有变么?”
小野太郎看着老人有些无奈,弘平不是圣人,但是他做的某些事无可指摘。
老人看看窗外,夏日下的东京一片欣欣向荣向荣。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故事,我希望您能好好考虑一下我的请求。”
小野太郎要弘平退,弘平输。
因为他跟龙川彻的对垒有可能将这场争端无休止的延续下去。
“听说您还收藏着那半部被烧毁的《金阁》。”
小野太郎在文坛魁首这里只喝了口白水,留了篇稿子。
他最后起身看向寡言的老人。
“他不回来,谁能帮您补上故事的结尾?”
小野太郎的话老人并未回答,他只是在对方离开后安静拿起那本稿子。
龙川彻的《古都》,第一页就有小野太郎的批注。
——
得幸龙川,开日本文坛百年未有之大格局。
——
天佑日本,天佑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