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鞭挞岸边鹿伴

第211章 被公开的《永乐大典》

书籍作为知识的载体,一旦变得昂贵,就会被人垄断,难以传播。

自两宋以来没有出现汉唐一般的新门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印刷和造纸的成熟,导致大量书籍的价格变得低廉,哪怕普通平民也能够买得起最基础的书籍,由此迈入进学科举做官的道路。

科举一直采用朱子注解的四书五经作为标准考题来源,也是基于此。

几百年都是同一套书,木头雕版只要没有发生损坏,就能一直用下去,印制的成本可以压到最低。

虽说等到乡试会试的时候,往往还需要时文参考一类的教辅书,了解近些年流行的文风,熟悉考官的风格,多了一些额外的开销。可是在最基础的童生试阶段,只需要熟读理解最标准的课本,勤加练习,足以通过考试。

因此,对于普通人的经济压力就没有那么大。

即便这样,仍有大量的穷人买不起全新印刷的四书五经,用着别人翻烂了的二手书。

若是三年课改,五年换大纲。

全国的士子们为了科举,就得三天两头的购买新版教科书。带来的思想混乱不提,更会加重贫穷士子的经济负担,将他们阻拦在了科举的大门之外。

朱翊钧虽然在殿试上尝试着进行了变革,但是他的触手一直都没有向下延伸,直接改动会试乃至整个科举,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殿试不过三百人,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影响到了排名,没有被淘汰的担忧。

他哪怕稍微任性一些,也能兜得住。

一旦皇帝亲自插手会试,不但会打破旧有的平衡,更会直接影响到全国的士子,牵连太大,因此不能过于急切,要等待时机进一步的成熟,整个社会意识和风气发生转变。

他准备在全国各地兴建图书馆,供天下士子免费借阅,就是处于这个目的。

以往人们藏书,都会兴建藏书楼,命名为某某阁、某某堂,如同皇宫内的文渊阁。

不过这类地方基本都是供私人自家使用,极少对外开放。

他还记得上学时学过的《送东阳马生序》,幼年贫穷的宋濂买不起书,需要向别人借书抄写。虽说是两百多年前的事情,可是放到如今的大明,还是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在朱翊钧之前,虽然大明也有一些地方官、大族资助修建的书院,用来支持科举,存有不少藏书。但是这类书院都是专供士子,普通人没有资格入内。

而且宋濂这类贫寒士子向乡绅伸手借阅书籍,自然就会以这些乡绅为核心,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圈子。

年少之时得了乡绅的恩惠,将来一旦乡绅作恶,难免就会有人为了报恩,装作视而不见,或者提供帮助。

朱翊钧看不得这种情况,这个恩与其被地方乡绅们施舍,不如让他这个皇帝主动来做。

身为天下主,自当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气魄。

限于如今的条件,虽然还做不到打破一切的不公,消灭所有的压迫,至少他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让知识的价格进一步降低,不再被人们故意垄断,而是开放给给所有人!

无论是谁,都可以进入图书馆借书阅读、抄写。

天子的恩情还不完……

正因此,这将会遍布全国供人们看书、借阅的藏书之地,不再采用古称的楼或堂,而是换成了朱翊钧更为熟悉的图书馆。

读过几年的报纸,大明百姓们早就习惯了皇帝时不时就新造出几个词,弄出某种经义上的新解,好不费力的就接受了图书馆这个称呼。

当然,笔墨纸砚这类消耗品需要自备。

倒不是朱翊钧承担不起这点公共开支,接近十年的开源加节用,已经积累了一笔极为可观的财富。

哪怕用赞美文景之治“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的说法,也不为过。

只是一旦全面免费,就不会被人珍稀,难保不会有人随意的挥霍、浪费,甚至趁人不备将其偷走自用或卖钱。

对此,在穿越之前他就有过类似的经验。

单位的食堂起初免费开放给员工,作为一项福利,结果换来的却是大量的浪费,而且还有很多人会把馒头、好菜之类的拿回家,给家人吃,因此惹来了许多的矛盾。

后来食堂改革,通通都要花钱,定下分量,不过每人的卡里都多了一份饭补,足可以保证正常的用餐。只有那些天天浪费、或是想要偷拿的因此没有办法再作妖。

汲取这类教训,朱翊钧

在发放给大明子民福利的时候,也不会做冤大头滥好人。

而且他建设的图书馆与当初发明报纸一样,都承担着传播新思想的工具作用。

除了传统的四书五经等相关书籍,但凡经史子集涵盖之内的常见书籍,通通都被他装了进去,用以满足百姓们的各种需求。

无论是想要查阅农学知识,翻看子部农家一列中翻找先贤和司农寺的著作,还是在蒙学一列中寻找孩童启蒙的书籍,哪怕是处于保家卫国之心,学习兵书,都有书可学。

兵事虽然有些犯忌讳,可是自明初起,大明在这方面一直都没有过限制,从来不禁书毁书。对于《孙子兵法》《武经七书》之类的注解和翻版,充斥民间。

等到嘉靖后期为了抗倭,征募人才,朝廷更是公开编纂修订了一些练兵的书籍,发放给民间,让江南一带的百姓自行照着兵书习练,组成民团应对时不时就滋扰的倭寇。

从城防建设、边境防御、海上作战,军队训练,山川地理,政治风貌……各个方面的书籍应有尽有,可以说理论上只要熟读了这些兵书,就可以做到纸上谈兵。

至于真正的领兵作战,是另一回事。

正因此,民间的兵书已经多到了他想要搜集禁毁都做不到的地步,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摆在书架上,培养百姓们的尚武之风。

