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鞭挞岸边鹿伴

第22章 下雨天留客天

“朕读《易》,上古之人,结绳以记事,仓颉造字而鬼神惊。难道仓颉是错的,不该造字,让我们如今继续使用绳子?如今还有人想要抱残守缺,继续使用竹简,而放弃纸张?

祖宗不足法!

仓颉造字之时,忘了相对应的标点,难免会有误读。今日我等,合该查缺补漏,将标点符号立为定规,以免后人再有误读。

朕意如此,诸卿还有什么不同见解吗?”

一席话,让几名反对者皆无言以对。

韩辑等人互相对视,他们大为后悔,没想到小皇帝准备如此充分,完全找不到反驳立足点,只好闭口不言。

之前小皇帝特意赏给他们这些反对者二十两银子,已经存有一丝体面。

如果再胡搅蛮缠下去,输的难看不说,士林中的声望,也会彻底葬送。

魏学曾高举笏板,大拜道:“臣心服口服。”

御史刘良弼、给事中雒遵等人见状,也只好跟着下拜认输。

朱翊钧松了口气,虽然他准备已经十分充分。

但朝堂上都是走科举路线卷上来的国家精英,说不定谁就能够从先贤经典中,找到更加强力的理论依据,来驳倒自己。

真到那个时候,自己如果直接使用行政大权,强行推动,难免人心不服,阻力重重。

这是自己提出的第一个诏令。

如果顺利推行下去,对以后的革新诏令,有着引领性的意义。

其实他还想过,将目前文字排列顺序的竖排从右向左,转变成后世更为习惯的横排从左向右。按照后世研究,这样更符合眼球自然运动,阅读效率显著提高,书写公式也比较方便。

日国台省等地区的文学书籍大多坚持传统,使用竖排。但是在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类书籍上,为了方便,都改成了横排。

但是这个念头只是在脑袋里转了一圈,随即搁置到了最后。

不像圈点已经广泛流行,俗体字在民间混用。

这种变动,将会改变自己以外,所有人的阅读书写习惯,甚至张居正等人,都会成为反对者。

考虑到目前的社会发展,还没到这个地步,朱翊钧决定让自己适应时代。

还好,原体读书习字已有数年,过去他也曾读过许多古籍的影印本,如今可以无缝衔接。

寥寥数人的反对者全部服气,这一项诏令自然得到朝议的通过。

然而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得到清算。

“朕记得,之前上疏反对标点符号者,并非只有这零星几人。其他人是怎么回事,当时反对,之后又反悔了吗?通政使何在?”

通政使李际春连忙出列。

“朕不怕有人反对,君子和而不同嘛,朕有容人之量。

但是有人之前上疏反对标点符号,今天却没有站到反对这一侧的,是临阵反悔,还是心口不一?奏疏乃是国家公文,不是随便上的,岂能容这些人利用公文,胡作文章,喧嚣起势,扰乱朝堂!

你查查近几日的奏疏,同样列个名单给朕。

全都罚俸一个月,京察的时候,全都降一等!”

广西道御史张孝等人,如丧考妣。

众人皆惊,这惩罚比二十两、甚至二百两还要严重!

这罚俸一个月还好说,但是京察降一等,可就麻烦了。

今年就是京察大年,这一等之差,会影响到未来数年的前程。而且因为留档记名,整个人的名声,都会因此遭到污损!

比起打板子,这才是会让他们内心痛苦的真实伤害。

但是作为失败者,被皇帝扣上“心口不一”的帽子,已经无颜再出声争辩,只好默默忍下。

“臣遵旨。”

李际春内心苦涩,无奈应下。

通政司负责全国公文,做为通政使的他,品级显赫,位属九卿。但是实际权力并不大,属于一个比较清贵的位置。

可惜皇帝分派的这个工作,吃力不讨好。

人心难测。

自己整理提交名单,单子上的人,不敢记恨皇上,能不记

恨自己?

