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加急!为了歼十六空优
唐厂长完成了项目立项的工作后,心情沉重地回到了锦飞。
他知道,歼十六act(主动控制技术验证机)项目虽然得到了三机部的批准,但现在要厂里自己解决经费问题,将要面临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现在厂里才过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现在又要职工们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难免会有意见。
不过现在经济在转型,军工企业的自负盈亏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只有趁着现在还有本钱的时候,多打下点基础,以后才能不至于难办。
想到和自己厂合作的西飞、昌飞所面临的情况,唐厂长就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因此被说动厂里干部职工多少有了点信心。
他回到锦飞后,立即召开了厂内的领导层会议。与会的人员包括宋总工、涂总工以及几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
在得知项目立项成功后,会议室气氛虽说不如几天前争论时紧张,但是这次与会人员在知道这次项目需要由厂里自筹资金来完成,都感觉压力山大。
所以这个时候的争论不再是是否开展,而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成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下去。
会议一开始,唐厂长便直入主题:
“同志们,项目已经通过了,但部里面已经明确说了,经费问题只能由我们厂自行解决。
为了不影响厂里的日常运转,我们必须尽可能控制成本,但也不能让项目质量打折扣。
接下来大家需要各司其职,确保每一步都能精准无误。”
宋总工点了点头,随即展开了他对接下来的项目安排: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为了节省成本,我觉得机体加强的部分,我们就可以暂时先不做。
为了确保测试过程当中的安全,我们可以在飞控系统中,对可以进行操作的幅度加以限制,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超出结构强度限制。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在把整个飞控系统的运行逻辑跑通之后,我们就可以逐步放开限制。
考虑到机体在设计的时候留有余度,觉得这种方案应该是可行的。”
涂总工此时也附议道:“如果部里不出钱,大概也就只有这个法子。我个人觉得这样做,在逻辑上是可行的,风险也是可控的。”
确定好就用飞机机体来搞歼十六act项目后,整个的项目成本一下子就大幅度降了下来,这话题就转向了飞控系统本身上面。
这个时候,宋总工再次发言道:
“厂长,在你去北都申请项目的时候,我们在公司对方案做了进一步完善。先前讨论过的各个子项目,都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
下一步就是具体实施,尤其是飞控系统的架构。
按照我们的原计划,这部分是让锦官城电讯工程学院协助我们一起搞,毕竟都在锦官城,沟通起来也方便点。
但是根据他们的反馈意见来看,他们在数字通信方面的经验还不足,提出建议找星海电子来合作。”
此话一出,会议室内一片寂静。
星海电子大家都清楚,这个公司是由本厂子弟出去后创办的。
所以尽管星海电子近年来在计算机和程控交换机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真当要将一个航空领域的关键硬件部分,交给这样一个才成立不久的电子设备公司时,还是让在座的几个人都感到有点震惊。
“星海电子?”涂总工第一个发言,他的眉头微皱,语气中透着几分疑惑。
“张红旗现在发展得这么好,电讯工程学院那边都主动推荐他?!
不过飞控系统要求高实时性和高可靠性,不仅要处理飞行中的数据,还涉及到飞行员的操控反馈,容不得一丝延误。
他们才成立不久的公司,在这方面的底蕴够不够哦。”
宋总工显然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他神色平静,目光先扫视了众人后,才明确说道:
“涂总工,你说得对,飞控系统确实要求极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国内在这一块儿的资源非常有限。
既然星海电子的能力已经在程控交换机上得到展现,他们的向量巨型机项目也同样证明了他们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方面的强大实力。
我觉得这些案例,和我们飞控系统中所要处理的高频率、高数据量问题是相似的。”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而且,目前国内能承担这种任务的企业不多,加上现在国家在经济转型,愿意配合我们进行风险投入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我们不能再继续浪费时间找别的合作方。
虽说我们手头有点外汇,但是英国人直接不想卖技术给我们。
我想与其冒险去寻找别的国外合作厂家,不如让国内企业一起提升,星海电子在这一方面至少有实力做出尝试。”
唐厂长轻轻点了点头,显然已经同意了宋总工的判断。
实际上,他心里也明白,时间比什么都重要。
歼十六的act项目不仅关乎未来战斗机的设计,更关系到厂里在与国外合作中的话语权。
如果能早日完成这个项目,锦飞在龙牙公司里面的话语权就能更大。
在后期对歼十六进行改进时,就能提出更有力的条件,甚至要求更高的分成比例。
这关乎锦飞公司的未来,更是华夏航空工业未来的重要一步。
“我们必须尽快推进这项合作。”唐厂长低沉地说道,“宋总工,之前你提过,act技术是你和张红旗讨论出来的,要不这次就由你联系张红旗,让他帮我们加快硬件部分的开发进度。”
会议后,宋总工在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张红旗。
在说明了来意后,张红旗便显得十分好奇:
“这样的项目你们为什么不放在龙牙公司搞,部里不投资金,锦飞公司冒的风险可不小,是外方不愿意投这项技术?”
