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梁萧练忘情

听到师父这样说,梁萧的眼睛明显放大,惊喜之色难以掩盖,能够被师父这般称赞的武学一定是天下最顶尖的武学,他只要学会了,必然能击败萧千绝!

“师父,这一门武功叫什么?”

梁萧迫不及待的问道。

李惊蝉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这一家门武学叫作【忘情天书】。”

梁萧神色微微一震,单单是听名字都是非常厉害的武功,他一定要学会。

“师父,快教我!”

李惊蝉微微颔首,让梁萧平稳心境,随后说道:“【忘情天书】共分十五,即‘天、地、君、亲、师、金、木、水、火、土、日、月、风、云、我。’招法变化,皆是在这十五项当中,修习心法之后,可以借助天地自然之力,攻杀对手。

比如在辽阔大地上与人对敌,就可以运转‘天意’‘地势’二诀;比如在流水环绕之地对敌,就可借助‘水逝’之诀;再比如在月夜对敌,就可以借助‘月映’诀使对方如罩寒霜,夺其心魄,战而胜之;在风吹之地运使‘风流’诀,借助风吹乱花,扰乱敌人视线,进行杀敌.......”

李惊蝉将忘情天书总纲介绍给梁萧,让他对【忘情天书】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只是李惊蝉当初在萧家见到【忘情天书】后就认为【忘情天书】上对待各种能量的运用过于浅薄,若是深挖未必不能结合周天自然之力创造出一门更加强大的武学。

只不过李惊蝉于武学一道上并无太多想法,他如今自身肉身早已被系统增强到无法形容的可怕程度,武学对他而言只不过是锦上添花。

“萧儿,【忘情天书】对使用者的心性要求极高,使用之时必须忘情,如果不能忘情,则无法催发【忘情天书】的威力,尤其是动用忘情剑法,更是要舍弃已身,天地之间只剩下自已一个人,一柄剑,千山万水,众生百相,都只是自已的手中之剑。”

“故而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面,除了修炼武学,你也要打磨自已心性。”

李惊蝉殷殷叮嘱,梁萧牢记在心,终于明白为什么李惊蝉会将他带来华山。

“师父放心,弟子一定努力,绝不会辜负师父的期望!”

梁萧认真的看着李惊蝉,目光坚定。

李惊蝉开始传授他【忘情天书】,一招一式,一字一句,讲解的鞭辟入里,其中不乏李惊蝉对【忘情天书】的一些修改,使梁萧对【忘情天书】的理解愈发深刻。

梁萧悟性超凡,举一反三,他入门极快,只是以梁萧的悟性,李惊蝉从未怀疑过他在武功上面的进步,问题的关键在于心性。

恰巧【忘情天书】是最考验心性的,梁萧如果不能克服他性格上的缺点,武功永远也无法达到可以击败萧千绝的程度。

梁萧日日刻苦训练,时间一晃便是一年,梁萧长得更高了,【忘情天书】同样初窥门径,举手投足之间气质变化极大,再不像当初那般顽劣,只是性格上的顽皮还是有些改不掉。

这倒也不重要,心性磨炼并非是要彻底将原本的性格磨灭,而是单纯对性格做出一定改变,打磨掉性格上的缺点,保留性格上的优点。

从目前来看,梁萧在这一点上显然是做的不错的。

因而也到了李惊蝉一行人离开华山的时候,这一夜,三人各自安睡。

李惊蝉和阿青忽然起身,二人相视一眼,他们武功通玄,虽然熟睡,但是外界任何一点轻微动静都不可能瞒得过他们。

二人下床之后,来到窗口,向外看去,只见月光下,草丛细微摇动,就像是一条蟒蛇在草丛中爬行,蜿蜒前进,正所谓蛇行鼠伏,说的便是这种情况。

阿青悄声道:“两个人,武功不低,大半夜的来到华山峰顶做什么。”

寻常人纵然是登山游览,也多会选择白天,华山险绝,半夜登山,危险极大,谁也不会没事给自已平白增加危险。

蓦的,那两个人在靠近房屋之后停了下来,蹲在草丛中,看不到半点身影。

不多时,就听其中一人说道:“潇湘兄,这华山壑深崖险,怎么会有人在此结庐而居?”

另一人道:“的确非常奇怪,我在三年前来到过这里,附近只有一座玉女祠才对,怎的竟然还有人在此生活?”

一开始说话那人又道:“我看院子外面泥土刚刚翻过,想来人还在,我们要小心些,不要节外生枝,否则惊动老和尚,事情就麻烦了。”

后面那人答道:“尹兄,你说的半点不错,老和尚本领超乎想象,咱们还是要谨慎小心,万万不可被他抓住。”

被称为潇湘兄的人说完这句话就没了声音,草丛中也没有了动静。

又过了一会儿,被称为尹兄的人说道:“潇湘兄,话虽如此,可那老和尚如果守住下山的要道等,咱们岂不是一辈子都下不了山?”

“老和尚耐心充足,守个三五年怕是都不在话下。”

潇湘兄沉声道:“尹兄说的有理,看来我们必须要找个地方藏起来,这宅子岂不是天随人愿?咱们杀了宅子主人,霸占宅子,那老和尚不管在山下守多久,我们都可以支持。”

尹兄道:“潇湘兄说的对极了,正该如此。”

李惊蝉与阿青相视一眼,杀机顿起,这两个人竟然想要杀了他们,夺取宅子,简直是自寻死路。

二人不动声色,李惊蝉正准备出手神不知鬼不觉的解决掉两个人,山下忽然传来一声长啸,连绵不绝,浩荡雄浑。

“两位借书不还的朋友,还请现身相见!”

李惊蝉听到这句话,神色微微一变,他大概知晓这二人是谁了,那所谓的老和尚又是什么人。

只是没想到这件事被他遇上了。

不多时,只见远处,有一个老僧牵着一个与梁萧差不多大的少年,在险峻的山崖上奔走如飞,脸不红气不喘,呼吸如常,他环顾四周,看了一眼宅子这边,却没有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