未来的大明,将不再窝于本土一隅,而是冲向世界,没有狮虎之心可不行。

皇帝的金库也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图书馆的空间和藏书数量,都有一个限制。馆内放什么书,不放什么书,自然都得顺着皇帝的心意。

通过这种方式,他所不喜的理论皆可被屏蔽在外,减少影响力,慢慢衰亡。而被他支持的实学,便能够通过相关书籍免费借阅的方式,下沉市场,可以得到更加长久的生命力。

类似数学、天文、机械之类的理论,有些人哪怕在报纸上有所了解,都苦于家境贫寒,无法深入研究。

这样的人才,就可以在图书馆中得到相关进阶知识,学习成长。

学有所成之后,便能够展露才华,得到征召。

像是医学之类的书籍更是如此。

经过皇帝的特赦批准之后,大夫们开始研究起了人体。通过大胆解刨死囚、敌对战死的士兵等人的尸体,准确细微的观察记录着人体构造。

纯手工研磨出来的高精度的显微镜,也能够让人勉强观察到了细胞的结构和细菌。

许多传统的观念,都已经被推翻。

医学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虽然他在报纸上公开刊载了部分内容,但是终究不是所有人都购买并阅读了当期的报纸。事后再有人想要寻找,便十分麻烦。

能够通过图书馆,多救一些百姓,就不算亏。

徐光启家中富裕,家中藏书甚巨,根本用不着去图书馆。

但他的同学田林、曹何泾等人都没有这般阔绰,从报纸上得知了这个好消息,自是喜不自胜。

几人兴高采烈的说了几句,便继续向下读,得知了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让他们更加感慨起天子的气魄——

朱翊钧不只是兴建图书馆,普及知识,他还打算公开一些皇家秘藏的珍本善本。只不过这类书籍存世数量太过稀少,只能慢慢抄录,或者重新制版,开销远远超过市面常见的普通书籍。

哪怕发展到了现在,活字印刷的开支都不低,需要大批量印制的书籍,往往还是采用雕版。就是因为活字印刷需要排版人识字,而雕版哪怕一个文盲都能做。

也就是朱翊钧身为皇帝,财大气粗,再加上每期的报纸内容都不同,才努力想办法改进活字印刷的技术,降低成本。

可是直到现在,各地仍有众多的雕版,是书商书局们最为宝贵的重要资产。通过这些雕版,想要重复印刷常见的书籍,成本就十分低廉了。

而珍本善本就没有这个条件,而且在皇家秘藏的众多珍本善本中,还有一套书籍,名为《永乐大典》!

全书上万册,数亿字,哪怕到了经济发达的后世,都没能将其再度印刷出版,虽然是举国闻名的丛书,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书,只有难得的电子版。就是因为册数、字数实在太多,若是再版印刷,肯定没有办法收回成本。

对于如今这个时代,就更是如此。

朱翊钧哪怕掏空了国库,也不可能让全国各地都藏有一套《永乐大典》。哪怕他在全国兴建图书馆,也是要一步一步来,更何况是这种书籍。

然而

虽然花费甚巨,依然不能逃避放过,不管皇家秘藏的珍本善本。

此时可没有影印ocr之类的技术,将纸质书转化成电子版,可以多方保存。想要尽可能的保存书籍,只能多抄写几套,分散到各地。

宋真宗时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小半个汴梁。皇宫内的国库被毁,多年积蓄全无不说,就连秘阁史馆也被焚烧殆尽。许多汉唐古籍,躲过了多年的战乱,却没能躲过这一次的火灾,因此不存于世。

当时甚至有人记载,被焚烧的书籍残页,泛着火星,伴随大风飘到了城外的汴河之中。

而且他努力的应对冰河期天灾,打压辽东女真,积极对外扩张。可是说不定后世子孙不孝,又惹出了大祸,被老百姓起义掀了桌子,打进京城。

要是因为未来的战乱,让这些珍贵书籍被焚毁,就太令人心痛了。

正因此,出于保护中华文明的角度,秘藏中的书籍,就必须多做几份备份。

以往皇家藏于文渊阁的书籍,只有皇帝和得到了他恩赐的臣子们才能够翻阅。结果就是永乐虽然耗费巨大的编纂了这一套书籍,但是真正的读者却没有几个。

等到后来嘉靖想要阅读的时候,才发现藏在文渊阁的《永乐大典》正本,由于长久疏于看管,不是被老鼠啃噬,被水浸毁,就是被人偷走,导致缺少了大量内容。

当时嘉靖就想要重录一份,就因为花费太多,难度太高,因此被臣子们多次反对,暂且搁置。

结果等到嘉靖中期的时候,宫中起了一场大火,《永乐大典》被烧毁了上千册,剩下的被勉强救出。嘉靖这才下定决心,哪怕花费再多,也要重新抄录。

朱翊钧曾经在后世听说过一个说法,后世已经没有了永乐时的正本,只有抄录过的副本,多半是嘉靖太过喜爱这套书,把正本带到了陵寝里。

不过他身为皇帝,可以随意调阅宫中藏书,能够看到正副两套。更何况由于书册过多,抄录副本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了隆庆年间,内府都没有抄写完毕。

大量副本的抄录工作,都是在嘉靖驾崩后持续进行的。

所以所谓消失的正本,多半是由于后续的某一次灾祸而损毁。

不管怎么说,他现在多备份几套,就不用对未来的再过太过担心。

至于相应的花费,虽然高到了朝廷舍不得的程度,但是他却有一个主意——向社会募集资金和人力!

朱翊钧一直都不想当装模做样高高在上,与民隔绝的皇帝。

正相反,他深知人民的力量,并不畏惧。

他决定让天下臣民出力,帮他抄写这些书籍。而且为了激励大众,不反感抗拒皇命,他还想出一个特别的注意,让人们更加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