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齐东野老
第555章 ,新课题,有感而发
滨海船厂的某个工地上。
几个工人坐在休息区域,喝水抽烟聊天,时不时的看向远处,正在写生的几位学生。
他们的生活,与学艺术的大学生接触较少。艺术学院的师生们来到工厂写生,更是比较少见的情况,所以觉得很新鲜。
每当注意到有学生看向自己,他们甚至悄悄摆出自认为比较好的姿势。
学生们已经分散到不同的工地,进行观摩。
他们在工地中,感受到不同的工作状态。
在学校里,无论学习多么艰苦,但是和无法和工厂的一些工作相比。
嘈杂,脏乱,危险,劳累,这都是工地当中最常见的现象,而且日复一日的工作,给工人们留下了印记。
无论以前是否了解这些工人的生活,学生们都被所看到的一幕幕震撼。
他们各自选定了目标,开始写生。
姜哲也不例外。
尽管他了解自己父母的工作经历。但是工厂里一些工作,还是触动了他。
他正拿着一支炭笔,描绘刚刚从工位上下来休息的工人。
这位工人爬出工作的空间,走到休息区,一手解开工作服,一手拿起水杯,补充水份。
等到缓过了一阵儿,也顾不得有学生再看,直接把工作服脱下来乘凉。
黑黢黢的皮肤,油亮油亮。
姜哲不止看到这一个生动的形象,还有注意到很多有意思的瞬间。为了快速记录这些素材,他没有急着支开画箱,而是用速写进行描绘。
他用精炼的线条与少量的明暗关系,大刀阔斧的概括形象,结构形体塑造准确生动,既放得开又收得住。
姜哲边画边观察这些人的特点。这些工人的年龄,从他们用的水杯毛巾,吸的烟等等细节上,推测测他的生活背景。
这些都是值得一画的细节。
整个工地上,没有那种特别鲜亮优雅颜色,而且因为是露天工地,所以光线散乱。但是姜哲却很有信心,把各种关系理顺。
有一个工人笑呵呵地走过来看学生们写生。
他依次看了众人众多学生的作品,最后来到姜哲身边,试着搭话:“同学,你们是大学几年级?什么专业?”
姜哲边画边回应:“叔,您好,我们是大三的学生,这些同学都是油画专业。”
工人笑着说:“你可别叫我叔,我还不到30岁。我是不是比较显老?”
姜哲借机观察这位工人。
留着很短的头发,皮肤黑,长期艰苦的劳动,显得非常健壮。但脸上的痕迹,远远超过他的实际年龄。
“抱歉。我叫你大哥?”
“好好,画我们的时候,能不能把我们画的好看一些?”
姜哲笑着说道:“您的意思是,画的帅一点儿,是吧?”
“对,你画我们,没关系,把我们画的好看一点就行。”
姜哲笑着回应:“明白,明白。”
他在自己的速写上略作修饰,然后拿给工人看。
工人大哥到画上的人物顺眼许多,立刻笑着说:“对,对对,还是你们厉害。有这种本事,以后就不用当工人了。”额~姜哲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曾经工人老大哥,如今已经……
“你们毕了业,能卖画吗?你们的老师,现在一幅画能卖多少钱?”这位工人大哥性格很直率,直接问出有些尴尬的问题。
听到这个问题的好多学生,纷纷转开眼神。
付敏在旁边,笑着回应:“我们老师卖画的价格高,不过,我们卖的画,卖不了多少钱,几百块。”
“那也不少,我们一个月还不到1000块钱呢。”这位工人大哥说话实在,问了尴尬的地方,学生们倒也理解,没有人会因为这句话往心里去。
工人大哥和学生们聊了一会,有问道:“你们毕业,还能分配工作吗?”
