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鞭挞岸边鹿伴

第42章 无名侦探朱翊钧

面对潘志伊,翁大立毫不客气的呵斥:“周皇亲的案子,为何不结案,反而发还重查?”

“这……下官发现了诸多疑点,事涉皇亲,不敢不慎重。”

“没有任何疑点,此案很明显就是背主求财,证据确凿!”

翁大立相信张国维的判断,他家中奴仆众多,十分同情被杀的周皇亲。

“周家的宗老刚来到刑部,请我们主持公道,要是再惊动了陛下,谁都没好果子吃!你要是一个人办不了,就让王三锡、徐一忠他们一起来审。”

潘志伊不愿担这个责任,便同意了翁大立的安排。

很快,在同为刑部郎中王三锡、徐一忠的审理下,不顾几人的翻供叫屈,案件当天复核结束,认定三人合谋杀人。

卢锦因故生怨,荷花、王奎贪图钱财,以仆弑主,卢锦十恶不赦,应当凌迟处死的判决。

随后按流程交给都察院参核,大理寺审允。三法司官署驻地紧挨着,流程走的同样迅速。

不过按照规矩,所有的死刑,最后都需要皇帝的朱笔御批。

朱翊钧如今尚未亲政,但是这份题本被送到内阁后,张居正觉得是一份极好的律法教材,便借助这一案件,为小皇帝讲解《大明律》。

朱翊钧越听越心惊,荷花案流传后世,是一桩著名的冤案。

三人被断定凌迟处死,落得刘瑾一样的下场。

真凶嚣张快活,还养了两个瞎眼的“女支女”,白天弹唱赚钱,晚上被人虐待。两女支受不了虐待,找到机会逃出魔窟。真凶抓住后抖落罪行,京中百姓才知道荷花三人的冤枉。

作为一个普通历史爱好者,他对此案自然有所了解。

他本以为在蝴蝶效应下,这种偶然性质的事件会被改变,没想到还是发生了。

看来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大,朱翊钧在心中思虑,不能见死不救。

张居正兴致勃勃的讲解《大明律》,但是讲了半天,都没有得到朱翊钧的回应。

小皇帝虚心好学,平日总能举一反三,提出疑问或新奇的见解。

朱翊钧的行为与往日不同,张居正这才看向皇帝。

他发现他的脸色惨白,慌忙停止讲解,请罪道:“陛下可是身体不适?臣有罪,不该今日讲解刑案惊扰了陛下。”

毕竟只是一个十岁的小孩子,被这种血腥案件吓到,情有可原。

朱翊钧勉强在嘴角扯起一个笑容:“先生莫要自责,朕只是身体有些不舒服,稍微休息一下就好了。”

“既如此,臣请今日暂停讲学,并请太医来为陛下诊脉。”

“都依先生的。”

皇帝的身体不是小事,先帝隆庆死的就早。当今陛下年纪更小,张居正不敢耽搁,赶紧让人去请太医。

东华门外就有一处太医直房,距离这里极近。

很快,太医徐春甫前来诊断。

他发现朱翊钧身体无碍,只是受到一些惊吓,便开了一剂安神的方子,让人熬药。

没想到朱翊钧说什么都不肯吃,只是让人拿来一盘糕点,就着茶水吃了两块。

是药三分毒,朱翊钧不想随便吃药。

以前看恐怖片受到惊吓的时候,他就会选择吃一些小零食,舒缓精神。

皇权在上,朱翊钧坚持不肯吃药,这种时候谁都没有办法。

几人不敢因为这点小事就惊扰到两宫,见朱翊钧吃过糕点,脸色已经缓过来后,徐春甫才松了口气。

但他不敢离开,生怕突然情况有变,只得站在小皇帝不远处,观察情况。

朱翊钧缓过来后,没有让张居正收走题本。

他盯着题本,起了兴致:“先生借着荷花案为朕讲解律法,但是朕刚才有所发觉,此案必有蹊跷!”

见张居正沉默没有回应,朱翊钧催问道:“先生,你怎么看?”

