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没有阴谋论但全体摆烂的西游
果山。
却说那石猴自石中蹦出,初时懵懵懂懂,就像个婴儿,眼中尽是混沌未开的光景。
忽闻不远处传来的阵阵嬉闹声,石猴心中好奇,便循声而去。
起初,他步履蹒跚,摇摇晃晃,走一步摔一跤,仿佛大地与他作对。
可这石猴天生灵性,摔了几次后,竟能稳稳立住。
继而迈步疾行,转眼间便在山林间如风般穿梭,仿佛就像是一个已经在树林里生活了许多年的猴子。
成长速度极快。
不多时。
石猴来到声音源头。
只见一群猴子在树枝间嬉戏打闹,灵巧如飞。
石猴看得入神,心中顿生模仿之意。
他虽初学奔跑,却无师自通,学着那些猴子的模样,纵身一跃,抓住树枝,荡来荡去。
起初略显笨拙,但不过几下,他便掌握了诀窍,身手矫健如飞,竟比那些老练的猴子还要稳当。
猴群中有眼尖的猴子发现了这新来的“异类”,顿时叽叽喳喳围了上来,仿佛在议论这石猴的来历。
石猴也不怯场,反而咧嘴一笑,仿佛在说:
“瞧,我也能像你们一样!”
一猴子说:
“你是哪来的猴子看着陌生,身手倒十分矫捷。”
石猴愣了愣,道:
“我是山顶上来的。”
“山顶上”
猴子们虽对这新来的石猴心生疑惑,但见他身手不凡,又无恶意,便不再多想,纷纷围上来,拉着他加入嬉戏的队伍。
石猴也不客气,跟着猴群在树枝间翻腾跳跃,时而追逐打闹,时而荡过树梢,仿佛天生便是这山林中的一员。
玩到日头西斜,猴群渐渐累了,便纷纷停下,各自摘了些果子来。
石猴初时不知如何是好,但见猴子们互相分食,便凑了过去。
猴子们将手中的果子分给他,仿佛已经将他当作了自己人。
石猴咧嘴一笑,接过果子,心中暖意融融。
但当石猴捧起那颗浑圆的桃子时,叶隙间漏下的天光突然染上血色。
他学着众猴将桃肉凑近尖牙,却又见桃皮表面浮出万千张痛苦面庞——那些竟是无数灵猴精魄!
一缕缕青烟升起。
石猴感到手中的桃子仿佛瞬间化作了某种极具腐蚀性的东西,掌心传来一阵灼烧般的剧痛,仿佛有无数细小的毒针扎入他的血肉,直透骨髓。
他心头一惊,慌忙将桃子丢开。
但看向手掌,却并没有什么被伤害到的迹象。
仿佛刚才只是错觉。
一个声音忽地自天空传来。
“好个天生地养的猢狲!既有先天根基,又何必贪恋这浊世蟠桃”
石猴猛地抬头。
却见天上不知何时出现一仙人。
那仙人一身淡黄袍,广袖翻涌着混沌气息,腰间金弓神光微放。
最摄人心魄的是额间竖纹,仿佛蕴含开天辟地的神力。
群猴早已伏地颤栗,唯独石猴直视其神目,恍惚间,石猴瞳孔深处竟仿佛浮现一尊身穿黄金锁子甲,手持金箍棒威风凛凛的虚影。
天上的人开口道:
“方才那番景象,你可曾窥见此乃凡尘浊物,你若贪食,必染污灵根,纵然你身负通天彻地之天赋,亦将蒙尘蔽日,难展其华。”
石猴道:
“那我当如何”
天上人道:
“我可传你一法,令你可吐纳日月精华,不需饮凡水,食凡物,还能日日强化你身躯,令你逐渐不凡。”
“你可愿接受”
石猴微怔,想起先前要吃下桃子时所看见的景象。
心里一阵冷汗。
于是道:
“我愿意。”
天上人微笑颔首:
“既如此,且凑过来。”
石猴看了看四周:
“怎么凑你在天上,我不会如你那般飞。”
天上人道:
“以你根基,飞还不是易事听我经言,细细体悟。”
说着,他就低声念诵道:
“太初有炁,炁化阴阳,阴阳交感,乃生风雷。”
“汝当闭目凝神,使百会接天光,涌泉通地脉。
一呼引清炁入黄庭,一吸化浊气归九幽。
以神为枢,以炁为翼.”
石猴听了,虽懵懵懂懂。
但却似乎自发的就找到了一种感觉。
下意识的。
他遵循那种感觉,身体竟然真的就飘了起来!
而起初他还无法控制,乃至要跌落。
但没一下。
他就能稳住身形,随即控制方向,便向天上的仙人而去。
石猴十分高兴: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
来到天上人旁边,他的脸色都变得十分期待:
“仙人,再传我吐纳日月精华之法吧!”
