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出生路来点猪头肉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传世之孙
对于有些事情,老朱一直都是比较重视,比如说他的孙子、重孙的地位,这就是现在最值得重视的头等大事了。
在这些事情上不能马虎,强调一些他选择的储君,让大明以后都有着严明的皇位传承秩序,这是老朱在意的事情。
朱允熥在召集重臣商讨大事,自然是关于宝钞的全面推进,这不只是关乎于户部而已。
官员、将士的俸禄等等,各地的采购物资支出等等,方方面面都是涉及到宝钞,这毕竟等同于银子,这就是朝廷的法定货币。
大家也是在各抒己见,尤其是考虑到前些年宝钞的贬值,还是给了大家一定的心理阴影和压力。
在这样的前提下一些官员表现的比较消极、没有信心,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尤其是现在皇太孙有意让夏税的时候直接用宝钞可以抵兑,不少人自然也就会开始担忧了,会觉得这样让朝廷的压力变大,担心粮食等等不够。
也会担心真的粮食不够了,以后粮价会上升。或者是干脆点,以后朝廷给官员们发俸禄直接用宝钞,大家都在担心这玩意儿贬值啊。
有着这样、那样的一些担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也改变不了朱允熥想要让宝钞正常化的决心。
这显然不是随便说说的,前几年就在努力的抑制宝钞的贬值,在防止着宝钞的情况进一步的恶化。
朱允熥觉得前期的努力已经收获到了不错的反馈,如果继续在这里瞻前顾后,宝钞就很难做到真正的正常化,这个时候就应该下狠心。
老朱出现了,抱着朱文垚,“咱听说你们是在商议宝钞之事,这就过来听听。”
文武百官纷纷行礼,有些谣言自然也就是不攻自破了。皇帝哪有什么重病啊,现在龙行虎步的不说,精气神看着也是相当的旺盛,比以前还好些呢。
比如说抱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娃娃,一点都不觉得费力。哪怕这是一个七十岁的老头了,早就须发皆白,不过依然给人不小的压迫感。
朱允熥就乖乖的说道,“启禀祖父皇帝陛下,孙臣与众爱卿商讨夏税可用宝钞,各级官府不得拒收。”
老朱这时候就显得非常心安理得了,以前朝廷可以用宝钞去买东西,但是百姓想要用宝钞抵税等等,那是绝对不可能事情,这简直就是在搜刮百姓。
虽然这个烂摊子是老朱给闹出来的,但是自家孙儿现在在帮忙收拾着烂摊子,已经卓有成效了,老朱自然也就变得底气十足起来了。
孙子的功绩,那自然也是老朱的功绩了,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子,帮帮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老朱就开口说道,“这事咱也知晓,前些年朝廷也是没法子,百废待兴只能出此下策。现在朝政清朗、国库也不再空虚,也不好继续如此。”
这就算是老朱在一锤定音了,夏税的征收情况将不再只是实物,也可以是用宝钞等货币直接折算了。
将朱文垚放在案头,老朱随手拿起一份奏章,“咱也知道你们心里有所顾虑,只是想想这两年朝廷并无大事,花费总归是要少点。国库现有些许盈余,撑得住。”
这么说也没什么问题,郁新和夏原吉这两位主管财政的更清楚大明国库的情况。
只要现在不打大仗,自然也就不用特别担心财政问题了。
朱文垚哼哼唧唧的,显然是有点不太满意如今的待遇,他觉得有点不舒服,还是想要抱抱。
老朱乐了起来,看向张福生,“给咱文垚取个玉圭,他闲不住。”
张福生连忙跪下说道,“回陛下,皇重孙殿下现如今未受册封,朝廷并无奉赠玉圭。”
圭,在如今这个年代就是地位、权力的象征。皇帝有大圭,皇储有玉圭,宗室藩王也有他们的圭。就算是文武百官,也有笏板可以捧着。
张福生这么说也没什么问题,朱文垚现在还小,没有受到册封。现在他的身份,也只是皇重孙而已,要不是有着嫡长的特殊加成,也就是那么回事而已。
老朱嫌弃的看着张福生,骂道,“不争气的东西,当初怎么就让你这个蠢货跟着太孙!”
