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七章 华夏通史
初见徐达时,陆羽以为是朱元璋已经向徐达说了提亲之事,这徐达是上门算账的。
可后来攀谈几句,却见徐达压根没提女儿徐妙云,只问北塞战事,这又叫陆羽稍稍放宽心,想来魏国公只是听闻他的名号,过来考教几句。
可考便考吧,为何没说两句,他又莫名离开了呢?
陆羽正自犯着糊涂,却又听噔噔的脚步声由远而近,竟是徐达又回来了。
徐达刚一走近,便伸手拍了拍陆羽肩膀道:“小子,陛下所言不错,你的确见识不,值得托付,你与妙云之事……本公这里算是应下了!”
闻听这话,陆羽只觉脑中一阵轰鸣。
闹了半天,这徐达还是为了女儿过来考教的,他是想看看,自己能否配得上魏国公府嫡女。
心中一团乱麻,陆羽不知该如何作答,可徐达不由他分说,哈哈一笑,又叹气摇了摇头,便自转身离开了。
这又笑又摇头的举动,更叫陆羽犯迷糊了。
您说是看上我了,又何苦叹气摇头呢?
此刻的陆羽心中五味杂陈,自然是猜想不到,此刻的徐达心里,更是百感交集,一方面,惊叹于陆羽才识聪慧,认可他这未来女婿;另一方面,想到女儿将要嫁人,难免心酸不舍。
同时,陆羽方才那一番话,又对他有所点拨,叫他想起更多对付北元的手段方略。
是以,此刻不便多留,他要回去将这些谋略记录下来,日后好整理施展。
……
徐达是走了,却留下个好消息,叫陆羽心中不上不下。
未来岳丈答应了提亲之事,当然是好消息,可叫陆羽尴尬的事,他还不知道这件事究竟是何等流程,自己当下又该做些什么。
原本提亲之事,是朱元璋吵着要张罗,也不知他和徐达是如何商量的,才引了徐达过来探查,现如今,自己这边是通过徐达考验了,想必这亲事也大差不差了。
可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是该进宫,将这消息告知朱天子,再催他赶紧操办婚事?
这似乎,不妥。
抑或是,先去见一见那徐妙云,将这事与她商量?
这似乎……更不妥。
可若不告诉徐妙云吧,似乎……更更不妥。
这时代,成婚多是父母之命,天晓得那徐达有没有将这事告诉徐妙云,也不知她对这事如何看待,万一她不乐意,又该怎么办?
无数问题堆在心头,叫原本获徐达认可的快乐,都消解了大半。
在自己院中思虑了好多天,陆羽终是决定,要去见徐妙云一面,毕竟徐妙云是个有主见的女子,她的人生大事,总得确保其知情权。
便真是她不乐意,取消了婚事,也好过婚后相看两厌。
既是要商量这等大事,当然不能主动登门——否则被那徐达给撞见,麻烦更大了。
因此,他便打算派出手下小喽啰,前去国公府通风报信,将徐妙云唤过来,可手下人正要出门,却被院外的阵势给吓住了。
“老大,好像是……宫里来人了!”
竟然是朱元璋的贴身内侍云奇亲自上门,邀请陆羽进宫,对此陆羽只能将邀约徐妙云商谈之事暂且搁下,先赶往宫中。
一进武英殿,便瞧见朱元璋一张老脸笑得如同菊花灿烂一般道:“陆小子……恭喜你了!”
看他那副样子,陆羽哪里还能不明白朱元璋恭喜什么,不过当着朱老鬼的面,他却不肯做出惊喜表现,不然就显示出自己对这婚事十分迫切,此番蒙你朱老鬼保媒,正欠你一个大人情嘛!
因此,陆羽故作无知道:“不知陛下恭喜什么?”
朱元璋似有意外,瞪眼嗔望了两
眼,又笑道:“天德已经同意你与妙云侄女的婚事了,你马上要成家咯!”
