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八百门生

朱允炆认真聆听,可是……

当他听到什么女婿的兄长,门生故吏,各种狗屁倒灶的事,顿时没了兴致。

古人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谁做了官不提携一下亲戚朋友,这种事也能算结党营私?

终于,他忍不住说道:“朕还有很多公务需要方卿家协助处理,锦衣卫若是调查完了,就放人吧!”

孙虎说道:“陛下明鉴,方学士身上还有些情况未曾查明,此案……”

齐泰打断道:“你们锦衣卫把人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总共搜出来一百多两纹银,方学士是否清白,还不够明显吗?”

孙虎说道:“此案还有疑点,还需……”

“你们还想怎么查?方学士乃当朝第一大儒,我大明读书人的种子,锦衣卫无凭无据就抓人,让天下读书人怎么看?”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要么拿出证据,要么放人!”

眼见两人争论不休,龙椅上的朱允炆心中也犯起了嘀咕,刚刚齐泰说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这话一点不假,如果这个种子消失了,天下读书人的信仰便会如同大坝决堤,瞬间崩溃。

“两位卿家,这件事不要再争了,吴王!”

朱允熥上前:“臣弟在!”

“锦衣卫最紧要的任务是查奸细,其他案子先放一放,赶紧把方孝孺放了!”

“臣弟遵旨!”

朱允炆这才满意,然后说道:“就这样,都散了吧,吴王留下!”

群臣散去,孙虎也一并离开。

只是所有人都自动和他保持距离,像是躲瘟神一般。

齐泰对刚刚的争论很不满意,说道:“孙指挥,陛下的话你都听见了吧?”

孙虎停下脚步,回道:“听见了。”

“锦衣卫刚刚组建,不要把手伸得太长!”

“受教了!”

孙虎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众人一眼,径自离去。

“不是,他什么意思啊?”

“锦衣卫有什么了不起,拽什么拽?”

“别让我看见他,下次见他一次,打他一次……”

孙虎刚刚走出去不远,似乎听到背后有人说自己坏话,突然停下脚步。

在这个瞬间,空气仿佛安静了。

所有人缄口不言,神情极为紧张。

只见孙虎缓缓蹲下,拍了拍鞋子上的泥巴,然后继续赶路。

“哼,以为跟着吴王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坏事做尽,必遭天谴,忘了先帝怎么裁撤的锦衣卫吗?”

“我看他们的日子也不远了,走着瞧吧!”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再次指指点点,口诛笔伐。

大殿之上,只剩下朱允炆、朱允熥两兄弟。

刘安很识趣地搬来一张椅子,朱允熥也不客气,道了声谢,便欠身坐下。

“朕让你去查奸细,怎么查着查着,查到了方孝孺身上?”

朱允熥无奈道:“臣弟也没法子,李景隆供认了一份名单,臣弟当然要查过才知道。”

“这件事不能再继续了,锦衣卫将全部精力放在追查奸细,其他什么都不要管。”

“可是,皇兄,你看这些人的反应,他们如此惧怕锦衣卫,不正说明心里有鬼吗?若是身家清白,又何惧之有?”

朱允炆抬起手,说道:“你不懂,他们有什么事,朕都清楚,而且有三法司制约。当务之急是把奸细揪出来,否则,朕为何要组建锦衣卫?”

“臣弟明白了,方孝孺那边若再没有新的线索,臣弟立马放人。”

朱允炆眉头紧锁,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深吸了一口气。

“大敌当前,我们不能因小失大,有些事情,暂时放下,等击退了四叔的叛军,再慢慢清算也不迟。”

“臣弟遵旨!”

朱允熥起身告辞,回到镇抚司,亲自去见方孝孺。

方孝孺表现得很淡定,似乎对这个结果早就意料之中。

“殿下查完了?”

“还没查完,不过,你可以走了。”

“既然还没查完,下官可以继续配合,殿下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便是,不必迁就下官。”

朱允熥心中暗暗发笑,你的事很严重,但是,还没到清算的时候。

因为在这些文臣背后还有个隐藏boss,就是自己的后妈吕氏。

如今吕氏已经成为皇太后,就算把这些文臣都噶了,也无法撼动人家的地位。

造反夺皇位,也需要个理由不是?

就好比四叔喊的奉天靖难,清君侧,究竟清的是君侧,还是君,谁知道?

以自己目前的威望,想直接取代朱允炆,可能性太小了。

如果强行夺位,那些文臣武将心里肯定一百个不愿意,说不定自己哪天莫名其妙就噶了,然后人家扶持一个新的皇帝上来。

最稳妥的法子,就是将吕氏曾经做的事爆出来。

如果老爹的死真的和吕氏有关,先诛吕氏,再逼朱允炆退位,则大事可成。

“这次的事是本王唐突了!”

朱允熥站起身,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方孝孺反而大感意外,吴王竟然给自己赔礼,这……

“殿下言重了,老夫愧不敢当!”

“本王为了追查奸细,难免有些操之过急,还望方学士谅解。”

方孝孺赶忙道:“殿下也是为了国家大事,何来谅解一说?老夫入仕之前做过教书先生,门生故吏倒是不少,如果殿下有什么需要,只管吩咐一声,老夫必全力配合。”

“先生大义,本王先行谢过!”

两人客套一番,方孝孺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镇抚司。

孙虎问道:“殿下,真的不查了吗?”

“当然要查!”

“那为何……”

朱允熥扬起手,问道:“方孝孺的门生故吏,在朝为官者都有哪些,查清楚了吗?”

“回殿下,查清了,就是人数有点多。”

“有多少?”

“八百余人!”

“这么多?”

朱允熥大感诧异,这家伙门生故吏还真的是遍天下啊!

孙虎说道:“卑职还查到,这些人绝大多数是建文朝入仕的。”

“不对啊,建文朝才举办了一次科举,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殿下是否忘了,方孝孺带头搞的建文新政,其中有一条是保举法,文臣五品以上及县令各举贤才。”

建文新政的保举法,就是恢复了宋朝的荐举制,不用科举,官员推荐官员。

说的好听些,是废除繁冗的考试,发掘优秀人才进入仕途,为国效力。

但是,这里面的水分就多了。

什么才叫优秀?

孰优孰劣,还不是凭着那些官老爷的一句话!

朱允熥暗暗下定决心,说道:“你继续查我爹的案子,但是要秘密进行,我们的时间不会很多,四叔吃了败仗,很快就会打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