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李显复位-狄仁杰离世
彼时,武周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边关战事频繁,突厥、吐蕃等外敌时常侵扰边境,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国内民生问题也亟待解决,赋税繁重,部分地区灾荒不断,民不聊生。同时,朝堂内部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明争暗斗从未停歇。狄仁杰周旋于其中,既要应对复杂的政务,又要在各方势力的博弈中维持平衡,确保朝廷的稳定运转。
在处理边关战事时,狄仁杰日夜操劳,与将领们商讨战略,调配粮草军需,力求保卫国土安全。面对民生难题,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向武则天建言献策,推行一系列减轻赋税、救灾济民的政策。然而,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和沉重压力,如同一把无情的刻刀,逐渐侵蚀着他的身体。
一日,朝堂上气氛凝重。狄仁杰正在向武则天奏报边关军情以及国内的民生状况,言辞恳切,条理清晰。然而,话说到一半,他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胸口一阵剧痛,一口鲜血不由自主地从口中喷出,随后便当场昏厥过去。朝堂瞬间陷入一片混乱,武则天大惊失色,赶忙命人将狄仁杰送回府邸,并召集宫中最顶尖的太医前去救治。
狄仁杰被送回府邸后,一直昏迷不醒。太医们忙前忙后,神色凝重,用尽各种方法,却始终未能让他苏醒过来。几个时辰后,狄仁杰终于缓缓睁开双眼,看着周围焦急的家人和太医,他微微苦笑,心中明白自己的身体已经油尽灯枯。
弥留之际,狄仁杰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将一众亲信官员召集至榻前。他目光中满是忧虑与期许,缓缓扫视着众人,声音微弱却坚定地说道:“吾一生致力于辅佐陛下,维护朝堂稳定,为武周的江山社稷,为天下的黎民百姓,可谓是殚精竭虑。然如今身体每况愈下,恐命不久矣。李唐江山乃吾心中所系,诸位深受吾之教诲,望日后能坚守忠义,若有机会,务必助力李唐后人重振山河。”
众人纷纷跪地,眼中含泪,齐声应道:“大人放心,我等定不负大人所托。大人一生忠肝义胆,为国家为百姓付出诸多,我等定当铭记大人教诲,为恢复李唐江山竭尽全力。”
狄仁杰微微点头,欣慰地说道:“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切不可贸然行事。你们需韬光养晦,等待时机。若能辅佐李唐后人复位,使天下重回太平,吾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一位官员含泪说道:“大人,您放心养病,定会吉人自有天相。待您康复,朝堂还需您主持大局。”
狄仁杰苦笑着摇摇头,说道:“我自己的身体我清楚,已无回天之力。你们日后行事,务必小心谨慎,不可冲动。李唐江山的复兴,就靠你们了。”
不久后,狄仁杰溘然长逝。消息传出,朝野震动。百姓们听闻这位心系苍生的好官离世,无不悲痛万分。洛阳城的大街小巷,人们自发为他哀悼,许多人甚至在家中设起灵堂,祭奠这位深受爱戴的宰相。朝堂之上,虽表面维持着平静,但实则暗流涌动。
狄仁杰离世后,武周朝堂宛如陷入了一场权力的风暴。张氏兄弟仰仗着武则天的无上宠信,愈发有恃无恐地为非作歹。他们公然卖官鬻爵,将朝廷官职当作敛财工具,只要有人献上足够的金银财宝,无论品行才能如何,皆能获得一官半职。这导致朝堂吏治腐败不堪,真正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国家政务处理愈发混乱。
