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漫漫74

飞机上俯瞰京城,灯火璀璨。

而十几个小时之后,飞机将在土国降落。再该国的机场必须等待十多个小时,而后才能转机去约单。而到了约单之后,能不能顺利离开,奔赴伊lk,这可都不好说。

飞往土国的飞机上,很安静。许是夜里的原因,不一时,身后的几个欧洲男人就打起鼾,声音极大。

姜山将耳塞递给桐桐:要么?

桐桐摊开手掌:有!

老马将帽子往脸上一盖,说这两人:“抓紧休息,往前的路难熬!”也就在飞机上能睡的安稳觉。

桐桐把自己裹严实,然后把脸藏在领子里,帽檐压下来,把自己摁睡了。

说睡就真睡了,一动都不动。

姜山看看左边的林雨桐,再看看右边的老马。一个睡的安静极了,一个像是开着拖拉机出门的,鼾声干过了后面一排欧洲人。

都睡的深沉了,他却睡不着。

脑子里乱七八糟的,第一次这么害怕发生空难,第一次这么担心一觉醒来,等着飞机的是一发炮弹。

老婆和孩子还在家等着呢,走的时候一腔热血,等坐在这里了,他甚至都想,从约单要是不能出机场……那也行呀!安心回来,按时上下班,早上送孩子上学,晚上接孩子放学,哪有那么多叫人提心吊胆的事。

这么胡思乱想中,睡着了。直到提醒飞机将要降落,他才在迷蒙中睁开眼,到底都不知道自己是几点睡着的。

只是这一觉睡的很??不舒服,精神多少有些萎靡。

桐桐却神清气爽,迷蒙的左右看看,而后坐好,等着飞机降落的那一刻。

飞机落下去了,属于欧洲大陆清晨的空气,感受着丝丝凉风,好像还不错。

一切都是陌生的,桐桐背着大包,拖着行李。

马向前和姜山不时的看顾一眼,见她确实一个人可以,那便什么都不说了。

在机场,三个人换着去洗漱,姜山去要了三杯咖啡,为了提神的。

桐桐接了过来,喝了一口,温着倒是香浓无比,只是喝起来味道有些怪怪的。叫本来就不爱喝咖啡的她,更是对这玩意深恶痛绝起来。

他们三个的长相,这行装,被当地的旅游公司盯上了。

有个络腮胡的男人,过来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跟三个人介绍景点,桐桐全神贯注的听,三个人互通有无,才算是把对方的意思听懂了,对方在介绍游艇旅游,三个人只要二百美元,就可以坐着游艇去欣赏波S普鲁斯海峡。

有正事要办,带着这么多行李,三人真没有心情赏景。

真就只希望在这附近找一家餐馆,能吃口舒服的饭菜也行呀。

可惜,这是机场周围。机场里带的那些吃的,他们不想吃。周围空旷一片,根本没有吃饭的地方。

桐桐左右看看,看看不远处两三个男人不停地朝这边看。她跟这人沟通,问她,若是十人团,能不能便宜些;若是百人团呢?

这么认真的讨价还价,跟对方就价格不停地商讨。

“不着急,我们在等其他人一起!你们可以考虑考虑……”

暂时把人糊弄过去了。姜山朝那边看了一眼,“怕有危险?”

“他们人少,行李多!要是拒绝了,难保不被人盯上。小心着些,等上十多个小时,咱们该转机了……”这一茬就算是应付过去了。

马向前嘴角翘了翘,这姑娘是心细胆大,也足够谨慎。

因着战事的原因,伊lk成了全球的聚焦地,世界各地的记者来来去去,都是从这里转机。

就在三个人拖着行李,选择了机场这种又贵又难吃的事物的时候,有D国的两名记者被骗了,大件行李丢失了,只有随身的背包随行。又是报警,又是找机场,可短期内肯定是找不回来了。

老马指着那大饼,跟对方交流,示意对方要买走全部的大饼。桐桐这才回过头来,老马这是在储备干粮,前路难行,从国内带的都没舍得吃,于是,沿途还得再采买。

三个人尽量的塞大饼,但凡有空隙就买了水塞到包里。

因此,再次登机的时候行李比来之前还更重了。

航班是约单航空公司的,老马临登机之前,叫姜山和桐桐:“过来,重新整理行李……”

“怎么了?”姜山看着鼓囊囊的行李,“这塞的满满当当的……”取出来容易,再塞回去可就太难了。

“这事约单的航空公司……”那边本身就不安稳,你指望他们的运营有多正规,“但凡托运的行李,‘丢失’的可能性在七八成……”

姜山:“……”

桐桐:“……”她指了指背包:“重要的都随身带了。有一部分食物和水……还有药品……”

老马没说话,看着行李。然后把防弹衣和防弹头盔放在行李箱里,却把发稿设备随身背着。

姜山看着他放弃了防护:“老马?!”

