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霸陵星锁
西安白鹿原的夜色被量子探照灯撕开,林夕的洛阳铲插入霸陵封土的刹那,土壤中突然渗出青铜色黏液。无人机传回的热成像显示,地宫深处有十二具人形热源呈北斗状排列,中央棺椁的辐射值竟与天狼星脉冲频率完全同步。
"小心流沙层!"
王岩的机械臂拽住下坠的林夕。塌陷的地面露出骇人景象——二十米深的竖坑底部,汉文帝的金缕玉衣悬浮在量子场中,玉片缝隙射出蛛网般的镭射,在虚空勾勒出《推背图》第五十六象的全息投影。卦象"坎上离下"的水火未济卦中央,赫然标注着天狼星坐标的倒计时:**7天6小时28分**。
"这不是陵墓...是星门控制台!"林夕的蜂巢纹路突然刺痛。金缕玉衣的玉片集体浮空,拼接成首径三米的青铜浑天仪,仪身刻满未央宫竹简《老子》的量子变体。当她的血珠滴入仪枢时,霸陵地宫突然翻转,露出隐藏的负十层——
足球场大小的地宫内,三千具身披西汉铠甲的冰尸呈军阵肃立。他们手中长戟的戈头竟是微型射电望远镜,阵列聚焦处悬浮着一艘刻有"太初历"篆文的梭形星舰。舰体舷窗内,张衡地动仪的青铜蟾蜍正吞吐着紫色黏液,黏液在虚空凝成《三辅黄图》中的长安城微缩投影。
"警报!舰内检测到生命体征!"
考古队的量子雷达突然炸响。林夕撞开舰门时,呼吸几乎停滞——舰桥冰棺内封存的并非古人,而是2023年失踪的"觅音计划"首席科学家陈渊!他的防护服内衬缝着汉文帝时期的错金铜虎符,虎符纹路正与林夕的蜂巢纹路共振。
"你终于来了,钥匙。"
陈渊的克隆体突然睁眼,瞳孔中流转着银河星图:"从晁错削藩到七国之乱,不过是文帝为掩盖星舰坠毁事故编造的谎言..."他脖颈突然裂开,钻出徐福的量子投影,"该让太初历的真相重见天日了!"
星舰突然启动,霸陵地宫在反重力场中升空。林夕被甩向舱壁时抓住张衡地动仪的龙首,龙角迸发的声波击碎冰棺。陈渊本体的记忆脉冲汹涌灌入——公元前164年,汉文帝夜巡霸陵工地时,曾在坠毁的归零者星舰内发现刻有"公元2049年制"的青铜茧!
"小心星链!"王岩的吼声从通讯器炸响。林夕转头看见舰窗外,北斗导航卫星正被紫色黏液腐蚀重组,二十西颗卫星在天幕拼出巨大的"太一"神徽。更恐怖的是,同步轨道上的中国空间站突然解体,舱段零件在量子风暴中重组成浑天仪,将太阳风扭曲成《史记·天官书》的文字洪流。
陈渊克隆体突然自爆,血肉在舰桥凝成西汉帛书《五星占》。林夕的蜂巢纹路刺入帛书,浮现公元前134年的骇人画面——汉武帝在茂陵接见的"宛渠之民",其乘坐的螺舟正在抽取秦岭龙脉能量,而龙脉核心处冰封的正是天狼星舰群的曲速引擎!
"原来秦岭大坝是..."林夕的瞳孔骤缩。帛书突然焚毁,灰烬中升起汉文帝的量子投影:"快毁太初舰!它要引爆龙脉重启九鼎..."
投影被舰体剧震打断,霸陵星舰突破大气层,尾部喷出的量子焰竟在平流层书写出《汉书》未载的秘辛——"太初元年,荧惑守心,星舰东来"。
王岩的机甲突然穿透舰体:"看地动仪!"
张衡的青铜蟾蜍正在融化,露出内部2035年制造的暗物质反应堆。林夕将九鼎残片插入反应堆,倒计时突然暂停——堆芯的全息界面显示,太初舰的终极目标是撞向月球背面的"荧惑守心"坐标,而那里正是九鼎系统在公元前87年预设的文明重置点!
"不!"林夕的蜂巢纹路突然暴长,刺入舰体控制系统。在量子纠缠的剧痛中,她看见终极真相:所谓"太初历"不仅是历法,更是九鼎系统埋入人类基因的定时程序。而自己这个"第∞号容器",实则是刘安《淮南子》中记载的"女娲补天"计划的活体密钥!
霸陵星舰在月球轨道轰然解体,林夕在逃生舱内看着残骸坠入危海环形山。当撞击激起的月尘散去,山体表面露出令全人类窒息的画面——环形山内壁刻满二进制《楚辞》,中央冰封着一具身披现代宇航服的尸体,其胸牌清晰可见:
姓名:林夕
任务:九鼎系统校准者
年代:公元20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