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浅议配枪
榆林港内,东西两岸各有不同,东部海岸直到黄泥岭,加上对面的湳西农庄,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丝毫不受战争影响,而西部海岸则大为不同,各项工程全部停止,当下就干一件事,那就是练兵备战,这帮海盗祸害完乡里,迟早还得来攻打榆林港,到时光靠血勇之气,显然是不够的。
基地训练场上,第二批士兵训练已经结束,将保安团的士兵人数增加到三个连,四百余人,正在进行的第三批士兵训练任务已经转至打嗥岭下,近千名青壮正在那里日夜操练,随着海岸夺船行动的胜利,大家的备战热情愈发高涨起来。
对于军事部来说,配枪工作纯属无奈之举,火枪手的训练本来就极为繁琐,基本没有速成的可能,问题是海盗侵袭之事来的太突然,根本就无法按部就班地进行人才培养,配枪还是不配枪,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梁继盛、曹卫国等人。
除了人员培养问题,还有就是火药不足的问题,现在抢来的火药,用于训练还凑合,打起仗来,根本就不够用。
最后,还是枪械专家王学军一推定音,反正也没几个人,先配备起来再说,学不会射击,学学拼刺刀,也是好的。
所谓旁观者清,梁继盛当下一拍大腿,表示同意,先让大家练起来,以后再慢慢完善嘛,事情不干,啥也不缺,但也没得用,只有先干起来,才能查漏补缺,不断进步。
既然决定配枪,难题便转到工业部这边,不管是燧发枪,还是火绳枪,当下还处在零件状态,最关键的一点,是枪身不足。穿越之前,考虑到货船空间有限,林志刚他们不仅没有装配整枪,甚至连木制枪托,也仅带了五百件,用于应急,反正不管新世界情况如何,总不会缺木头吧。
这五百件存货让林志刚逃过尴尬,带领工业部的同仁们,很快便将三百支火绳枪装配出来,送到东海基地,同时让人通知陆冠南,先把造船厂的筹备工作放一放,现在生产枪托才是最重要的。
曹卫国见送过来的是火绳枪,顿时有些傻眼,那么多燧发枪,怎么拿这玩意儿糊弄我,恶补过枪械知识的曹团长可是识货的。
王学军笑着给曹卫国解释,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用途,从拼刺刀这个角度来看,火绳枪和燧发枪没啥区别,二是训练,战士们初期能把火绳枪练熟了,就算不错,更为复杂的燧发枪,还是等下一步火枪手水平上来,再行配备也不迟。
曹卫国皱着眉头,表示你这都是托词,主要还是瞧不起我们保安团,就算是训练,一步到位不是更好嘛?
王学军无奈地摇着头,只好给曹团长普及了一番燧发枪的使用细节,然后告诉曹卫国,优质燧石可是消耗品,你只要舍得用,我就给你换。
曹卫国脑子有些发懵,不就是打火石嘛,燕朝人天天生火用的东西,有啥稀奇的?
王学军无语地比划了个打火的动作,让他以后观察生活再仔细些,人家普通人生火,多打几次没关系,你这是打仗,要是不能一次起火,你说你上火不上火?
曹卫国恍然大悟,原来核心还在“优质”两个字上,能保证一次打火成功的燧石,平日里确实比较少见,乡民们生火,可是要比划数下,才能将干柴引着,要是用这种火石开枪,还不如直接抡刀来的爽快,自己恶补的那点知识,在人家专家面前,显然是不够用的。
了解情由的曹卫国随即虚心请教起来,这种优质燧石是不是很难找,王学军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对于咱们来说,眼前的大燕朝,还是一个陌生国度,凡事谨慎一些,总是没错的。
说完心中无奈,王学军笑望着曹卫国,直言换不换你说了算,毕竟兵是你的,枪也是给你用的,我们这么做,也是替你筹划。
王学军的回旋镖打过来,曹卫国嘿嘿一笑,表示这帮小子还嫩了点,先拿火绳枪练练手也好,再看手上的火绳枪,似乎顺眼了许多。
刚在枪型上达成一致,王学军又问他会不会拼刺刀,这回曹卫国学精了,表示小时候在电影里见过,玩打仗的时候用木棍学着比划过,好像并不难。
不等王学军反驳,一同前来的冯振川老爷子失声大笑起来,要是看看电影就能学会,战场上哪会死那么多人?
曹卫国看着这位玩了一辈子枪的老技工,顿时心虚起来,关键是自己上战场的年代,拼刺刀这种古老技术,早就淘汰了。
实际上,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拼刺刀技术,说起来并不复杂,用“刺、挡、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确实不算难,关键是力量、速度、敏捷度这三项,对人的要求就高了,没有成千上万次的训练,根本玩不转。
在冯振川老爷子看来,想要把拼刺刀这种技术练出来,除了以上这些条件外,还需一项必备能力,那就是强大的心理素质,作为肉搏杀人技,没有收割生命的勇气,练的再好也白搭。
说完这些条件,曹卫国沉默下来,照这个标准来弄,自己手下的战士确实差点意思,想要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光是简单把枪配下去,还是不行的,训练、选人,哪一样都不能忽视。
细思之下,曹卫国把李政、王兴等人都叫到跟前,直接在场边竖了一块大黑板,让王学军和冯振川给大家先上一课,再讨论下一步配枪事宜。
和曹卫国简单商量几句,王兴、梁勇、郑凯、钟进,加上新成立三连的连长邱树杰、监军使孙绍军又往回跑去,不一会儿,便将手下的几位排长、副排长叫过来,让他们一同听课,不管能不能听得懂,听听总比不听强,很快便在训练场的一角聚集起来。
见此阵仗,王学军和冯振川顿时紧张起来,平日里趾高气扬的保安团谦虚起来,还真让人不好适应,讲枪械技术,这些人未必愿意听,还是先从拼刺刀讲起吧。
王学军把一枝装了刺刀的火绳枪拿在手里,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数字,一个是150,一个是50,前者是火绳枪的长度,后者是刺刀的长度,二者组装在一起,大约在185厘米左右,也就是说,在场归义民的个头都没火绳枪高。
解释过尺寸之后,王学军反手将枪托展示出来,告诉在场众人,尤其是那帮跃跃欲试的归义民军官,这玩意单手是玩不转的。