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北方的异人族,来犯?
宋五点点头:“老祖的意思是,我们要继续获得他的信任,也要开始给自己找后路了?”
宋长生嗯了一声:“正是如此,历史上,太过强大的功臣总是会引起帝王的猜忌,最终难逃被除的命运。搜索本文首发: 拉小书网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新君知道,铲除我们的代价极高,毕竟现在我们已经有这么大的势力了,让我们放弃也不可能了。”
宋策接着说:“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参与朝政,争取在洗牌的时候获得好处?”
宋长生想了想:“可以尝试,阳儿已经在国都有了一定地位,可以通过他来扩大我们在朝中的影响力。
但记住,一定要低调,不要太过张扬。”
......
国都的皇宫内,新君李煜正在与几位心腹大臣密谈。
“宰相已除,朝中大权回归皇室,这是大快之事。”李煜满意的说道。
“不过,还有一件事让朕心神不宁。”
大臣们疑惑的看着皇帝。
李煜缓缓道:“宋家。”
一位老臣出声询问:“陛下是担忧宋家势力过大?”
李煜点点头:“宋五执掌边疆十六州,兵强马壮,民心所向。虽然他一直表现得忠心耿耿,但权力过重,总是让人不安。”
老臣想了一会,说道:“宋家确实不容小觑,但他们对皇室的忠诚...特别是宋阳救驾一事,足见其心。”
李煜揉了揉眉心:“朕也知道他们的功劳,但大权独揽终非长久之计。朕想找个合适的方法,既不伤害宋家,又能削弱他们的实力。”
这时,一位年轻的官员提出了建议:“陛下,臣有一策,可以不动声色的分散宋家的权力。”
李煜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年轻官员道:“宋五有五个儿子,各自在家族中分管不同事务。如果陛下能够分别给予他们重要职务,将他们调往不同地区。
表面上是重用,实际上却能分散宋家的力量。”
李煜眼前一亮:“好主意!这样既不会伤害宋家的感情,又能达到分散其权力的目的。”
他想了想,又道:“比如,可以让宋阳留在国都任职,宋雷调往北方边境,宋商负责东部商路,宋文主持南方水利,宋策则派往西域使团......”
老臣点点头:“这确实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宋家子弟各有所长,分别任用,也符合人尽其才的原则。”
李煜拍板决定:“就这么办,近期朕会下旨,分别任命宋家子弟的官职。”
他顿了顿,又说:“另外,朕对宋家的祠堂很是好奇。听说这祠堂,能保佑宋家子孙平安。朕想亲自去看看,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大臣们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不解。
皇帝对一个普通家族的祖先灵位如此关注,确实有些奇怪。
“陛下,此事...是否必要?”老臣小心翼翼的问道。
李煜却一点头:“朕已决定,下月就去宋家祭拜一次,看看这宋家祠堂里面的先人究竟有何神通。”
大臣们虽然心中疑惑,但也不敢多言,只能恭敬的应下。
宋家大院,宋五正在书房中处理公务。
突然,一名侍卫匆匆跑来,神色慌张。
“老爷,紧急军报!”侍卫递上一封火急军情。
宋五迅速拆开一看,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父亲,怎么了?”宋阳正好在一旁,看到父亲的表情变化,连忙问道。
宋五将军报递给宋阳:“北境出现大股敌军,约三万人,正向我们的防线推进!”
宋阳大惊:“三万人?这是哪里来的军队?”
宋五摇摇头:“不清楚,军报上说旗号从未见过,不像是西域蛮族,倒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
“难道是北方的异人族?”宋阳猜测道。
“不太可能,异人族一向很少露面,更不会来我大楚的地方,他们躲都躲不急呢。
而且,我们与异人族之间还有其他几个小国,不可能直接来我们这。”
宋阳想了一会:“不管是谁,我们必须小心。要不要通知老祖?”
宋五点点头:“当然,这等大事必须请老祖决断。你先去调集军队,我去祠堂。”
两人分头行动,宋五匆匆来到祠堂,点燃三柱香,恭敬的跪在灵位前。
很快,宋长生的虚影从灵位中飘出:“发生什么事了?”
宋五将北境出现敌军的情况详细告知宋长生。
“这支军队来得蹊跷,时机也很微妙。”宋长生分析道。
“新君刚铲除宰相李荣,正准备削弱我们的势力,突然冒出这样一支军队,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中有诈。”
宋五有些困惑:“老祖是说,这可能是朝廷的阴谋?”