天上人笑骂道:
“你这猢狲,果然猴急!”
“且凝神细听,我只讲一遍,若能明白,便是你之造化!”
石猴连连点头。
“日月为眼,星辰为窍,阴阳二气自鼻窍入紫府,过十二重楼,化三昧真火.”
“正所谓,朝食赤乌尾,暮饮玉蟾浆。子时叩天门,午时踏黄泉。三焦藏雷火,丹田孕玄霜。吞吐间星河倒卷,呼吸时沧海成尘!”
言罢于此,天人不再开口。
石猴耳闻此诀,忽觉天灵清明。
但见他足下生出阴阳鱼虚影,左半身蒸腾赤炎,右半身凝结寒霜。
头顶三寸竟显日月同辉异象,周身毛孔吞吐间,隐隐有星河碎芒流转。
“猢狲了得!”
天上人眼底闪过惊色。
天人人自然就是林渊。
石猴与其他猴子玩闹时,他就在一旁看着,并思索着该怎么安排他。
随即。
林渊就想到一种说法。
石猴本为先天根基,无垢之体,但因饮了凡水,吃了凡物,污浊了根基,只余那天生聪颖的慧根。
也就是说。
日后石猴去菩提祖师那学到的状态。
其实是一种被污浊躯体的状态,他的天赋,并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
而这种说法。
其实十分有道理。
不过有大神通者,就算再怎么吃凡俗之物,也能轻易炼化污浊。
但似石猴这般,刚刚诞生,什么都不懂,那些凡物留在他体内时日久了,哪怕日后重新修炼,褪去污浊,或多或少,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因此。
林渊就生出一个疑问:
“一个从未被人间烟火污浊,始终保持着无垢之体的石猴,能变得多强”
他便如此做了。
而现在。
他已亲眼目睹这石猴完全的天资。
简直就有些离谱!
不久后。
石猴自吐纳日月精华之中恢复过来。
他惊喜的看向林渊,道:
“多谢仙人传法!多谢仙人传法!”
林渊颔首,道:
“且去吧,日后务必记得,饿了渴了,就吞食日月精华,莫要再碰那些凡俗果物。”
“就算要碰,也得等你到了一定境界,才能碰。”
“至于怎样的境界,日后你自会知晓。”
石猴点头。
片刻后。
林渊看着石猴道:
“还不下去,在我身边作甚”
石猴道:
“此法我能传给其他的猴子吗”
林渊点头:
“可。”
石猴道:
“他们也不能吃桃子”
林渊道:
“他们本为后天之体,吃不吃,都无所谓。”
石猴点头,又谢了一番,问道:
“敢问仙人有何名号”
林渊笑道:
“日后你自会知晓。”
说罢。
他就腾云而去,眨眼消失在石猴眼前。
石猴看着他消失的地方,目光闪过奇异的光彩。
暗中。
林渊看着再度与猴群一起玩闹的石猴。
暗自调笑:
“我这算不算是资敌”
毕竟虽然他先插手了一些事情,但石猴未来或许大概率还是会走上那条无法无天的道路。
毕竟林渊可没有教他做人。
“不过这样也挺有趣,我倒是挺期待未来这猢狲看到我的表情。”
随即。
他留下了一具化身在此,就向灌江口而去。
至于他这种行为。
会不会破坏原本对石猴的安排
且不说在这个世界是不是真有那种阴谋论——石猴的未来早就被安排好。
就算有。
林渊难道会害怕
如果没有。
那就更加有趣。
反正,林渊估计大概率是没有的。
不然。
他都对石猴做出了如此大的改变。
都没有任何一个人出面来阻止他。
果山。
玩闹了一阵。
众猴又饿了。
但是想到先前的事情。
猴群就围着石猴,道:
“先前仙人传你的那个法门,好像说可以不吃东西,就能活下去你可愿分享”
石猴道:
“我自然愿意!你们且坐好,我这就跟你说!”
猴群顿时惊喜。
石猴道:
“仙人传我的法门,乃是吐纳日月精华的无上妙法。”
“正所谓.”
他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仿佛自己已经成了得道高人。
然而,猴群中的猴子们却听得一头雾水,面面相觑。
一只老猴子挠了挠头,疑惑地问道:
“石猴兄弟,你这‘日月为眼,星辰为窍’是啥意思俺们只知道摘果子吃,哪懂这些玄乎的东西”
另一只小猴子也抓耳挠腮,嘟囔道:
“是啊是啊,什么阴阳二气的,俺们连听都没听过!石猴兄弟,你能不能说得简单点”
石猴见众猴一脸茫然,心中也有些着急,但他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
“简单来说,就是你们要闭上眼睛,感受天上的太阳和月亮,想象它们的光照进你们的身体里。
然后,吸气的时候,想象这些光进入你们的肚子,呼气的时候,想象把身体里的脏东西排出去。
这样,你们就能变得更强壮,不用吃果子也能活下去了!”