张福生立刻磕头如捣蒜,这个时候也就只能是请罪、认罪了,皇帝的责骂、责罚都受着。
老朱随即从腰间取出大圭,放在朱文垚的身上,“看看,咱文垚就该是如此。这拿着大圭,这才配得上身份!”
躺在案头的朱文垚翘着小胖腿,努力的伸出小手抱着放在身上的大圭,小嘴吐着泡泡。不过他确实是开心,有人逗着玩就开心。
老朱更开心了,看向朱允熥,“朕的玉玺在哪?”
朱允熥连忙说道,“皇祖父,玉玺孙臣向来不知在哪。”
老朱以前喜欢揣着明白装糊涂,实际上朱允熥也是装糊涂的高手。
玉玺在哪里,大家伙心里头都清楚。能够进武英殿或者文华殿的,都没少看到在太孙的案头摆着玉玺,没少看到太孙发的旨意直接就是圣旨。
可是现在这爷孙俩非说不知道玉玺在哪,太孙非要说他没用过玉玺,其他人自然也是没法子了,既然都已经这么不要脸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老朱摸了摸腰间,随即取出玉玺,“那天咱梦到了咱爹,他将大圭和玉玺塞到了咱手里,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咱就醒了,就听着文垚出生。”
朱允熥脸色非常的古怪,让老朱在重臣们面前露了脸,说明皇帝现在身体好着呢,这就行。
抱着朱文垚过来,稍微宣扬一下他的未来储君的地位,这就行了。
可是老朱做事就是这么果断,这是在不断的加戏了。这一下好了,不只是将大圭和玉玺这样皇帝的标志放在了朱文垚身上,现在还拿出老祖宗当做理由。
以后朱允熥要是敢有半点心思,那就是不孝的直接证明了。
朱文垚忽然哭了起来,老朱立刻将小心肝抱起来,“朕亲自带着文垚,就是他能兴旺江山社稷。你且处置朝政,朕帮着带文垚就好,这是尧舜之君。”
老朱来的突然,走的也非常突然,就算是朱允熥心里有些准备,这时候也有些哭笑不得、无言以对,实在是老朱根本就不给人留任何的退路啊。
这倒不见得就是说朱文垚的地位等等,而是老朱这打算退位的果决,也是前所未有。
而在场的这些文武重臣们内心的震撼更是无以复加,年初的时候虽然就有一些皇帝想要传位的意思,也多少都听说或者见到过皇帝对皇重孙的宠溺。
就老朱今天说的这些话传出去,用不着到年底,估计很多的大臣就要开始准备一些事情了。
皇帝要是打算开始传位,这些文武百官估计一个个的都要积极拥护了。
不得罪皇帝,又能讨好新皇,这才是皆大欢喜!
朱允熥对于一些事情也算是心里有数了,很多的事情就准备着顺利的去平稳的推进下去也就足够了,其他的事情也根本不用多想。
等待文武百官离开文华殿,朱允熥看着张福生打趣,“你胆子倒是不小啊,陛下那里知会的事,我都不知!”
张福生立刻跪下,赶紧解释着说道,“殿下明鉴,陛下并未知会奴婢。”
“哦?”朱允熥倒是乐了,“那你倒是有些机灵,回头去太孙妃那领赏。这人心,你算是琢磨的厉害!”
张福生讨好的说道,“都是殿下垂青,奴婢才敢王子揣摩。”
朱允熥笑了笑,能够在他身边的人,肯定还是要有些机灵劲,要不然也很难站稳脚跟。
就比如说这个张福生,他一直跟在朱允熥身边,也知道皇帝的一些意思。平时肯定是谨言慎行的,但是当皇帝和太孙演戏的时候,他就蹦出来附和。
朱允熥也不再开玩笑,对张福生说道,“让蒋瓛和朱忠去盯着点,这时候不要让文武官员私下里议论这些事。”
道衍这时候则建议说道,“殿下,臣以为若是事关皇重孙殿下,百官议论倒是不碍事。”
朱允熥好整以暇,随即问道,“大和尚,若是在议论文垚,那免不了就是要论及我了。我这太孙之位本就是来自我父,难不成还能是来自于我儿?”
