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晋二王来了
就在洪武大帝这番话落下以后,两道身影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众人随即一看,不是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棢又是何人?
洪武大帝惊的站了起来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朱樉脱口说道:“听说高丽人袭击了大侄儿,孩儿立马就带着一万骑兵昼夜不停的赶来了。”
朱棢脱口说道:“孩儿也是得知这样的消息以后,昼夜不停率领一万骑兵而来。”
洪武大帝傻眼了,看着朱樉说道:“昼夜不停?陕西距离此处可是很远的,横跨了大明将近上千里路了。”
朱樉拱手说道:“孩儿麾下一万骑兵一人三骑,昼夜前进,中途换马不换人,所以短短八天时间就来到了这里。”
洪武大帝也顾不得去骂朱棢和朱樉没有调令擅自离开封地的事情了,挥手说道:“得了,你们赶紧让麾下士兵去休息,你们也去休息,有啥事明天再说。”
朱棢与朱樉拱手说道:“孩儿遵旨。”
待的朱棢与朱樉离开以后,洪武大帝嬉笑怒骂道:“真是反了天了,没有召令就擅自离开封地,简直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回头一定要好好收拾一番。”
朱棣笑道:“父皇,您估摸着舍不得收拾二哥和三哥呢。”
“瞎说,明天咱就收拾他们。”
徐达拱手说道:“两位殿下听闻圣上御驾亲征,前来援助,可谓是纯孝之际呀。”
“你可说错了,他们呀,是得知咱大孙有危险所以才来的。”
洪武大帝话落下以后,继续说道:“如此就可以看出他们这些做叔叔的还挺不错。”
傅友德说道:“圣上家教没得说呀。”
洪武大帝挥挥手说道:“如若像他们这样不经请示就擅自离开封地的话,咱迟早会被气死。”
徐达说道:“其实两位王爷这次引兵前来,也是为了皇孙殿下呀。”
洪武大帝点头说道:“是的,他们这两个做叔叔的倒也不错。”
此时处于京师内的太子朱标也得到了秦王朱樉与晋王朱惘的来信。
得知他们两人已经率兵去往辽东地区,准备扩过鸭绿江攻打高丽,给英儿报仇的事情以后,朱标急忙写一封书信遣人加急送去了辽东。
但愿洪武大帝不会处置老二与老三吧。
洪武大帝已经决定兵分两路攻打高丽了,一路由着杨璟率领两万兵马跨过鸭绿江攻入高丽,洪武大帝则带着其余兵马乘舟去攻打高丽的都城平壤。
时间对于洪武大帝来说是极其严峻的,毕竟要不了多长时间就是春节了,总不能说这个春节就在征伐高丽中度过了吧。
将近一千多艘战船浩浩荡荡的行驶在海面上,声势可谓是极其得浩大,洪武大帝不由得感慨道:“如若当初咱手里有这么多战船,那击败陈友谅就简单许多了。”徐达笑道:“圣上可是有神龙护体的,自然不会轻易被任何人击败的,不管是陈友谅还是张士诚,都不过是圣上的手下败将。”
“哈哈,徐达呀,咱就喜欢听你说话。”
许久许久没有御驾亲征了,洪武大帝仿佛又回到了当初金戈铁马的征战生涯。
高丽的都城平壤就坐落在北大峰山脉下,高丽湾附近,距离海岸线约摸五六十里的地方。
当洪武大帝的战船出现在高丽湾的时候,高丽王朝文武百官都已知晓了,高丽王王琪着急火燎的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
以李成桂为首的武将认为,在这样的寒风腊月大明前来出战,可谓是极其的愚蠢。
而且他们认为明军尽管战船较多,但是下了船以后,也就是靠着两条腿走路,所以不必放在心上,李成桂更是表示愿意率领十万兵马与大明决一死战。
以文官之首的李蔷则认为,明军在这种时节而来,可能是因为李成桂擅自出兵攻打济州岛的原因。
听的李蔷将矛头抛到了自己头上,李成桂咬牙切齿说道:“依着李相的意思,大明夺了济州岛,我们就该忍气吞声吗?”
“大明乃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大明讨伐倭寇的时候,提前向咱们说明了暂且停靠的原由,可那李成远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拒绝了不说,反而主动攻打大明,是以才惹怒了大明。”
李蔷盯着李成桂说道:“李将军不要颠倒黑白,这件事情说到底都是你们的错。”
李成桂冷笑一声说道:“现在说这些有用吗?有本事,你让明军撤退呀,到头来不还是我们武将冲锋陷阵,你们文官在后面安享清福吗?”
“臭老叟,没本事就别胡言乱语。”
“回家抱着你媳妇吧。”
听着那些武将你一句我一句的嘲讽,李蔷盯着李成桂说道:“中原有句古话唤作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李成桂怀着什么样的心思,本相一清二楚,你以为你瞒得住群臣,瞒得住大王,但你能瞒得住我吗?”
“放屁,休的污蔑于本将军。”李成桂话落下以后,单膝跪地看着高丽王王琪痛诉道:“大王,想我李家父子自元末投奔高丽以来忠于王事,从未有过任何觊觎之心,不臣之心,眼下大明千军万马袭来,李蔷竟然说出这种污蔑臣的话,可谓是令臣蒙羞,令无数将士蒙羞呀,末将请求治李蔷的罪,如此末将才能安心击退明军呀。”
李成桂的话落下以后,其余武将纷纷单膝跪地,要求高丽王王琪治李蔷的罪。
李蔷乃文臣之首。
这些年来,在李蔷的协助之下,制定并颁布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也正是因为李蔷制定的这些政策,高丽才能在元末时期稳定下来,并且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
这也是李成桂之所以能南征北战的原因之一,毕竟没有赋税,打仗就是一句玩笑话。
李蔷不仅仅是高丽王王琪的臣子,两人之间有时候更像是挚友一般,毕竟李成桂乃武将,性格比较粗狂跳脱,在王琪身前经常会说些粗鄙的话,但王琪从来都不在意这些,笑笑也就过去了。
李蔷曾经说过,作为帝王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睿智的眼光等等,如果失去了李蔷,就凭朝中其他要能力没能力,要本事没本事的文官去处理国事,那简直就是开玩笑。
就在王琪为难之际,只见李蔷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请大王治臣之罪。”
看着李蔷跪了下去,又说出这番话,王琪虽说有些无奈,但依旧风淡云轻地说道:“来人,将李相带下去暂且关押起来,待李成桂大将军击退大明以后再说处置。”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