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第230章 开宝箱!

张震看出来,她现在走路还有点不方便,伸手扶住了他。

柔声道,“还是上床上躺着吧,我有一套针灸术,可以给你治伤。”

槐婷婷此刻正在忍受火辣辣的痛苦,听闻此言顿时露出喜色,“真的啊,那还不快点给我治!”

......

临近中午,张震才匆匆吃完早已冰凉的早餐。

他神色匆匆地走出房间,迫不及待地召集了尘、霍勇罡等一众得力手下。

再次朝着那神秘的密室进发,一心想去探寻那些箱子里究竟藏着何种宝物。

踏入密室外间,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

原本空旷的空间,此刻已被堆积如山的各种物件塞得满满当当,放眼望去,简直就像个不堪重负、即将被撑破的超载仓库。

众人小心翼翼地在杂物间穿行,脚步声在这寂静而封闭的空间里不断回响,显得格外清晰。

张震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快步来到最里面的密室。

站在那一排神秘箱子前,他神色凝重,郑重其事地整理了一下衣领,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他内心的虔诚。

他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一次开启箱子,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咔吧”一声脆响,第一个小号箱子在张震紧张又略带颤抖的双手下,缓缓被掀开了盖子。

一道手电光迫不及待地射进箱子内部,然而,就在光线照亮箱内的瞬间,张震的心猛地一沉,如同坠入了冰窖。

他满心期待看到宝物散发的熠熠反光,可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堆色泽暗沉的纸张。

刹那间,一个不祥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难道自己的好运气真的耗尽了?这里面难道全是明朝发行、早已大幅贬值的宝钞?

张震的心跳陡然加快,他在心中不停地默念着满天神佛的尊号,祈盼着这只是一场虚惊,千万别如自己所想的那般糟糕。

他缓缓蹲下身子,双手微微颤抖着,轻轻拿出了最上面一层纸张。

当纸张被拿到眼前,借助手电那明亮的光线,张震原本失落的眼神瞬间重新焕发出光彩,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只见这些纸张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工整的馆阁体字迹。

每一笔每一划都刚劲有力,笔画间尽显法度森严。

隐隐散发着一股超凡脱俗、卓尔不群的气势,稍有鉴赏能力的人一眼便能看出,这定是出自名家之手。

张震迫不及待地仔细辨认上面的内容,当他看清之后,脸上顿时露出了狂喜之色,整个人都激动地微微颤抖。

原来,这竟然是嘉靖二十六年殿试的试卷,更为惊人的是,试卷上方还有一行朱笔御批——赐一甲第一名!

张震只觉脑海中“嗡”的一声,犹如一道惊雷炸响:这可是状元的卷子啊!

在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由皇帝亲自出题并主持。

殿试录取者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他们在科举体系中地位尊崇,是天下士子的楷模,往往直接进入翰林院等重要机构任职,仕途起点极高。

二甲赐“进士出身”,人数不定,通常成绩优异者会被授予不同官职,在官场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张震对明朝历史了如指掌,他清楚地记得,嘉靖朝共举行过十多次殿试,而嘉靖二十六年的这一次尤为出名。

原因无他,后世大名鼎鼎的名相、改革家张居正,正是在这一科考中二甲第九名进士。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是明朝中后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他在万历年间担任内阁首辅,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措施,史称“万历新政”。

在政治上,他实行考成法,整顿吏治,使得各级官员办事效率大幅提高。

经济上,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合并为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这一举措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军事上,他任用戚继光等名将,加强边防,巩固了明朝的国防。

张居正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明朝中期以来的颓势,使国家一度呈现出繁荣稳定的局面。

张震忽然意识到,既然这里有嘉靖二十六年殿试的试卷,那会不会也有张居正的试卷呢?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他只觉得心脏都快跳出嗓子眼了。

要是真能找到张居正的亲笔试卷,那简直就是老天爷眷顾,这份试卷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简直不可估量,必将成为无价之宝。

张震刚刚伸出手,迫不及待地想要继续翻找箱子里的试卷。

可就在手指即将触碰到下一张试卷的瞬间,他像是被一道电流击中,猛地回过神来,强行控制住了自己的动作。

他深知,这些试卷历经了四百多个春秋,纸张早已脆弱不堪,每一张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倘若因自己一时的冲动随意翻找,导致其中几张损坏,那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堪称千古罪人。

他在心中暗自思忖,倒不如先将箱子妥善转移到合适的地方,等准备好专业的设备,营造出适宜的环境,再对这些试卷进行仔细辨认。

同时用氮气保护起来,最大程度地确保试卷的完整性。

想到此处,张震满脸不舍,却又动作轻柔地将手中那张状元卷子轻轻放回箱子。

仔细抚平试卷上的褶皱,仿佛在安抚一位沉睡的历史巨人。

接着,他用力将箱子盖关严实,确保密封到位,不让一丝外界的空气或湿气进入。

随后,他扭头叫来身旁一个手下,神色郑重地吩咐道。

“你去,再找四个人,一起把这箱子抬到我的书房去,记住,一定要轻拿轻放,就像抬着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一样小心,明白吗?”

手下赶忙点头,转身迅速召集了另外四人。

众人来到箱子旁,围成一圈,蹲下身子,双手稳稳地托住箱子底部,然后齐声喊着号子,缓缓站起身来,迈着极为缓慢且谨慎的步伐,抬着那个箱子一步一步地走了。

张震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又将目光投向眼前那密密麻麻、超过一百个的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