这事情真不怪朱允熥非常的敏感,主要是好说不好听啊,现在想想看还是有着那么一些小小的郁闷。
道衍没有因为朱允熥的一些不高兴就害怕,“殿下,臣以为陛下并非担忧皇重孙殿下日后储君之位,实则为殿下日后登基更为名正言顺。”
朱允熥都忍不住乐了起来,“这么说来,我这太孙之位还是坐的不稳了?”
道衍连忙说道,“殿下,臣并非此意。想来陛下也知宗室诸王多有不法,如今虽有收敛,只是怕日后宗室诸王依仗辈分肆意妄为。”
朱允熥这就沉默下来了,道衍说的那些情况他自然也能够理解,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不出现。
朱允熥的皇太孙之位很稳不假,或者是以后他登基了,其他的宗室藩王也不敢有什么小心思,这一点都不需要担心太多。
可是有些人要是故意给人添堵、恶心人,那就是没办法的事情了。仗着辈分说点牢骚话,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真的要是听到之后就重罚,到那是不只是宗室内部会有更大的反弹。就算是朝野上下,估计很多的官员们也都不会特别赞同。
“说的倒也是。”朱允熥沉吟片刻才说道,“我那儿子是祖宗所选,这倒也是好事。”
道衍拍马屁说道,“陛下深谋远虑,舐犊之情亘古罕见。臣以为陛下今日,除确立皇重孙殿下储君之位外,就是为殿下立威。”
这么说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因为现在有些事情就是不需要刻意的去隐瞒。老朱的那些心思也不用去揣测了,这是明晃晃的几乎告诉所有人了。
朱允熥仔细想了想,说道,“那就让百官私下即使议论,也不得谈及到我,我儿之事倒是无需顾虑。安排点人,市井间也颂扬开来。”
既然事情都已经做到了这一步了,那就干脆做的更加直接一点,也别小家子气了。
既然朱文垚的地位稳固,是皇帝亲自养大的、是大明仁祖淳皇帝选择的,那么就让所有人知道这孩子生而不凡。
那可是老朱的父亲,是朱允熥的曾祖父,谁要是以后敢妄议朱文垚的地位问题,那就是最大的不孝了。
忽然间朱允熥问道,“我要纳妾的事情,现在外头是不是知道了?”
道衍立刻回答说道,“回殿下,臣等对此已有所耳闻。”
“这么说来,祖父是怕以前的事情又出来了。”朱允熥忍俊不禁,绕了一大圈子,老朱是有心理阴影了,“行了,让人安排好,我儿就是大明传世之孙。”
这么个节骨眼高调的宣布朱文垚的一些情况,还真的有可能就是老朱对于当初朱允熥、朱允炆争储的事情有些心理阴影。
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别管以后能不能看得到,反正他的重孙就是大明未来的储君。朱允熥这个未来的皇帝动不了,事情传播开来之后,老朱这个皇帝也不好轻易去动。
传世之孙,这地位就稳固了。而作为传世之孙的父亲,朱允熥还是沾光的,说明老祖宗对于他还是非常满意的!
没有传世之孙的父亲,哪里来的大明朝的传世之孙啊!
有些事情看似多此一举,但是在提倡孝道、人伦的年代,这些事情还真的不是多余。
朱文垚是天命所归,朱允熥自然也就是天命所归了,这是老朱家的一致选择,是最能兴旺社稷和宗室的选择!
以后宗室当中谁要是敢在这些事情上多嘴,那就可以直接去治罪了。甚至厉害一点的话,开除出宗籍、贬为庶人,都不会有人去叫屈。
对自家老祖宗的选择都敢说三道四,这样的人肯定是不孝的,这样的人就等同于人渣败类,是可以社会性死亡的。
传世之孙,这么一个光环还是非常有用的!