“恕臣无能,尚且没有看出问题。”

张居正拱手请罪,陷入思考。

刑部上奏的题本,只是叙述大概案情,并无具体细节,从这题本中能看出什么蹊跷

“第一个明显问题就是时间,”朱翊钧用手指在题本上点了点,“案发是前天,审案是昨天,结果今天题本就已经交到了内阁。三法司的官员,什么时候这般勤快了?如此匆忙,细节情形都查问清楚了吗?涉及皇亲、以及几人的性命,不慎重对待,万一出现冤假错案,要怎么办?”

“这……”

张居正没有在刑部做过,缺乏相关经验。但他做了多年官,官场上能拖就拖的懒散鬼见的多了,像这般勤快的确实罕见。经小皇帝提醒,立刻发觉不对。

“或许是因为事涉皇亲,他们不敢耽搁,也可能是先生推行的考成法初见成效。”朱翊钧说笑一句,随即正色道,“朕学习政务的时候,发现先帝时有一旧例,叫做‘朝审’,不知先生可否记得。”

张居正一惊,额头都冒出了汗水。

从唐代起,每年十月到十二月这段期间,可以处决死刑犯。

一般集中在十月深秋,所以才有了秋后问斩这种俗语。

按照大明的法治精神,每一条人命,都值得被慎重对待。

不废死,但慎用死刑。

所以英宗时定下来一条规矩,名为“朝审”,每年霜降前后,要集合各部以及三法司的大臣们联合起来,复盘审查即将处决的囚犯,以免有冤情。

可是朝审这种工作相当于兼职,没有加班费,十分辛苦。发现冤假错案后,还特别容易得罪刑部的同僚。

嘉靖时干脆被叫停了,等到隆庆元年时,朝审得以重启。

高拱对此十分看重,每年八月起就开始复核案卷,甚至会与三法司官员走访牢房进行面审。

几年前,曾一口气在四百余件案子中,查出了一百三十多起冤案,被世人称赞为“数年之内,仕路肃清”。

只是今年先帝即位、高拱被贬、京察、先帝宾天下葬……诸多事情叠加在了一起,让张居正忙的脚不沾地,朝审因此被拖到了现在。

好在朱翊钧没有问责的意思,他只是借此让张居正回想那些冤案,用同样的思绪来看待此案。

“传潘志伊。”朱翊钧吩咐一声,随后补充道,“让他把这个案子的相关卷宗都带来。”

潘志伊抱着卷宗,内心忐忑的来到了文华殿。

“潘卿是怎么看待此案的?”

“陛下……”

潘志伊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作答。

此案已经通过了三法司的正式流程,推翻判决,就是和三法司作对。

潘志伊刚要敷衍过去,以免得罪同僚。

但他立刻想到上一次来到文华殿时,小皇帝提出的要求。

很显然,小皇帝有心在律法上有一番作为。如果认可三法司的判定,小皇帝根本不会来找自己。

自己此时不紧跟着陛下的步伐,如何才能高升?

一想到翁大立之前的那副嘴脸,潘志伊恨不得现在就成为刑部尚书,将他压在下面。

也可能是自己判断失误,陛下只是单纯对案件好奇,提起疑点,自己将独自面对三法司同僚的压力……

他决心再赌一次!

“陛下,臣有罪。”

潘志伊当即行礼,大拜请罪,“之前臣查看卷宗,发现此案有诸多疑点。奈何事涉皇亲,左侍郎翁大立担心民议汹涌,催促臣立刻结案。臣一时糊涂……”

“嗯,还算机灵。”

朱翊钧点了点头,还要用他做事,自然不会在此时问罪。

“光是朕自己查看卷宗,都能发现几处问题。”

朱翊钧看过卷宗后,冷笑道:“卷宗上面写的是,屠户卢锦持刀杀人,那么卷宗里怎么没写清楚凶器?是什么形制,凶器在哪里找到的?什么都没有,是被犯人藏匿了吗?

卢锦如果将刀藏匿,为何还躲在床底下等着人来抓?

说是贪财行凶,那么钱呢,怎么只发现了碎银十一两?

这死者周世臣手持锦衣卫腰刀,刀上有血,可是三人之中,谁的身上有刀伤?

