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西飞轰七、风起云涌的美国半导体市场
夏所长也是一个有原则的同志,哪怕现在他现在心里已经非常倾向于和星途航空合作,从而争取更多的研发资金。
他在这个时候,还是坚决地说道:
“账不是这么算的,我们这个可是国家项目,不可能单纯地按照商业项目的模式来搞!”
张红旗不急不缓地清理出茶壶中的茶叶,重新换了另一种茶,一边摆弄着功夫茶,一边无所谓地说道:
“如果不是按照商业模式模搞的话,那我这边还是当个分包商吧。
你们放心,只要你们有需要,星途航空和星海电子能够制造得出来的,我们都都可以以比国外供货价更优的价格提供。”
张红旗现在手里积攒了足够的资金后,在运作合作项目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态度已经完全转变了。
以前没多少钱的时候,在香集电当小股东,5%的股权真的很香。
但是现在,如果不是必要,他更愿意独资或者控股。
这次的新歼项目正如对方所说,是国家立项的项目,和锦飞星途的强教八完全不是一回事。
自己要是参与进去,潜在的政策风险太多了。
姜正宇见张红旗说得这么干脆,忍住心中的不悦问道:
“张顾问,我看你和锦飞都能够合作,证明到了我们沈飞这里却不能了?”
张红旗坦诚地说道:“我这边和锦飞合作,运作的项目可都是按照商业模式进行的。
并且所有项目都是在合资公司注册好后,自筹资金搞的自主项目。
可是你们提出来的这个项目,可是国家投入的前期资金,并且项目还关联三代重型歼击机,按理来说这个也是项目的延伸。
如果合资,三代重型歼击机算不算是合资公司的?
再有就是项目股权分少了,我这边不划算,分多了,你们不好交代。
为了避免弄出政策风险,我看还是算了吧。”
夏晓博和姜正宇都没有想到,自己原本为了沈飞多争取利益的举动,让张红旗直接下定了决心不进行合资。
不过还好的是,张红旗对于双方合作,还是持积极态度,于是几人就后续如何开展合作展开了探讨。
考虑到超级鬼怪项目使用北都的计算中心后,研发进度确实加快了很多。
为了加快新歼的设计,同时为了更好地借用星海电子北都实验室的数控加工中心,沈飞这边直接就在北都实验室租了一栋独立的小楼,用于办公。
张红旗见对方愿意设计工作放到北都实验室来,马上就爽快地承诺道:
“你们既然愿意把设计工作拿过来做,我这边肯定要给予足够的支持。
这样吧,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我可以给你们提供最新版。
在设计过程当中,你们要是对软件有什么特别的需求,都可以提出来。
星海电子这边,会根据你们的需求,对软件进行修改以及增加相应的功能。”
在锦飞星途参观的时候,夏晓博就已经注意到那边的软件,和自己所里面从星海电子买的有点不一样。
很多601所正在使用的版本上没有的功能,看得有点让他眼热。
现在能够拿到最新内部版本不说,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让他觉得这次来得真的值了。
在敲定了设计场地的事情后,夏晓博又就航电系统方面的问题和张红旗进行了细致的交流。
然后表示,如果星海电子这边技术能够满足要求,还可以在火力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方面进行合作。
之所以夏晓博会提出来这个,完全是因为他知道阿斯派德空空导弹有星海电子参与投资和研发。
在火控系统方面,也算是有着经验。
至于通信系统,现在华夏的程控交换机,基本上已经被星海电子给垄断了。
c1台新闻里面,可是专门为星海电子做了一个这方面的专题。
在专题里面,世界领先之类的形容词简直是没有断过,着实让他印象深刻。
至于像探测系统、电子战系统、座舱显示系统、导航系统,目前星海电子在这些方面没有建树,所以就根本没有提及。
在601所和112厂弄完合并事宜后,沈飞的双发小推新歼也拿到了型号名。
和龙牙公司搞歼十六不同,航空工业部在命名沈飞的机型的时候,完全突出了唯物的传统,直接把型号命名成了歼十三。
至于后续的双发大推重型机,同样突出个唯物,型号名直接往后顺延,命名成了歼十四。
在沈飞这边忙着推动歼十三项目的时候,西飞厂也没有闲着,轰七原型机的毛坯,已经被他们委托给重铝制造。
一旦等毛坯被加工好后,就会发往锦飞星途代为加工。
至于飞机的其他部件,西飞厂当然是能够解决的都自己解决。
虽然和锦飞公司这边没得比,但是西飞厂在接收了上飞厂运十以及相应的设备后,在制造一般飞机部件方面,还是没得说的。
到了1982年9月15日的时候,重铝模锻出来的第一批轰七框架终于加工好,运到了锦飞星途。
从这个时候起,轰七的主体结构件,终于开始了精加工。
相对于以前加工木质模型结构件而言,这次加工的铝合金模锻件才是对数控加工中心真正的考验。
和以往加工过的金属测试工件相比,这次的模锻件大了很多,而且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高。
为了应对测试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锻件到锦飞星途之前,北都大学和菁华大学的教授们,就已经乘飞机飞来了锦官城。
在指挥好工人师傅把锻件固定在数控机床上后,从粗铣开始,教授和技工师傅们,就一直关注加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在确定好没问题后,加工工序才会进行到下一步。
看着大家都很紧张,张红旗说道:
“大家放轻松点,现在可是数控加工,就算是再紧张,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现场的教授们都知道如此,但是还是有点放不下。
李教授:“还是红旗你看得开,我们啊,就是关心则乱。”
王教授:“主要还是这个进行能否验证成功,对于我们以后的设计来说太过重要了。
只有确保这个方案成功后,后续更大的加工中心才好确定设计方案。”
王教授这个时候说的更大的加工中心,就是计划用来加工运十和c919的方案。