“不能,我们都要自己找工作。”姜哲回应。
“还是,得努力。”工人大哥的表情有些复杂:“画画也好,像那些大画家,一幅画卖好多钱,与直接画支票差不多。”
看到他开始和学生们聊了起来,他的几位工友纷纷调侃:“小袁,你又不懂,别乱说。”
工人大哥丝毫反唇相讥。
有了他带头,其他工人也开始过来看学生作画。
这倒方便,姜州更近距离的观察,了解这些工作的艰苦。
工人们休息了一会儿,工长就过来催促换班。
姜哲趁着这个时间,迅速准备好油画工具。
很多学生看到姜哲开始画油画,也开始准备材料。不知不觉姜哲的言行,已经开始影响其他同学。
也有学生因为被围观,还有些放不开。
姜哲已经习惯在被人围观情况下作画,之前获得的写生技能专精,也让他快速的进入状态。
今天外出,他准备了一个40x60cm的画框,因为尺寸有限,所以并不能太多细节。
不过,他准备材料的时候,已经在头脑中构思好,如何用一个瞬间,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内容。
姜哲用炭笔画完底稿,就开始用直接画法,描绘几个工人在工作间隙里,休息的场景。
这种场景或许没有工作过程中那种震撼,但是通过这些工人的一举一动以及疲惫的神态,可以反映出这种工作的艰苦。
此外,工人们休息环境的艰苦简陋,周边的工具器皿,以及电焊引起的光线变化,又能够很好的点出其工作内容。
绘画的尺寸小,整体性要求更强。
姜哲抓住工作场景的一瞬间,用大笔触和厚重的色彩,把画面定格。
他打算在画中营造朴素的工人形象,所以,力求人物形象丰满壮实,并且每个形象都要有独特的美。
同时,还要营造整体厚重的氛围,例如露天工地以及各种金属器皿。
姜哲在描绘形象时,是带着同情心,所以,画面散发出来的气息,不知不觉的暗合人文关怀。
这幅画的内容,对他来说,是新课题,画面的结构,色彩,造型等手法,不可能延续经典的规矩,很多笔法,是有感而发,所有的绘画语言都要服从主题。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
姜哲的写生作品,接近完成。
(本章完)
几个工人坐在休息区域,喝水抽烟聊天,时不时的看向远处,正在写生的几位学生。
他们的生活,与学艺术的大学生接触较少。艺术学院的师生们来到工厂写生,更是比较少见的情况,所以觉得很新鲜。
每当注意到有学生看向自己,他们甚至悄悄摆出自认为比较好的姿势。
学生们已经分散到不同的工地,进行观摩。
他们在工地中,感受到不同的工作状态。
在学校里,无论学习多么艰苦,但是和无法和工厂的一些工作相比。
嘈杂,脏乱,危险,劳累,这都是工地当中最常见的现象,而且日复一日的工作,给工人们留下了印记。
无论以前是否了解这些工人的生活,学生们都被所看到的一幕幕震撼。
他们各自选定了目标,开始写生。
姜哲也不例外。
尽管他了解自己父母的工作经历。但是工厂里一些工作,还是触动了他。
他正拿着一支炭笔,描绘刚刚从工位上下来休息的工人。
这位工人爬出工作的空间,走到休息区,一手解开工作服,一手拿起水杯,补充水份。
等到缓过了一阵儿,也顾不得有学生再看,直接把工作服脱下来乘凉。
黑黢黢的皮肤,油亮油亮。
姜哲不止看到这一个生动的形象,还有注意到很多有意思的瞬间。为了快速记录这些素材,他没有急着支开画箱,而是用速写进行描绘。
他用精炼的线条与少量的明暗关系,大刀阔斧的概括形象,结构形体塑造准确生动,既放得开又收得住。
姜哲边画边观察这些人的特点。这些工人的年龄,从他们用的水杯毛巾,吸的烟等等细节上,推测测他的生活背景。
这些都是值得一画的细节。
整个工地上,没有那种特别鲜亮优雅颜色,而且因为是露天工地,所以光线散乱。但是姜哲却很有信心,把各种关系理顺。
有一个工人笑呵呵地走过来看学生们写生。
他依次看了众人众多学生的作品,最后来到姜哲身边,试着搭话:“同学,你们是大学几年级?什么专业?”