“额……”
陆羽虽早有准备,此刻听到“成家”二字,仍不免怔忡。
成家立业,这是何等大事,又有何等重要意义。
两世为人,穿越大明朝,竟也能成家娶妻,这足可叫人惊愕。
正自恍惚间,朱元璋又道:“咱已与咱家妹子已经商量好了,由她亲自出面,去给你提亲!”
陆羽在大明并无亲人,朱元璋夫妇代为操持,再合适不过。
听到这里,陆羽再不能装傻充愣了,赶忙拱手,郑重行礼道:“如此,便多谢皇后娘娘了!”
若非他夫妇二人倾力帮扶,这场婚事他陆羽可不敢奢望。
虽说当下已得天子看重,可他陆羽毕竟初入仕途,毫无根基底蕴,和贵为武将之首的徐达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如今倒好,娶了徐妙云,做了魏国公徐达的女婿,他的身份地位、背景威望,也水涨船高了,再加上,马皇后亲自帮忙提亲,更坐实了他“深得帝心”这一传言。
这婚事一办,他陆羽已摇身一变,成了天子和魏国公的腹心亲信,日后还有谁敢欺负?
陆羽这边倒是老实道谢,可朱元璋仍不满意道:“你就只谢咱家妹子,不用谢咱了?这婚事……可是咱搭了陈年佳酿,给那徐天德灌美了,才哄得他答应的!”
朱天子故作嗔怒,从陆羽言辞里挑刺。
对此,陆羽只好笑着拱手道:“也多谢陛下了!”
“这还差不多!”看到陆羽这感激嘴脸,朱元璋也倍感高兴。
他这步棋,总算是走对了。
原本劝陆羽成家,是想将他纳作自家女婿,好将他彻底绑死在大明这艘船上,可惜陆羽不愿意娶皇家公主,没收成他作女婿,反叫那徐天德捡了个便宜。
好在,马皇后出面求亲,也算是收获了陆羽的感激。
再者与那徐妙云成婚,也能将陆羽绑在大明,达成他朱天子的既定目标。
只稍稍可惜,徐妙云不是自家女儿……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想着,要不让妹子将徐妙云认作义女,如此一来,日后这陆家小子也是咱的女婿了。
哼,叫你从前没大没小,日后见了咱这泰山岳丈,还不得毕恭毕敬?
陆羽要是知晓他这番心思,怕是要破口大骂了。
我拿你当兄弟,你却想做我老丈人?
大事已成,陆羽心满意足,正打算拱手作别,朱元璋却抬手将他叫住到道:“今日咱召你来,是有另外一件事,让你帮着参详一二。”
“什么?”陆羽疑惑的问道。
“前段日子元旦朝会,诸藩属国都来朝贡,咱虽心喜,却也隐生担忧……”
还没等朱元璋说完,陆羽却猛然抬手,打断了他道:“陛下,你该不会许了他们‘不征之国’吧?”
陆羽依稀记得,历史上的朱元璋曾将朝鲜、倭国、琉球等十五国立为“不征之国”,告诫子孙后代不要主动征伐,这一政策说不上好坏,至少在历史上也曾起到稳固关防的作用。
可放之现在,就不好说了。
毕竟陆羽早就向朱元璋言明将诸皇子分封海外的政策,若是此时订下“不征之国”,将来难免束手束脚。
“咱岂有那么笨?既已决定要攻伐克取,又怎会自缚手脚?”朱元璋却连连摆手。
“既然如此,那陛下想让我参详什么?”陆羽更加好奇了。
“此次朝会,万国来朝,诸国都向我大明俯首称臣,这本是一件好事,可咱想到你那分封之事,若是日后,咱打算向诸国用兵,只怕要遭世人非议啊!”朱元璋叹了一口气道。
人家主动称臣,前来朝拜,你却派兵攻打,多少有些不地道。
“陛下还怕世人非议?”闻言,陆羽忍不住揶揄道。
你朱元璋杀了那么多人,如今更是要进行税改,这些文人官员儒家士子早就在心里将你骂透了,你还怕被人非议?