猴群们听了,虽然还是有些懵懂,但都纷纷点头,觉得石猴说得有道理。
于是,他们一个个盘腿坐下,闭上眼睛,开始学着石猴的样子吐纳日月精华。
然而,没过多久,一只猴子就忍不住打了个喷嚏,睁开眼睛抱怨道:
“石猴兄弟,这法子不行啊!俺闭上眼睛啥也看不见,肚子还饿得咕咕叫!”
其他猴子也纷纷附和:
“是啊是啊,俺们还是摘果子吃吧!”
石猴见状,挠了挠头:
“可是,我就是那么就会了呀你们怎么就不会呢”
众猴看着他的模样,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过猴群天性贪玩,也健忘。
没多久。
他们吃了东西,就讲这些事情抛在脑后。
石猴中途虽然还想教他们。
但众猴觉得学不会,都放弃了。
石猴也只得放弃。
如此。
时间流逝。
石猴虽然只是每天在饥饿之时才去吐纳日月精华,但日积月累下来,他的体魄也比其他的猴子壮硕不少。
一个顶俩。而这天。
一众猴子玩耍时。
一幼猴却不慎跌落悬崖。
就在众猴惊吓之时,石猴一马当先,凭空飞起,就将其接住。
石猴的举动让猴群顿时欢呼起来。
“神猴!神猴!”
他们看着石猴,目光崇敬。
石猴挠了挠头,心中陡然就生出一种自豪之感,他将幼猴放下,对众猴道:
“你们先前没跟我学会吞食日月精华的本事,现在不如跟我学学这飞行的本事,怎么样”
“这本事,在我看来,比吞食日月精华要简单。”
众猴惊喜:
“好!”
一老猴又道:
“我果山猴群,却是久无头领,现在既然除了你这么一个本领奇大的石猴,不如,我们干脆就奉石猴为猴王吧!”
他这话一出。
其他猴子顿时附和起来。
“好!我赞同!奉石猴为猴王!”
猴群声声呼喝。
石猴被这么簇拥,心中却是愈发自豪,道:
“那从今天以后,我就是你们的猴王!”
自此。
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美猴王教猴群飞行之法。
然而。
一如上次。
无论他怎么说。
猴群就是没有能学会的。
无奈之下。
美猴王只得放弃。
而又是某天。
暴雨初歇,果山蒸腾的水汽在一断崖前凝成七彩虹桥。
美猴王正蹲在歪脖子松树上吸食日月精华。
忽听得崖底传来空灵回响。
他心有所感,顿时瞠目看去。
“孩儿们且看!”
他金瞳迸射三尺金光,指着轰鸣的瀑布大喝。
水帘后方隐约可见棱角分明的轮廓,黑黝黝的,像是别有洞天。
这是他日夜吐纳日月精华后,自发的就诞生出的一种小神通,仿佛天赋神通一般,一双眼睛能放出金光,看到诸多隐蔽之物。
“那里是一个洞!”
猴群顿时炸开锅,纷纷围在崖边,探眼望去,想要接近,又被溅洒的瀑布拍得浑身湿透。
“瀑布之后,别有洞天,孩儿们稍等,我且去探探路!”
美猴王大笑一声,便足尖轻点枝头,周身泛起灵光。
他踏着翻涌的水雾凌空而行,上边瀑布落下,看着却十分危险。
“大王小心!“一老猴叫道。
美猴王闻言,回头冲老猴一笑,眼中金光闪烁,自信满满。
“孩儿们,且看我如何闯这水帘洞!”
美猴王一声长啸,身形骤然加速,直冲瀑布而去。
十分轻易的,他稳稳落在洞口。
“孩儿们,快进来!这里是个好地方!”
