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牛皮飞上天
黄锦这时候也端来一个新木足盆,到了嘉靖皇帝身前,然后准备帮嘉靖皇帝洗脚。
“该洗脚了帝君。”
嘉靖皇帝淡淡的嗯了一声,享受着黄锦的伺候。
黄锦细心认真的帮嘉靖皇帝脱掉的鞋袜,然后又轻轻的用手再试了试水温之后,才将嘉靖皇帝光着的脚丫子放在盆里。
这刚刚放进去的时候,嘉靖皇帝明显有些不适应,但是他还是坚持住了。
黄锦一边认真的帮嘉靖皇帝撩着水洗脚,一边又忍不住的掉眼泪豆。
嘉靖皇帝听到黄锦的动静,他也笑了。
嘉靖皇帝笑道:“哭什么呢不就有些疮吗朕这是在渡劫。等这一劫过了,朕就能成仙了。”
黄锦忍着嗯嗯了一声,“奴婢眼窝子浅,让帝君见笑了。”
嘉靖皇帝又笑道:“这不,朕也怕你们担心,所以不也让你去找了李时珍给朕开了方子吗”
“看朕现在多听话,一边修炼问道,一边还听话泡脚。这一来一往,朕不仅道行精修了不少,身体也恢复的快了一些。”
嘉靖皇帝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这两年来,随着他年纪逐渐苍老,精力也越发的不如从前之后。
他的心里也不由的在打鼓,也在认真的反思自己修仙修的对不对
可是他是皇帝!
有些错误是不能认的,哪怕他自己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他也得硬着头皮一条道走到黑。
要不然,他几十年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威严,不也随着他承认的错误,烟消云散了吗
所以,哪怕是现在身体有病,嘉靖皇帝还是要硬着头皮继续修仙。
且,万一成了呢
用三十年的老雕泡完脚之后,嘉靖皇帝也舒服了很多。
他继续靠在了身后的背靠上,看着还在整理洗脚盆和洗脚水的黄锦。
嘉靖皇帝又好奇的发问道:“你又把这些酒装起来做什么”
黄锦一边装着一边回道:“帝君的身体是仙体,,沾点帝君的仙气。”
“奴婢看着这些沾着帝君仙气享福的念想。”
“所以,就把帝君您泡过的老雕重新装起来,然后赏赐给
嘉靖皇帝一听这话,嘴角也不由升起了一丝得意的微笑。
在他看来,这些事情,也已经深入人心,让外面的人已经以为他是神仙了。
但是再一想到这些酒都是泡着他脚上的毒疮,嘉靖皇帝也有些不忍心了。
嘉靖皇帝道:“这些奴婢们要想沾朕的仙气,你可以找一些其他朕用过的东西赏赐给他们。这酒就算了,有毒的。”
黄锦听着嘉靖皇帝这话,但动作依然还是没有停,他继续回道:“帝君仁德,奴婢记下了。”
说完了这件事后,嘉靖皇帝又看了一眼旁边的水漏。
接着又问道:“三儿说顺义产业园那边在造什么新时钟,可以更加精确的显示时间,他们造的怎么样了”
黄锦道:“这事奴婢也听说了,好像造的还不错。听说准备在顺义产业园能单独的盖一个高高的钟楼,然后把这新时钟装上去。”
“据说这新时钟装好之后,每搁一个半个时辰就会响起一遍钟声提醒时间,而且还不用人去敲钟,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嘉靖皇帝呵呵笑道:“听着还不错。但是如果是晚上呢这大晚上的,人都睡了,它还在那响个不停,还怎么让人睡觉呢”
黄锦又笑道:“奴婢还听说这新钟表是可以控制钟响时间的,到了晚上的时候,除了午夜子时那一声钟响会有之外,其他的时候都不用响的。”
嘉靖皇帝听到这里,又笑了。
嘉靖皇帝道:“这些工匠们真有意思,以往的时候都没见他们这么有本事,但在三儿的奖励制度,不错不错。”
黄锦也跟着笑道:“是呀是呀,顺义产业园能造出这么神奇的钟表,还真是多亏了裕王爷,要不是裕王爷给了他们机会和好处,这些人到现在估计还都在琉璃厂那边打零工呢。哪有现在的本事。”
聊到这里,嘉靖皇帝又想起了一件事。
“朕还听说去年的时候,有几个工匠用了几十年牛皮缝了一个大气球,然后飘到天上去了,最后还有几个为此摔倒了胳膊和腿。有这事吧”
黄锦回道:“有这事。奴婢听说这些用牛皮缝气球的并不是什么工匠,而是几个工科院里的学生。他们是听了裕王爷在工科院开班时候说的一句话后,才冒出了这个想法。”
“最后居然还真被他们试成了,现在兵部都把这种牛皮大气球当成了宝贝,天天就都想着怎么利用这牛皮大气球打仗。”
嘉靖皇帝笑道:“不错不错,三儿当时说了什么话居然能让这些工科院的小家伙们造出如此匪夷所思的大气球。”
黄锦道:“裕王爷当时就问了一个问题,气有重量吗这个问题一抛出,不管是工科院里那些先生们,还是那些从全国各地选拔来的年轻学子们,都陷入到沉思。”
“然后在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王爷又说了孔明灯的例子,让他们从孔明灯会飞的事实上,研究一下这个问题的原理,说不定就找到了答案。”
“所以,在那之后,就有不少的工科院先生和学子们,就一直在研究孔明灯的原理,最后他们也得出了结论,气是有重量的。”
“但想要分辨出气的重量,就必须先要把‘生’的气,用火烤成‘熟’的气,然后熟的气就会变轻,就会积攒在孔明灯的灯罩里面,支撑着孔明灯飞到天上去。”
“所以这帮学子们,就用他们探索就的生熟理论,将气的重量验证出来,从而也造出那个用几十张牛皮缝出的大气球,并用孔明灯的方式,把它给放飞了起来。”
“结果当时这种人又没做好安全措施,有些人就从上面掉了下来,也万幸当时飞的不高,要不然他们非得摔成肉泥不可。”
嘉靖皇帝听完黄锦的话,又开心的笑了起来。
“还是三儿会提问题,这些小家伙们也是不知天高地厚,居然还让他们做成了,真是有意思啊。”“过些日子等龙江的大船到了天津卫的时候,朕也要他们弄几个这样的牛皮大气球飘起来,并在上面写上字,朕要让当时的所有人都看看这就是我大明当今的威势!”
