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来自小十八的感谢

乌那希见状还提醒呢:“皇玛法错了错了,这不是关着二伯那小房子的方向!”

康熙笑:“没错没错,朕好几日没见你十八叔了。正好去瞧瞧,告诉他圣驾即将回銮的好消息。”

见小家伙愣神,他还解释了句:“前头那小子病情来势汹汹,用药又被过敏折腾。他啊,还以为自己回不去了呢,吓得躲在被子里偷偷哭……”

乌那希含笑听着:[真好,十八叔可以顺利长大,皇玛法也不用那么的伤心欲绝。不枉本公主辛辛苦苦,拐弯抹角透露出仙人掌能治痄腮的事儿,还间接奉上仙人掌。]

至于康熙可能会因此不够痛苦,不够疯狂。

甚至又被胤礽哭一哭,求一求,决定撤回废太子的决定?

小公主说不担心是假的。

可……

让太子龙下课,本就是场持久战好么?

就是在原本的历史上,人家还经历了两立两废,差点被三立呢!

现在噶礼已死,托合齐也死,格尔芬、阿尔吉善……

算算,好像比较有名有姓的太子党都要么身死,要么不复重用了。这波废太子事件,凌普直接参与其中。

日后太子龙就算是指望,也只能指望他别透露太多,再坑所剩无几的太子党一把了。

如此,还有什么可怕的?

皇玛法再怎么心偏到胳肢窝,也得为大清江山想一想啊!

又又又默默把自己劝好后,小公主重新高兴起来。

尤其这一见面,十六叔要给她行礼,十八叔也跟着道谢。

吓得她连忙躲在康熙身后:“不,不必客气呀,都是一家人!再说福福也没有做什么~”

只比弘晖大两岁的十六阿哥摆手:“不不不,小侄女所言差矣。当时情况特别严重,连太医都束手无策,多亏小侄女的方子跟你送你哥那株仙人掌,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十五、十六跟十八都是同母所出,感情自来深厚。

长兄十五阿哥主动请缨往关外种地,就是为了自己有所斩获的同时:以一己之力替自家额娘和弟弟们撑起一片天。

作为三兄弟中老二的十六阿哥自然在兄长离开之后,承担起了孝敬额娘、保护弟弟的职责。

结果就在自己的保护下,弟弟差点被痄腮夺取生命……

天知道那几天小十六是怎么个惊惶恐惧法,如今又有多感谢弘晖跟乌那希两兄妹。

现在见小恩侄女儿过来,自然十二万分热情。

十八阿哥更是福福福福的叫个不停,直说乌那希是他的小福星:“要不是福福聪明伶俐,知道怎么治痄腮,这把小爷就完了~”

至于说小公主本来是给自家小哥哥备不时之需?

嗐!

不重要,根本不重要。

十八阿哥就知道这些准备最后都便宜了自己,那小侄女就是自己的小恩人。

知恩图报十八阿哥不但贡献自己小金库,还把十六哥也一起刮了。

鉴于哥俩现在还都是光头阿哥,再怎么得宠,好东西也很有限。小家伙还当场给自家已经当了郡王的十五哥写信,让他也赶紧帮着报报恩。

关外龙兴之地不是人参多吗?

给整点整点。

还有什么貂皮,熊掌,老虎,飞龙的。

好值钱的,好用的,和好吃的,酌情都来点……

那阵仗大的,吓得乌那希赶紧阻止:“十八叔可别别别,侄女这连举手之劳都称不上,您真不必这么郑重其事。”

“要的要的。”小十八眨了眨爱新觉罗家祖传的丹凤眼,可可爱爱地道:“皇阿玛可是天子,那小爷就是天孙,多尊贵呢?”

“好侄女虽然只是一点小准备,但救了叔的大命是真呀,再怎么感激都不为过的!”

说完,他还怕自己人微言轻似的,歪头看康熙:“皇阿玛说儿子说的对不对?”

康熙本来对这个胖乎乎活泼又伶俐的小儿子就颇为喜爱,现在孩子死里逃生留了条命。

当阿玛的,可不就更宠上加宠了?

闻言立即点头:“是是是,咱们小十八知恩图报是个好样的。”

却不妨小家伙打蛇随棍上:“那哥哥们都替十八聊表心意了,最最疼十八的您是不是也得跟着表示一二?”

说完,他还小小声解释:“不是儿子贪得无厌哦!”

“是当小公主的,天然就比小阿哥苦了些。未婚时再怎么受宠,将来许婚后也免不了远赴蒙古,一年半载甚至三年五载都难回京城一次。”

“南不封王,北不断亲,是祖制度,是国策。儿子不敢求皇阿玛为儿子作出任何改变,只想着给小恩侄女多争取些银钱傍身,以后她也能有更多的倚仗啊!”

乌那希:!!!

[八岁孩子操心四岁半的婚姻状况,这要不是亲眼所见,本公主都万万不敢相信啊!]

[知道古代小孩儿,尤其是皇宫内院成长起来自带宫斗buff的小孩成熟早,但十八叔你这也太早了吧?不过……]

小公主眼珠子一转,既然提起这个话题了的话。

她不顺势而为,浅浅为自己争取一下就不礼貌了不是?

为了将来婚姻能有更大程度自主,不被皇玛法或者阿玛因为某种政治目标给轻许了出去。

小公主狠了狠心,悄悄掐了自己一把。

眼泪说来就来:“你,你胡说八道!皇玛法这么喜欢福福,把福福当成自己的小心尖尖儿,又怎么可能把福福嫁去蒙古?”

“哼!不对,不仅是蒙古,是任何人。任他再怎么文韬武略,出类拔萃。只要福福不点头,皇玛法就绝对不会勉强的。”

掐着小腰放完狠话,小公主还拉着康熙的胳膊,说什么都要让他点点头。

承认了这个说法,好让十八叔见识见识小公主到底有多受宠:“皇玛法珍重爱重,断舍不得福福受一丝丝委屈的,才不用他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呢!”

那康熙领孩子过来,就是为了让她放松心情的呀。

闻言忙笑:“是是是,再怎么俊逸出尘的人物,只要咱们小公主不点头,皇玛法绝不乱点鸳鸯谱还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