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出生路来点猪头肉

第七十五章 对皇叔的期待 (求首订!)

皇太孙的册立大典准备的还算充分,好歹也是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准备。

可是朱允熥的册立大典结束的也很突然,没有进行例行的大宴。

原因就是礼制上来说朱允熥还处在丧期,所以这个时候聪明一点的人都不会想着宴席这些。因为这样只会让新鲜出炉的皇太孙立场尴尬,也会惹得皇帝非常的不高兴。

所以在册立大典的第二天,百官进表称贺,这也就行了。

与此同时,秦王朱樉等一众藩王纷纷上表请回封地,皇帝毫不犹豫的批准了。

虽然舍不得儿子们,不过老朱也习惯了儿子们不在身边的生活。

朱棡非常的尴尬,一众藩王现在也就是他留在应天府了。与那些没有就藩的弟弟们一起,继续在宫里小心谨慎着生活。

作为皇太孙,朱允熥还没有来得及去太庙,就先要送叔叔们出城。

本来朱允熥有十个皇叔就藩,其中八叔潭王朱梓担心卷入胡惟庸案自焚且没有子嗣导致死后无谥、国除。十叔鲁王朱檀久服丹药身死,好在留了一个儿子朱肇煇,现在才五岁,自然也就不用回来。

就算是远在四川的蜀王朱椿也是紧赶慢赶的回来了,刚参加大典就要回藩了。

这么一算,这一次一共七个藩王离京。

老朱特意让朱允熥摆足仪仗出城,虽说册立太孙已经昭告天下,不过该现实存在感的时候还是要显示,谁让年龄现在有些许尴尬呢。

一路到了城外,朱允熥看着朱樉说道,“二叔,侄儿也只能送到这里了。”

朱樉哈哈一笑,说道,“不用如此,咱几个一般都是要每年朝觐,又不是见不着了!”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是这个道理,只是下回很难看到叔叔们都回来了。”

藩王朝觐是不许一同过来的,甚至不是‘错峰出行’。而是某个藩王来到了应天府、回到了封地,再去传信给下一个藩王,这才能动身。

朱樉看着朱允熥,笑着说道,“你现在是皇太孙了,可有什么要交代的?”

朱允熥仔细想了想,才开口说道,“二叔就藩西安,本就是紧要之地。只是二叔也该明白,朝廷现在对羌地还要压制。二叔回去后,该练兵的时候练兵,但凡有叛乱,朝廷旨意一到,二叔就该率军出征。”

西安的位置太特殊了,朝廷要是想要向西北的甘肃、青海等地出兵,西安是出兵的首选。包括对西域用兵,西安也是最为紧要的位置。

朱允熥继续说道,“虽说此前已经新修了城垣,只是一些关隘,二叔也该时常去查看。”

朱樉就笑着说道,“咱要是常去,父皇能够安心?”

对于朱樉的话里有话,朱允熥也不在乎,“潼关到底是进出三秦之锁钥,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二叔要常去潼关、函谷关,武关、大散关之地也要常去。”

不得不说秦王朱樉地位特殊,从他的封地在‘十三朝古都’西安就可以看出来。

东边的函谷关、潼关,重要性就不用说了。南边的有武关、峣关,是防卫西安的要塞。

西边的大散关就不用说了,往北是关中,往南是天府之国巴蜀。所以这里也特殊无比,必须要重视起来。

北边就是萧关了,这也是以前中原王朝对匈奴最好的防卫点。一旦萧关有险,关中就要震动。

朱樉微微点头,严肃说道,“咱知道了,咱就是再胆大,也不敢在秦之四关的事情上马虎。”

说完这些,朱樉正式行礼,然后直接率领着少量护卫径直离开。

朱樉离开了,朱棣就上前了。

朱允熥着开口,对朱棣说道,“北平本是元大都,是重镇。虽说元鞑子北逃,只是也有一些残余。朝廷必然要持续打压,四叔也该勤练兵马,但凡有鞑子扰边,四叔该节制诸军、奉旨讨伐。”

这个时候朱棣熟悉,前年他就节制诸军,出古北口征讨北元太尉乃儿不花。

也是那一战,朱棡和朱棣有些结怨,因为乃儿不花投降,这两位藩王都是认为是自己的功劳。

元朝已经覆灭,草原上的各个

部落还在纷争,但是他们还有机会卷土重来。所以持续的打击、瓦解,那也是有必要的。

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他们也将是朝廷北上出塞的两大主帅人选。不过燕王更多的是对北方的游牧民族,晋王还要做好准备经略西北,西域那边也是需要晋王给与压力。