猴群闻言,纷纷欢呼雀跃,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冲向瀑布。
有了美猴王的指引,它们也不再畏惧那汹涌的水流,灵巧地穿过水帘,进入了洞中。
于是。
这水帘洞,也变成了他们新的据地。
如此。
美猴王享乐天真,眨眼数百载过去。
林渊呢
这数百年间。
他一边派化身时不时看着猴子的生活。
一边则徒步走遍四大部洲。
二郎神扮演度之事,除开等猴子大闹天宫时与其战一场。
林渊却就没有其他的头绪。
这百年间。
他尝试斩妖除魔,虽有一定提升,但将扮演度涨到百分之三十就停下。
其他的。
哪怕成立元皇教,他也尝试了。
却发现毫无作用。
四大部洲之中。
北俱芦洲妖物无数,但有真武大帝正在清剿。
西牛贺洲是佛门土地,东胜神洲是道门土地。
南瞻部洲则是凡人国度,面积最小,但也是这方天地的气运中心。
林渊最后。
也得出一个结论。
这确实就是一个没有什么阴谋论的西游世界。
石猴都提前那么久修炼了。
完全就没人在乎一点。
如果真有大能刻意安排石猴,哪怕顾及林渊玉帝外甥的身份,这数百年间,也总会有些动作吧
可林渊根本没有看到。
仿佛所有人都忘了石猴。
而这方天地的神佛。
怎么说呢
给林渊的感觉像是一个个过于清静无为的神佛了。
神也好。
佛也罢。
他们根本就不怎么管事。
像是一个个过着退休生活的老人一般。
每天就是日常的职责,乃至日常的职责偶尔也会偷懒。
西牛贺洲,有妖魔在灵山脚下作乱。
那些佛陀第一时间却完全不管。
只待刚好碰上,亦或生灵实在困苦,才出手镇压妖魔。
东胜神洲。
那些道门宗派斩妖除魔的行动倒是频繁。
但也就跟做任务一样。
斩杀了目标,扭头就走。
也不斩草除根,一处大妖洞府,最后都往往会留下很多小妖怪四散而逃。
这个世界虽然没有阴谋论。
但百姓的生活也没那么好。
毕竟神佛就感觉是在摆烂。
或者说他们只对修行感兴趣。
修行之外的一切。
都只是顺手去做。
并未刻意的去在乎凡人的生活。
“所以.”
“现在这个情况,金蝉子都未转世,唐僧西游取经,可能都还是如来佛祖没安排好的一件事”
“更遑论安排猴子”
“一个神佛尽皆摆烂,只是勉强履行自己职责的世界.”
林渊看向天穹。
“此界为何会如此”
他并没直接睁开天眼,洞察天地一切因果缘由。
历经诸多世界。
他已然明白一件事。
神性之所以会膨胀。
除开力量更强大。
也是因为知道的太多。
有时候,让天地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反而更好。
所以。
除非必要,林渊并不想就开启天眼,让自己如同全知了一般。
不然。
他也没有必要费数百年的时间去一点点走遍世界,亲眼发现这个世界的一些表象了。
若是提前知晓。
他更不会有这个耐心。
至于这是不是一个有意义的事。
林渊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
数百年行走于人间,他看了很多,也救了很多,打抱不平了很多。
心境可谓得到充足的磨砺。
一些大道的掌握,也越发信手拈来。
如生死轮回。
“根据我目前获得的,百分之三十的二郎神的记忆中。”
“唯一与神佛们为何都如此的清静无为有关系的”
“大概就是此方世界的修行体系”
这方世界以仙道为主。
当然,佛是为佛道。
两者有些差别。
但归根结底。
都在于心。
是的。
心。
过去林渊推测洪荒天地体系的仙道,无非还是那一套炼精化气的套路,只是更加高深莫测,更加细致化。
但来到这个疑似洪荒天地体系的世界。
其中的仙道佛道。
却让林渊吃了一惊。
“此界神佛,在初时都讲究一个降服心猿意马.让自己最后只余一心。”
“黑神话的世界却其实也有类似的东西,那妄心与本心妄心不就是心猿意马之类的”
“但这个西游记世界没有经历黑神话世界的那种变故。”
“神佛在降服心猿意马后,就似乎只剩下一颗坚定的求道之心,对于苍生.”
“只能说有点关注,但不多。”
而且。
此界神佛,都要历劫。
没有神籍的但想长生的,就得遭受三灾五劫,亦或吃一些灵果。
在这里,修行者稍微有些成就,就能摆脱寿元之忧。
但虽然不会寿尽,却有灾劫降临,也相当于是变相的寿元之忧。
“劫分小劫.大劫记忆中小劫只是束缚修行者长生的东西,入了神籍,或有天材地宝,又或掌握什么避劫的神通,都能做到长生。”
“但大劫避无可避,人人都得面对。”
“度过,则得一劫圆满的修为,度不过,待天地再立,重头再来。”
而大劫究竟是什么,度不过为什么还能等天地再立重头再来又是什么意思。
度过了得一劫圆满的修为又是什么意思。
林渊目前所获得记忆里。
并未得知。
需要更高的扮演度解锁。
“心猿意马.”
“这方世界的仙道体系在心境上还是有点特点的,但是如果最后都是把自己修成了如那些摆烂的神佛一样.”
“非我所愿!”
林渊表示拒绝此界仙道。
他追求的是人性与神性的平衡。
亦是为人心与道心的平衡。
他不想变得一心向道,大公无私。
他想要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那种境界心态。
“但这种降服心猿意马的方式,其实可以借鉴一下,他们追求彻底剪除,那我.”
“寻求一种与心猿意马和谐共存的方式不就可以了”
但这种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绝对难。
数百年时间,林渊看过了佛道诸多典籍,也只有一点点头绪。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