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诱惑!
就算这样,朱元璋依旧还不放心,对于唯一允许学习星象的钦天监,也作出了严明规定,命其“永远不许迁动,子孙只习天文历算,不许学习他业”。
之所以有如此严格的禁令,就是为了防止他人管窥天意,传布天文,借机乱国。
原本朱天子已是这般笃信天象玄学,而陆羽的出现,更叫他对此深信不疑。
梦到后世,后世之人还能穿越时空来到大明,如此玄乎其玄的事,居然让他碰到了,不正说明他朱元璋气运加身吗?不然为啥以往的帝王都没遇到过这种事,不正是玄学之说的最好证明吗?
此刻,贝琳的话,正说到朱元璋心坎上,叫朱元璋沉默不已。
他这般表现,落在朝臣眼里,让他们顿时喜出望外,连声说道:“陛下,迁都有碍国运,于我大明万般不利啊!”
“望陛下三思!”
朝臣们打蛇随棍上,拿着气运之说,猛攻朱元璋的软肋,对此朱元璋被扰得不厌其烦,却又无可反驳,最后只能摆手,喝断道:“迁都之事暂且搁置,下次再议,退朝!”
连结果都没议出,他直接宣布退朝,而后气咻咻负手而去。
眼看朱元璋落败而逃,众朝臣彼此对视,各自脸上都露出得意笑容。
……
“你说……迁都当真会影响我大明国运吗?”
武英殿中,朱元璋一脸迷惑,向身前的朱标寻求答案。
面对询问,朱标蹙眉沉吟许久,却终是拿不定主意,最终只能试探性的说道:“父皇,气运之说玄之又玄,儿臣知之甚少,要不……父皇去问一问陆先生?他来自后世,定懂得比咱们多!”
朱元璋边想边点头,随即高呼一声:“云奇!”
……
“云公公,陛下传我进宫有何要事?”
陆羽收到传唤时,满心迷惑,趁着路上功夫,他当即向云奇打听起来。
云奇虽也不甚清楚,却也给出提示道:“今日朝会上,陛下与朝臣商议迁都之事,最终不了了之,此次征召,估摸着也是为了此事。”
听了这话,陆羽更迷糊了。
迁都?
之前,他不都和朱元璋说明白了吗?现在还有啥好问的?
武英殿内,陆羽当即向朱元璋行了个礼道:“微臣见过陛下!”
“起来吧!”朱元璋挥了挥手,还没等陆羽细问,他当即便道出朝会上发生的事,最后询问道:“钦天监监正说迁都有碍国运龙脉,陆小子,你觉得呢?”
眼看朱元璋那满脸担忧、虔诚祈问的模样,陆羽当真哭笑不得,他强忍着翻白眼的欲望,好言安慰道:“陛下,国运龙脉之说虚无缥缈,岂可妄信?再说,这世间若当真有神灵俯瞰天下,又怎会有这么多灾荒饥饿?”
听了这话,朱元璋登时沉默了。
对啊,都说神灵庇佑世人,怎会眼见世人受苦?
自家爹娘素爱求神拜佛,为何最终会活活饿死,若真有这等神佛,那不拜也罢!
见此情景,陆羽继续说道:“陛下可还记得我后世光景?”
“自是记得,怎么了?”朱元璋眉头一皱。
陆羽笑着说道:“后世华夏,随处可见高楼大厦、宽阔马路,就连深山老林里,都兴建起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和铁轨,甚至连山间和海底都建有隧道……”
“我华夏被世人称呼作基建狂魔,正是因为我们到处开山挖洞,大兴土建。”
“试问若真有所谓龙脉,不早被挖断了吗?那我华夏焉能那般繁华昌盛?”
被陆羽的话引领,朱元璋的思绪回到数年前,初遇陆羽之时,在那时的梦境里,他曾亲眼目睹后世的盛世光景。
那恢弘街市,那高大楼宇,那宽阔马路,那人人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
朱元璋猛然惊醒。
对啊,倘若龙脉之说真的靠谱,后世岂有这般繁盛?
