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明珠余乐成溪

第322章 轰七大改

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张红旗身上,空气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压力紧紧压住。

他提出的这个方案太让人意外了,用更先进的气动设计取代变后掠翼技术。

这种突破性的观点让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沉默,面对会议现场的安静,张红旗的神态依旧平静,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掠过,等待着他们的反应。

首先打破沉默的是李忠,他稍稍坐直了身子,声音里透着怀疑:

“张顾问,您说要通过更先进的气动设计来替代变后掠翼技术,这听起来是个不错的思路,但我们能不能进一步了解一下,您具体是怎么打算做的?”

他的语气虽然客气,但脸上复杂的神色,显示出他对这个新提议的疑惑和不信任。

张红旗有条不紊地解释道:

“在我说我的方案之前,我们得在一个关键点上取得共识!

那就是,我们必须得承认,按照我们目前的制造能力,开发像大型战略轰炸机这样的项目确实存在不足。

现阶段,我们的轰七项目定位本质上仍然是战术和战役级别的轰炸机,具备超音速、全天候对地攻击和反舰作战能力。

它的任务是突袭敌方战役纵深目标以及中型以上的水面舰船,使用炸弹和导弹对敌进行攻击。”

他顿了顿,语速依然不紧不慢,但话语中带着一种无形的说服力,仿佛在把一个不可动摇的事实展现在众人面前。

“相比轰六,轰七最大的优势是它能够进行超音速飞行,这为它的突袭作战提供了极大的优势。

所以,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如何设计轰七。”

这番话让会议桌前的一些人微微点头,似乎认同了他对轰七定位的看法,但李忠依旧保持着谨慎的神情。

“我认为,既然我们现场有了斯贝鬼怪战斗机,完全可以让它兼职大部分战术轰炸任务。

从军方前段时间的测试,就已经明确证明了这一点。虽说斯贝鬼怪的运载能力比设计中的轰七要低,但和轰5相比就要高不少。”

张红旗继续说道,眼睛直视前方,显得自信而冷静。

“在这种情况下,轰七就不必承担战术级别的任务,而是应该更偏向于战役级别的超音速轰炸机。”

话音刚落,李忠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他轻轻摇了摇头,但没有立即发声。

整个会议室的气氛开始紧绷起来,张红旗的每一句话都在推动着轰七项目朝着大家原先没想过的方向发展。

张红旗停顿片刻后继续说:

“在这样的定位基础上,我们可以借鉴现有最先进的轰炸机设计,重新审视轰七的构造。

比如,翼身融合体技术。之前韩总工提出的参照对象就很好,b-1轰炸机的设计中,机翼和机身作为一个整体,减少了阻力,降低了雷达反射面积,同时增加了升力。”

听到这里,会议室里有些低声议论,有人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显然在思考为什么张红旗又把这个变后掠翼轰炸机拿出来说。

张红旗察觉到大家的反应,但他并未因此停下。

“当然,我并不是建议我们完全复制b-1的设计,”张红旗补充道,眼神扫视着所有参会人员。

“我认为我们可以更进一步,采用升力体的设计。

甚至,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机翼和机身完全融合,整个机体就是一个升力面。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消除普通机翼和机身的附加阻力,还能避免机翼和机身之间的干扰。”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哗然。很多人彼此对视,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不安。

这个提议的难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李忠的眼睛瞪得更大,他似乎无法相信张红旗会提出这么激进的方案。

李忠终于忍不住了,他双手紧握成拳,几乎是从椅子上站起来的:

“张顾问,您说得好听!

但如果按您这样的设计,所有武器就必须内置,否则会彻底打乱整个飞机的气动特性!”

他的声音充满了焦虑和反对,引起了其他人的低声附和。

韩伟也皱起了眉头,他向来支持大胆的创新,但这一次,他显然也感到有些过于冒险。

“没错,”韩伟紧接着李忠的话,声音里带着谨慎的质疑。

“升力体这个概念虽然很先进,但如果这样设计,轰七的机动性将大大降低,整个飞机将失去自卫能力。”

张红旗的神情依然镇定,没有因为两人的反对而动摇。他缓缓抬起头,看着李忠和韩伟,语气平和却坚定:

“各位,我们要清楚一点。在现代战争中,轰炸机并不是为了自卫而存在的。

追求过高的自卫能力,反而会降低它的动载能力和远程投送能力,这是得不偿失的。”

他的话像一阵寒风吹过,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张红旗继续说道:

“至于外挂能力,实际上我并不认为是必要的!

像轰七这样级别的飞机,如果内置弹仓已经装满了,还要外挂弹药,只会大幅减少它的最大航程。

如果是航程缩短后还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不用‘斯贝鬼怪’去做呢?”

李忠脸色愈发难看,他的双拳在桌面上微微颤抖,眼中透着不甘。

他深吸了一口气,压抑着内心的怒火:

“张主任,您这是完全否定了我们对轰七的初衷!

您这样的设计等于彻底推翻了现有方案,不但增加了研发难度,连时间表都完全无法保证!”

张红旗看向李忠,表情中没有丝毫动摇。他的语气依旧温和,却透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李工,我理解您的担忧。

但是现在我们国家军队装备的情况你也清楚,现场斯贝鬼怪已经挤占了轰七原有的生态位,如果轰七项目不重新确定自己的位置,那么轰七项目现在就可以下马了。”

听他这样一说,西飞厂的两位总工都激动起来,不过张红旗抬手示意不要打断自己,然后又接着说道:

“请别激动,我并不是说要轰七项目下马,我只是想重新定位轰七项目而已。

我之前说过,最极端的情况下可以搞升力体设计,但是这个步子稍微迈得有点大!