在这些事情上不能马虎,强调一些他选择的储君,让大明以后都有着严明的皇位传承秩序,这是老朱在意的事情。
朱允熥在召集重臣商讨大事,自然是关于宝钞的全面推进,这不只是关乎于户部而已。
官员、将士的俸禄等等,各地的采购物资支出等等,方方面面都是涉及到宝钞,这毕竟等同于银子,这就是朝廷的法定货币。
大家也是在各抒己见,尤其是考虑到前些年宝钞的贬值,还是给了大家一定的心理阴影和压力。
在这样的前提下一些官员表现的比较消极、没有信心,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尤其是现在皇太孙有意让夏税的时候直接用宝钞可以抵兑,不少人自然也就会开始担忧了,会觉得这样让朝廷的压力变大,担心粮食等等不够。
也会担心真的粮食不够了,以后粮价会上升。或者是干脆点,以后朝廷给官员们发俸禄直接用宝钞,大家都在担心这玩意儿贬值啊。
有着这样、那样的一些担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也改变不了朱允熥想要让宝钞正常化的决心。
这显然不是随便说说的,前几年就在努力的抑制宝钞的贬值,在防止着宝钞的情况进一步的恶化。
朱允熥觉得前期的努力已经收获到了不错的反馈,如果继续在这里瞻前顾后,宝钞就很难做到真正的正常化,这个时候就应该下狠心。
老朱出现了,抱着朱文垚,“咱听说你们是在商议宝钞之事,这就过来听听。”
文武百官纷纷行礼,有些谣言自然也就是不攻自破了。皇帝哪有什么重病啊,现在龙行虎步的不说,精气神看着也是相当的旺盛,比以前还好些呢。
比如说抱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娃娃,一点都不觉得费力。哪怕这是一个七十岁的老头了,早就须发皆白,不过依然给人不小的压迫感。
朱允熥就乖乖的说道,“启禀祖父皇帝陛下,孙臣与众爱卿商讨夏税可用宝钞,各级官府不得拒收。”
老朱这时候就显得非常心安理得了,以前朝廷可以用宝钞去买东西,但是百姓想要用宝钞抵税等等,那是绝对不可能事情,这简直就是在搜刮百姓。
虽然这个烂摊子是老朱给闹出来的,但是自家孙儿现在在帮忙收拾着烂摊子,已经卓有成效了,老朱自然也就变得底气十足起来了。
孙子的功绩,那自然也是老朱的功绩了,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子,帮帮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老朱就开口说道,“这事咱也知晓,前些年朝廷也是没法子,百废待兴只能出此下策。现在朝政清朗、国库也不再空虚,也不好继续如此。”
这就算是老朱在一锤定音了,夏税的征收情况将不再只是实物,也可以是用宝钞等货币直接折算了。
将朱文垚放在案头,老朱随手拿起一份奏章,“咱也知道你们心里有所顾虑,只是想想这两年朝廷并无大事,花费总归是要少点。国库现有些许盈余,撑得住。”
这么说也没什么问题,郁新和夏原吉这两位主管财政的更清楚大明国库的情况。
只要现在不打大仗,自然也就不用特别担心财政问题了。
朱文垚哼哼唧唧的,显然是有点不太满意如今的待遇,他觉得有点不舒服,还是想要抱抱。
老朱乐了起来,看向张福生,“给咱文垚取个玉圭,他闲不住。”
张福生连忙跪下说道,“回陛下,皇重孙殿下现如今未受册封,朝廷并无奉赠玉圭。”
圭,在如今这个年代就是地位、权力的象征。皇帝有大圭,皇储有玉圭,宗室藩王也有他们的圭。就算是文武百官,也有笏板可以捧着。
张福生这么说也没什么问题,朱文垚现在还小,没有受到册封。现在他的身份,也只是皇重孙而已,要不是有着嫡长的特殊加成,也就是那么回事而已。
老朱嫌弃的看着张福生,骂道,“不争气的东西,当初怎么就让你这个蠢货跟着太孙!”