朱棣在听完朱允熥的吩咐后,立刻领命,然后行礼、带着人就走,连给朱高炽打个招呼都懒得说了。

他还记得朱允熥刚见面时的事情,生怕朱允熥再次提到道衍和尚。

朱允熥也只是笑了笑,道衍和尚跑不掉的,他有的是办法让道衍和尚被送回应天府。

周王朱橚也开始上前,朱允熥就笑了起来,“五叔,我也知道五叔向来喜欢草药。若是五叔喜欢这些,可召杏林高手编纂药典,这也是救济苍生、造福百姓的好事。”

朱橚眼前一亮,连忙说道,“咱是有这个心思,就怕力有不逮。”

朱允熥就肯定的说道,“五叔召见一些郎中,他们自然不敢不尽心尽力。再者说了,开封离应天府不远,太医也能去帮衬五叔。”

朱橚欢天喜地的说道,“那好,咱回头就去合计。”

“五叔,还有就是开封到底是北宋故都,如今黄河改道,五叔要记得让人时常清淤。”朱允熥开口吩咐说道,“一旦起了水患,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那就不好了。”

朱樉也严肃起来说道,“这事咱记在心里,肯定不能马虎。”

朱橚刚走,楚王朱桢就上前。

朱允熥看着自家六叔,笑着说道,“六叔镇守武昌,征讨诸蛮夷也不能马虎,练兵不能懈怠。除此之外,六叔该勤去屯田卫所,荆楚之地该大量开垦良田。”

湖广熟天下足。

那是历史上明朝中后期的事情,不过对于湖广的开发,也是该一以贯之。

齐王朱榑上前,这一位有些以武略自傲,所作多不法。

朱允熥认真交代吩咐,希望这位皇叔勤练兵马、防御胡人,若有需要就在接到朝廷旨意后随燕王出征。

朱榑有没有放在心上很难说,这位在历史上被朱允炆废为庶人、在永乐时期复爵后更为骄纵的齐王,确实对朱允熥没有那么恭敬。

不过朱允熥也没在意,齐王真的不算什么。

看着朱椿,朱允熥笑着开口,“十一叔一路奔波辛苦了。”

朱椿笑了笑,说道,“也是应该,没赶回来送皇兄最后一程本就是心里难受。”

蜀秀才朱椿,这是老朱家读书最好的宗室之一。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贤王,大减赋税,制订蜀地集市规范,终使蜀地大治。

而且他的王妃就是蓝玉的宝贝女儿,和朱允熥也算是‘亲上加亲’。

朱允熥认真起来,说道,“十一叔,蜀地民心归附是大事。叔父该宽厚一些,对百姓该宽仁、开垦良田当免税。若是有蛮子作乱,急召兵马镇压。”

朱椿严肃说道,“臣明白。”

朱允熥想了想,说道,“蜀地也是文华之地,十一叔又喜欢读书。此前宋师全族迁至四川,还望叔父多加照料。”

宋师,自然是指明初三大家之一的宋濂,那也是朱标的师父之一。

朱椿就严肃说道,“臣明白,臣此前就将宋师转葬华阳城东。”

朱允熥开口说道,“准许宋师家眷春秋两季祭祀,要是有士子去祭奠也不用拦着。这样吧,过些天我就撰写圹志,修缮宋师墓的事情还是要叔父代劳。”

朱椿眼前一亮,激动说道,“殿下英明!”

宋濂对于很多读书人来说,那就是偶像了。而朱允熥现在去撰写圹志,不只是代太子朱标尊师重道,这也是他重视读书人的标志。

惠而不费的事情,朱允熥还是愿意去做。有些时候想要刷一些名望,姿态也要做足。

在蜀王欢天喜地的离开之后,只剩下湘王朱柏了。就是那位历史上被朱允炆逼着自焚明志的藩王,还要加以恶谥‘戾’。

朱柏之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明的政治走向,促成了皇权的改弦更张,是大明朝往后二百多年江山的新开端

不过现在这一切不会发生,朱允熥看着朱柏,“十二叔。”

少有大志,常以辅佐社稷、济世安民自励的朱柏打量着朱允熥,“哈哈!咱侄儿越发英武了!”

“十二叔说笑了,咱在十二叔跟前还不够看。”朱允熥笑着开口,“还记得小时候就是十二叔教我骑马射箭,那会儿我也是最为仰慕十二叔。”

朱柏豪爽大笑,才二十一的他意气风发,“你是太孙,以后就要治理天下、照拂黎民。只要咱能做的,你尽管吩咐!”

朱允熥就开口说道,“十二叔还要练兵,再一个就是多开垦良田。”

朱柏认真点头,随即说道,“只是以后云贵有了叛乱,你得让我率军。”

朱允熥笑着说道,“好!”

朱柏眼前一亮,跨上白马说道,“允熥,好好孝顺你皇祖父、照料好百姓,我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