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血海阳冰

第177章 血海阳冰

“事情就是这个样子,弈桑。”

“森滨弘介给你们的提示中,没有如何出去的信息?”

森滨经二郎指着自己的脑子说:“有一些,但爷爷现在思维有些不连贯,对时间太过久远事情记得不是很清晰。只告诉我两句话,血海阳冰,浮水风行。至于其他......”

看着他摇摇头,我是一阵后槽牙发酸。

嘶,不是?

这玩意还活着?现在估计快一百岁了吧?

凭什么啊!!

·······

我站起来看着祭坛下的水面上还未熄灭的火光,见血海中的浮尸被炸开的水波推的散开,越飘越远,露出整个船身来。载着祭坛的大船,似乎是撞进了一座紧贴岩壁,相互对称的倒u型石质码头,船身卡在其中一面不再动弹,码头侧方零星的几条小木船

“老二,我跟你们进来的方式差不多,不过位置不一样,也是突然遭遇暗河暴涨,被冲入河道发现尸山的。血海看来就是脚下的这片水域了,不过这阳冰和浮水风行到底什么意思?”

森滨经二郎嘲弄一笑说:“要是知道,我们早就出去了。”

陈教授喃喃道:“血海阳冰,阳冰。阳。难道是?”

“阴鱼阳极?”

陈教授听了我的话,绝望的眼神忽的一亮,对森滨经二郎说:“对了,这位小,小日子过的不错的森滨先生。你进来时候见到的尸山,是什么样子?”

“样子?尸山就是尸体垒起来的,不知道这位老先生问的是?”

小王比划了一个长方形说:“就是这种,有几排几行,一共有几垛。中间能不能过去?”

森滨经二郎低头指了指旁边的祭坛说:“只有四垛,两排两行。我们是从类似脚下的祭坛后,走台阶到最后的洞壁的。”

我和陈教授对视一眼,同时皱眉。

“四阴爻,这?”

按我们经历过的四处冰窟,其尸山组成了类似乾、坤、巽、坎四卦。本以为脚下的祭坛是绕着八卦内圈循环,没想到竟然停在半路上了。

我看了看时间,距离上一次经过的冰窟大概一个半小时左右,那么头顶处应该是比我们更高一层的冰窟,尸山的形制也应该是其余兑、离、震、艮四卦。

阴阳鱼旋转不定,山为阳,水为阴。

所以脚下的血海就是八卦图中的阴鱼,血海阳冰就是阴鱼中的阳眼处。

上面那层冰窟的尽头台阶处,定有类似脚下祭台差不多的机关暗道与洞顶河道相连的。隐藏机关暗道的山体则为八卦图中的阳鱼,甚至我进来的时候,那座有蓝色莹光植物的瀑布洞窟就是阳鱼中的阴眼。

要不然也无法解释孔春辉是从哪冒出来的、田国栋追着小薇又跑去哪了。

我和陈教授所想,其实是根据八卦的所在方位,能很容易确定阴阳鱼的具体旋转角度,快速在茫茫水域中找出森滨经二郎所说的血海阳冰中的阴鱼阳极处。

但是!

八卦中每一卦分三爻,一长横为阳,两短横为阴,能相互搭配组成不一样的卦象。

有时候同一爻,阴爻在上和在下完全是两个概念。比如震、艮两卦与巽、兑两卦。爻相都是互相颠倒,知道哪个爻在上,一眼就能认出这究竟是什么卦,要不知道,那就只能从其他卦象上推断。

中国古代对墓葬风水布局门门道道很多,八卦阵是其中维持风水最常用的一种。天潢贵胄的陵墓设计施工,都是九族严选。所以给平阳昭公主修的墓,绝不可能出现只有两个阴爻的时候,也不可能布三分之二的爻相。

出现这种情况,不但修筑陵墓的工匠会丢了性命,而且相当于原地破了风水,那这些千年老粽子早起尸了,到处乱跑,不会现在还呆愣愣的排排睡。

森滨经二郎这伙儿鬼子,只进去过一处冰窟。加上两阴爻,用排除法只能推测出,大概率是震、艮两卦其中之一。可卦象顺序千变万化,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更别说震、艮两处完全相反对立的卦象。

这他娘就难受了,从鬼子身上薅到的食物不多。还有如此大的火光,都无法照出全貌的广漠水域。万一猜错方向,南辕北辙找不到什么阳冰。又或者阳冰中的阳,根本不是我们猜测的阴鱼阳眼处,那就完犊子了

至于爬上去再潜入暗河脱困,没有精确的地图和充分的潜水设备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陈教授推了推眼镜,眉头深锁说:“不对,森滨先生,不应该是两行四垛,你再想想。”

森滨经二郎被我们严肃的表情问的一愣,说:“弈桑,老先生,这,很重要吗?”

于是我把我们看到的卦象,跟他解释了一通。

老二这个鬼孙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的很深,自然懂得八卦风水理论,听闻我的话也陷入了沉思。

王鑫鹏见我们几个愁容满面,耷拉着脑袋疑惑问:“你们这些臭老九说的都是啥?什么几垛几行的,有绳子在,爬上去看看不就行么?”

森滨经二郎目光微沉,摇摇头,很是不甘的说:“不必去了,刚才与伏火寒蛭交战,用的炸药太多,把尸山炸塌。大部分尸体,已经掉在下面血海中。”

孔春辉肃然说:“如果森滨先生提供的消息准确,那咱们就贴着岩壁,一直往一个方向走。不管阴鱼阳鱼,一定有大头和小头。看到窄处就是小头,那就反着来,总会找到的。再不济,也能返回到此处,重新爬上去在暗河中捞鱼。”

不过大伙都清楚,孔老板说是这么说,其实是眼下趁着食物体力充足为前提,还能从容寻找出路。要找不到路,真等到所有食物耗完那天,也不用爬回去捞鱼吃了,两方人马肯定会拼个你死我活。

话说到此处,脚下的祭坛忽的颤了一下,竟然向我们来时的方向开始移动。

众人连忙起身向下看去,巨大的船身载着祭坛从u型凹陷处,缓缓离开码头。

赵主任趴在栏杆上,凝视着码头侧边停靠的其余小船说:“到头了,这船估计会贴在水面上来回反复。下面的码头有其他船,或许此处就是离目的地最近的地方。”

陈教授赞同的点点头说:“陵墓或者遗迹中,不会出现没有用的建筑物,各位,回去也没啥用。不如先下去在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