光快有什么用,案子办的毛毛糙糙,卷宗上面互相矛盾之处

如此多……”

朱翊钧愤怒的一拍桌案,站了起来,面色潮红,胸膛剧烈起伏,“三法司都是怎么做事的?当朕是傻子吗!”

“陛下息怒……”

“臣有罪……”

见小皇帝震怒,殿内众人反应不一。

随侍的孙隆赶忙轻抚朱翊钧的后背,宽言安慰:“万岁爷,保重龙体要紧,莫要和这些昏官一般见识。”

太医徐春甫同样走了过来,查看朱翊钧的身体情况。

“朕没事。”

朱翊钧不耐烦的坐回龙椅,要让徐春甫离开。

张居正拱手道:“臣请开今年朝审,将此案列入其中。其中若有冤情,臣一定还冤者清白!”

“先生莫急,”朱翊钧喝两口茶,平息了怒火,恢复冷静,“光是洗清冤情还不够,从案发到现在才过去了几天时间,还有追查真凶的可能。朕不但要还冤者清白,也不能放跑了真正的凶手!”

几人面面相觑,这都过去三天了,哪有线索追查真凶?

三天时间,快一点都能跑出北直隶了。

朱翊钧没指望摄像头、dna等高科技手段,而且他身处皇宫,无法亲临一线,亲自查案。

无奈之下想到了几个笨办法,但更适合这个时代。

“让王臻、朱希孝过来,尽快。”

今天负责写起居注,记录皇帝言行的是于慎行,他好奇的观察小皇帝,心中同样在思考,该怎么抓住真凶。

朱翊钧对着近侍孙海吩咐一声,在孙海的带领下,几个小黄门缓步走出殿门后,飞奔离开。

“先生、潘卿,你们想想,如果不是这三人行凶,那么还可能是谁?”

潘志伊审问过三人,知道情况。他不敢隐瞒,赶紧说道:“陛下,婢女荷花曾说过,有一伙强盗入内,杀害周世臣后,翻找到金银,立刻离开。而仆人王奎、屠户卢锦则说,他们回到院子里的时候,周世臣已经被害,没有看到强盗。

没过多久,东城兵马司的人就来了。”

张居正点点头:“嗯,卷宗上也曾描述,三人为了脱罪,谎称有强盗。只是这个强盗该怎么找?”

于慎行眼珠一转,发现华点:“陛下,臣听着有些不对。这一伙强盗,似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朱翊钧拍掌赞赏:“是的,你们不觉得强盗们动作太快了吗?最近明明京师戒严,他们还敢壮着胆子夜晚行凶。

说明他们早就知道周世臣家的情况,知道有金银,也知道防备力量不足。

而且他们的目标明确,找到金银后立刻离开,之后东城兵马司却没有抓到一个人影……有很大的可能,真凶就住在附近,所以得手后,很快就能回到自家宅院,躲藏起来!”

几人恍然,尤其是潘志伊,对此案了解的最为详细,他连忙拱手道:“陛下,臣明白了。臣这就回去重新审理……”

“审案不着急,重要的是要抓到真凶。”

朱翊钧让他暂时先别想案子,等一会回去后,为了不泄露消息,还得委屈荷花他们几天。

没过多久,王臻先行来到文华殿,跪在小皇帝身前。

“你年纪大,起来吧。”朱翊钧摆摆手道,“你掌东厂至今已有几个月了,如今有没有你信得过,能重用的亲信?”

王臻不知小皇帝这是什么意思,还以为东厂闹出了什么风波,牵连到了自己。

他慌张的再度跪下,磕头道:“奴婢是替万岁爷掌管东厂,没有自己亲信,东厂的人都是万岁爷的亲信。”

“怕什么,朕又不会吃人。”朱翊钧不满道,“别拿朕当小孩糊弄,朕要用你做事的,等下你回东厂,亲自挑选一队番子,要最精锐,能做事的。”

“奴婢斗胆,问一下万岁爷要多少人,具体要干什么?”

“先让一小队人,跟着潘卿回刑部,把几个人带回诏狱。”

朱翊钧准备先放出假消息,迷惑真凶。

“然后,再调一大队人……”朱翊钧想了想,终于下定决心:“不只是你们东厂,朕还要动用锦衣卫……封锁一片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