宋长生摇摇头:“不一定。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做好准备。这样,你立刻调集军队,防御边境。
同时,派使者火速入京,向新君报告此事,请求
援军和指示。”
宋五点点头:“我明白了。”
宋长生又道:“另外,派策儿的人秘密调查这支军队的底细,我总觉得这其中有蹊跷。”
很快,宋家上下忙碌起来。
宋雷带领家族精锐军队向北境开拔,宋策则带着几名心腹暗探,化装成商队,秘密前往北境侦察。
“务必小心行事,这支军队来历不明,目的不明,千万别打草惊蛇。”宋五叮嘱道。
宋策一点头:“父亲放心,儿子心中有数。”
三日后,宋策的商队抵达北境小镇。
这里距离报告中神秘军队出现的地点已不远,镇上百姓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什么。
“听说了吗?北边来了一群怪人,穿着红黑色的铠甲,说不上哪里来的。”
“可不是,我兄弟去打猎时远远见过,说那些人邪性的很,还时不时念叨些怪话。”
“我婶子的表弟在边境种地,说看见他们半夜在山上点起大火,围着火堆又蹦又跳的,吓得他撒腿就跑了。”
宋策假装闲聊,向店家打听:“掌柜的,最近这边可好?我们是去北边收药材的商队,别遇上什么土匪强盗才好。”
店家叹了口气:“客官啊,这几天可不太平。北边来了支不知什么来路的队伍,看着像官兵,但旗号却不是咱楚国的。
最好别往那边去,绕道吧。”
宋策点点头,与几名手下互换眼色。
入夜后,他换上夜行衣,带着两名最精锐的暗探,悄悄出了小镇,向北边摸去。
月色如水,三人宛如幽灵般穿行在丛林间。
翻过一座小山,远处的山谷中,隐约可见篝火星星点点。
“那就是他们的营地。”宋策轻声道。
三人潜近一看,只见谷中扎着上百顶帐篷,守卫森严。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一面巨大的旗帜,血红底色上绣着一个古怪的符号,像是一只眼睛中间有条竖线。
“这旗号...不是任何一国的军队。”宋策眉头紧锁。
正观察间,忽然从中央大帐中走出一队人马。
为首之人身披血红长袍,面色苍白如纸,嘴唇却异常鲜红,显得诡异无比。
他身后跟着十几个身穿黑袍的人,每人手中都捧着什么,列队走向营地边缘的一处平地。
宋策示意同伴继续跟上。
平地上,早已搭好一个石台,台上刻满了符文。
红袍人走上台前,举起双手,开始用奇怪的语调念诵着什么。
突然,一阵阴风掠过,宋策感到一股寒意直透心骨。
他运起内力抵抗,却见同伴已面色发白,浑身战栗。
“不对劲,这不是普通的军队!”宋策心中警铃大作。
只见那黑袍人将手中物品放在石台上,借着月光,宋策终于看清,那竟是十几颗鲜血淋漓的人头!
“血...血祭!”宋策瞳孔一缩。
随着红袍人念诵声越来越响,石台上的符文开始发出幽幽的红光。
那些人头中竟然飘出一缕缕青烟,汇聚成一团,缓缓上升。
“魔教血祭之术!”宋策心中剧震,这和自家老祖说的那些魔教中人使用的手段一模一样。
楚国边境突然出现魔教踪迹,这绝非巧合!
就在这时,其中一名黑袍人突然转身,朝宋策藏身之处看来,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被发现了!撤!”宋策暗道不妙,立刻打手势。
三人迅速后退,刚转身,一道黑影已破空而至!
“有人!”黑袍人厉声喝道。
宋策不敢耽搁,运起全身功力,将手中烟雾弹掷出,同时招呼两名手下:“分头撤退,务必将消息带回去!”
烟雾弥漫中,三人分散逃离。
宋策一边逃一边想着:“魔教为何出现在北境?是与朝中局势有关,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一连翻越三座山头,宋策确认没有追兵后,才放慢脚步。
回头望去,那营地方向,血红色的光芒冲天而起。
“不妙,必须立刻将消息传回家族。”
当夜,宋策写下密信,用飞鸽传书送回宋家。
“北境现魔教踪迹,血祭生人,事关重大,请老祖定夺!”
第二天清晨,宋策决定冒险再去探查一番。
这次他化装成当地猎户,独自前往附近村庄打探消息。
在一处简陋的酒肆中,他遇到一个老猎户,正愁眉苦脸的喝着酒。
“老丈看起来有心事?”宋策坐到他对面,倒了碗酒推过去。
老猎户叹了口气:“唉,现在山里不太平,不敢进深山打猎了。”
“怎么了?”宋策故作好奇的问道。
老猎户左右看看:“山那边来了一伙人,自称什么神殿护卫,说话怪里怪气的。我那远房侄子前天进山采药,至今未归,怕是......”
“神殿护卫?”宋策心中一动。
“可见过他们的首
领?”
“远远的见过一面。”老猎户打了个寒战。
“那人穿血红袍子,面白如纸,眼睛却红得像要滴血。最奇怪的是他说话的腔调,不像咱们这的,倒像是北边的异人族,又不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