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权力过大
“记得英儿说过的,黑土地很适合种植稻米呀,麦子呀之类的粮食,要不然咱们迁移部分江南的百姓去往辽东开垦良田?”
洪武大帝轻轻点头说道:“这件事情还是要等一等的,毕竟辽东卫所和卫城,估摸着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才能修缮到位,明年再说吧。”
“咱今年最主要的目的是先行种出亩产量高的农作物,只要是成功了,那就意味着大明不管有多少百姓,都是可以养活的,这是一个大事情,比你现在所做的事情要大的多,所以你呀,就辛苦一点,如果真的忙不过来,就让朱善,刘三吾,
汪睿协助你处理奏折。”
朱标耷拉着脑袋说道:“孩儿明白了。”
这时候,朱雄英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回来了。
瞧着朱标拉着一张脸坐在那里不知想些什么事情,又看着洪武大帝同样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便问道:“呦呵,皇爷爷和爹这是怎么了,为何都拉着一张脸?”
朱标抬起头看着朱雄英说道:“你爷爷要种地,朝中的事情都交给了你爹我。”
“这不是好事情吗?您就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
朱标哭笑不得地说道:“要不你来试试?”
朱雄英盘腿坐在案几上,脱口说道:“我还小,那么累的事情,可是干不了的。”
朱标掂量一番问道:“如若你处在孤这个位子上,你该怎么做?”
“爹,您不会有憋着什么坏吧,就像皇爷爷一样。”
洪武大帝瞥了一眼朱雄英问道:“臭小子,与咱有何关系?”
“皇爷爷,以前您坑我的时候,就是这样的语气,这样的表情。”
看着朱雄英嬉皮笑脸,漫不经心的说出这样的话,洪武大帝呵斥道:“臭小子,你是不是皮痒痒了。”
“皮痒痒了我有痒痒挠,皇爷爷您别担心。”
“咱看你就是想挨揍。”
“皇爷爷您深呼吸,就不生气了。”
洪武大帝麻溜的站了起来,一把拎着朱雄英的衣领,挥手照着朱雄英的屁股就扇了几下,朱雄英哀嚎乱叫:“奶奶,爷爷又揍我了。”
在织布机上忙碌的马皇后,回头看着惨叫的朱雄英说道:“大孙,你该,谁让你气你爷爷的。”
朱雄英欲哭无泪,脱口说道:“再也不理你们了。”
朱标笑道:“你还没回答孤的问题呢。”
“屁股疼,我拒绝回答。”
“屁股疼,不影响你脑袋思考问题吧。”
朱雄英淡淡地说道:“有什么好处吗?”
“你是皇孙富有天下,又是天下最有钱的人,什么不缺?”
朱雄英叹了一口气说道:“爹,其实我觉得吧,您不必那么累的。”
“目前朝廷最高的行政机构是内阁了,其次就是六部等其他部门了,您可以先让六部处理一下来自于地方上的奏本,写上他们的处理建议,随后六部及其他部门将处理好的奏本转交给内阁,内阁众人进行商议以后,将商议的结果写在奏本上,然后只需要将结果告知与您。”
“之前我曾经在御书房陪伴过爷爷处理堆积如山的奏本,其实一大半的奏本基本上就是闻风而奏,在要不就是一些问安之类的奏本,类似于这种奏本,以后断然不会出现在您面前耽搁您的时间了。”
“另外,内阁如若遇到处理不了的事情,您可以在朝会期间与群臣进行商议,为了避免一件事情商议十几天也没个结果,您可以让群臣进行举手表决,比如朝廷决定加固黄河两岸的堤坝,这件事情说起来是好事情,但有些人会觉得浪费钱,所以您就可以让群臣投票表决,只要是赞成的人多,那这件事情就可以颁布下去,避免了一件事情商议十几天的时间还没个结果。”
待得朱雄英三言两语落下以后,洪武大帝看着朱标说道:“咱大孙说的办法你都记住了吗?”
朱标眉头紧锁地说道:“如若是这样的话,那朝廷各部门以后处理了地方上的奏本,朝廷不知道的话,该如何是好?而且朝廷各部门的奏本转交给内阁,孤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其实您是担心朝堂各部门和内阁中的权利过大吧。”
“关于这样的问题,您其实大可不必担心的,依着朝廷各部门的职责,各地及朝堂各部门的奏折,先到达通政司,由通政司派人送去各相应的部门。这期间,通政司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奏本先行标号登记出来,比如地方上的奏本可以在奏本的右上角用红色朱笔标注为陕壹,陕贰,或者贵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方便您查阅,您看到这个奏本的第一眼就知道这是来自于陕西的,来自于贵州的,另外朝堂各部门的奏本也要标号,比如户壹,工贰等。”
“通政司处理奏本的时候,还要依着时间来进行标记,比如右上角的来源地标注清楚以后,另外在右下角标注时间,比如洪武十二年二月初一等等,到时候您看到这个奏本不仅知道来源于什么地方,还知道是什么时间送来的,至于奏本到达相关的部门以后,谁批阅的,谁处理的,都要写上这个人的姓名,如此以来就清晰的知道这个奏本是谁处理的,这样以后出现了问题,就可以依着奏本进行惩罚了。”
待得朱雄英这番话落下以后,朱标轻声说道:“奏本的处理这样做也就规范了,但是权利过大的问题,你似乎还没有说解决的办法。”
洪武大帝轻轻咳嗽一声说道:“那个标儿呀,咱大孙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朱标一头雾水地问道:“我怎么没听到?”
“奏本处理不仅规范了,还清晰的标注了处理人的姓名,这就意味着谁提的建议,出了问题就找谁,你觉得六部和内阁那些人会把这烫手的山芋,放在自己手里吗?”
“其实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交给六部和内阁处理是没问题的,如若是一些大点的事情,最终还是会在朝堂上商议的,毕竟没人会冒着风险把那些事情的处理权放在自己身上的。”朱雄英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