老马没抬头,只收拾他的。

桐桐看看另外一个大箱子,那是三人工作设备。怎么办?

她也默默地蹲下来,将随身的包打开,将安全防护设备全掏出来,将其他的发稿设备一件一件小心的塞到随身的包里。

姜山跟着一件一件的整理,三个人一分,随身的包里只能放重要的证件,设备,随身替换的衣服,以及一部分的食物、药品和水。

桐桐没放弃内衣,其他的真的都放弃的差不多了。

等三个人规整晚,急匆匆的托运了行李,然后背着包像是背着宝贝一样的登机。

这一趟飞机上,除了冒着炮火做生意的商人,几乎都是同行。三四个小时的飞机,大家相互攀谈着。

桐桐很困了,她没有兴趣再聊,抓紧时间休息去了。

这飞机上,有五分之一都是女记者,她并不是唯一一个。便是国内派出去的,也有不少女记者。各个媒体单位都会派遣记者,其他兄弟单位派出去的不乏女记者。

边上是一个YI国女记者,刚起飞的那会子两人简单的交流了几句,她叫艾玛。

等一觉醒来,都准备下飞机了,艾玛的行李看起来没有那么沉,要先走了:“林,再会。”

“再会。”

再会的也太快了,等自家这边一行三人下了飞机,去取托运行李的时候,艾玛也在,她正在跟机场的工作人员激烈的争吵着,因为她托运的行李丢了。

姜山过去,询问行李的事,对方拿了单子,然后很抱歉的表示:“丢了。”说完又马上道:“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力寻找的,找到便给你们打电话。”姜山看桐桐: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真就这么丢了。

桐桐看老马,挑起大拇指:您是这个。

老马叹气,招手叫两人:“走吧!别耽搁了。”

结果被告知,得再等等,要核实各位的身份。约单的首都漫安去伊lk首都巴格哒,有公路可通,有出租车转跑这一条线,他们需得穿越这条公路……

这条公里又被称为死亡公路,因为往过走就是战区,这条公路总有物资进出,常有□□袭击这条公路,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的。

因着出去就不受控制,因此,在此之间就要核查这个。

于是,如预料一样,三人被滞留在机场了,跟其他国家的记者一起,被安置在四面透风的一处消防过道内。

从包里取了饼子,没滋没味的吃着,然后再灌一口水,坐在包上想办法。

桐桐一扭头,看见艾玛一个人,拎着个简单的包走过来了。她招招手,问对方:“你的同伴呢?”

“我一个人!就我一个人。”没有其他人了。

艾玛的设备在旅行箱里,这会子都不见了。

“那你现在怎么办?”桐桐多问了一句。

“实在不行,我需要返回去,采购设备,二次飞回来……”

桐桐慢慢嚼着饼子,心里的念头又蠢蠢欲动。她低声问老马:“往前的路……难走吧?”

肯定呀!要么为什么叫死亡公路呢。除了路难行,千里之遥,在战争开始之后多次被轰炸,到现在为止还一直被轰炸,你说危险不危险。

桐桐就问说:“那咱们得防护设备,对咱们来说,就很重要!”这是要紧的时候保命用的!

“你以为能找回来?”

“他们找不回来,但是咱们可以再买回来。”桐桐低声道,“您想啊,正因为觉得贵重……咱们得东西才‘丢失’了,可‘丢失’了能去哪?”

销赃?

“对!销赃。”桐桐低声道,“我跟艾玛搭伴,两个女人,一般不会太叫人警惕。你们不用出面,我先去探探……”

姜山拉了桐桐一下:“这必然是狮子大开口,可咱们带的现金不够。之后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千里的路途,光是找车找司机,就得一大笔开销……”

别回头东西找回来了,钱也花完了,这就更尴尬了。

桐桐:“……”她没法说她带的前足够,只能说:“我先去打听打听,不问怎么知道呢?他们敢扣下,必然形成了灰色的链条,什么东西什么价格,都有数呢!卖的也都是咱们这样的人,便是价格高一些,应该也有数吧。”

姜山:“……也行吧!安全第一。”

“我也出不了机场,没事。”桐桐说着,就追着已经走开的艾玛:“艾玛,你等一下。”

艾玛是个二十七八岁的姑娘,乱糟糟的金发,浅蓝色的眼睛,她站住脚看过来,:“有事?”

桐桐低声跟她交流,问她:“若是从当地购买设备,是不是会比返回来更便捷?”

艾玛秒懂:“……哦!买噶的!”我怎么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