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濠镜风云3
从厢房洗澡出来,徐靖正准备和巧妹聊些家常,却听到外边有家人召唤,说是宴席已经备好,请徐公子前往入席。
宴席之上,话题还是围绕华兴展开,徐靖给周茂才、罗怀荫敬酒,口中俱是感谢之词,同时作出表态,华兴人归心似铁,绝不会让罗大人为难。
周茂才亦是顺水推舟,表示招抚之事已定,华兴人乃我汉族后裔,归乡定居,应当应分,我等参与进来,定会给华兴一个满意交代。
罗怀荫言行颇为拘谨,虚礼应付之下,只是静坐旁观。
喻邦泰最为畅意,一边敬酒,一边说起华兴见闻,周、罗二人则是听的津津有味,没想到华兴人会如此进取,刚刚击溃海贼,便又马不停蹄地外出开拓,效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察言观色之下,徐靖悄然提醒喻邦泰适可而止,喻邦泰却浑不在意,将近日所见所闻,俱当作趣事,向周、罗二人卖弄开来。
周茂才听的极为认真,甚至出言引导,将喻邦泰的情绪调动起来,让其应说尽说,不对华兴详加了解,日后如何愉快互动。
无奈之下,徐靖只能从旁解释、补充,将一副商人面孔展现出来,尽力周旋在周、喻二人之间。
夜色迷离,四人从餐厅走出,徐靖悄悄将一小袋珍珠塞入周茂才手中,喻邦泰则揽着罗怀荫肩头,让他就此住下,也好时时交流沟通,尽快了解濠镜商业规矩,以及如何挣钱的秘诀。
走出裕泰恒商铺,周茂才兴致盎然地与众人挥手告别,转过头来,已是一脸肃然,自家大人急匆匆赶往肇庆,接下的,怕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啊。
......
濠镜是广东大陆南端的一座小岛,整体形状犹如莲瓣,其北部有一条如莲茎般的长陆与本土相连,形成此地特有的半岛形态。
半岛东侧是珠江出海口,由此上溯可直达广州,西侧为西江出海口,上行可至肇庆府,无论是商业来往,还是军事防卫,均属官府治理要地。
域内山岭层叠,可供人居的平地并不太多,在佛郎机人登陆之前,仅有靠近北部长陆一带,才有村落聚居。
随着商贸发展的日趋繁盛,半岛山岭之间,屋舍开始多了起来,发展到此时,已经人烟繁密之所。
从人员居住分布来看,码头附近基本以佛郎机人为主,其房屋结构亦和燕朝不同,砖石、土坯夹杂,大多为楼宇形态,中间亦有不少茅屋,显示出佛郎机人之中,并非全都富有。
再往里走,则有一处繁华市镇,建于山岭谷地之中,大多数都是前店后屋的模式,大则三五进有之,小则一铺一院,一排排分布开来,形成数道街巷,比之燕朝内陆城市,整体布局更为杂乱,显然是多年积累而成,并非官府规划之功。
市镇的主要居民,则是以燕朝人为主,其服务对象,自然是包括佛郎机人在内的众多贸易商人。
再往东,往北,亦有村落居于山岭之间,经营着各种手工作坊,其间有道路直通北部大陆。
......
傍晚时分,郭斌带着数名手下走出码头,眼望四处,濠镜街头仍旧人来人往,一派热闹景象。
人们在市镇、码头之间来回穿梭,或忙于交易,或张罗家事,人群往来,忙碌不休。
最令众人尴尬的是,街上有白人、有黑人,有长发披肩的,有短发卷毛的,当然也有发髻扎在头巾上,或是藏入冠帽之中的燕朝人,但像他们这种短发的燕朝人,却是绝无仅有,不时引来数道狐疑目光。
本着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之心态,郭斌自信地走在前面,数名随从则拉开距离,一边跟随向前,一边警惕地观察周围动静,每个人腰际,都有佩刀悬挂。
来到市镇街上,郭斌等人在小广场上停留片刻,便再次向前行去,来到一处巷子口,仅留一人守候,其他人向巷中走去,很快便进入一座茶楼。
与此同时,吴玉河亦带着数人,远远缀在郭斌等人后面,见其转入巷中,立马加快脚步,迅速跟了上去,然后在留守之人的带领下,来到茶楼包房。
包房之内,已有一妖艳女子陪郭斌就坐,见吴玉河进来,连忙起身问候,笑颜展开,别有一番风情。
待吴玉河坐定之后,郭斌才出言介绍。
女子夫家姓梅,早年守寡,因经营茶楼,常常出面逢迎,便得了一个媚娘的称号,于街巷之中,多有艳名。
作为林辛佬团队的主要成员,刘方一方面承担着销赃的职责,另一方面,也要不时给船队找些活干,光靠海上抢劫,是远不够养活数千大小海盗的。
每次到濠镜谈生意,刘方都喜欢在这处茶楼驻留,当然啦,作为好友之一,郭斌对这里亦是十分熟悉。
时间久了,媚娘就成了刘方团伙在濠镜的暗线。
和郭斌一起进入濠镜街面,吴玉河并没有特别的任务,只是为了熟悉环境,倒是郭斌热情有加,表示自己首次代表华兴办事,身边总得有个见证人,省得将来生出误会。
华兴人做事的规矩,和燕朝这边,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
谈话主要在郭斌和媚娘之间展开,吴玉河安坐一旁喝茶,算是跟着长长见识,加上有美人在身边陪伴,更多了几分情调。
媚娘一边给二人添茶,一边说起四海堂的情况。
四海堂是刘方在濠镜开的一间商铺,平时雇人经营,主要出售些日用杂货,并不起眼。
当时开这间铺子,主要是给部分伤残兄弟们找个活计,顺便养些家小,说白了,这也是刘方收拢人心的高明手段。
铺子不大,楼下卖货,楼上算账,后边是一处小院,三面盖房,住人、囤货、用餐俱在一起,挤一挤,也够十数人同时居住。
刘方的策略也很简单,兄弟们伤残登岸,先在这里落脚,多少挣些路费,之后返乡也好,到它处谋生也好,各凭自愿,反正待上一段时间,有新人过来,老人就得滚蛋。
唯一雷打不动的,就是刘方在濠镜的联络人苗魁,曾经也是一方海盗首领。
当年在海上争斗,苗魁让人打伤小腿,成了瘸子,后来又在海上混了一段时间,实在无法生存,便卷了些银钱,跑到濠镜谋生,一干就是十数年,仅能混个温饱。
刘方来濠镜谋事,曾与人发生纷争,得苗魁舍命相救,至此相交莫逆。
成立四海堂,便是苗魁的主意,一是给自己找个体面的活计,毕竟年龄大了,无法再从事体力劳动,更别提打打杀杀了,二是有感于自身际遇,想给刘方谋个退路,顺便照应照应海上的兄弟们。
光棍一条的苗瘸子,觉得刘方灵活机变,又重情重义,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刘方则认为苗魁纯属命运不济,本是海上猛将,豪气干云,如今却流落濠镜街头,为人驱使。
人员随来随走,便是四海堂大掌柜苗魁定下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