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天生适应国际市场的作者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那本被龙川彻写出来给武田真妃用作深夜读物的作品。
其实安妮埃尔诺并不看好龙川彻。
日本的文学风格纤细敏感,句子阴暗,黏着语较多。
除开部分知名文人在国际上有市场,龙川彻这种新人作者去了就是死路一条。
翻译过后句子太过冗长,有的读着会有‘好阴暗,好沉重’的感觉。
但是手上的这份手稿完全不同。
“这是你写的”
龙川彻跟武田真妃都没弄清楚情况,看着两人呆愣安妮埃尔诺又问了一遍。
“嗯。”
法国主编把稿子拍在自己面前,龙川彻不咸不淡的点了点头。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这部小说很有意思,是村上春树从《青春三部曲》后文风正式成熟的标准。
这位全球性的畅销作家,一反日本文人的阴暗纤细,以精辟的文字、细致的描写、新巧的譬喻受到世界性读者的欢迎。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他:
在原本对时间性最敏感的文化、国度里,出了一个再醒目不过的怪胎。
这个怪胎以独特的文风,国际化的视角,轻松幽默的风格打破了日本文坛的沉寂,出现了所谓的“村上春树现象”。
“你写的啊。”
拿着那篇稿子,龙川彻看到那个女人对自己点了点头,除此之外对方没有再说什么。
在会馆坐了一会,吃了饭,太太还没有回来。
龙川彻送到访的客人上车。
“我这几天都会在小樽,如果有一些作品上的问题的话我还会来打扰的。”
捏着龙川的《且听风吟》跟《1973年的弹子球》。
安妮埃尔诺的语气十分平静。
采访的话会涉及到一些文学的探讨,还有一些作家的作品介绍。
前面安妮埃尔诺明显对龙川彻的作品没什么兴趣,但是现在不知道为什么有了些转变。
“这两天我只有早上七点之前,跟晚上六点之后有空。”
因为这两天有签售活动,龙川彻很老实的说道。
自己给他做专访,他还有时间限制
盯着面前的龙川彻三四秒,安妮埃尔诺深吸了口气。
“好的,我会尽量配合你的时间。”
说完就走,这个法国女人毫不拖泥带水。
直到看不到龙川彻的身影安妮埃尔诺才磨了磨牙。
“你在哪找的这么个小男朋友,不知道女人跟编辑都是不能得罪的么”
车子上除了安妮埃尔诺还有武田真妃,听到对方的话武田真妃本来平静的表情咯噔一声。
“你在说什么”
找了一个比自己小的男朋友也太羞耻了,更何况还是以前说过不会谈恋爱的自己。
在自己朋友面前,武田真妃面无表情的转过脑袋。
“啧,我在楼下都听到了。”
安妮埃尔诺眼神局促,满脸一口瓜吃到饱的神情,她在大学的时候读的是新闻学。
“我能不能跟琉璃子她们分享一下。”
自己知道就算了,还要拿出去当谈资。
武田真妃掐了掐鼻梁。
“你听错了,对了,你为什么突然又愿意给他做专访了。”
按刚刚安妮埃尔诺下楼前的态度,明显是打算敷衍了事。
但是现在不光要做一个长期专访,刚刚龙川彻提要求也咬牙答应了下来。
武田真妃随口说道。“呵,拙劣的岔开伎俩。”
自己好友不想多谈,安妮埃尔诺一眼看穿。
不过此时龙川彻不在,女人很有兴趣的把龙川彻的几部作品摆在大腿上。
女人穿着西装裤,装扮略显优雅。
她看着几部作品有明亮的光彩在闪烁。
说实话对于龙川彻的作品她没怎么翻阅,第一个是她不太喜欢日本文学。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地,西方人对东方文学总有种趾高气昂的感觉。
日本文学给人的感觉冗余,繁杂,安妮埃尔诺并不喜欢。
“你的这个小男朋友在国外长大”
安妮埃尔诺翻开的作品是龙川彻的《且听风吟》,手指指向的是几个短句。
——
如果将一年到头都得除霜的旧式冰箱称为冷静的话,那么我也是这样。
——
上床时她身上已经凉透了,宛如罐头的三文鱼。
——
哈特费尔德的墓很小,小得像是高跟鞋的脚后跟。
“我都说”
武田真妃蹙了蹙眉头想反驳,反应过来看向对方开心的神采。
安妮埃尔诺是《新法兰西评论》撰稿人之一,国际市场把控几乎敏锐。
“作品很好”
武田真妃挑了挑眉。
龙川彻的青春三部曲有很浓的西式风格,运用的比喻也经常是‘羊’‘鼠’‘独角兽’这种具备西方风格的产物。
“说‘好’不准确。”
安妮埃尔诺并没有就好不好这个问题回答。
她摘出一句短句反复通读,将它翻译成英文,又翻译成捷克语,法语。
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歌德提出的,他从中国文学中获得启发,强调打破地域割裂局面的世界文学,认为世界文学是要将各民族文学统一为伟大的综合体。
“他的句式简介,翻译成各类文字都能最大限度上保持原文原意。”
“有人说过,各国文学就是在翻译过程中流失掉的那些东西。”
安妮埃尔诺翻完《且听风吟》又翻阅《1973年的弹子球》。
在国际市场上,阻拦文学创作者最大的难题就是翻译问题。
在不带有本国文学素养的前提下,想要适应国际就要尽量着眼于世界性的文化色彩。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
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翻阅着对方的书籍安妮埃尔诺好像能看到对方飞速进化的过程。
从《且听风吟》的稍显稚嫩,到《冷酷仙境》的简单明了。
对方以诙谐性做底,简洁文风做触。
保持文学性的同时,也给予世界范围读者的通读性。
宗教色彩,西方文化。
阅读对方的作品好像能够看到那个年轻人在一点点砥砺剑锋,一点点的改善自己的文笔。
他是东方人。
但是在为国际市场做着准备。
作品可以随意的翻译成各国语言。
自己的内核思想也能准确无误的传达。
那个下午海鸥鸣叫的下午。
在日本陆地的边缘。
武田真妃看着自己好友将前男友的作品逐步翻译。
她记得很清楚。
对方最后翻译的一句话是.
从冷酷仙境,
直到世界尽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