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窝案
对于接下来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心里有数,郁新等人更是早早的就在准备。
预算等等早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隆重的办有隆重举办的做法。稍微节俭一点的话,其实也是有着一些方案,这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报出十二万两,郁新确实觉得问题不大,朝廷稍微紧一紧的话还是可以抽出来这笔银钱,对于朝廷接下来的一些大局也没有影响。
老朱心里安稳了不少,随即问道,“说起来的话,你这也是此前朝廷定下来的大典来算,若是有些许调整,说不准会多些花销?”
郁新就立刻回答说道,“回陛下,依臣之见,就是有些许调整,也不至于花销太多。”
朝廷可能是要将一些登基大典的仪式做些调整和改变,这是很有可能会发生的一些事情,今时不同往日,以前的一些规矩不一定适合现在的情况了。
看向郁新,老朱继续问道,“这一次陈迪可找你商议了大典之事?”
郁新不敢隐瞒,赶紧回答了,“回陛下,陈尚书此前确实与臣商议过,礼部、户部侍郎也都在场。”
对此老朱更加不会有什么好意外的,礼部那边是要花钱的,户部这边管着钱,登基大典这么重要的事情,礼部肯定不希望有任何纰漏。
老朱就随即说道,“你再和陈迪仔细商议一番,时间也不算多了。现以八万两白银算,早些将事情给准备好。”
老朱随即补充说道,“太孙登基后的服饰等,这些用不着你们操心,各地该进贡的就进贡,不算在内。”
郁新自然赶紧答应下来,皇帝的一些衣冠用品等等,也确实不只是二十四监全部负责,有些也是需要户部等衙门承担。
既然商量好了一些事情,老朱就挥手让郁新离开,一会儿也是要召见陈迪了。
别看老朱有些时候不是很在意礼仪,那是他对自己、对朱允熥宽容,对待其他人就格外强调一些规矩和礼制了,那都是不能有任何懈怠的。
要不然一个僭越,基本上就可以要了一些勋贵的性命,足以让身居庙堂之高的重臣彻彻底底的葬送仕途。
郁新马不停蹄的赶到文华殿,见到朱允熥后奏报,“殿下,臣方才蒙陛下召见,已定下大典所需银钱之数。”
朱允熥立刻就问道,“到底是多少数?”
郁新规规矩矩的回答说道,“回殿下,陛下钦定八万两,殿下一应用度等不算其中。”
这一下朱允熥也心里有数了,随即说道,“行了,八万两就很多了。记得早些和工部等衙门商议好,东陵那边要即刻开工。”
朱允熥的陵寝可以不急着开工,老朱的孝陵也可以稍微的放慢点节奏,这些实际上也都没什么问题,这两位当事人对此都不会有任何的不满。
但是对于朱标的东陵,那就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开始一系列的升格,这个事情要是耽误下来了,老朱会非常的不高兴,朱允熥也不会乐意。
说到底就是一旦朱允熥登基,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追封朱标、常太子妃为帝后,这不是讨好不讨好老朱,而是事关孝道。
郁新也赶紧回答说道,“回殿下,臣等自然明白这是大事,绝对不敢耽搁。”
朱允熥扭头看向夏原吉,说道,“这些事情你也跟进一下,拨款要快、要干脆,账目也要清晰,一应用度不得有任何贪墨、残次。”
不是朱允熥太小心,而是有些时候真的不敢过于高估人类的贪欲,他对于一些官员也是有着一些不信任。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看似是修建皇陵这样的事情上没人敢动手脚,但是这也就是看起来而已,敢动手脚的人肯定不会少。
只要监督的不是很严格,只要有人的胆子壮了起来,这样的事情就有可能发生。
大明的贪官杀了一批又一批,很多县衙门前的小庙供的不是土地神等等,而是前任贪官被剥皮充草以作警示,可是依然会有官员贪赃枉法。
安排好这些事情,朱允熥自然心里就比较安稳了,也觉得有些事情看似没必要操心了,及时的跟进一下、知道进度也就行了。
等到郁新前脚离开,陈迪后脚就跟着进来了,这位礼部尚书最近也是忙的有些脚不沾地了。
实在是因为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重要了,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掉链子,也没有人敢有任何的松懈,很多的事情恨不得都是亲力亲为呢。
不只是希望做出点成绩被皇太孙看在眼里,更是担心做错
了一些事情就被皇太孙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那可就是大罪过了。
朱允熥也仔细询问了一些关于登基大典方面的事情,总体来说没有特别大的改变,偶尔有些细节之处做点调整。
这就好,这些也是老朱和朱允熥的意思,与时俱进做一点小小的调整没问题,但是真不适合改变太大。
礼部尚书才离开,张福生就快步上前,“殿下,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在殿外求见。”
“他来做什么?”朱允熥有些意外,不过还是开口,“宣吧,肯定是有事情了。”
确实是有些事情,蒋瓛怎么说也是天子鹰犬、是皇帝的耳目,平时基本上是不需要上朝,也没必要和一些官员相处融洽,但是地位很特殊。
蒋瓛见到了朱允熥后立刻跪下,“启奏殿下,臣奉令调查红仓之事,已经有所线索,还望殿下过目。”
朱允熥更加意外了,因为这件事情才刚刚安排让徐妙锦去跟进处理一下。哪怕他觉得这事不是空穴来风、此前肯定有些线索,只是也不该这么快!
好奇和意外是真的,但是对于朱允熥来说,更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的看一看,这件事情必须要重视,要不然真的没办法交差。
接过奏章的朱允熥看着内容,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难看,有些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一些,有些人的胆子也确实比想象中更大!
