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出生路来点猪头肉

第两百章 勤俭持家

对于这一次龙州等地的叛乱,老朱对于一些小小的战略调整也是比较支持的。说到底就是朝廷现在没有那么多的官员去直接任职,大明在那里也没有太多的群众基础。

所以有些土司还是有必要存在,不过大明可以携兵威进一步的加强存在感,开始持续的加强在地区的一些影响力。

搞定了这些事情,朱允熥就惊讶的发现朱樉又回到了京城。

朱老二开心啊,给朱橚倒着酒,“老五,你可算是来晚了,侄子大婚你这个当叔叔的也不用心。这有些说不过去了,事情还得是我这个二叔来做。”

朱允熥哭笑不得的看着朱樉,“二叔,我可没有下旨啊。这要是让祖父知道了,就不是让你回老家种地这么简单了!”

朱樉现在可是‘戴罪之身’,不是戴罪立功而是在反省。现在这要是来一个私自离开凤阳,那罪名比起当初朱橚擅自离开封地实际上还要大,他可不能犯错了。

朱樉就浮夸的说道,“看看、看看,这就是咱大明太孙该说的话,和大哥当年一样!你这个太孙是没下旨,但是臣接的是皇帝陛下的旨意,这怎么就不行了?”

虚惊一场的朱允熥就纳闷了,“二叔,不是我说其他啊。信国公刚刚没了,既然你在老家,好多的事情都该是你出面,这也是咱们家的态度。”

汤和的地位大家都心里清楚,皇帝和太孙先后遣官去凭吊,也下旨让各个王府派人过去祭奠,这哪里是一般的臣子能够有的待遇。

甚至就算是常遇春当年没了的时候都没这待遇,也就是李文忠、沐英和徐达能够有这待遇。

朱樉就说道,“还不是你的事情么,总不能是让储君的婚期因为这些就延期吧?我这两头跑的还落不得好,上哪说理去!”

朱允熥板着脸,说道,“二叔,说什么等我大婚了,我就给你赶回西安。”

朱樉才不吃这一套,说道,“你皇祖父和我说了,明年估计要对北边用兵。你四叔率兵从北平走,你三叔也要带着你一众叔叔出征。让我回去,不就是盯着他们么!”

自家二叔太聪明了,这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啊,朱允熥的那点小心思早就是被看穿了。

朱允熥也不尴尬,严肃起来说道,“五叔也说了,让有燉带着河南都司的兵马去北平巡逻。我想着让尚炳也别闲着,他也带兵去巡逻吧。”

朱樉有些不太乐意的说道,“我那儿子现在还在四川没回来,让他们去拜访王叔也就罢了,回来了就要带兵去巡边,这叫个什么事!”

朱允熥就问道,“那我就让济熺、高炽、有燉去巡边,让尚炳在家歇着,行不?”

朱樉立刻讪笑起来,他心疼儿子劳累。可是唯独就让秦王世子闲下来那肯定不行,真的要是其他侄子们都去巡边就自家儿子歇着,朱樉就要开始闹了。

朱橚就说道,“二哥,三哥和四哥还得是你回去镇着。不是我这个当弟弟的说怪话,他们两个越来越不对付了。朝廷要是出兵,他们两个肯定争功。”

朱樉看了看朱橚,随即对朱允熥说道,“你五叔心眼最多,自小就喜欢挑拨。侄子,不是二叔说怪话,你这些叔叔里头,也就是我为人最为实诚。”

还真的是亲兄弟,老朱这几个大儿子没一个不喜欢‘挑拨’,总是没事就搞点事情。

朱允熥就有些担心的问道,“二叔,我觉得五叔说的有道理。按说军国大事不能儿戏,只是三叔和四叔真的要是争功,这个概率还是非常大。”

主要是此前就有先例,不夸张的来说,在北边的一众藩王当中,单纯就军事层面来说是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最受重视。他们也习惯了节制诸将,一个从山西一个从北平出征漠北。

洪武二十三年去漠北打了一次,北元太尉乃儿不花被打败,朱棣和朱棡就是在争功。洪武二十四年打番将阿失里等人,这两位又闹了起来。甚至在朱标去世之前,老朱还特意命晋王节制山西、燕王节制北平各卫将士,凡军中事务,都要启奏朝廷和晋王、燕王。

朱樉也有些不太理解,“以前还好,这几年越发明显了。老三本来就受父皇喜爱,一直都受重用,这几年

又是划分牧场、筑城,又是总率诸王防备边患,这多威风。你四叔也不是个甘居人下的性子,又最喜武事,岂能甘心?”