不仅如此,张氏兄弟在宫廷内外横行霸道,打压异己。稍有不顺从他们的官员,便会遭到恶意弹劾,轻者被贬谪,重者甚至性命不保。朝中大臣们人人自危,敢怒而不敢言。与此同时,太平公主与武氏家族也在权力的漩涡中肆意角逐,争权夺利。太平公主凭借武则天的宠爱,在朝堂上安插亲信,干涉朝政;武氏家族则妄图巩固自身地位,与太平公主明争暗斗。各方势力的争斗,将朝堂搅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
狄公旧部身处这险恶局势之中,深知锋芒毕露只会引火烧身,遂选择低调行事,如潜伏于黑暗中的猎手,暂时收敛锐利的爪牙,默默等待着时机的降临。然而,他们对李唐江山的眷恋与忠诚,恰似地底深处奔涌不息的炽热岩浆,从未有过丝毫的冷却与动摇。尤其是对张氏兄弟那令人发指的恶行,他们内心的痛恨如熊熊烈火般燃烧,时刻渴望着能有机会将这些奸佞之徒铲除,恢复朝堂的清明。
当他们目睹李显在各方势力的重重挤压下,处境艰难却依然心怀天下,矢志不渝地意图重振李唐时,内心深处那份忠诚与正义的火焰被彻底点燃。他们意识到,挺身而出、为恢复李唐江山而战的时刻已然来临。
这一日,夜幕如同一块沉甸甸的黑色绸缎,严严实实地笼罩着洛阳城。月色如水,清冷的光辉洒落在东宫那高大而略显阴森的宫墙之上。一位身形矫健的官员,身着一袭朴素却不失整洁的黑袍,如同夜的使者,巧妙地避开了宫中侍卫那严密的巡逻路线。他脚步轻盈而稳健,如同一道黑色的影子,悄然无声地来到了东宫门前。抵达宫门后,他警惕地环顾四周,锐利的目光如同夜枭般在黑暗中扫视,确认没有任何异常后,才轻轻叩响了宫门。
不多时,宫门悄然打开了一条狭窄的缝隙,官员敏捷地侧身而入。此人正是狄仁杰旧部中的核心成员——林羽。林羽在东宫那曲折幽深的回廊中轻车熟路地前行,一路上,他的眼神始终敏锐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每一个细微的声响都能引起他的警觉。此刻,他的心中既怀揣着紧张与忐忑,又充满了坚定与期待。
终于,林羽来到了李显所在的书房。书房内,烛火摇曳,昏黄的光芒在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李显正独自一人对着烛火沉思,脸上满是忧虑之色。林羽进入书房后,立刻恭敬地跪地行礼,压低声音说道:“殿下,深夜冒昧打扰,还望殿下恕罪。”
李显抬起头,看到突然出现的林羽,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林羽见状,赶忙说道:“殿下,我乃狄公旧部林羽。狄公在世时,时常向我等提及殿下的贤德与抱负,对殿下寄予了厚望。如今,张氏兄弟在朝堂上横行霸道,祸乱朝纲,搞得民不聊生。我等实在痛心疾首,不忍坐视不理。殿下心怀天下,欲重振李唐,我等愿效犬马之劳,助殿下复位,还天下一个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
李显又惊又喜,眼中瞬间燃起希望的火焰。他赶忙起身,快步走到林羽面前,双手紧紧地将他扶起,激动地说道:“若能得诸位相助,实乃我之幸事,更是李唐之幸事啊!只是此事关乎你我身家性命,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还需谨慎行事才是。”
林羽用力地点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殿下放心,我等对其中利害关系了然于心。狄公生前教导我们,谋事需周全,行事要缜密。这些年来,我等虽行事低调,但在朝中仍积攒了一些人脉。我们打算以此为基础,慢慢汇聚力量,暗中联络那些同样对张氏兄弟和太平、武氏势力心怀不满的大臣。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形成一股足以对抗他们的强大力量,辅佐殿下成就大业。”
李显紧紧握住林羽的手,眼中满是期待与信任,说道:“林爱卿,有你们这般忠义之士相助,朕便多了几分胜算。只是不知,你们目前在朝中的人脉情况如何,又打算如何联络众人呢?”
