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封赏大典

阵亡士兵的骨灰很快的就被安葬在了烈士陵园之中,洪武大帝率领文武百官祭拜以后,紧接着就是阵亡烈士的家属去祭奠了。

整个陵园内顿时哭声一片,洪武大帝与太子朱标,皇太孙朱雄英及内阁众人游走在陵园内,安慰着失去儿子,失去丈夫的百姓们。

站在陵园最高处,洪武大帝俯首看着山脚下的陵园,感慨万千地说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古往今来的那些名将,那一个所立下的赫赫战功,不都是这些无数普通士兵所带来的,如若没有这些士兵的奋勇杀敌,那些名将再有本事,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汪睿说道:“圣上言之有理,即便是再有本事的武将,没有这些普通士兵的奋勇杀敌,也不会有那么显赫的威名了。”

朱善说道:“纵观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为武将立庙者众多,然为普通将士修建如此规模宏大的陵园却少之又少,怕是只有大明了。”

刘三吾说道:“烈士陵园的修建,让百姓们看到了朝廷对于普通士兵的尊重,也让士兵们感受到了朝廷对于他们的尊敬和尊重,如此一来他们才会更加的勇猛,更加的卖力,咱们大明才能打赢一场又一场的战事。”

洪武大帝沉声说道:“你们说的都有几分道理,以后呀,这种事情还是要坚持做下去,每次出征凯旋归来以后,咱们都要将烈士安葬在紫金山下,如若这里埋不下了,那就重新选择风水好的地方建立烈士陵园,总之是要让烈士们享受千年香火。”

“臣等遵旨。”

烈士陵园对外是开放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百姓们去祭奠自己的亲人,也方便百姓们去祭奠那些为了大明而英勇牺牲的将士们。

洪武大帝又一次来到武庙中,瞻望着开平王常遇春的画像,淡淡地说道:“你他n的命真不好,打了半辈子仗,竟然没有等来大明建国,不过呢,丫头(太子妃常氏)估计把建国的事情都告诉你了吧。”

“你呀,就是个劳累的命,没有享一天的福,不过现在好了,咱大明兵强马壮,如今更是拿下了高丽与倭国,创造了古往今来历代王朝都没有过的丰功伟绩。”

洪武大帝叹了一口气,又在其他阵亡武将画像前念叨了几句,紧接着又去了文臣庙中,在章邯等功臣画像前念叨了好一会儿,一直到黄昏时分方才返回了宫里。

回到坤宁宫时,马皇后以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洪武大帝满心欢喜的大口咀嚼,待得吸溜完以后,赞叹道:“还是妹子做的面好吃。”

马皇后白了一眼洪武大帝说道:“今天这嘴是开了光了?知道夸人了?”

“哈哈,妹子你这话说的,咱平日里也曾夸过你的吧。”

“您呐,夸人的次数少之又少。”

大军凯旋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的,在举行庆功宴、安葬完烈士以后,户部和兵部等要联合起来,对那些在战争中阵亡的烈士发放抚恤金。

抚恤金会在三个月内通过驿站直接发放到烈士家属手中,不用经过当地官府的手再去发放,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有些官府贪污抚恤金。

除过朝廷发放的抚恤金以外,朱雄英的皇家商会也在紧锣密鼓的统计之中,到时候阵亡将士的抚恤金会从天下各地的皇家钱铺之中,直接发放到烈士家属手中,如此以来也就不必派人去各地奔波了。这些事情如今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的时候,今天的朝会也将正儿八经的对那些参与东征的将领进行封赏。

待得文武百官鱼贯而入谨慎殿以后,洪武大帝缓缓说道:“庆功宴和祭奠烈士的时候,该说的话咱都已经说了无数次了,今天就宣布朝廷的封赏吧。”

太子朱标手捧圣旨,看了一眼心事重重的武将们,脱口喊道:“徐达。”

站在武将之首的徐达随即迈步向前说道:“末将在。”

“魏国公徐达参与东征高丽期间,运筹帷幄,功绩显赫,指挥大军一举攻破高丽王城,特赐醉天香十坛,珠宝玉石一箱,倭女五人,高丽女五人......”

魏国公徐达的爵位已经是最高的了,再往上就是王爵了,所以只能赏赐一些金银细软等东西。

听得洪武大帝竟然又一次赏赐了自己是个姑娘,徐达有些尴尬,拱手说道:“末将谢主隆恩。”

徐达退下以后,朱标又喊道:“汤和何在?”

“末将在。”

“洪武十二年,汤和随皇太孙朱雄英东征倭国,担任中军大帅,在征伐倭国期间常有谋略,率领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荡平倭国,可谓是功勋卓著,特册封尔为信国公,醉天香二十坛,倭女十人,高丽女十人,珠宝玉石,金银细软两箱......”

听得自己晋升成了信国公,汤和激动的跪在地上喊道:“末将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怀着激动的心情退下去以后,朱标继续喊道:“永昌侯蓝玉。”

蓝玉面无表情,缓步上前喊道:“末将在。”

“永昌侯蓝玉随皇太孙朱雄英东征期间,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先后攻破城池三十七座,弑杀敌人一千两百余人,正是凭借着永昌侯的勇猛,倭国才能顺利拿下,特册封永昌侯为凉国公,赏赐醉天香二十坛,金银细软,珠宝玉石三箱,倭女十人,高丽女十人......”

蓝玉不卑不亢,拱手说道:“末将谢主隆恩。”

紧接着依次奖励了李文忠,邓愈和冯胜三人,因为三人在开国时期都已经是公爵了,也因此朝廷只是象征性的奖励了一些钱财和美女。

随后册封平保儿为兴安伯,许司马为永兴伯,吴枕为昌兴伯等。

在这次东征倭国与高丽期间,立功无数的马关也以十五岁的年纪被册封为勇武伯,至于宋慎与刘廌并没有封爵,而是给予了文职上的册封,两人同为中书省六品员外郎,依着朱雄英的想法,假以时日两人成为内阁左右丞相也不过是时间问题,毕竟两人还小,仅有十六七岁,在努力上十几年,入驻内阁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