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我也去捅他的屁股

“君侯何出此言?”

徐荣心中一惊,“可是荣哪里做得不好了?”

他本就是降将,内心敏感。

张新的这句话,可把他吓得不轻。

董卓是个什么性格,徐荣随他日久,心知肚明。

对自己人那是真好,对敌人也是真的残忍。

他跟着张新一同攻伐董卓,早已没了退路,先前又杀了关东诸侯两阵,干掉他们好几万人,结怨颇深。

若是张新对他起了疑心,日后不再重用,他又能再去投谁?

张新摇摇头,“大营外的那些百姓,你可看到了?”

“来的时候看到了。”徐荣点头。

“董卓惧我,若我军正常撤退,他不敢追。”

张新开口说道:“可如今百姓害怕董卓屠城报复,欲随我而去......”

“君侯仁义。”

徐荣赶紧抓住机会拍了个马屁。

“此次勤王,河东百姓助我颇多,我不可弃之。”

张新不知他心中所想,继续说道:“百姓行进缓慢,不如士卒好管理,若将百姓带上,队伍必然混乱。”

“此事一旦被董卓得知,定会派人来追。”

张新看着徐荣,又问了一遍。

“此时我需要一员大将回去驻守蒲板津,阻绝董卓追击之路,徐荣,我可以信你吗?”

徐荣闻言,心里升起一抹感动。

虽说论官职,他是诸将当中最高的,甚至就连左豹这样的元老也比不过他。

中郎将,介于校尉与将军之间。

这里的将军,指的是前后左右那种正式的将军,并非杂号将军。

现在还没到各州郡自己乱封中郎将的时候,与左豹的杂号将军相比,徐荣的这个中郎将,地位上是要略高一些的。

换个说法,徐荣此时的地位,大致和讨黄巾之时的皇甫嵩、朱儁等人差不多,都具备作为大军统帅的资格。

否则当初董卓也不会给他万余兵马,让他到处乱杀。

抛开其他因素,单从官职来论的话,张新是主帅,那徐荣就得是副帅。

至于吴匡、张璋之流,不过司马而已,连校尉都不是。

可实际上却是恰恰相反,徐荣在张新帐下的位置十分尴尬。

论资历,他比不过左豹、典韦、赵云等一众元老。

论信任,吴匡、张璋等人是主动来投,他是被迫投降,也比不过。

这就导致平日里徐荣在与其他将领相处之时,总感觉自己矮人一头,不敢大声说话。

现在张新竟然想把断后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一个降将?

“荣愚钝,先前只顾自身小义,因为董卓的些许恩德,助其为虐。”

徐荣离席下拜,大声道:“雒阳一战,蒙君侯仁德,荣方能活命,又蒙君侯不弃,荣才能在君侯帐下,见识到何为王师,何为民心,何为仁义之主!”

“君侯不计荣之过,反而委以重任,荣愿以死相报,必不负君侯所托!”

说完,徐荣重重叩首。

吴匡、张璋等人面色如常,心中却是不屑。

“好,那蒲板津便托付于卿了。”

张新上前将徐荣扶起,“事不宜迟,劳烦卿即刻领本部兵马出发吧。”

他原本想派个副将到徐荣军中盯着。

但见徐荣这副模样,想想还是算了。

历史上董卓死后,徐荣便归顺了朝廷。

李郭之乱时,李傕、郭汜打出了为董卓报仇的旗号,反攻长安。

徐荣和胡轸受王允之命出击,结果胡轸到了地方之后,率众投降,直接导致徐荣战死沙场。

从这一点来看,他并不是董卓的死忠。

攻克郑县时,张新以他为先锋。攻入长安时,他也随军征战,没有异常。

既然张新决定用他,索性大方一点,就不派什么副将了。

如此,也能更好的收服徐荣之心。

“诺!”

徐荣抱拳,一脸激动的转身离去。

他知道,只要将这次的事情办好,日后张新的重用名单上,一定会有他的名字。

没看刚才张新对他的称呼已经变成‘卿’了么?

徐荣走后,张新又令吴匡为主将,张璋、徐晃为副将,领雒阳兵前往龙门渡驻守。

此时已是五月,黄河进入丰水期,水位上涨,水流变快,渡河难度也相应的增加了一些。

董卓想要进入河东,只有三个渡口可以过河。

风陵渡那边,已有赵云在华阴镇守,董卓肯定过不来。

只要徐荣、吴匡能够守住蒲板和龙门,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徐荣的能力无需担忧。

吴匡的子侄虽然都很有名,但他本人的能力到底如何,张新也不太清楚。

时间太紧,他来不及仔细了解。

因此他便将徐晃派了过去,以为辅佐。

龙门渡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水文条件要差一些,并不是渡河的首选。

之前那些西凉兵走的时候,装备都留了下来。

雒阳兵本就是精锐,现在既不缺装备,又有徐晃这样的将才辅佐,哪怕董卓真从龙门渡过河,守住几日应该不成问题。

安排完兵事,张新回到主位坐好,提笔写信。

还在帐中的左豹、王猛等人,皆一脸好奇的看着他。

片刻,张新写好几封信,吹干墨迹之后,叫了一些亲卫进来。

“去,把这封信送给徐和。”

“这封信送到宁县,给阎柔。”

“这封信送到渔阳,给顾雍。”

“这两封信的内容一样,你二人一人去青州,一人去渔阳,看看管见的水军现在在哪,找到之后,将信给他。”

“这封信送到高柳,给关羽。”

“诺。”

亲卫们接过信件,依次出营,往各地而去。

“主公。”

王猛好奇道:“你写信给徐将军也就罢了,怎么还写信给关将军他们?”

“写信给他们,当然是为了调幽州之兵了。”

张新冷笑一声,“袁绍为一己私利,蛊惑诸侯袭我之后,不仅导致我勤王失败,还让百姓无故受灾,联军数万将士白白惨死。”

“华阴、河东两地数十万百姓背井离乡,皆拜袁绍所赐。”

“你说,我能忍下这口气么?”

“自然不能!”王猛大声道。

明明距离勤王成功,只差最后一个皇宫了。

若是没有袁绍这档子事,张新完全可以退兵到郑县驻扎,徐徐图之。

无论是谈判也好,等百官伺机救出天子也罢,事情总还有回旋的余地。

袁绍这么一搞,军心震动,百官又不支持张新强攻皇宫,只能退兵。

两千里远征,鏖战年余,张新在其中付出了多少心血?

如今却因小人偷袭而不得不撤军,王猛心中亦是愤怒。

“不知主公打算如何行事?”

“他袁绍不是喜欢捅我屁股么?”

张新按剑起身,“那好啊,他捅我屁股,我也去捅他屁股!”

“我意北上幽州,亲率幽州兵南下,直取南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