黄锦立刻就记下了这事,并在午后的时候,把这个消息也递给了朱载坖。
正在文华殿内的朱载坖在接到黄锦送来的这条消息后,脸上的表情也精采了起来。
看来庆典放气球这种事并不是几百年后的人独有的装逼手段。
古人若是有条件的话,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
朱载坖看了一眼身旁的孟冲,他吩咐道:“去把李春芳和张居正找来吧。”
孟冲应了声是,然后就去找李春芳和张居正了。
现在李春芳依然还在兼职着工部尚书之职,虽然他也可以不兼任,但是朱载坖并不想换人。
而且如今的工科院也是在李春芳的主导下才建立起来,说起来他也算是这个新型学院的灵魂人物。
若是及早的将李春芳兼职的工部尚书拿掉,换上一个朱载坖不能实时控制的人上位,有些事还真不太容易好办。
所以,当下的情况,还是让贵为内阁大学士的李春芳兼任工部尚书,并主导工科院的建设和开办,才能体现出朝廷重视工匠科技的态度。
至于为什么会叫上张居正也来,也是因为他在今年年初的被调任为了兵部侍郎,主管兵部武器制造与研发这一块的事情。
因此朱载坖也就把他叫过来了。
毕竟现在的热气球可并不是只是工部的事情,也牵扯到了兵部。
兵部现在可是把这个热气球的制造与功能开发,当做重要大事去办的。
所以嘉靖皇帝要想在天津卫上放气球装逼,就必须找工部和兵部一起协调。
要不然,这气球还真不一定能放的起来。
很快李春芳和张居正就一起来到了文华殿这边。
两人进殿之后,立刻就对着朱载坖一拜,“臣等拜见监国王爷。”
朱载坖看着李春芳和张居正两人,也微笑的抬手道:“无须多礼。”
然后朱载坖又让店内伺候的小太监帮李春芳和张居正搬了椅子过来坐下。
李春芳和张居正再又谢了朱载坖的赐座之后,两人这才坐在了朱载坖的
朱载坖道:“刚刚孤得到了陛下旨意,”
朱载坖刚刚说这里,李春芳和张居正就连忙起身,以为朱载坖要代嘉靖皇帝宣布新的旨意。
朱载坖见状不由又微微一笑,摆摆手道:“这道旨意是给孤的,不是给你们的。孤找你们来,就是为了落实陛下的旨意。”
李春芳和张居正听到这句话后,两人也不由对视了一眼。
李春芳道:“请王爷示下。”
朱载坖道:“陛下知道过些日子就是大船到天津卫的日子,陛下认为这艘巨舰大船不仅仅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巨舰宝船,而是我大明朝未来国势的体现。”
“因此,陛下就想着弄几个热气球,在上面写上几个字,然后飘荡在大船停靠的码头边上,以进一步展示我大明天朝上国的气象。”
“所以,孤找你们来就说这个事情,你们看着协调一下天津卫码头的实际情况,看看能飘几个热气球起来。”
“并且你们也想想这些飘起来的热气球上面,写一些什么字比较好想好了记得上个奏疏,然后孤再呈给陛下,由陛下御览钦定。”
李春芳和张居正一听居然是这事,两人也不由对视了一眼。
李春芳又问道:“王爷的意思是,陛下会亲自出席天津卫码头大船到港的盛事吗”
朱载坖沉吟了一下,“这事孤也吃不准,但从这道旨意的意思上去猜的话,陛下亲自出席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
“所以,这件事一定要办的声势浩大,也一定要办的风风光光,最好也跟鸿胪寺说一声,到时候让他们安排那些在大明的使臣也去出席,让他们也见识见识什么是天朝上国的气势!”
李春芳和张居正立刻又拜了一声是,“臣等一定会按照王爷的意思,将此事做好。”
朱载坖嗯了一声,接着朱载坖又看着李春芳说道:“近来工部这边怎么样了”
李春芳知道朱载坖的问的是什么事情。
李春芳回道:“按照王爷的意思,工部已经专门设立交通司和户部一道负责管理硬化收费路的申请建设,以及收费路段的赋税缴纳问题。”
“如今,除了北直隶之外,江浙地区申请最多,以南京中心到苏州,无锡,杭州的收费路已经立项在建。”
“同时北方建设银行也在复核九边硬化路到河套的贷款申请,内阁为了解决后续的还款问题,也召开了几次和大明联储,兵部,户部,以及北方建设银行的会议。”
朱载坖听到这里也嗯了一声,他也明白九边到河套地区的情况和北直隶南直隶的事情不同。
九边到河套地区实在是太长了,单靠商队运输是很难回本的,但是如此重要的道路又不得不修,所以为了修这条路,就必须得统筹好几个衙门,做出详细的计划才行。
要不然,真开始修了,钱没到位,人也没到位,这就要笑死人了。
所以这条关键之路,想要修起来,还真不是一拍脑门就能上的事情。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