在西飞厂从上飞厂接收了运十这个机型后,西飞厂对这个机型还是寄予厚望,打算在这个机型上发展华夏自己的特种飞机。
这次在锦飞星途体验过数控加工中心的工效率和高精确度后,西飞厂在前段时间就已经提出,希望星海电子这边和北都的大学,设计一款更大的数控加工中心。
见几位教授关心则乱,张红旗出口安慰道:
“从目前粗加工的数据来看,我们的设计结构强度还是够的。
至于后续的加工精度问题,只要进刀的速度不要太快,再加上我们在程序里面对机床变形误差给予补偿,最终出来的加工效果,应该能够符合要求。”
后续在精加工的时候,为了确保部件加工一次性成功,加工过程当中,额外增加了多次检测。
根据对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程序里面设计的变形补偿,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当然这些教授们,根据这些数据,对程序里面的变形补偿又做了进一步的优化。
在经过接连一个星期的谨慎加工后,轰七的第一个主体隔框总算是加工完毕。
在经过严格的测试后,西飞厂和数控机床研发团队,都一致认可这个部件加工完全符合标准,算得上优质品。
在确认了这一点后,西飞厂的李总工抚摸着加工出来的整体框,更是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他一边抚摸一边说道:“有了这样的数控机床,我们设计出来的飞机,结构重量终于可以减下去了。”
他之所以会这么激动,完全是因为之前制造全尺寸木质模型的时候,弄得太过顺利了,以致他都不敢想象要是这个数控加工中心在金属结构件的加工上不能达到要求,轰七要重新改设计是个什么样的情形。
和他相比,韩总工的激动更表现在兴奋。
他一向喜欢采用新技术,对于这次是否能够加工成功虽然说不怎么担心,但是迈出了完美的一步,还是让他心情澎湃。
在加工好第一个成品后,锦飞星途的数控加工中心算是正式投入生产。
后续的轰七大型结构件,一个接着一个,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加工。
和这边的顺利相比,在美国市场上,随着曙光个人计算机市场占有量的越发提高,在那边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老牌计算机企业ibm,在个人计算机市场上面的失败,在美国市场上顿时引起了一阵狼来了的呼声。
要不是这个时候有苏联在那里作为两国关系的定海神针,ibm都要开始游说禁止曙光计算机在美国市场上销售。
当然这个并不是说他们真的要保持克制,作为老牌的计算机企业,在面临着这么大的竞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肯定还是要努力挣扎一番的。
在1982年9月的时候,ibm终于下定决心,派出游说人员游说高层,要求对来自香江的曙光个人计算机增加关税。
至于理由嘛,当然就是香集电的曙光个人计算机存在低价倾销行为,为了维持市场公平,必须加以征收反倾销关税。
这个时候ibm之所以没有突出香集电的华夏背景,除了苏联的因素外,更因为香江现在实际上是在英国的管控之下。
在这个时期,平衡掉苏联带来的战略失衡才是欧美这边最主要的诉求。
所有妨碍这个诉求的行为,都将被暂时搁置。
因此在ibm炒作舆论的时候,白宫并没有马上给予支持,香集电这边在了解到ibm的企图后,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在美国展开游说。
当然,除此之外,鲍启江家也发挥了他们在英国的影响力,通过英国那边的关系,游说英国上层对这个事件表示关注。
在多方努力之下,ibm的第一次尝试终于被压制了下去。
张红旗得到这个消息,还是在82年10月份的时候,当时他就在心里感叹道,难道这次香江要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重要打击对象。
其实这个时候香集电同举国体制发展半导体的日本相比,还是不怎么够看的。
现在全世界半导体产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做的最好的,还是要数日本。
香集电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完全是靠着芯片设计以及专用的配套软件抢占了市场。
和半导体成本能够做到最优的日本相比,香集电在半导体制造成本和良品率方面,算起来都是要稍逊一筹的。
不过靠着提供一整套软硬件解决方案,香集电的产品才能够做到性价比最高。
日本那边在认真分析过市场过后,积极主动的开始向ibm这一类美国本土半导体企业进行靠拢。
他们表示如果对方能够采用日本生产的半导体零部件,必然能够降低美国半导体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打压下日益崛起的香集电。
还别说,日本人提出来的这个提议,引起了不少美国公司的关注。
在这些公司里面,最为重视的尤其要数ibm。
不过在日本人想借助ibm这类美国企业抢占市场的时候,美国的企业也意识到了自己必须通过降低成本,推出更廉价的产品来抵消掉香集电的产品优势。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以ibm为代表的美国企业,开始联合起来,推出了供应商深度合作计划。
这里所说的供应商深度合作计划,可不是单单合作那么简单。
在这个合作计划里,美国企业直接要求日本的企业,低价出售自己的股份。
作为回报,美国的半导体企业将优先采购日本参与深度合作计划企业的半导体产品。
在这个计划提出后,在日本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
为此,日本的半导体产业还专门召开会议,商量如何应对美国公司提出的无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