“陛下,那些朝臣强调龙脉国运,不过是为了打消陛下迁都之念,他们分明是为一己私利,试图阻止陛下迁都罢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心头又涌起怒火来。
这些高官贵戚,明明占了朝廷的光,享了天大富贵,却还不知足,竟以国家命运为要挟,妨害朝政国计。
强压住心中恨意,朱元璋咬牙切齿道:“可咱总得拿出说法,堵住他们的嘴!”
国运之说虽不可信,可世人信之,他总不能拿陆羽的后世话语,去说服满朝文武吧!必须得有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去驳倒
朝臣,方能打消满朝阻逆。
“这个嘛……”
陆羽挠了挠头,低眉想了想:“如若陛下决议要迁都,我倒可以帮忙解决那些朝臣非议。”
朱元璋一喜,连忙问道:“当真?怎么解决?”
“这个嘛……陛下只需要让你手下的锦衣卫暂时听我安排,助我一臂之力即可!”陆羽笑着说道。
“你……莫非想用谣言破这玄学之说?”朱元璋也是聪明人,经陆羽这话,他当即就想起了当初苏州城之事。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陆羽却卖起了关子。
闻言,朱元璋眉头顿时一皱,刚想要继续追问,陆羽却再次出言,转移话题道:“陛下,修建新都事关重大,您可不能疏忽大意啊!须得挑个合适人选负责此事,万不能再重蹈凤阳中都的覆辙!”
凤阳中都,李善长玩忽职守,致使百姓怨声载道,朝廷徒费钱财。
“你这话说得不错,必须挑选一个合适的人负责督造此事。”果不其然,朱元璋被转移了话题,说话间,他似有深意的望了陆羽一眼。
可陆羽好像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反而说道:“此人必定要身正严辞,要知道,负责迁都定会经手大量钱粮,一个不好,就可能量出贪腐大案,我看青田公就不错,其跟随陛下多年,而且从不贪腐,很适合负责此事。”
“刘伯温的确不错,可惜他太老了,根本无法负担起如此重担。”朱元璋却摇了摇头,拒绝道。
陆羽想了想,也是,刘伯温这么大的年纪,要是去监造新都,很可能直接死在任上,这的确不行,但谁又能负担起如此重责呢?
“其实咱倒是有个好人选,若让此人监造新都,定能将新都修好,且绝不会再出现败财伤民的乱局。”这时,朱元璋却开口说道。
陆羽不由好奇起来:“谁有这般能耐?”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朱元璋也不再卖关子,直接说了出来。
陆羽登时一愣,当即指着自己,一脸尴尬道:“陛下所说的合适人选,该不会是我吧?”
“没错!这世上还有谁比你更合适?”
朱元璋淡笑道,陆羽才识过人,又素有一颗体察世情、爱民如子的仁心,由他主管修建新都一事,最是合适。
“不……这怕是不妥啊!”
陆羽却连连摇头,一脸苦相道:“我又从没干过督造工事的活儿,哪能担此重任?”
自从倭国回来,他已打定主意,要在家好生休养,陪陪妻儿,哪还愿意再出远门?再出去待几年,只怕回来一对儿女都不认识自己了。
朱元璋显然早料到陆羽的态度,神色淡定道:“你莫急着推辞,且听咱说完!”
招手唤陆羽到近前,朱元璋抚案探身,凑更近些道:“你不是一直想让大明按照你的想法,更进一步发展吗?但如今的朝堂上,多方掣肘,你的很多想法压根无法推动,这次修建新都,正是个机会。”
“新都如同一张白纸,任由你挥墨书写,管你闹个天翻地覆,都没有人能阻挠,如此大展身手的机会,过了这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照朱元璋的说法,显然此次修都城不只是个建筑工事,而是一次全方位改革,这倒叫陆羽有些心动了。
毕竟在应天府,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即便有什么想法,也得顾虑各种影响,而新都意义重大,它的好坏,将为大明开启一页新篇章,得天下效仿。
若是能将这新都修好,于改造大明的计划,定是事半功倍!