“非议,咱自然不怕,但什么事都需要师出有名才行?”朱元璋摆了摆手道,作为马上打江山的皇帝,若是害怕被人非议,之前那些事,他都不会做了。
“原来如此!”陆羽点了点头,思虑了一二,然后说道:“陛下您可知,在朱棣登上皇位后,他修了一部书,将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涵盖了为一本,名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老四这想法不错,要不咱要不也修一部《洪武大典》?”说话间,朱元璋不由得捋了捋胡子,意想连篇道。
闻言,陆羽顿时满头黑线,这朱元璋真是属流氓的,连儿子的《永乐大典》都想抢,不过如今朱元璋已经知道了未来的发展,永乐这个年号应该没了,那《永乐大典》自然也没了,修一部《洪武大典》也不是不行,不过现在不是谈《永乐大典》《洪武大典》的事。
陆羽连忙将这些想法甩出头中,然后说道:“陛下,我想说的并不是让你去修一部《洪武大典》,而是让您修一部史书。”
“史书,咱前阵子不才修了部《元史》吗?”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陆羽笑着摆手道:“我说的不是前朝史,而是上通三皇五帝,下达大明天朝的华夏通史!”
“华夏通史?”这时,一个惊呼从殿外响起,随即只见朱标快步走了进来,望着陆羽道:“陆先生,你方才说的华夏通史,究竟是何物?”
陆羽眼看这父子俩都不大聪明的样子,只好叹了口气,解释道:“所谓华夏通史,即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文明史,这部史书,可以从上古的有巢氏、燧人氏等神话传说为起点,再到后来的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晋,经隋唐再至宋明……将我华夏民族的自古以来的历史,统统编纂集册。”
“这……怕不得编出上千册书来?”朱元璋一听,当即惊呼道。
要知道,光是一部《元史》,就已有二百一十卷,而这元朝国祚不足百年,与浩如烟海的华夏文明历史相比,简直渺小如同蝼蚁。
真要照陆羽的要求编写,怕那史书得有上千册之多,就这武英殿中的高大书架,怕都摆不下。
“额,大可不必!咱要编这本书,又并非为了记录历史,倒没必要编得那么详细,只需选取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便可。”陆羽笑着摇头道。
看朱家父子仍有些迷糊,他只好再细作解释道:“就拿夏朝来说,我们不必将所有发生在夏朝的事件统统记录,只需记录大禹、夏启、夏桀等几个知名君主,将他们的生平事迹大略阐明,便已足够。”
“再往后历数,便该讲讲那夏朝灭亡的过程、原因,以及商朝如何平定天下,至于后面的周朝,只须介绍武王伐纣,周公辅成王,烽火戏诸侯等等,再选定一些春秋战国期间几场重大战役,讲明其前因后果,阐述其影响,便已足矣。”
他大略做了番解释,最终给出总结道:“这华夏通史只需要将各朝各代的特点,及其发源、发展历程,以及它们衰败的原因大致总结出来,便已足够,如此凝练浓缩,我华夏数千年历史,可总结出一部数十万字的精简史书,说是华夏通史,实际上称之为华夏简史更为准确。”
朱家父子听得一愣一愣,各自托腮捋须,思虑了许久。
“可是……如此大费周章,究竟有何好处呢?”朱元璋有些不解。
修一下元
史还可以当作给上一个王朝的盖棺定论,但修华夏通史,虽说只是简史,可要疏理这么长的历史,仍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朱元璋向来是个实用之人,若仅仅只是为了好大喜功,大可不必如此。
“当然是为了朔源正统,咱们将华夏历史一以贯之,从上古一路编到我大明,就是为了向天下人昭示:我大明朝上继三皇五帝,乃是天地正朔、华夏正统!”陆羽说完,笑嘻嘻的看向朱元璋。
“华夏正统?”听到这个,朱元璋两眼一亮。
对于这正统之说,朱天子是极为看重,否则他也不会为了证明大明的正统性,承认他所取代的前元也是正统王朝。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因为诸藩属国前来朝拜臣服,而窃窃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