如果有意漏掉一个两个,其政敌,则会借此大做文章,到时候更加麻烦。

李际春头痛不已,他都想告病躲一躲风头了。

回想自己曾去琉球出使,中途遇见风浪的经历,才勉强稳定心神,打算把这个工作交给两个副手。

“此事虽然议定,但是朕还想给诸卿留一道题。”

在朱翊钧的示意下,孙海等小宦官举起早已准备好的一幅大字。

众人仔细望去,只有十个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诸卿不是说只要打牢句读的基础,就足以用来读书,那么看看这一句话,有多少种断句解读法。”

朱翊钧拿出后世一道经典的语文题,这句话如果不加标点符号,能引申出多种意思冲突的解读法,可以佐证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只不过不是出自先贤经义,在朝堂上用来辩论,格调不足。

见自己已经大获全胜,干脆拿出来,让众人讨论。

京师和江南,向来引领全国。

今日之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自然能够引起全国士子对标点符号的关注。让大家更快接受这一改变。

自己凭借这一场的朝议,更可以轻松在全国读书人心中,留下一个初步印象。

以后谁使用标点符号,都会想到,是他朱翊钧首倡,战胜了朝堂上的反对派,成功推广。

这将成为他的第一个重要政绩,有助于将来推广接下来的革新。

这一句话对于科举精英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朝堂众人,只是心中略微思索,便已经想到了三五种解读法。

只是碍于朝堂规矩,不好出言讨论。

只能互相对视,将想说的话憋在心中。

魏学曾脸色更加羞愧,没想到朱翊钧还有如此多的箭矢没有发射,心中因为高拱被逐,对小皇帝和张居正的那点不满,已经逐渐消融。

争议的正题已经结束,众人想要离开,但朱翊钧又提起一件比标点符号更加重要的事情!

“阁部如今空缺了多个位置,有廷臣推荐陆树声掌礼部,朕予以认可,已经下诏存问,派使者前去。

朕听闻,除陆树声之外,还有许多老臣,曾任要职,名声甚隆,为国倾力。如海瑞、雷礼等人,朕亦下诏相召,寻礼问政。

如今国家正是用人之际,野有遗贤,因故或告病回乡之人。诸卿可上疏推荐,不要让朕错失贤臣。”

朱翊钧表达一下对旧日老臣的良好态度,安抚人心。

嘉靖晚年至今,许多大臣因为激烈的政斗被迫远离官场,其中确实有能力的,他不介意重新起用。

就算不愿回到朝堂,也可以借此表达对政事的见解,体现新皇对前朝重臣的尊重。

这个诏令中正平和,甚至算是每一任新皇都会做的事情,众人没有反对意见,齐声应下。

说过此事,朝议终于结束。

明天就是国丧结束的除服日,众人还要为此准备一番。

群臣皆离去,朱翊钧面对变得空当的殿宇,接过巾帕,擦擦脸上的汗水。

“万岁爷英明神武,奴婢今早还有几分忐忑,现在只有对万岁爷的钦佩。”

“万岁爷学究天人,那些外臣都不是对手……”

孙海等几个小太监,不住的称赞。

朱翊钧随口笑骂道:“你们少拍马屁,朕不吃这一套。”

跨过左顺门,群臣不再忌讳纠察风仪,各自聚在一起,纷纷讨论起今日之事。

有人哀叹,革新诏令,宛如洪水猛兽。

今日只是标点符号,天知道明日又会发布什么。

大势已定,这只是少数人的败犬之吠,众人关注的重点,早已不在标点符号上了。

刑部侍郎翁大立上疏反对,但最终迫于压力,殿内站队到了赞同一侧,受到朱翊钧的惩罚,前途晦暗。

他此刻心情郁郁,有心想要和熟悉的同僚讨论一番,排解内心。却发现别人都主动避开自己,仿佛同自己说话,会沾染晦气一样。

自怨自艾道:“唉,早知道京官如此难做,我还不如回地方上治理河道。虽然辛苦,但是只需要治理大河,不用担心自己做错……”

“你若有心,我便上疏调你治河。潘季驯不在,我更脱不开身,你可去邳州,查视黄河治理情形。”

翁大立扭头看去,发现竟是工部尚书朱衡,他又惊又喜,连忙拜谢道:“怎敢劳烦大司空挂怀,下官感激不尽。”

“你之前曾署理河道,有过政绩,本部堂不想埋没人才。当初你所提的开泇河之议,如果能够顺利执行,或许前几年的黄河就不会决堤。

记住,这一次行差踏错,还有补救的机会。但治河的时候,错了一次,代价或许就是几县之地,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的百姓生计!”