利欲熏心啊,有些人也真的就是利欲熏心了,嘴里说着主义、心里想着的实际上全都是一些生意了!
张福生、道衍等人小心的观察着朱允熥的脸色,一个个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越来越有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了。
涉及到红仓,他们更是胆战心惊,那里的事情此前就交给了皇太孙妃在处理,这要是一个闹不好,说不定还会牵连到皇太孙妃。
别的不说,就说用不了一个月,太孙妃就要成为大明的第二任皇后了,这个时候将太孙妃给卷进来,这能是小事吗?
而且那可是红仓啊,对于皇帝来说都是无比重要的,因为那是先皇后制定的政策之一,关系着先皇后的慈爱名声。
这一个闹不好,说不定就要成为又一个大案,很有可能和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相提并论了,说不定就要成为‘明初四大案’之一。
这件事情确实是太敏感了,涉及到大明的头两任皇后,那还能是小事情吗!
愤怒的朱允熥合上奏章,问道,“这些事情现在有多少人知道?”
蒋瓛不敢有半点隐瞒,立刻回答,“回殿下,除抽调锦衣卫,几乎没有其他官员知道。涉事一些学子、商贾,可能有所察觉。”
朱允熥对此倒是不觉得有些奇怪,该保密的肯定是需要保密。只是现在都已经在查案了,一些涉事的人多少会被问话、缉拿,肯定心里有些数了。
看着蒋瓛,朱允熥语气严厉了,“记好了,这个事情该知道的就知道,不该知道的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让其他人知道,等孤定下来再说!”
蒋瓛自然连声领命,他急匆匆的赶过来求见、汇报,主要也就是因为知道这件事情实在是太敏感了,他也不敢私自拿主意。
这些事情还是太孙殿下有了主意和方案才行,他蒋瓛只是一个办事的人,自然也就是唯命是从了,其他的也就不需要有什么思考的地方。
这也算是一天的好心情完全就没了,实在是因为有些事情真的非常让人来气。
主要也是在这个时间节点,对于朱允熥来说肯定是更加为难了,现在还真的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处理才对。
虽然是有些气鼓鼓的,只是朱允熥觉得就算是生气,可是心里头也明白,有些事情就是该做的就做,只是生闷气显然没有什么作用。
将一些事情给解决了,这对于他来说更为重要,这些显然也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现在是皇太孙,马上就要成为皇帝了,大事小事都是一把抓的,麻烦事、棘手的事情,该处理的肯定也都是需要及时给处理好才行。
回到了东宫,朱允熥直接问道,“你觉得这些事情该如何处置?”
徐妙锦也左右为难,也颇为内疚的说道,“蒙皇祖父陛下和殿下信重,将红仓之事交由臣妾,只是臣妾万万没有想到居然出了如此事情!”
“这事情也不能怪你,朝堂上的贪官向来都不少,这几年本还是沾沾自喜,觉得吏治清白。”朱允熥自嘲说道,“现如今看看,还是想多了!”
真的
是有些想多了,沾沾自喜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事情让人感觉到非常打脸了。
朱允熥仔细想了想,随即说道,“这个事情你肯定是要不再多管,说到底还是朝堂上的一些个事情了。”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徐妙锦无疑是非常内疚,“殿下,到底是臣妾的错。”
“这能和你有什么关系?”朱允熥笑着安慰,“去年你有身孕,这一年也帮着在带孩子,这些事情本来就不该是你去操心。”
要说怪徐妙锦,确实没有什么理由怪罪,最近这两年她也确实比较忙,安心的养胎、照顾好朱文垚,这才是对她来说最为重要的事情。
大概也正是因为一些人觉得皇太孙妃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红仓的事情,所以一个个的胆子也就大了不少。
毕竟不少人也都知道红仓性质特殊,就算是一些监察部门也都不敢去管,或者是觉得没什么必要去管,有些事情说不定这就是皇室的一些安排呢。
徐妙锦还是开口了,说道,“殿下,臣妾觉得这件事情还是不好拖下去,既然看到了,自然也就该解决好。”
朱允熥肯定的说道,“这是自然,拖下去没半点好处,早点解决就早点安心。”
虽然有些事情是让人恼火,现在也确实是一个敏感的时刻,但是绝对不代表朱允熥会因此息事宁人,或者是引而不发将事情拖下去。
快刀斩乱麻,早点将一些事情给解决了,这更加符合他的性格,他也不认为现在处理一些事情就会对他、对徐妙锦有什么影响。
“好端端的红仓,是有利学子、有利老幼的事情,倒是成了窝案!”朱允熥愤怒不已的说道,“怪不得祖父一贯不信商贾,这也是有原因!”
只能说一旦牵扯到经济活动,那自然也就不要高估人性了,这样的事情也确确实实非常不靠谱。
徐妙锦也跟着叹气说道,“本以为只是一些学子罢了,没想到还有诸多官员和商贾也勾连,这些人实在是利欲熏心了!”
确实是利欲熏心了,那些人明摆着就是仗着‘垄断’的特殊地位,以及在面对着一些弱势群体的时候有恃无恐了。
既然有人想要去挑战一下,朱允熥自然也就不会客气,他肯定会做出一些回应,有些时候他也知道自己看似是强势的厉害。
但是不强势不行啊,因为一旦退缩和软弱了,那些人就会蹬鼻子上脸。
贪官污吏一批接一批的,杀肯定是杀不完的,但是能够阶段性的治理、威慑,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选择了。
有些人无非是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是觉得朱允熥不会关注到这些小事,又或者是觉得现在敏感时刻,皇太孙肯定不会愿意看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出现,这就胆子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