朱允熥忍不住吐槽了,“二叔,三叔和四叔要是有一天被弹劾,肯定是你说的怪话被其他人听着了。”

朱橚连连点头,煽风点火的说道,“把三哥说的好像割据一方一般,说的四哥好像居心叵测。也难怪,三哥和四哥那般威风,二哥这个宗室诸王之长还在老家种田。要我说三哥和四哥也别想着出风头了,说不准二哥给他们参倒了!”

虽然以前就知道自家几个叔叔一旦放开了就是口无遮拦、百无禁忌的,不过现在再看看,看着最老实的周王朱橚,实际上也是一个煽风点火、阴阳怪气的高手。

不过这也是习惯问题,因为老朱和朱标以前都是喜欢说怪话讽刺人的性格。越是自家人,有些时候就越喜欢调侃。朱允熥也算是有样学样,说话扎人心都是常态了。

这也是额很正常的事情,有人说三代才出贵族,到了朱允熥这里才是第三代呢。朱樉他们成长起来的时候,是老朱从割据一方慢慢的发展到开国皇帝,更何况自家原本就是底层,可没有什么贵族风范。

也是以为朱允熥这个人也不是小心眼的性格,能够开得起玩笑。

朱樉看着朱允熥,继续说道,“老三老四的事情你们先商量,我也没个办法。我就听令办事,他们要是给我这个二哥面子最好。真要是不给,我无非就是打他们一顿就走。我是秦王,他们也是晋王和燕王,谁怕谁啊!”

朱允熥看着朱橚问道,“五叔,二叔说的这些在理吗?”

朱橚就说道,“这算起来都分家了,过好自家的日子就行。要是二哥、三哥他们说我,面子上我是给足工夫,听不听得进去就是两码事了。这又不是当年在凤阳老家,要是不听话就被按在地上打。”

这就非常有道理了,兄友弟恭什么的自然还是有一些的。可是现在一个个的都是人到中年,也都是富贵尊崇的亲王了,这又不是年少时在宫里还要叙长幼。

以前朱樉、朱橚等人还可以长着兄长和嫡子的身份让其他弟弟们害怕,现在就藩的那些个藩王们面子上给兄长们面子。私下里呢,也就是那么回事,说不定还想着哪个哥哥倒了霉,他们可以上去掺和着踩一脚。

毕竟兄长当中,也就是大哥能决定他们的地位乃至生死。其他的兄长,就藩后一年也见不到一回,自然也就没必要那么在意了。

和两位叔叔喝喝酒、聊聊天,朱允熥也就回到了东宫休息。

新的一天早朝开始,自然也就是将龙州知州赵宗寿请降的事情宣布,朝臣们也商议了一番。

这样的早朝更多的是宣布一些政策,以及有些时候确实会在议事的时候会对一些政策的优弊进行更仔细的分析研讨。但是大多是时候,肯定不会是‘全员参与’,而是皇帝或者储君召集重臣商议那些大事。

结束早朝后,一些有事情需要奏报的官员自然也是要去文华殿。

召见一些官员、商讨一些事情,这也都是朱允熥的日常了,习惯了这些工作就好。

眼看着官员们陆续离开,朱允熥召见夏原吉,“我大婚的花费多少?”