“下官铭记在心!”

张居正同杨博等几人走在最后,他们心态放松,随意聊着。

杨博道:“皇上今日留下的题目,颇为有趣,我已拆解出八种断句。”

“不愧是天下第一聪明人!”

“谬赞老夫了,那是严东楼的评价,当不得真。”他自嘲一笑,问向张居正,“不知元辅拆解出了几种断句?”

“按照圣上定下的标点符号,可以有九种断句法,不过其实只有两种完全相反的意思。”

张居正说出第九种断句法,引得杨博等人抚掌称赞。

“不愧是元辅,老夫自愧不如。”

“大冢宰何必自谦,想必是故意少说了一种,在让着我。”

“哈哈,元辅说笑了。”

张居正吸取高拱的教训,面对这些资历甚至在自己之上的部堂重臣,态度谦谨,丝毫没有内阁首辅的架子。

“老夫记得今日皇上似乎说了一句‘祖宗不足法’,这三不足,源自王安石,是离经叛道,歪理邪说,皇上不该知道的。老夫记得前几日,皇上曾对你提到过王安石?

孔圣曾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朝堂刚刚平稳,元辅有着教导皇上的重任,可不能任由小人蛊惑了皇上,让朝堂再度动荡……”

张居正笑容一窒,转瞬恢复如初:“大冢宰说的是,眼下皇上还需要仔细研读圣人经义,才能不走歪路。”

杨博说出这句话,代表的可不只是他一人,而是朝堂内外所有的保守派。

王安石是史书盖棺定论的大奸臣,想要为他翻案,改变舆论,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张居正知道这不是眼下最该争论的事情,随即转移话题,说起了边事军情。

谈笑间,众人的脚步逐渐远去。

与阁部重臣们叙后,张居正方回到内阁小屋。

他又开始写起文章,为朱翊钧的标点符号革新诏令摇旗呐喊。

“元辅,你看看我刚刚写好的文章。”

吕调阳走了进来,将墨迹尚未干透的几张纸递给张居正。

他扫了几眼,突然笑出声道:“英雄所见略同,你也看看我的,刚写了大半……”

原来两人为了给标点符号之策壮声势,又提起了几个古书上容易误读的例子,其中有一个撞了车。

《韩非子》记载:鲁哀公问孔子:“吾闻夔一足。”

按照孔子后续的回答,则是“吾闻夔一,足”,意思是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他可以被任用当官,而不是说夔只有一只脚。

然而在《山海经》中,有个名为夔的如牛异兽,只有一条腿。

前人考证,猜测这一异兽,就是源自对《韩非子》的误读,或许有人只是读到了残缺的竹简,看不到下文,才创造的夔这一异兽。

上古之事,模糊不清,但可用这段话作为标点符号重要性的又一佐证!

这时候可没有查重一说,虽然举例撞了车,但俩人都没有要撤稿的意思。异口同心,反而可以算作一段文坛佳话。

“元辅,万岁爷相召。”

张居正放下没有写完的文章,重新回到文华殿。

“先生,今日过后,应该没人再反对朕推行标点符号了吧?”朱翊钧兴奋询问道。

“圣上今日朝议,说的殿

内臣工哑口无言,将来推广到全国,只是时间问题。此可谓大胜,臣先恭贺陛下。

然而标点符号只是小事,圣上有心革新,将来还要改动更多,将来面对的非议反对,也会是今日的千百倍,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能通过一次简单的朝议,一言而决。

还望圣上莫要因为今日之胜,生起轻慢之心。”

朱翊钧立刻警醒。

今天是他穿越以来,面对朝臣的第一次正式亮相,自认表现还算不错,心里十分开心。

得到张居正的提醒,他才恢复平和的心态。

革新之路,道阻且长。

“臣之前见圣上用心读书,没有打扰。

但明日就是除服日,臣希望圣上尽快恢复日讲,有讲学官在旁陪侍,有益于精进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