宋总工无奈地解释:
“英国方面说,他们已经在这方面有研究,所以他们不愿意投这个项目。
我们也提过购买技术,但是他们说现阶段这项技术太过先进,暂时不方便出售。
不过他们也留了个口子,说可以保持联系,在合适的时候推动技术转移。”
张红旗听后沉默了一会儿,心里若有所思,觉得这不符合英国人的风格,于是他干脆调用ai,询问起英国人在这方面做的研究。
经过几十轮的询问,他终于从那些回答里面,拼凑出来事情最有可能的真相。
按照张红旗对ai回答的分析,英国人确实已经在搞了这个项目。
他们为了研究线传飞控(fbw)技术的优势和放宽静稳定性设计,由英国国防部资助英国宇航公司的沃顿工厂,把一架“美洲虎”gr.1改装为测试机。
拿来改装的“美洲虎”xx765测试飞机本来就是沃顿工厂制造的。
这款飞机在1975年6月首飞后,在英国空军中短暂服役后,就被闲置在阿宾登空军基地。
到了1978年8月,该架飞机拿来作为fbw试验机,进行重大改装。
因为没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再加上要对改装成本进行控制,直到1981年10月20日,改装后的“美洲虎”xx765才进行了首飞,这使得“美洲虎”xx765成为了世界首架线传飞控飞机。
从这点上来讲,英国人在这方面的技术还是很不错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英国人现在不打算出售这方面的技术。
搞清楚了英国人在虚张声势后,张红旗又进一步总结了该机的飞控系统设计和哪些方面做过改进。
他了解到这款飞机使用四台独立计算机来控制电气通道,把操纵指令传递到控制翼面。
和锦飞做的方案不一样,英国人在改装的时候相当大胆,他们直接使用线传飞控完全取代传统机械飞控,而且没有任何机械备份!
他们这样的做法,意味着在飞行中,线传飞控一旦出现任何重大故障,都将迫使飞行员弃机弹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办法!
除了在飞控系统上面的改装外,英国人在这架飞机的尾部安装了254千克配重,通过这种方式,把这架静稳定飞机变成静不稳定飞机。
在初步完成静不稳定试验后,英国人又在“美洲虎”xx765加装了大型机翼前缘边条,更进一步提高了纵向静不稳定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和锦飞公司选择的变稳定性发展方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搞清楚原委后,张红旗说道:
“英国人不是什么都能卖吗,西方国家里,就他在军用技术方面放得最开。
我看这次他们既不参加我们的项目,又不同意转让技术,或许在侧面上说明,他们投入的飞控技术研究,似乎也没有达到全数字电传的水平。
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全力自主研发,最先进的技术终究要靠我们自己才行。”
他顿了顿,补充道:
“至于技术积累方面你们完全可以放心,程控交换机项目让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处理通信信息的经验,向量巨型机的研发更是让我们在并行计算方面有了工程实践。
这两项技术虽然和你们的飞控系统有些不同,但原理上都是高频率的数据处理,区别只是规模和要求的不同。”
张红旗的这番话让宋总工顿时安心不少,随后两人快速地敲定好了合作细节。
接下来,锦飞公司派出了一个由飞控工程师和电气工程师组成的小组,前往北都与星海电子的技术团队进行详细的硬件设计讨论。
在第一次正式的会议上,郳兴中简要介绍了星海电子的现有技术实力,重点放在了信息处理能力和系统冗余设计上。
他详细讲解了星海电子在程控交换机和向量巨型机项目中的经验,说明了这些技术可以为歼十六act项目提供什么样的硬件支持。
“我们的万门程控交换机项目已经证明了我们可以处理海量的并发信息,而向量巨型机则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在复杂计算方面的能力。
飞控系统虽然涉及的数据信息量没有这么大,但对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更高。这正是我们擅长的。”
宋总工听完后点了点头:
“听起来你们在计算能力方面确实有优势,但飞控系统的硬件设计不仅仅是信息处理,还涉及到多层冗余、安全性和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在极限条件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的系统!”