所以我们目前现实点的方案是,把机身部分设计成升力体,在升力体里面内置弹仓和增大了的油箱。

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的轰七方案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升力系数,并且我们可以加大机身的长细比,通过这样的设计来减少轰七在超音速飞行时的波阻。

请相信我,我现在说的不是推翻,也不是否定轰七项目,而是对轰七重新作定位、作优化。

升力体的设计,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我名下公司的飞驰轻型运动飞机和迅捷小型公务机,它们的机身设计实际上就是升力体。

在我公司进行开发的时候,飞驰轻型运动飞机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视作是迅捷小型公务机的验证机。

我觉得我们的轰七项目也可以作为咱们华夏的战略轰炸机的验证机,只要机身升力体这个设计跑通了,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气动的基础上,发展四发的远程战略轰炸机。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把整架飞机设计成升力体,达到更远的航程。

所以我提的这个方案看似复杂,但它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现实条件下逐步推进,不是一步到位。”

会议室再次陷入了沉寂。张红旗的提议无疑将整个讨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个高度,也带来了更多的分歧和争议。

因为张红旗提出来的方案争议太大,但是前景确实又很好,会议主持人干脆宣布休会,让参会人员先各自就张红旗提出的方案先作一段时间研究后,再择日重新开会讨论。

休会后,参会的几位专家三三两两地走出会议室,仍在小声讨论着会上的内容。

尹裕光快步追上了张红旗,直接把他叫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红旗,你这回可是放了颗大卫星啊!”

尹裕光笑着说道,带着几分调侃,但语气中透出的仍是难以掩饰的担忧。

张红旗微微一笑,虽然脸上显得从容,但他深知这场会议所带来的压力。

三机部的决策层并不轻易接受这样重大的变革,尤其是在军事工业为经济建设让路的背景下,进行这样的项目研发。

但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不做出改变,未来的航空工业将陷入滞后。

“卫星嘛,总得有人去放。”

张红旗轻描淡写地回应,但语气里却有一丝坚决的意味。

尹裕光停下脚步,正对着张红旗,认真地看着他:

“你真有把握吗?这个方案不是小调整,而是根本性的变革。领导那边会觉得你太激进了,可能不会支持。”

张红旗面对尹裕光的质疑,稍稍顿了顿,随即平静地答道:

“尹叔,我们必须承认,现有的技术路径已经没有太多优势了。

如果我们还不敢在这个时候创新,未来只会落得更远。至于把握……”

他沉思片刻,继续说道:

“我可以能这么说,我对这个方案是有信心的。我们已经在相关领域有了充分的技术储备,特别是我们现在还研发了向量巨型计算机,用来做这方面的研究应该是够了。”

尹裕光眉头紧锁,显然仍未完全被说服。

他深知,一旦三机部决定按照张红旗的方案推进,这不仅意味着现有的设计要推倒重来,还要面对巨大的时间和资源压力。

“你刚才提到的向量巨型计算机,真的能支撑起这种复杂的气动模拟?”

尹裕光显然还是担心技术的可行性。

张红旗点了点头,语气坚定:

“我们的公司已经和国防科大合作了,向量巨型计算机的主要芯片已经流片成功,现在正进行组装。

等到计算机通过验收,我们完全可以在上面进行大规模的气动模拟,这会极大缩短实验周期,减少风险。”

“芯片已经流片成功了?”

尹裕光听到这里,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这个技术项目推进得如此之快。

稍作思索后,他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那如果有了向量巨型计算机的支持,确实能进行更精确的计算模拟。”

“没错。”张红旗继续说道,

“而且棉川的风洞群也即将全面完工,有了风洞群作测试,我们就能进一步验证我提出的方案。

计算机模拟和风洞实验相结合,会大大降低我们遇到的技术风险。”

听到这里,尹裕光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开始有了一些信心。接着,他转移了话题:

“既然如此,那我也就放心一些了。

对了,f4鬼怪项目那边,apu的进展怎么样了?”

张红旗闻言,神情松了些许,相比升力体的技术复杂性,apu的开发简直是小菜一碟。

“apu的设计已经完成,目前已经制造出成品,并且测试了超过200个小时了。”

张红旗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一切运转良好,没有任何问题。”

尹裕光显得有些轻松,眉头舒展开来。他点点头:

“200小时?那还要再测试多久才能交付?”

“按照现在的测试进展,最多再进行500个小时的测试,问题就不大了。”

张红旗的语气依然稳重、

“不过,我觉得如果南飞厂那边急着要装机测试,其实现在也可以提前进行装机。测试和装机可以同步进行,完全没问题。”

尹裕光眉头一皱,显然有些犹豫:

“提前装机会不会有点冒险?毕竟还没完成所有测试。”

张红旗却显得十分自信,他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apu的技术并不复杂,这个阶段已经足够验证它的可靠性了。

而且,即使现在就开始装机,到装机调试完成,apu的测试时间差不多也能完成500小时的目标了。完全没有太大的风险。”

尹裕光思索片刻,最终点了点头。他对张红旗的判断还是充满信任的,毕竟张红旗之前的技术方案从未出过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