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邪影缠身
夜幕如一张漆黑的绸布,悄无声息地铺满了整个小镇。黑暗笼罩着每一个角落,仿佛要吞噬一切光明。街道两旁的灯笼发出昏暗而摇曳的光,宛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微弱的光芒在黑夜中闪烁,将长街染成斑驳的光影,犹如一幅古老的水墨画。
寂静的夜里,没有丝毫人声鼎沸的喧闹。微风轻拂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似乎在低声诉说着什么秘密。远处偶尔传来的狗吠声,打破了这份宁静,让人心生一丝恐惧和不安。
在这静谧之中,一座老旧的宅院显得尤为显眼。这座宅院已经有年头了,岁月的痕迹刻在了它的墙壁和门窗上。宅院里住着林家老太爷,他年近九十,虽然年纪大了,但向来身体康健,精神矍铄。然而,近日却突然病倒,整日昏睡不醒,面色苍白如纸,仿佛失去了生机。镇上的医生们纷纷前来诊治,但都束手无策,只能摇头叹息,表示无能为力。
林府内宅,一片静谧。林家的大少爷,林风,正站在床边,望着床上奄奄一息的父亲,心如刀绞。自从一年前开始,父亲的身体就每况愈下,寻遍名医也无济于事。林风自幼聪慧过人,文采斐然,被誉为镇上的才子。但此刻,面对父亲的病情,他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
林风不信邪,他不相信父亲会就这样死去。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父亲的病情依旧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日复一日,林风的心渐渐沉入谷底。
终于,在无数次的尝试无果之后,林风决定去寻求镇外那位传说中的道士的帮助。那道士名叫青云,据说他能通阴阳、驱鬼怪,拥有非凡的神通。林风抱着一丝希望,踏上了寻找青云的路途。
经过一番打听,林风找到了青云的住处。那是一座位于山间的小道观,周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林风来到道观门前,轻轻叩响了门环。不多时,一名道童出来应门,将林风引进了道观内。
在道观的大殿里,林风见到了青云。青云年约五十,须发皆白,面容慈祥,眼神深邃如湖。林风恭敬地向青云行了个礼,然后说明了来意。青云听着林风的讲述,眉头微微皱起,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令尊的病情,非药石可医。依老道看来,他这是被恶鬼附身了。”
林风闻言,心中一惊,但随即又冷静下来。他深知青云并非信口开河之辈,既然他这么说,必然有其道理。于是,林风连忙恳求道:“还请道长指点迷津,救救我父亲。”
青云微微颔首,表示同意。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从袖中掏出一枚黄色的符咒,递到了林风面前,郑重其事地叮嘱道:“你把这张符咒贴在令尊的额头上,然后在今晚备好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满满当当的一碗米酒以及一把锋利无比的桃木剑。”
林风小心翼翼地接过符咒,虽然内心充满疑惑与不解,但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青云的话,并严格按照要求去执行。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林风马不停蹄地准备好了所有物品。当他将符咒稳稳地贴在父亲的额头时,突然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寒意从父亲身上源源不断地传来,仿佛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正在拼命挣扎,试图逃脱束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夜越来越深,林家宅院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青云紧紧握着那把桃木剑,挺直身板站立在林家老太爷的床榻之前,神情严肃庄重。他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神秘莫测的咒语,手中的桃木剑也随着咒文的节奏而缓缓挥动。
就在这时,林家老太爷的身体猛然间剧烈颤抖着,一双眼睛豁然睁开,其中闪烁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诡异光芒。紧接着,他张开嘴巴,发出一声凄厉至极的尖叫声,那声音尖锐得让人耳朵生疼,似乎要刺穿人的耳膜。
青云见此情景,脸色微微一变,但手上动作却丝毫没有停顿。只见他手腕一抖,手中的桃木剑便如同一条灵动的毒蛇一般挑起,直直地指向老太爷的额头。与此同时,他口中念念有词,原本贴在剑身之上的符咒竟无火自燃,瞬间燃起熊熊火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另一边,林风则眼疾手快地将装着米酒的瓷碗举起,向着半空之中用力泼洒出去。米酒在空中形成一道晶莹剔透的弧线,伴随着四溢的酒香,一只毛色鲜亮、鸡冠通红的大公鸡被这股浓郁的米酒香气吸引而来,它站在桌上,昂首挺胸,引吭高歌。
随着公鸡的啼鸣声和米酒的香气不断扩散开来,林家老太爷身上那股暴戾的气息开始逐渐变得平和起来。他眼中的诡异光芒渐渐消散,身体也不再颤抖,终于恢复了平静。
青云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地将手中的桃木剑收回鞘中,对着林风说道:“令尊身上的恶鬼已经被我成功驱逐出去了。但是由于他被恶鬼附身时间过长,身体状况变得极为虚弱,需要静心休养一段时间才能康复。”
林风听闻此言,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紧紧握住青云的手,哽咽着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告诉青云,自从父亲生病以来,他们一家人四处求医问药,却始终不见好转。如今终于找到了病因,他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
按照青云的嘱咐,林风迅速为父亲准备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滋补汤药,并小心翼翼地喂给他喝。此后,林风便日夜守在父亲床边,悉心照料他的生活起居。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家老太爷的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原本苍白的面容也重新焕发出红润的光泽。
林风经历过这一系列事情之后,深刻认识到一个道理:尽管现代科技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一些现象是科学无法解释清楚的。在这个充满神秘和未知的世界里,人们应当怀着敬畏之心去面对大自然和传统文化,不可轻易忽视或亵渎它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并保护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