张福生立刻磕头如捣蒜,这个时候也就只能是请罪、认罪了,皇帝的责骂、责罚都受着。
老朱随即从腰间取出大圭,放在朱文垚的身上,“看看,咱文垚就该是如此。这拿着大圭,这才配得上身份!”
躺在案头的朱文垚翘着小胖腿,努力的伸出小手抱着放在身上的大圭,小嘴吐着泡泡。不过他确实是开心,有人逗着玩就开心。
老朱更开心了,看向朱允熥,“朕的玉玺在哪?”
朱允熥连忙说道,“皇祖父,玉玺孙臣向来不知在哪。”
老朱以前喜欢揣着明白装糊涂,实际上朱允熥也是装糊涂的高手。
玉玺在哪里,大家伙心里头都清楚。能够进武英殿或者文华殿的,都没少看到在太孙的案头摆着玉玺,没少看到太孙发的旨意直接就是圣旨。
可是现在这爷孙俩非说不知道玉玺在哪,太孙非要说他没用过玉玺,其他人自然也是没法子了,既然都已经这么不要脸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老朱摸了摸腰间,随即取出玉玺,“那天咱梦到了咱爹,他将大圭和玉玺塞到了咱手里,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咱就醒了,就听着文垚出生。”
朱允熥脸色非常的古怪,让老朱在重臣们面前露了脸,说明皇帝现在身体好着呢,这就行。
抱着朱文垚过来,稍微宣扬一下他的未来储君的地位,这就行了。
可是老朱做事就是这么果断,这是在不断的加戏了。这一下好了,不只是将大圭和玉玺这样皇帝的标志放在了朱文垚身上,现在还拿出老祖宗当做理由。
以后朱允熥要是敢有半点心思,那就是不孝的直接证明了。
朱文垚忽然哭了起来,老朱立刻将小心肝抱起来,“朕亲自带着文垚,就是他能兴旺江山社稷。你且处置朝政,朕帮着带文垚就好,这是尧舜之君。”
老朱来的突然,走的也非常突然,就算是朱允熥心里有些准备,这时候也有些哭笑不得、无言以对,实在是老朱根本就不给人留任何的退路啊。
这倒不见得就是说朱文垚的地位等等,而是老朱这打算退位的果决,也是前所未有。
而在场的这些文武重臣们内心的震撼更是无以复加,年初的时候虽然就有一些皇帝想要传位的意思,也多少都听说或者见到过皇帝对皇重孙的宠溺。
就老朱今天说的这些话传出去,用不着到年底,估计很多的大臣就要开始准备一些事情了。
皇帝要是打算开始传位,这些文武百官估计一个个的都要积极拥护了。
不得罪皇帝,又能讨好新皇,这才是皆大欢喜!
朱允熥对于一些事情也算是心里有数了,很多的事情就准备着顺利的去平稳的推进下去也就足够了,其他的事情也根本不用多想。
等待文武百官离开文华殿,朱允熥看着张福生打趣,“你胆子倒是不小啊,陛下那里知会的事,我都不知!”
张福生立刻跪下,赶紧解释着说道,“殿下明鉴,陛下并未知会奴婢。”
“哦?”朱允熥倒是乐了,“那你倒是有些机灵,回头去太孙妃那领赏。这人心,你算是琢磨的厉害!”
张福生讨好的说道,“都是殿下垂青,奴婢才敢王子揣摩。”
朱允熥笑了笑,能够在他身边的人,肯定还是要有些机灵劲,要不然也很难站稳脚跟。
就比如说这个张福生,他一直跟在朱允熥身边,也知道皇帝的一些意思。平时肯定是谨言慎行的,但是当皇帝和太孙演戏的时候,他就蹦出来附和。
朱允熥也不再开玩笑,对张福生说道,“让蒋瓛和朱忠去盯着点,这时候不要让文武官员私下里议论这些事。”
道衍这时候则建议说道,“殿下,臣以为若是事关皇重孙殿下,百官议论倒是不碍事。”
朱允熥好整以暇,随即问道,“大和尚,若是在议论文垚,那免不了就是要论及我了。我这太孙之位本就是来自我父,难不成还能是来自于我儿?”
