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通电和回任
第655章通电和回任
“你们说的都很好!”
滕毓藻叹口气说道,“可急的过急,缓的过缓,我以为,在当前形势下,过急过缓都不是很适合。”
滕毓藻继续解释着说道,“当前的局势,日俄两军在关外我们的土地上的厮杀并未停止,他们只是都在喘息着舔着各自的伤口,都在积蓄力量。”
“他们随时都会再次厮杀到一起,一决胜负,妄图达到永久霸占东三省的目的,甚至还想着以此为跳板,进而入侵我们国内所有的土地,对我们进行全面入侵。”
滕毓藻的话,让叶祖珪首先感叹起来。
“大帅说的是,近的不说,就说甲午年,如果不是李中堂勉力维持,东洋小鬼子那时就能杀入关内,如今的局面能否保住都是个问题。”
叶祖珪、滕毓藻、卫靖海、杨士骧、段祺瑞、唐绍仪这些人,要么出身北洋,要么曾经受过李鸿章的恩惠,对李鸿章还是很感激的,就是唐绍仪的留美,也都是李鸿章和曾国藩大力推动的。
所以,叶祖珪的话让他们都频频点头。
滕毓藻叹息道,“对于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现在这个朝廷里的掌权者们,不仅对此险境完全熟视无睹,还完全是一副作壁上观的态度。”
滕毓藻苦笑着道,“朝廷那些权贵们的心思,世人也都看得清清楚楚,既摄于日俄两国的淫威,不敢出兵收回国土,又不愿我们出手,担心咱们由此做大,动摇他们的根基。”
“至于关外的国土,无外乎还指望着最终列强干预,就如甲午时列强干预还辽那样,最终拿出数亿两白银,用银子买回我们自己的土地。”
滕毓藻把自己的土地,这几个字咬得很重。
“大帅说得对!”
唐绍仪脸色涨红着说道,“这个朝廷早就该推翻了,我们”
唐绍仪原本想着,还要说出兵推翻满清朝廷的事,可想到滕毓藻刚刚已经说了,滕毓藻对他的建议和杨士骧和徐世昌以及自己的看法都不满意,认为或者过急或者过缓,应该是有自己的看法,这才不由停住口。
说到这里,滕毓藻的目光已经变得坚毅无比,不自觉就提高了声音,掷地有声地说道。
“可他们都打错了算盘,我滕毓藻不来到这个世界也就罢了,我既然来了,就绝不会让这样的奇耻大辱,再次强加到我们身上。”
“这一次,我不仅要将他们赶出去,还要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让他们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来赔偿我们!”
滕毓藻看向徐世昌笑着道,“这笔赔偿,将全部用来作为重建和开发东三省的资金,关外的土地只要开发出来,就都是上好的肥田,那里最终将成为我们的粮仓,而不是朝廷眼里的可有可无的极寒荒芜之地。”
滕毓藻的话,让一直心情凝重的徐世昌也不由兴奋起来,作为已经到了关外开始行使总督职权的徐世昌,他可是清楚,那里的黑土地有多么肥沃。
滕毓藻又继续说道,“为了挫败日俄两国的图谋,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我们必须大力备战,不能有半刻疏忽,只是”
说到这里,滕毓藻再次露出苦涩的笑容。
“既然要武力收回,我们就要做好大打的准备,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两个列强国家,这个仗不打则已,一旦动手就要有和两国举国开战的准备。”
“尤其是日本人,他们清楚他们那个岛国的局限性,更是早就觊觎我们关外的土地久已,这次的机会他们绝对不会轻易放过,最终必会举国来战,绝不会轻易罢手。”
滕毓藻有些惋惜地说,“打仗不仅需要钱和武器弹药,还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提供这些,包括充足的训练有素的兵员和相关补给,这也是我坚持要成为首任内阁总理的一个原因。”
“我们不能等到日俄两国在关外彻底分出胜负,然后获胜的一方全力对付我们时,再出兵,那样就会错失大好时机,我们的官兵不仅会付出更大的牺牲,也会付出更大的财力支撑这场大战。”
“只是,如今这个朝廷来了这么一手,想要全力收回关外,就有困难了!”
滕毓藻进一步解释道,“如今形势下,如果我们全力出兵关外,咱们就很可能在关键时刻被朝廷背后捅刀子,我们难免要分兵两线作战,疲于应对,一个不好,关外的军队就可能大败而回。”
“甚至,列强还完全有可能会和朝廷勾结在一起,联合起来对付我们。”
“你们不要忘了。”
滕毓藻用下颚一点矮几上的那些电报稿,“英国人和日本人已经公开支持满清朝廷任命奕匡为总理了,英国人甚至还调来他们的远东舰队。”
“日本人腾出手来,他们的舰队也会参与进来,要知道,日本人可是有四艘战列舰和八艘堪比战列舰的重型巡洋舰,更不要说英国这个老牌海上霸主了。”
“如果他们的舰队在沿海封锁甚至威胁我们,我们就很可能会被满清朝廷以及日本人和英国人从东南西三面围攻。”
“真要那样,我们不仅会面临武器弹药紧缺的局面,财政方面也会出现困难,毕竟我们的大量商品要出口赚钱,机器、钢铁等重要物资都要从德美两国进口.”
滕毓藻这番话,让杨士骧和徐世昌、唐绍仪、叶祖珪、段祺瑞等人都露出凝重神色。
滕毓藻长长吐出一口气,苦涩地说道。
“所以,现在马上和满清朝廷撕破脸还不是时候。”
“大帅,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
滕毓藻的话,让唐绍仪不又有些焦急起来。
滕毓藻笑着摇头说道,“我们当然不会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甚至在这里坐以待毙!这可不是我滕毓藻的习惯!”
滕毓藻语气坚定地说道,“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听到滕毓藻要说出他的方案,众人都不由正色倾听。
滕毓藻拿起矮几上叶祖珪早就给他倒好的那杯啤酒,一仰头喝干,放下酒杯看着杨士骧说道。
“既然我们暂时还不能和这个朝廷撕破脸,我当然就不能宣布就任内阁总理。”
见杨士骧就要开口,滕毓藻又说道。
“我不仅不不会宣布就任内阁总理,还要在回到天津后,立即发布通电,公开支持朝廷实行宪政的举措。”
“在此期间,为了保证北方各省安定,防止关外战火波及到关内,我还会宣布回任直军总统一职,并公开建议朝廷,将国内新军统一称为国防军。”
“好!”
杨士骧有些兴奋起来,滕毓藻并不是请求宣布回任刚刚辞去的直军总统一职,而是自行宣布,就是向慈禧和整个朝廷表明了态度。
这样,不仅便于统一直军官兵的思想,也让滕毓藻达到了名正言顺指挥直军的目的。
虽然对于滕毓藻建议将各省新军改成国防军一时还没有想清楚,可他从对滕毓藻的了解来看,一定也大有深意。
杨士骧脱口称赞后,又略微皱起眉头,问滕毓藻。
“大帅,只是你回任直军总统,以及建议将各省新军改称国防军,朝廷会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