夏原吉立刻回答说道,“回殿下,陛下准用白银八万两。”

朱允熥一听顿时皱眉,说道,“削减一些,不许过五万。”

朱允熥这个皇太孙大婚费用全部加起来不许超过五万两白银,这说出去有人可能不信。但是实事求是的来说,这已经可以说是非常天文数字了。

几十万两现在都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更别说几百万两了。

历史上实际上到了大明中后期,皇帝大婚的费用也只是十几万两、二十万两。被很多人称作任性的朱厚照想要拿四十万两白银用以大婚,大臣都是拒绝的。这还是要考虑中后期的货币比不上开国初期,初期的钱更值钱。

这还是已经经过了一系列的进步,从十万两、二十万两的升级。

夏原吉就有些为难的说道,“殿下为太孙储君,若是太孙大婚尚且寒酸,不足以彰显朝廷气象。”

皇帝

的陵寝、储君的婚事等等,很容易就是被拿到和国家形象一个级别。要是一个个的都不舍得花钱,很多官员到时候不会称颂节俭,而是觉得没有大国气象。

朱允熥直接说道,“现在就这么有钱了?”

夏原吉就说道,“殿下,内帑已经拿了三万两,户部也支出了五万两。”

钱是已经到位了,很明显这些官员们平时可能是抠抠搜搜的,有些衙门去要钱的话,这些管事的钱袋子就会在哭穷。可是皇太孙大婚,这拨款一个比一个积极,也没说钱不够用。

不只是因为朱允熥的身份特殊,更是因为这笔钱早就是在朝廷的预算当中,迟早是要花的。而且这也不是超出大家预期太多的数字,所以自然也不会说什么。

朱允熥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想办法把那些银钱给弄到东宫去。”

夏原吉立刻跪下,连连磕头,“殿下三思啊!殿下大婚是朝廷大事,不能出岔子!”

“也没说全都给卷走!”朱允熥就立刻说道,“也不至于如此,这些钱既然拨下来了,那就想办法拿走,免得到时候这些钱不明不白的就没了。该走账的走账,该省的就省。”

作为朱允熥的钱袋子,夏原吉更是为难,“殿下,真要是如此,陛下必然责罚!”

皇太孙是什么意思,夏原吉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按照正常的程序,太孙大婚是朝廷上下很多衙门都是要参与其中,很多的花销自然也是这笔费用当中。可是这位太孙呢,想的是将钱拿去东宫,就算是到时候要走账也是走东宫的帐,而不是走经费的总账。

朱允熥则有理有据的说道,“这个事情难说,真要是敞开了用,再多银钱也不够。能省就省,花不完的我还有其他用处。就这样吧,这事情你来办,陛下那里我担着。”

朱允熥其实挺缺钱的,国库的钱是国库的钱,这肯定不能乱用。

行军打仗、官员将士的俸禄,或者是一系列的基础建设等等,方方面面都有花钱。

内帑呢,看似是有很多金银珠宝的,可是那是皇帝的小金库,老朱也不可能让朱允熥瞎用。

小钱不缺,但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大钱朱允熥还真的没有多少。所以这就是动了歪心思,想要从大婚这件事情上省下来一些钱。

节俭一点,朱允熥也不至于真的是将自己的大婚办成一场笑话。

朱允熥心里美滋滋的,这可不是假公济私,拿了这么一大笔钱他肯定会宽裕很多,肯定会资金宽裕去做不少事情。

朱允熥到了武英殿,见到老朱后先声夺人,“我成个亲,哪用的着八万两?现在朝廷需要花销的地方多着呢,有钱也不能这么花,更何况咱大明底子还不够厚。”

老朱就连忙说道,“八万两也不多,这天底下还有比咱孙儿尊贵的人?咱就不信了,旁人的排场不小,咱孙儿风风光光大婚就不应该?”

“我身份在这,排场自然小不了,估计也就是以后皇帝大婚能比得过。”朱允熥就说道,“我让人去看着了,不许乱花钱。”

朱允熥是储君,大明朝现在只有储君大婚,目前还没有皇帝大婚。理论上来说,朱允熥大婚是亲王级别,八万两已经是天文数字、比肩皇帝了。

老朱还想再劝,不过朱允熥就模糊概念,“祖父,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省着点花。我让人管好账,该花的花、不该花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