姜哲边画边回应:“叔,您好,我们是大三的学生,这些同学都是油画专业。”
工人笑着说:“你可别叫我叔,我还不到30岁。我是不是比较显老?”
姜哲借机观察这位工人。
留着很短的头发,皮肤黑,长期艰苦的劳动,显得非常健壮。但脸上的痕迹,远远超过他的实际年龄。
“抱歉。我叫你大哥?”
“好好,画我们的时候,能不能把我们画的好看一些?”
姜哲笑着说道:“您的意思是,画的帅一点儿,是吧?”
“对,你画我们,没关系,把我们画的好看一点就行。”
姜哲笑着回应:“明白,明白。”
他在自己的速写上略作修饰,然后拿给工人看。
工人大哥到画上的人物顺眼许多,立刻笑着说:“对,对对,还是你们厉害。有这种本事,以后就不用当工人了。”额~姜哲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曾经工人老大哥,如今已经……
“你们毕了业,能卖画吗?你们的老师,现在一幅画能卖多少钱?”这位工人大哥性格很直率,直接问出有些尴尬的问题。
听到这个问题的好多学生,纷纷转开眼神。
付敏在旁边,笑着回应:“我们老师卖画的价格高,不过,我们卖的画,卖不了多少钱,几百块。”
“那也不少,我们一个月还不到1000块钱呢。”这位工人大哥说话实在,问了尴尬的地方,学生们倒也理解,没有人会因为这句话往心里去。
工人大哥和学生们聊了一会,有问道:“你们毕业,还能分配工作吗?”
“不能,我们都要自己找工作。”姜哲回应。
“还是,得努力。”工人大哥的表情有些复杂:“画画也好,像那些大画家,一幅画卖好多钱,与直接画支票差不多。”
看到他开始和学生们聊了起来,他的几位工友纷纷调侃:“小袁,你又不懂,别乱说。”
工人大哥丝毫反唇相讥。
有了他带头,其他工人也开始过来看学生作画。
这倒方便,姜州更近距离的观察,了解这些工作的艰苦。
工人们休息了一会儿,工长就过来催促换班。
姜哲趁着这个时间,迅速准备好油画工具。
很多学生看到姜哲开始画油画,也开始准备材料。不知不觉姜哲的言行,已经开始影响其他同学。
也有学生因为被围观,还有些放不开。
姜哲已经习惯在被人围观情况下作画,之前获得的写生技能专精,也让他快速的进入状态。
今天外出,他准备了一个40x60cm的画框,因为尺寸有限,所以并不能太多细节。
不过,他准备材料的时候,已经在头脑中构思好,如何用一个瞬间,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内容。
姜哲用炭笔画完底稿,就开始用直接画法,描绘几个工人在工作间隙里,休息的场景。
这种场景或许没有工作过程中那种震撼,但是通过这些工人的一举一动以及疲惫的神态,可以反映出这种工作的艰苦。
此外,工人们休息环境的艰苦简陋,周边的工具器皿,以及电焊引起的光线变化,又能够很好的点出其工作内容。
绘画的尺寸小,整体性要求更强。
姜哲抓住工作场景的一瞬间,用大笔触和厚重的色彩,把画面定格。
他打算在画中营造朴素的工人形象,所以,力求人物形象丰满壮实,并且每个形象都要有独特的美。
同时,还要营造整体厚重的氛围,例如露天工地以及各种金属器皿。
姜哲在描绘形象时,是带着同情心,所以,画面散发出来的气息,不知不觉的暗合人文关怀。
这幅画的内容,对他来说,是新课题,画面的结构,色彩,造型等手法,不可能延续经典的规矩,很多笔法,是有感而发,所有的绘画语言都要服从主题。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
姜哲的写生作品,接近完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