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固定电话

第二百一十五章 固定电话

随着智能电话的普及,感觉流量不够用了,我看了看我的手机号是中国电信,上面的流量叠加包都很贵。

我偶尔在小米商城上看到了米粉卡,他们5元月租,然后按照使用一个g,然后来收费的,很方便。

我就申请了一张,第二天很快就到了。

现在的安卓手机基本都是双卡双待的,所以使用也并没啥不方便。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刚有电话的时候。

我家安装固定电话的那年,我上初中。那时候,家里还住着老式的平房,院子里种着一棵大槐树,一到夏天,枝叶繁茂,满院都是绿荫。那年,爸爸花了3000块钱,把电话装在了客厅的墙壁上,电话线像一条长长的尾巴,从墙角一直延伸到屋外。

装电话那天,家里热闹得像过年。爸爸请了几个工人,他们背着工具箱,爬上爬下,忙活了大半天。我好奇地围着他们转,看着他们把电话线拉过来拉过去。最后,那部黑色的老式电话终于被稳稳地装在了墙上。电话不大,方方正正的,上面有个小圆盘,用来拨号码。

电话装好后,爸爸兴奋得不得了然,他拿起听筒,对着话筒大声喊:“喂,喂,能听见吗?”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嘈杂声,接着是一个熟悉的声音:“能听见,能听见!”那是住在城里的姑姑。爸爸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把听筒递给妈妈:“快听听,声音清楚得很!”

妈妈接过电话,声音轻柔地说:“妹,以后联系可方便了。”姑姑在电话那头笑着说:“是啊,以后想咱娘了,打个电话就行。”妈妈的眼眶微微有些红,她把电话递给我,让我也跟姑姑说几句。我接过电话,心里有点紧张,对着话筒小声地说:“姑姑,我……我能听见你。”姑姑在电话那头哈哈大笑:“好孩子,以后要常打电话给我哦!”

从那以后,电话成了家里的一件宝贝。每天晚上,爸爸都会准时拿起电话,给远方的亲戚朋友打电话。电话铃声一响,全家人都会停下手中的活儿,竖起耳朵听。有时候,电话那头传来的是远房亲戚的声音,他们会说些家长里短的事儿;有时候,是爸爸的同事,他们在电话里商量工作上的事。电话成了我们和外面世界联系的桥梁。

有一次,我生病了,烧得厉害。妈妈急得团团转,她拿起电话,给附近的小诊所打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医生的声音:“别着急,我马上过来。”没过多久,医生就背着药箱赶到了我家。他给我量了体温,又听了听我的心跳,然后从药箱里拿出药,嘱咐妈妈按时给我吃。妈妈感激地看着医生,连声道谢。医生笑着说:“没事,有电话方便,我随时都能过来。”看着我渐渐退烧,妈妈松了口气,她坐在床边,轻轻抚摸着我的额头,眼里满是心疼。

固定电话不仅方便了我们和亲戚朋友的联系,还给家里带来了不少商机。爸爸当时在镇上开了一家小杂货铺,电话装上后,生意一下子好了很多。有时候,顾客会打电话过来,问有没有货,爸爸在电话里热情地回答:“有,有,您放心,我这就给您送过去。”挂了电话,爸爸就骑上自行车,风风火火地去送货。有一次,爸爸送货回来,满头大汗地说:“这电话真好用,今天多送了好几单呢!”妈妈笑着说:“可不是嘛,这3000块钱没白花。”爸爸得意地拍了拍胸脯:“那是,我眼光好得很!”

电话也成了我学习的好帮手。那时候,我上小学,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拿起电话,给住在隔壁的李老师打电话。李老师是个热心肠,每次接到我的电话,都会耐心地给我讲解。有一次,我在电话里把一道数学题说了半天,李老师还是没听明白。他笑着说:“这样吧,你把题写下来,我过来帮你看看。”不一会儿,李老师就拿着粉笔和黑板擦来到了我家。他在黑板上认真地写写画画,给我讲题。我看着黑板上的字,心里暖暖的。电话不仅让我和老师联系更方便,也让我对学习更有信心了。

固定电话还见证了许多家庭的喜事。有一次,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妈妈拿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姑姑激动的声音:“姐,我生了,生了个大胖小子!”妈妈一听,乐得合不拢嘴,她赶紧把消息告诉爸爸和我。爸爸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太好了,太好了!咱家又添丁进口了!”那天晚上,家里热闹极了,爸爸忙着打电话给亲戚朋友报喜,妈妈在厨房忙活,准备了一大桌好吃的。大家围坐在一起,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部老式固定电话,就像一个忠实的伙伴,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日子。它见证了家里的喜怒哀乐,也见证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虽然现在家里已经换成了智能手机,但我仍然记得那部老式固定电话的模样,记得它给我们带来的那些温暖和便利。

这个电话号码一直都在,随我父母从这里搬到那里。

如今,当我再次想起那部电话,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它不仅仅是一部电话,更是我们与世界相连的纽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它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留下的回忆,却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