这事情真不怪朱允熥非常的敏感,主要是好说不好听啊,现在想想看还是有着那么一些小小的郁闷。
道衍没有因为朱允熥的一些不高兴就害怕,“殿下,臣以为陛下并非担忧皇重孙殿下日后储君之位,实则为殿下日后登基更为名正言顺。”
朱允熥都忍不住乐了起来,“这么说来,我这太孙之位还是坐的不稳了?”
道衍连忙说道,“殿下,臣并非此意。想来陛下也知宗室诸王多有不法,如今虽有收敛,只是怕日后宗室诸王依仗辈分肆意妄为。”
朱允熥这就沉默下来了,道衍说的那些情况他自然也能够理解,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不出现。
朱允熥的皇太孙之位很稳不假,或者是以后他登基了,其他的宗室藩王也不敢有什么小心思,这一点都不需要担心太多。
可是有些人要是故意给人添堵、恶心人,那就是没办法的事情了。仗着辈分说点牢骚话,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真的要是听到之后就重罚,到那是不只是宗室内部会有更大的反弹。就算是朝野上下,估计很多的官员们也都不会特别赞同。
“说的倒也是。”朱允熥沉吟片刻才说道,“我那儿子是祖宗所选,这倒也是好事。”
道衍拍马屁说道,“陛下深谋远虑,舐犊之情亘古罕见。臣以为陛下今日,除确立皇重孙殿下储君之位外,就是为殿下立威。”
这么说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因为现在有些事情就是不需要刻意的去隐瞒。老朱的那些心思也不用去揣测了,这是明晃晃的几乎告诉所有人了。
朱允熥仔细想了想,说道,“那就让百官私下即使议论,也不得谈及到我,我儿之事倒是无需顾虑。安排点人,市井间也颂扬开来。”
既然事情都已经做到了这一步了,那就干脆做的更加直接一点,也别小家子气了。
既然朱文垚的地位稳固,是皇帝亲自养大的、是大明仁祖淳皇帝选择的,那么就让所有人知道这孩子生而不凡。
那可是老朱的父亲,是朱允熥的曾祖父,谁要是以后敢妄议朱文垚的地位问题,那就是最大的不孝了。
忽然间朱允熥问道,“我要纳妾的事情,现在外头是不是知道了?”
道衍立刻回答说道,“回殿下,臣等对此已有所耳闻。”
“这么说来,祖父是怕以前的事情又出来了。”朱允熥忍俊不禁,绕了一大圈子,老朱是有心理阴影了,“行了,让人安排好,我儿就是大明传世之孙。”
这么个节骨眼高调的宣布朱文垚的一些情况,还真的有可能就是老朱对于当初朱允熥、朱允炆争储的事情有些心理阴影。
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别管以后能不能看得到,反正他的重孙就是大明未来的储君。朱允熥这个未来的皇帝动不了,事情传播开来之后,老朱这个皇帝也不好轻易去动。
传世之孙,这地位就稳固了。而作为传世之孙的父亲,朱允熥还是沾光的,说明老祖宗对于他还是非常满意的!
没有传世之孙的父亲,哪里来的大明朝的传世之孙啊!
有些事情看似多此一举,但是在提倡孝道、人伦的年代,这些事情还真的不是多余。
朱文垚是天命所归,朱允熥自然也就是天命所归了,这是老朱家的一致选择,是最能兴旺社稷和宗室的选择!
以后宗室当中谁要是敢在这些事情上多嘴,那就可以直接去治罪了。甚至厉害一点的话,开除出宗籍、贬为庶人,都不会有人去叫屈。
对自家老祖宗的选择都敢说三道四,这样的人肯定是不孝的,这样的人就等同于人渣败类,是可以社会性死亡的。
传世之孙,这么一个光环还是非常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