思来想去,陆羽终究还是受不了这诱惑,说道:“陛下,这活儿……我接了!”
“那可说定了,督造新都之事就全权交由你负责!”朱元璋当即咧嘴说道,他希望这新都如同自己在梦里所见的后世城市一般,但他也知道这不可能,此事交由陆羽,想来即使达不到后世的城市,也有几分新面貌。
“陛下,你想让我全权处理督造新都之事,那必须答应我几个条件。”陆羽赶忙说道。
“你倒是说说,要什么条件?”朱元璋饶有兴趣的问道。
“新都督造府的所有官员,一应政务,须得听我指挥!”修都这种大事,就怕外行人指导内行人,瞎逼逼,所以,陆羽首先要保证的是彻底包揽所有权力。
闻言,朱元璋思虑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道:“此事咱准了,修建新都时,有任何事你都单独向咱奏报,不必经过工部!”
“多谢陛下!”陆羽点了点头,显然他也知道这是朱元璋给自己的最大权力了,随即他继续说道
:“还有,这次科考中第的国子学弟子,我也要一并带去。”
既要办事,手头当然得有人,这些弟子都是自己人,总比外人靠谱得多,再说修建新都,免不了要一番整顿,说不得还会罢免一批官员……
这空出的位置,正好留给自己人了。
“也准了!”朱元璋想了想,虽有些肉疼,但终是咬牙同意。
见到朱元璋应下,陆羽顿时喜笑颜开,当即谢恩准备离开,这时,朱标却站了出来,询问道:“陆先生,你现在担当国子学祭酒一职,如若离开……这国子学该怎么办?还有雄英……他年纪尚小,总不能也跟着你一起去洛阳吧?”
先前那国子学之事倒是幌子,朱标更关心的,当然是自己皇儿的教育问题。
“这倒是个问题。”朱元璋说着看向陆羽。
这次科举,国子学大获成功,不少举子转头新学,都希望来国子学深造,若陆羽这么一撩挑子,确实耽搁新学发展。
陆羽显然早已想好了对策道:“殿下不必担心,我心中已经有了接替我的人选。”
“谁?”朱元璋顿时好奇。
陆羽赶忙道:“此人名为道衍,是位有德高僧,一直跟随我学习新学,先前印制宝钞时,他也曾出力……”
道衍自一头扎进科学大道后,对科学狂热非常,他从陆羽身上学习了不少后世知识,并自己钻研思索,悟出不少门路。
若非陆羽领先他数百年的知识,只怕都要被他给赶上超越了。
有道衍在国子学,倒是能叫人放心。
“这个道衍是刘基的好友,又得你陆羽看中,想来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在你回来之前,咱会让他暂代你的祭酒之职!”朱元璋点了点头,显然是同意了此事。
陆羽是朱元璋看重的人,而这段日子,道衍一直跟在陆羽身边,朱元璋不可能不调查,不过除了查出他和刘伯温是好友之外,就没查出什么,如今得陆羽举荐,他也不会反对。
交托完国子学的事,陆羽再转身去,朝一脸担忧的朱标道:“至于皇孙的学业……临走前,臣会布置一些作业,留带太孙继续学习,如若他有什么困惑,也可去国子学寻道衍大师解惑。”
“这道衍大师当真能教好雄英?”朱标还有些担心,他显然更愿意相信陆羽。
对此,陆羽心里默默腹诽,他连朱棣都能教出来造反,还教不好一个朱雄英吗?
而一旁的朱元璋则嗤笑起来,摆手说道:“洛阳离应天府又不远,真有什么问题,来回一趟算不得大事,你何苦这般操心?”
听朱元璋这么一说,朱标顿时反应过来,当即点了点头。
……
自上回朝会上,贝琳以国运天象之说,劝阻了朱元璋的迁都之念后,已过了半个月。
半月间,朱元璋再没提过迁都之事,而贝琳也因此在朝臣中威望大涨,不少朝臣都举着双手赞扬他,而朝中对于此事,渐渐没了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