林羽思索片刻,有条不紊地说道:“殿下,狄公旧部在朝中各部门皆有一些志同道合之人。这些人或是曾受狄公提携之恩,或是与我们一样,始终心系李唐江山。我们计划先由我等核心成员分别私下拜访这些人,表明来意,并试探他们的态度。若确认他们愿意支持殿下,便让他们各自凭借自身关系,去联络身边可靠且对现状不满的同僚。如此一来,支持殿下的力量便能如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李显听后,微微皱眉,面露担忧之色,说道:“如此行事,虽能汇聚各方力量,但参与之人众多,难免会有走漏风声的风险。一旦被张氏兄弟等人察觉,我们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林羽赶忙说道:“殿下所言极是,此事的确风险极大。因此,我们在联络过程中,定会万分谨慎。只挑选那些经过长期观察、绝对可靠之人进行联络。而且,每次会面都会选择极为隐秘的场所,尽量减少当面交流的次数,更多地通过书信传递消息。同时,我们会对书信内容进行特殊处理,采用隐晦的暗语,即便书信不幸被截获,他们也难以察觉我们的真实意图。”
李显微微点头,说道:“如此甚好。林爱卿,此事便全权交予你负责。你一定要小心行事,切不可掉以轻心。朕等待着你们的好消息,期待早日能与诸位一同铲除奸佞,恢复李唐荣光。”
林羽拱手道:“殿下放心,我等定不辱使命。此外,在我们暗中汇聚力量的同时,还望殿下在朝堂之上也多加留意,寻找机会展现殿下的贤德与才能。如此,方能赢得更多大臣的支持与敬重,为我们的大业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李显深以为然,说道:“朕明白。这些日子,朕一直在寻找机会,为百姓发声,为朝廷建言献策。无奈太平公主与武氏家族势力庞大,张氏兄弟又在一旁百般阻挠,朕的提议常常被驳回。但朕不会气馁,定会继续努力,不负诸位的期望。”
此后,林羽等狄公旧部便紧锣密鼓地展开行动。林羽亲自拜访了一位在吏部任职的旧相识——赵铭。赵铭曾受狄仁杰提拔之恩,对狄公感恩戴德,一直铭记着狄公的教诲。
林羽来到赵铭家中,赵铭将他迎进密室。密室中,气氛凝重,两人相对而坐。林羽低声说道:“赵兄,如今朝堂局势你我都清楚,张氏兄弟胡作非为,卖官鬻爵,朝堂吏治腐败不堪。太平、武氏势力也肆意妄为,争权夺利,搞得天下大乱。李唐江山岌岌可危,百姓苦不堪言。我等深受狄公教诲,不能坐视不理。太子殿下心怀天下,欲重振李唐,你意下如何?”
赵铭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说道:“林兄所言极是。狄公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一直铭记于心。太子殿下贤德之名远扬,我也早有辅佐殿下之心。只是这朝堂局势复杂,我们需从长计议。”
林羽点头道:“赵兄,我此次前来,便是与你商议此事。我们狄公旧部打算暗中汇聚力量,支持太子殿下复位,铲除张氏兄弟,恢复李唐江山。赵兄在吏部人脉广泛,还望你能帮忙联络一些可靠之人。”
赵铭说道:“林兄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只是联络之人必须万分可靠,否则一旦走漏风声,后果不堪设想。”
林羽说道:“正是如此。我们计划先由我等核心成员分别联系各自信得过的人,再让他们逐步拓展。每次联络都要谨慎小心,确保万无一失。书信往来也需使用暗语,以防被截获。”
赵铭沉思片刻,说道:“林兄,我觉得除了联络可靠之人,我们还需留意朝堂动向,寻找合适的时机。若能在关键时候给张氏兄弟致命一击,方能事半功倍。”
林羽深表赞同,说道:“赵兄所言极是。我们在联络力量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朝堂局势,等待最佳时机。太子殿下也在朝堂上努力争取机会,展现贤德,为我们争取更多支持。”
赵铭握紧拳头,说道:“好,既然如此,我即刻着手联络。我在吏部有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僚,他们对张氏兄弟的恶行也极为不满,应该愿意加入我们。”
林羽欣慰地说道:“有赵兄相助,大事可期。我们务必谨慎行事,不可操之过急。等联络到一定程度,我们再商议下一步计划。”
就这样,狄公旧部在暗中有条不紊地为李显联络着各方支持力量。他们深知,这条道路充满了艰险与未知,但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李唐江山的复兴,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的征程。每一次秘密会面,每一封加密书信,都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忠诚的坚守。他们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火种,等待着时机成熟,燃成燎原大火,照亮武周那被黑暗笼罩的朝堂,恢复李唐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