张红旗笑了笑,拿出了一份资料递给他:
“根据之前宋总工你说的基本信息,我们已经针对你们的需求进行了初步设计,
在这份硬件系统的初步框架里,我们把所有的关键节点进行了四层冗余设计。
同时我们还增加了数据的实时监控系统,确保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时,系统能立即切换到备份。”
宋总工拿着张红旗递来的资料,皱着眉头仔细端详。他身旁的几位锦飞公司工程师,也在低声讨论这些冗余设计的可行性和操作复杂性。
会议室里静悄悄的,除了纸张翻动和笔在本子上快速划动的声音,再无其他。
一旁的星海电子工程师们也在屏气凝神,等待锦飞公司的反馈。
宋总工终于打破了沉默,他缓缓抬起头,眼神穿过镜片扫向张红旗:
“你们的冗余设计是相当全面的,但是我们的飞控系统要求极高的实时性,尤其是应对紧急状况时,必须在毫秒级时间内响应。
多层冗余设计固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这种复杂性是否会增加系统的响应时间?”
张红旗神情不变,他显然预料到会有这样的质疑,平静地回答:
“宋总工,我理解您的担忧。确实,系统的冗余设计越复杂,潜在的响应延迟问题就越突出。
但是你们要相信,飞控系统的复杂程度,和我们已经研发成功的那两个项目根本没法比。
我们在设计中加入的并行计算技术和预警机制,都是已经有过实际工程应用的。
这些冗余系统除了都能够自主检测故障外,他们还是通过独立的通信通道直接向主系统报告,不需要经过中间节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响应时间。”
“自主检测?”一位年轻飞控工程师质疑道,“那会不会增加系统故障检测的难度?飞行中的数据量那么大,万一系统误报故障或者根本无法及时检测到真实问题,这样的设计不是更加危险吗?”
他的话音刚落,几位锦飞公司的工程师也纷纷点头,显然也对这一点抱有相同的疑虑。
张红旗依然保持冷静,微微一笑:
“误报的风险当然是存在的,不过我们已经在系统中采用了多层次的故障判断机制。
通过结合传感器数据与实际飞行参数,系统可以实时对比各类异常情况。
如果检测到不一致的信息,系统会在确认问题前暂时保持当前状态,并进行多次校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这种机制已经在我们的程控交换机中得到了验证,误报率极低。”
宋总工沉思片刻,低头翻阅着手中的技术文档,眉头微微舒展了些。他轻轻点了点头,似乎认同了这个设计思路,但还是谨慎地说道:
“冗余设计是必须的,但飞行器和程控交换机、向量巨型计算机毕竟是不同的领域。
飞控系统出现任何故障,都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飞行员的生命安全。
所以我想确认一下,你们对整个冗余系统的测试计划是怎样的?”
张红旗没有犹豫,迅速翻开手中的文件,展示了一张复杂的测试流程图:
“在系统上飞机之前,我们打算采用全流程的仿真测试,先从小规模的数据处理入手,再逐步扩大到模拟真实飞控环境。
每一层冗余设计都必须经过极限条件的测试,比如模拟电源中断、数据包丢失、通信中断等场景,确保系统在各种极端情况下都能够正常切换,并及时恢复数据。”
这番话引起了锦飞团队的注意,他们纷纷低头仔细查看张红旗的流程图。
涂总工此时也开口道:
“红旗,你们的设计确实很有想法,我也认同你们在信息处理方面的经验。
但咱们飞控系统还有个非常关键的部分——环境适应性。飞行器的工作环境极为复杂,高温、低温、强震、磁干扰……这些因素都会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产生巨大影响。
不知道你们的设备在这些方面,经过严格的验证了吗?”
张红旗深吸一口气,显然这一问题他已经预料到了。他快速回应:
“我们星海电子在这方面的投入不少,虽说没有专门针对飞行器的工作环境进行过测试,但是向量巨型机这类项目的硬件要求同样也不低。
只要有需要,我们可以根据你们提出来的工况要求,增加所需测试。”
想到星海电子在海外的创收能力,涂总工认可地点头表示认可,随后双方工程师又就细节问题进行了讨论。
看着现在良好的合作氛围,宋总工对张红旗表示:
“红旗,这次的项目你这边尽量重点推进一下。锦飞现在已经在制造歼十六空优版的原型机了。
如果我们这边能把项目的进度推进快点,那么等到试飞结束后,歼十六空优版就可以不急着定型量产,到时多花费点时间直接上数字电传飞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