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王子腾
第160章 王子腾
“老太太问我伤好了没,好了就回西府……”元春抱紧了贾珝。
“老太太还说,要给我寻一门亲事。说我年龄大了,眼光不能太高,一些小门小户的富贵之家也行,府里会多准备些嫁妆……”
元春絮絮叨叨地说着,她已经哭过一阵了,此刻像是在享受与贾珝最后的温存一般。
贾珝可以理解她的心情,他俩的事情是不被世俗接受的。若真被贾母发现了,对于元春来说影响太大,即便贾母不挑明,元春也承受不住自己内心的压力。
元春是贾母亲手抚养长大的,却做出了这种事情,有负教养之恩,面对这些压力,贾珝只能尽量开解。
除此之外,贾母也不会明着给她压力,戳破此事,反而会帮她遮掩。
这是绝对的,一是家丑不可外扬,二是贾母也不敢恶了贾珝。
所以贾母提醒元春回府,要给她安排亲事。至于寻些小门小户的暗示,估计是贾母已经看出元春非完璧之身了……
当然,也可能是贾母觉得元春一直住在东府不好,说了些随口之言,并无他意,只是元春自己心虚,才对号入座了。
“我知道了,我会解决的。”贾珝搂住元春的后背,摸着她的秀发说,“明晚我就去找老太太。”
贾珝的想法是,先拖着。
身为贾家族长,贾家女儿的婚配,他还是有些话语权的。
如果他全力反对的事,贾母还要做,那就有些不知好歹了。
贾母如此年龄,什么丑事没见过?拖上几次,她不懂也都明白了。
贾珝和元春的事,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个世界也有类似“脏唐臭汉”的说法。
在高门大院里公公扒灰、叔嫂有染更是屡见不鲜,至于儿子和老子的侍妾私通,都是家常便饭。
就说西府,贾琏都偷了贾赦的小老婆么?
到时候就该贾母取舍了,事已至此,是要和贾珝硬碰硬,搞得两府不宁,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无事发生……
元春忽然喃喃道:“珝弟,要不我剃了这烦恼丝,和老太太告罪,做姑子去……”
“不止于此,现在的贾家,可不是老太太说的算了。”贾珝显得很淡定,温声细语安慰着元春。
之后,抵达王府。贾珝和后方的宝玉下了车,从正门而入,再送元春和王夫人去后宅。
王夫人掀开车帘,见着道路两侧列队的锦衣华服的护卫,和其余宾客艳羡恭敬的眼神,难免有些得意。
虽然她不喜贾珝,却沾了他的光。王夫人又想到,若这些权势都是宝玉的,那该有多好……
宝玉一见王子腾,连忙见过请安,王子腾应付过,又把眼神投向贾珝,看着这位少年权臣,眼底满是热切。
“贾大人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快里面请!”
听这个称呼,贾珝也没有多大反应。王子腾为官多年,肯定不会脑残到上来就是一句“珝哥儿”。
王子腾如今官至九省都检点,品阶很高。
但他是借了贾家的势。
王家两代连嫁二女入贾家,只能说明贾家有王家所期望的利益,那便是贾家三位国公留下的香火余荫。
不可否认,王子腾自身的能力出众,远胜贾政、贾赦之流。
但若没有贾家的助力,他也不可能一路青云直上,接手京营节度使。
虽然大部分原因是贾家后人太废物,这些香火情不用在王子腾身上,也是浪费了。
但王子腾要承这个人情,在如今贾家的话事人面前,他若托大,说他是白眼狼也不为过。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贾珝本身够硬。
有超品伯爵之位,还掌控锦衣卫和龙禁尉,还是皇帝心腹,权势在王子腾之上不说,他还有求于贾珝,哪敢装腔作势?
要等宝钗和贾珝成亲后,他再喊一声珝哥儿,就合情合理了。
贾珝想起这是元春的亲舅舅,也笑着拱手,“舅老爷客气了,既是族亲,也不必如此生分。”
王子腾感受到贾珝的态度后大喜,一把把住贾珝手臂,忙说:“文和,快里面请。”
随即宝玉去了偏厅,都是一些开国勋贵一脉的年轻后辈子弟,而贾珝直接被引入正堂,由王
子腾亲自作陪会谈。
王子腾所求之事,无非是让贾珝在皇帝面前保举他……
贾珝思索片刻,贾史王薛本就是联盟,在外人看来更是荣辱与共,等宝钗过门后,他和王家的关系也只会更亲密。
现在王子腾很懂事,主动靠近他示好,拉他一把,多一个政治盟友也不错。
想干大事,就不能单打独斗,姻亲势力就是基本盘之一。
王子腾又不是贾雨村那种忘恩负义,落井下石的小人。
贾珝随即不动声色道:“自阉党落败,崔呈秀被下狱问罪后,兵部尚书一职空悬至今……”
王子腾听闻,虽脸色平静,但手上不禁用力捏住了茶杯,略有些期待的看着贾珝。
若他真获得皇帝信任,任上了兵部尚书,那下一步就是入内阁了……
“但此前陛下落水后,染上了伤寒。”贾珝又说,“或许等陛下痊愈后,时机才较为成熟。”
贾珝肯开口,王子腾已经满意了,这种大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忙笑道:“是不能操之过急,那此事就有劳文和了。”
饮过了茶,王子腾还要陪见其余贵客,便让人引贾珝至后宅,让王家女眷见过。
贾珝跟着王府的小厮进了垂花门内,早已一名大丫鬟领着两个小丫鬟在等着了,见了贾珝就行礼。
又穿堂过室,来到后宅的明厅之中。
满屋子都是女眷,放眼望去竟然就他一个男人。
除了服侍的丫鬟婆子外,王子腾之妻李氏及王府的姑娘,贾珝也看到很多熟人,王夫人、薛姨妈、元春、宝钗、凤姐儿都在。
王府的女眷,见一陌生,浑身贵气,英俊不凡的男子走进来,都是目光惊奇,暗自称叹。
凤姐儿笑得格外风骚:“瞧我们东府的大伯爷来了,你们不认识他,想必都听过他的名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